胖協議時代之後的價值捕獲者 | 中介軟體協議

買賣虛擬貨幣

Interoperability of state & value is likely to place downward price pressure on layer-1 blockchains that have no monetary premium, while enabling strong middleware protocols to achieve.

導讀

基於我們對中間層協議的理解,我們對加密網路中的中介軟體協議的具體細分方向作了一次分類和梳理。

1)我們認為中介軟體專案能夠像Web 2.0的HTTP協議那樣透過相容眾多的底層區塊鏈整合網路資源,同時為眾多DApp創造價值。

2)中介軟體專案本身作為夾在頂層應用程式和底層區塊鏈架構的中間能夠起到:銜接頂端的各個應用程式, 整合底層加密網路資源,最終達到資源共享, 功能共享、為DApp開發者們提供極大的便利的作用。

3)金融中間層的協議和協議之間存在著大量互動性、可組合性潛能能夠讓一些衍生的應用場景出現,大部分的DeFi協議專案在開放式金融生態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下沉化, 可組合化, 模組化。它們在未來所爆發出的最大的價值是為為眾多頂層的應用程式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基本業務邏輯。

作者:Jocy, Ray編輯校對:Judy, Scarlett

1.0

從傳統網際網路價值分配角度看中間層協議

回顧Web 2.0的網際網路堆疊,應用層協議(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是位於網際網路協議棧的頂端,直接和應用程式介面結合,提供常見的網路應用服務,我們把這些應用層協議又稱為中間層協議(Middle layer protocol)。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超文字傳輸協議(HTTP協議)”,它為我們現在看到的網路上的圖片、動畫、音訊等等資訊提供了傳輸的方法。基於HTTP協議,諸如Facebook, Amazon, Google等大量優秀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才得以湧現。應用層協議基於底層的網際網路TCP/IP協議,為各種各樣的應用終端提供了檔案傳輸、檔案服務、電子郵件、虛擬終端等服務,完全釋放了網際網路的價值。

圖表1 應用層協議(尤其是HTTP協議)在網際網路堆疊中創造了最大的價值。資料來源: SesameOpen

對比Web 2.0的技術棧,我們認為Web 3.0的技術棧中同樣存在各式各樣為頂層應用層設計的中介軟體堆疊。但Web 3.0的中介軟體堆疊和Web 2.0的中間層協議在價值捕獲上存在哪些不同呢?

一方面,Web 2.0的大部分的價值雖然由中間層協議創造,但是由於HTTP等協議都是免費的標準,所以它們創造的價值實際上被各種各樣的應用程式竊取了。在Web 3.0時代,Token這個獨特的創造讓價值傳遞模式完全被顛覆:中間層堆疊的原生Token賦予了它們捕獲價值的能力。

另一方面,Web 2.0主要靠龐大的HTTP協議來支援最具影響力的應用程式,但Web 3.0的中間層堆疊中將有種類繁多的協議來支撐頂層的應用程式。造成這個差異的原因在於加密網路中的主要的應用程式或業務領域都需要自己獨特的Token經濟學設計,因此需要的一個獨特的協議來整合應用程式的Token經濟學。

2.0

中介軟體堆疊(Middleware Stack)

由於Web 2.0 和Web 3.0的網路技術棧架構、價值分配模式都完全不同,所以我們傾向於用一種更寬闊的思維去理解加密網路中的中介軟體堆疊。我們認為Web 3.0的中介軟體是處在在區塊鏈底層協議(layer1/layer2)和應用程式之間,增強或者提高去中心的協作能力或者token價值傳輸效率的模組。

圖表4 IOSG眼中的中介軟體(2020)。資料來源:IOSG Ventures

圖表5 2019年IOSG認為的中介軟體。資料來源:IOSG Ventures

3.0

IOSG VC 對中介軟體堆疊的模組化重構

3.1 技術服務類中介軟體

一些傳統網際網路出身的從業者認為Web 3.0的中間層協議行業會有與Web 2.0時代的網際網路中間層協議平臺及服務(PaaS)類似的存在。我們認為這些技術類服務提供商最大的價值是提升了所有網路參與者包括:節點, 開發者, 使用者進行去中心化協作的能力。

