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技術視點 | 身份的五種思維模型(一)

買賣虛擬貨幣
摘 要無論是數字身份系統還是非數字系統的工程師,都會在工作中作出一些假設和要求,通常情況下這些假設和要求會對有效解決方案產生完全不同的意見。首選用例確立了針對這些解決方案量身定製的思維模型(Mental Model),從而反過來影響了身份系統的討論和工程設計。不同模型的擁護者合作時,這些思維模型之間的差異會引起混亂和分歧,而當事各方往往沒有意識到其他人可能會使用截然不同但有效的身份概念。考慮不同的思維模型可以提供富有建設性的對話和需求協調,從而創造出一些機會來解決更廣泛的用例並構建具有更好的整體適用性和質量的系統。我們提出五個不同的思維模型,這些模型來源於對技術人員和非專業人員在討論身份時對話的觀察。隨後,我們將探究觀察到的討論和設計模式,這些模式皆由思維模型的交集產生。最後,在評估或設計任何現實世界或數字身份系統時,我們將結合所有五個思維模型來提供指導。理解和考慮這些不同的思維模型將導致更富有成效的合作,並最終建立更好的身份系統。背 景十多年來,本文作者一直是身份相關專業會議的參與者,演講者和組織者。這些會議包括 Internet Identity Workshop、Rebooting Web of Trust、ID2020和 EIC 等。本文作者在 W3C、IETF、KantaraInitiative 和 ISO 等的身份相關標準工作中發揮了領導作用。作為可互運算元字身份系統的行業對話的積極貢獻者,我們見證了不同社羣如何利用新興技術來解決現實世界中的身份問題。在這些對話中,我們看到參與者一直為可以清晰交流“身份” 、“數字身份” 和“身份系統” 而努力。新參與者經常會誤解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使用的術語,而專業人員本身往往會做出幾個關鍵的假設。簡單和非正式話語的動機會導致用詞不嚴謹,因此難以建立對身份的共同理解。
儘管簡單和非正式的術語可以交流和共享想法,但它們可能會帶來錯誤的理解和混亂。隨著開發人員、監管人員、決策者和終端使用者使用這些術語,錯誤會逐漸蔓延。聽眾可能無法以相同的細微差別來理解一位演講者的自然感受。那些具有特定意義和限制的內容會被泛化。這些非正式的行為最終破壞了構建強大身份系統的共同目標。隨著數字身份與企業、政府和整個社會的聯絡愈發緊密,我們必須找到更簡單,更嚴格的方式來更清晰地交流有關身份的資訊。本文的初始思想在2017年在波士頓的 Rebootingthe Web of Trust 會議上進行過簡短討論,並在隨後的第25屆 Internet Identity Workshop 上進行了演示。最初的討論提出了三種思維模型。此後,根據同行專家的反饋,納入了第四和第五種思維模型。當前的五種思維模型的第一份簡報已作為高階閱讀主題論文提交併用於在2018年9月在多倫多舉行的 Rebooting the Web of Trust VII 研討會上。同月,這些身份思維模型被 International Identity Summit 的設計研討會作為主要框架採用。當前作者在 Rebootingthe Web of Trust VII 上開始合作此篇論文。我們期待收到有關此思維模型方法以及我們描述的五個思維模型的反饋和建議。我們希望這些想法將幫助身份專家、開發人員、監管人員、決策者和終端使用者進行更清晰有效的溝通,從而建立可以更好地滿足所有潛在利益相關者需求的數字身份系統。思維模型思維模型是真實、假設或虛構情況的心理學表示。在本文中,我們指的是人們對於“ 身份” 的心理表徵。我們的經驗表明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對待身份,這與我們在本文中討論的思維模型是一致的。
從觀察中,我們確定了五個不同的身份思維模型,每個模型都有自己的框架,目的和定義性問題。這是身份的五個正交思維模型。透過理解它們,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身份概念之間相互聯絡的顯然性,從而可以進行更好的、更廣泛使用的、更安全的身份系統的討論和工程設計。這些思維模型是自然而然的概念,源於人們對身份的需求。儘管可以教授這些模型,但我們的觀察表明,這些模型更經常被爭論和假定(國際標準中包含的“屬性”思維模型除外)。這是術語和用詞的細微差別:當我們接受特定觀念後,我們通常會認為該觀念是一種廣泛接受的概念,即使更嚴格的理解會讓我們認識到該觀念僅僅是這個概念對我們的含義。正是這種對“ 身份含義”的隱含接受,使得與接受另一種身份觀念的人們進行交流變得十分困難。我們對這些身份處理和資產具備的不同目標,即我們為什麼首先使用身份,塑造了我們內在的思維模型,從而反過來又塑造了我們參與的對話和我們建立的解決方案種類。儘管這些不同的思維模型是正交且截然不同的,但我們認為它們實際上都是關於身份的有效概念。透過認識到這些“ 替代性”的思維模型,人們將能夠更清晰地交流和更有效地協作,以構建可解決所有利益相關者需求的身份系統。身 份在本文中,當我們提到“身份” 時,我們使用功能身份的定義。因此,“身份” 就是我們識別,記住並響應特定的人和事物的方式。身份系統的過程包括獲取,關聯,應用,推理和管理相應物件、識別符號、屬性、原始資料和上下文的資訊資產。如果一個系統識別、記住或響應特定的人或事物,則它正在以某種形式使用身份-即使這些身份既未與傳統的標識資訊(如姓名和地址)相關聯,也未在諸如出生證或護照等的官方證件中表示。本文將探討尋求一個特定的人或事物的身份名義上的客觀“真相” 。識別物件取決於評估用於尋找真相的可用證據。該證據可能存在缺陷,證據解釋也可能存在缺陷,但每一個思維模型的根本目標是要如實回答證據的核心問題。我們可能無法百分百確定該客觀事實,但我們會嘗試。每個身份系統都試圖根據利益相關者的基本需求,以最大的能力解決真相問題。
我們從可用證據中得出的主觀結論的方式、質量和置信度中,將身份的基本真相區別開來。我們在本文中尋求回答的問題如下:“當我們評估證據時,我們試圖確定什麼?” 。每個思維模型對此的處理方式都不相同。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