資料來源:IOSG Ventures

I. 開發框架(Development Framework)

代表專案:Solidity,Substrate, Reach Platform

開發框架幾乎是技術類中介軟體中最為重要的一環,除了最流行的Solidity語言為基礎的以太坊開發框架,目前這個領域最熱門的Substrate框架以及新出現的Reach Platform,都在以更加模組化、自動化的方式大幅降低開發人員的門檻,吸引更多人加入進加密網路這個生態。這些開發框架基於區塊鏈的底層架構,Reach Platform的CEO Christopher Swenor把區塊鏈的開發框架比作Microsoft剛剛出現所做的事情,即把所有具體問題抽象化、模組化,極大提升了開發者的效率,讓他們能夠把所有精力放在如何做出擁有更好UX/UI、更好的商業邏輯的區塊鏈應用產品上,而不再需要關心區塊鏈的底層架構和邏輯是什麼(因為不同公鏈的底層架構都完全不同)。

以Parity 所推廣的 Substrate 開發框架為例,它是一個可以快速搭建區塊鏈可擴充套件的、模組化的開源框架,其核心元件包括:資料庫(簡單鍵值儲存並實現PatricaMerkle Tree以支援輕量級客戶端之間的無需信任的互動)、網路連線、交易佇列和共識引擎(諸如 PoW, Aura (Authority Round), 以及 Polkadot 共識)。

II. 節點服務運營商(NaaS)

代表專案:Infura, QuikNode, BlockDaemon, Alchemy, DAppNode

節點服務運營商在加密網路的主要功能是部署了為開發者提供了基於雲端的節點,用於開發和生產的解決方案,從而節省了開發者運營節點的精力,為開發者分擔基層作業系統和節點軟體本身的系統管理,例如補丁和更新。

比如以太坊Infura就向諸如 Metamask, 0x, Mycrypto, Maker, Idex 等專案提供節點服務,這些專案都依靠 Infura 向主網廣播交易資料和智慧合約。

III. 資料索引及查詢API服務(Data Query and API)

代表專案:The Graph, Dune Analytics, Dfuse, Infura

區塊鏈資料索引及查詢 API 服務讓 DApp 資料的訪問變的更容易和更迅速。以往的痛點是幾乎所有公鏈上智慧合約的狀態往往並沒有提供易於訪問的DApp資料介面,而是以事件觸發等邏輯機制呈現的日誌形式儲存(比如:某錢包地址的代幣餘額)。換句話說,DApp需要一種能從基礎資料來源獲取和轉換資料、同時又能以直接可以在應用程式中使用的格式來儲存的方式,而以太坊上的The Graph, Dune analytics, Infura, 以及EOS上的dfuse等這類資料查詢API服務則提供了這種方式。

lV. 智慧合約開發工具(Smart Contract Development Tools)

代表專案:Moonbeam, Edgeware, truffle, ganache

Moonbeam和Edgeware是Polkadot上的智慧合約平行鏈,能夠讓開發人員輕鬆在Polkadot網路上建立智慧合約。除了建立智慧合約,這兩個平臺還提供智慧合約遷移服務,比如從基於以太坊的系統遷移到Polkadot。而Truffle, ganache將作為ETH2.0上的智慧合約開發工具,目的也是降低在ETH2.0開發智慧合約的難度。

V. 挖礦和staking服務(Mining & Staking as a Service)

PoW代表專案: Poolin, F2pool, BTC.com

PoS代表專案:Everstake, Stake.fish, Wetez

這兩類服務共同特點都是透過降低普通使用者參與加密網路的門檻而獲取價值,同時激勵更多使用者主動參與網路不僅能提升整個網路的安全性,還能增強網路效應創造更豐富的價值。

PoW下的礦池將實體的個體礦機算力連線到一個區塊鏈礦池的地址上,然後實現規模化、簡單挖礦,降低挖礦門檻。而PoS的Staking as a Service服務提供商也同樣也是降低Staking門檻:一個是專業門檻(維護節點正常執行);另一個經濟成本的門檻(不得低於質押代幣數量下限否則無法參與)。

3.2 金融服務中介軟體

資料來源:IOSG Ventures

我們認為加密網路中的開放式金融堆疊的中介軟體充當了維度底層網路安全的原生代幣和頂層使用者應用介面的價值流轉且為整個生態帶來增值的重要作用。其中穩定幣協議和去中心化交易所扮演著去中心化價值傳輸的角色,在這基礎之上,才有各種各樣的金融原語(Primitive)。

3.2.1 去中心化的價值傳遞

I. 穩定幣

代表專案:MarkerDAO

在我們看來,由於目前的開放式金融生態幾乎就是在以太坊網路上,因此說DAI是目前開放式金融的基石和最重要的中介軟體毫不為過。原因是MakerDAO透過ETH生成穩定幣DAI為目前眾多應用場景如:代幣交易、商品和服務的交易、長期儲蓄等加密網路的開放式金融生態提供了一個堅持的基礎,一個類似於傳統金融世界中的“法幣”的存在。系統將區塊鏈底層原生資產ETH為DAI這樣的穩定幣作背書,將ETH等原生加密資產的價值反應在DAI上,讓加密網路中的使用者可以用從價格穩定的貨幣在更多的應用場景下使用,從這個角度看,DAI實實在在充當了連線底層加密網路和頂層應用的增值粘合劑。而MKR作為Maker的原生代幣MKR則透過扮演“穩定費”以維持DAI的價格穩定等重要角色捕獲價值。

II. 去中心化交易協議

代表專案:0x Protocol, Loopring

圖表6 0x Protocol 生態圖。資料來源:IOSG Ventures

0x Protocol和Loopring承擔著中介軟體的作用是因為它們讓開發者可以直接使用協議中的撮合交易系統,在其基礎之上構建去中心化交易所。作為一個去中心化交易的開放協議,它讓不同貨幣之間的交易(轉換)流轉能更加快速的完成,並且不產生手續費。目前的一些交易所比如:DDEX, Radar, Ethfinex, dEX, imtoken等等都使用了0x Protocol的撮合系統。除此之外,在0x Protocol之上,也有其他的專案基於此衍生髮展出了更高階的協議,比如dy/dx, dharma(如圖表6)。

3.2.2 價值傳遞之上提供更多金融服務

I. 合成資產平臺(Synthetic Assets)

代表專案:Synthetix, UMA

相比於傳統金融行業,目前加密網路中的金融行業所有的活躍的金融業務場景仍然以穩定幣為主,對一些類似於傳統金融業當中所存在的更加複雜的金融類產品如:權益工具、看跌/看漲期權、期貨、保險等仍然缺乏。而UMA, Synthetix這類資產合成工具為更加複雜的DeFi生態系統奠定基礎,未來我們期待著將會有更多像SwanDAI這樣的金融產品以合成資產協議為基礎出現。

UMA是基於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金融協議,它是一個連線看多和看空兩方的業務協議。UMA提供智慧合約模板,允許任何人建立追蹤任何價值標的物價格的合成資產。它的機制很簡單,任何人可以在基於UMA Protocol之上的Synthetic Token Builder建立跟蹤任何事物價格的代幣,從外匯匯率到股票價格。目前一個成功的案例就是基於Synthetic Token Builder建立的穩定幣追蹤指數SwanDAI,SwanDAI是一種合成資產,以指數級增長的方式跟蹤DAI的價格與其美元掛鉤的偏差(如果掛鉤匯率偏離50%,價格將上漲100倍),到期時合約將按照指數價格交割,因此它可以讓人們對沖DAI脫鉤美元的風險。

II. 預測市場協議

代表專案:Augur, Erasure

Augur是在以太坊金融生態裡所部署的技術最複雜的專案之一。但它一直存在著載入緩慢、UX笨拙、沒有推送或電子郵件通知、結算時間很長、沒有移動支付等問題。儘管它沒有做到像Web 2.0一般無縫給使用者提供服務,但它的技術協議本身是極其有價值的。像Veil和Guess這樣的專案就基於Augur一些協議開發使用者介面(UI)提高了使用者體驗(UX)。

Erasure Protocol 是由對沖基金競賽平臺 NUMERAI 開發的協議,該協議有一系列有廣泛應用場景的關鍵基元,包括記錄追蹤、支付和追索,這 3 個形成經濟關係的基元被部署在 Erasure 基礎模板中,任何人可在構建 Web 應用時使用。目前為止,Erasure 已經基於該協議自行開發了 Erasure Quant 和 ErasureBay 兩個應用。

III. 去中心化保險協議(Insurance)

代表專案:Etherisc, Opyn

Etherisc 搭建了一個通用的去中心化保險應用平臺,讓開發者能利用這個平臺快速開發出新的保險產品。Etherisc 核心團隊開發了一些保險通用的基礎結構、產品模板和保險許可即服務,允許任何人建立自己的保險產品。目前範圍覆蓋航班延誤保險、颶風保險到加密錢包和貸款抵押保險。

Opyn的ERC20的期權協議Convexity Protocol用金融工具的概念給使用者提供了金融保險服務,我們認為他們所推出的信用違約互換協議、期權協議非常有可能作為DeFi金融保險這一領域的中間層協議,衍生出種類更繁多的終端使用者金融保險產品。

IV. 一攬子代幣協議(Baskets)

代表專案:Set Protocol, Bskt, Neutral, Crypto Baskets

Set Protocol 從技術角度來說,Set Protocol 是一組智慧合約以及一個互動介面,它是基於以太坊 ERC-20 標準,以智慧合約實現、全額抵押、可兌換、可組合的一攬子代幣抽象化為一個代幣集合的基礎設施服務,Set Protocol可以為包括數字貨幣指數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以及包含多種代幣支付服務等使用場景提供協議基礎。

3.3 社會服務中介軟體

I. 去中心化自治(DAO)

代表專案:ARAGON, DaoStack

我們把Aragon作為中介軟體的協議,是因為它其實是DAO專案中更專注於為一般組織的組建提供安全和通用的骨幹網,而不是圍繞特定的決策機制構建產品。透過利用 Aragon 團隊建立的基礎,終端使用者只需要使用 Aragon 提供的工具就能夠快速形成滿足其自身特定規範的組織(如圖表7)。

圖表7 Aragon組織架構堆疊通用設計資料來源:Aragon Github

II. 身份認證(Identity & Credit Scoring)

代表專案:Bloom

Bloom Protocol是基於以太坊的身份認證協議,利用這份協議可以開發出身份驗證、風險評估和信用評分等信用相關的產品。

4.0

中介軟體的價值屬性:網路資源整合、代幣價值傳輸和協議可組合性

在投資觀點部分,我們首先總結一下去年和今年IOSG對區塊鏈中介軟體認識發生的變化。最後會在最後闡述我們對中介軟體為什麼有潛力能夠扮演整個區塊鏈堆疊裡最大的價值捕獲者的角色。

一方面,基於我們對中間層協議的理解,我們對加密網路中的中介軟體協議的具體細分方向作了一次分類和梳理,與2019年底我們所做的Web 3.0,我們對中間層堆疊的理解作了一些重要的更新:

1)對中間層協議當中的鏈上協議和鏈下協議重新作了分類。這樣做的目的是將中間層協議當中紛繁複雜的各種協議功能作一個抽象化的歸類,以便於開發者們能夠站在更高的維度去思考問題。

2)將鏈上協議和鏈下服務相剝離我們可以更清晰的看到有不少鏈上協議具有可組合性,這一點在以太坊的開放式金融生態系統中體現的尤為明顯。這些跟開放式金融相關的中間層協議是我們在2019年的Web 3.0技術棧中沒有涉及的。

另一方面,在胖協議理論基礎之上,我們認為中介軟體協議能夠像Web 2.0的HTTP協議那樣透過相容眾多的底層區塊鏈汲取網路安全的價值,同時為眾多DApp創造應用價值。原因如下:

1)互操作性協議(比如:Polkadot, Cosmos)的出現使狀態(State)和價值(Value)在不同的區塊鏈平臺能夠具有互操作性。因為中介軟體並不是侷限在單一區塊鏈上,所以它能夠從相容的區塊鏈中都竊取價值。雖然區塊鏈協議是分叉自由的(因為大多數協議都是開源),但所有使用者的心智和網路效應可能在短時間內無法遷移到一個全新的協議之上(新分叉協議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繼承原協議的網路效應,按照歷史來看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是繼承部分)。所以當中間層在某一條區塊鏈上擁有知名度、品牌和使用者之後,如果它新相容一條區塊鏈併為之提供服務,那麼它在其他區塊鏈上的網路效應(知名度、品牌、使用者等等)可能讓它在新鏈上具備一些優勢。

2)協議和協議之間的互動性、可組合性潛能讓一些衍生的協議出現。比如我們可以看到在0x Protocol基礎之上,也有像dy/dx, dharma這類協議出現。我們發現大部分的DeFi協議專案在開放式金融生態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下沉化、可組合化、模組化,它們最大的價值不是在直接為使用者提供友好的UX, UI上,而是為一方面為最頂層的End-user Interface級別的Dapp提供了高效的產品開發邏輯,另一方面由於模組與模組之間的樂高式的可組合性又催生出一些新的應用場景。這些都導致了有實際使用場景需求的“協議類”專案蘊藏著可投資巨大的價值。

3) 中介軟體堆疊中有相當多協議起“代幣價值傳輸”的重要作用,這些中間層協議都透過諸如:抵押、佣金和使用費的方式把價值捆綁在他們的原生代幣上(比如在MakerDao抵押底層資產ETH獲得穩定幣DAI,然後需要支付Maker的原生代幣MKR作為穩定DAI價格的費率)。這種帶有激勵性、差異化屬性的中間層協議所創造的經濟可能要比以計算驅動的區塊鏈底層所創造的經濟大得多,換句話說這些中介軟體協議中的代幣所捕獲的巨大價值將遠遠超過任何區塊鏈底層的代幣。

5.0

參考文獻

[1] Chris Burniske. The Defensibility of Middleware Protocols[EB/OL].

https://www.placeholder.vc/blog/2019/2/14/the-defensibility-of-middleware-protocols,2019-02-14.

[2] Lang U., Gollmann D., Schreiner R. (2001) Cryptography and Middleware Security. In: Qing S., Okamoto T., Zhou J. (ed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ICICS 2001.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 2229.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3] Maurizio Canton.Why Middleware is the Vital Link for Blockchain Success[EB/OL].

https://financialit.net/blog/why-middleware-vital-link-blockchain-success,2017-03-23.

[4] Henry He.Blockchain in 2019 will be all about the middle-layer protocol[EB/OL].

https://venturebeat.com/2019/01/26/blockchain-in-2019-will-be-all-about-the-middle-layer-protocol/,2019-01-26.

[5] Howard Yuan.Web 3.0 發展新引擎:這些 Layer 3 中間層區塊鏈公司值得關注[EB/OL].

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435967841809.htm,2019-12-12.

[6] Clayton Roche.Why is DeFi Crazy for Synthetics?[EB/OL].

https://www.asiablockchainreview.com/why-is-defi-crazy-for-synthetics/,2019-09-25.

[7] FlatOutCrypto.The Open Finance Series Part 1: MakerDAO[EB/OL].

https://hackernoon.com/the-open-finance-series-part-1-makerdao-9be14ef1066c,2018-09-12.

[8] Kyle Samani.On Value Capture at Layers 1 and 2[EB/OL].

https://multicoin.capital/2019/03/14/on-value-capture-at-layers-1-and-2/,2019-03-14.

[9] David Hoffman.Ethereum: The Digital Finance Stack[EB/OL].

https://medium.com/pov-crypto/ethereum-the-digital-finance-stack-4ba988c6c14b,2019-07-25.

[10] Kai Wähner.Blockchain – The Next Big Thing for Middleware[EB/OL].

https://www.infoq.com/articles/blockchain-middleware/,2016-12-12.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