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技術視點 | 身份的五種思維模型(二)

買賣虛擬貨幣
本主題的系列視點總共分為3個章節:Part 1什麼是身份和思維模型,為什麼要建立身份的思維模型Part 2介紹五種關於身份的思維模型Part 3
五種身份思維模型的交集和推薦做法上一章節我們講到,思維模型是真實、假設或虛構情況的心理學表示。透過理解五種思維模型,我們可以更好地進行身份系統的討論和工程設計。本期我們將帶來五種思維模型的主要特徵和具體解釋。五種思維模型每個思維模型對“身份”識別、記住和響應的方式都不相同。如何確定其獨特性,如何識別一名候選人?如何將你對一個物件的觀察結論記錄並關聯起來,如何將外部判斷與物件關聯起來,如何將那種知識應用在與該物件或者其他人的互動中......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有所不同,不僅僅因為技術和方式不同,還因為思考身份問題時的思維模型不同。源於不同思維模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回答的是關於身份的不同問題。如果技術解決方案無法充分解釋身份問題,構建出的系統將無法完成任務,終端使用者會對系統感到失望,不再信任系統。我們已經確認的思維模型可能還不完整,本文使用的語言可能也沒有給出最“合乎規範”的定義。但是,這些思維模型已經涵蓋了我們長期以來在技術人員和非專業人員的對話中觀察總結出的全部內容。
1. 空間-時間思維模型空間-時間思維模型將身份視為一個答案,這個答案能解決一個實體在空間和時間中物理連續性的問題。物理身體是否透過空間和時間與已知實體有連續的聯絡?在現實世界安全性方面,這一觀點是主導觀點;線上上安全性方面,很多人也倡導採用這一觀點。當執法針對物理身體時,有必要採用空間—時間思維模型。我們把身體關進監獄,我們禁止身體進入限制區域,禁止身體上飛機。我們要限制一個人的自由、對其施加傷害或保護時,至關重要的是知道目標實際上就是我們要針對的那個物理身體。這是基於我們意圖限制、傷害或保護的那個物理身體與我們在現實中針對的那個物理身體之間字面上的物理連續性確定的。2. 展示思維模型
展示思維模型將身份視為我們將自己展示給社會的方式。供應商關係管理、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身份以及自主身份背後都是這種思維模型。是指每個物件選擇讓外界認識自己的方式嗎?無論你是同性戀者、共和黨人還是既是同性戀又是共和黨人,你將自己展示給世界的方式取決於你的選擇。在展示思維模型中,對於隱私、自我決定、言論自由和社會自由等問題,每個個體展示出的身份是這些問題的基礎。展示思維模型的支持者提倡,技術系統和監管系統應當讓人們完成自我實現,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而不是簡單地扮演別人分配好的角色。3. 屬性思維模型屬性思維模型將身份視作一個實體的各種屬性的集合,身份就是記錄這些屬性的特定系統。屬性思維模型源於關於身份管理的國際標準ISO/IEC 24760-1,是很多工程師關注的首要重點。這個資料和誰有關?
ISO/IEC 24760-1標準將身份模型限定為單一系統內的關聯資料,構建這樣的系統會更簡單、更容易。屬性身份模型幫助工程師將視線聚焦,專注於他們正在開發的系統中那些得到接受的事實和資訊,只要那些資料與特定的個人或實體有關。這一模型為了簡單和方便管理特徵起見,忽視了不同系統中相同的身份驗證的結果。這一模型也忽視了資料如何以當前的狀態呈現出來、對資料進行了哪些處理以及管理資料的方式。實際上,這一模型聚焦於微小的細節,而沒有關注整體流程。要建造一個系統,屬性思維模型是最簡單的一種模型,部分原因在於,屬性思維模型是唯一一個有國際標準提供正式定義的思維模型。4. 關係思維模型在關係思維模型中,身份產生於與他人的互動和與他人的關係。我們的身份指的不是我們與他人隔絕時自己的狀態,而是指我們擁有的各種關係。南非的“烏班圖”( Ubuntu )精神正是根植於關係思維模型,意為“我們在,故我在”。一個人怎樣與周圍世界連線?我們可能是孩子的父母、老師的學生、前任配偶的前夫。我們也是會幫朋友搬家的那個傢伙,是願意借給鄰居一杯白糖的好鄰居,是那個小學四年級時扯女孩馬尾辮的討厭鬼。
再舉個例子,參議員麥卡錫有個著名的問題“你現在或者曾經是共產黨的一員嗎?”麥卡錫拿個人與共產黨黨派的關係作論點,說共產黨員是美國的國家敵人。

我們的外貌會變化,年齡會變化,身高、體重都會變化。我們身體中的每一個細胞都會經歷誕生、成長和死亡的生命迴圈。就細胞而言,今天組成我們身體的細胞,已經不是一年前組成我們身體的細胞了。我們自以為靜態不變的特點,往往並不是靜態不變的。

但是,和靜態特點不同,關係可以跨越情景而成立。人們透過與他人互動建立起關係,任何單一觀察者都無法全面瞭解另一個人所有的關係,在任何單一時間點也無法完全知道或捕捉一個人所有的關係。在所有思維模型中,關係思維模型最能直接展現身份的基本流動性,這種思維模型抵制對靜態的、類別化的身份進行客觀評估,支援自然而然形成的社會性紐帶,正是這些社會性紐帶決定了我們在所屬社羣的身份。

5. 勝任力思維模型

從實際而言,勝任力思維模型根據個體完成某項任務的實際勝任能力來定義身份,包括個體目前、過去或未來的身體能力。勝任力是指一個人在緊急情況下必須採取的做法。

物件實際能做什麼?

勝任力包括能力和執行意願。檢測一個身份擁有哪些勝任力,實際是在檢測這個人採取行動的意願,以及其行動的能力。

比如說,你需要一名飛行員。這個人是否有資質駕駛飛機不重要,是否有駕駛證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人能否駕駛飛機安全著陸。如果他能做到,那麼“能做到”這一點對於決定他的身份起關鍵作用;如果他做不到,“做不到”這一點也有助於決定他的身份。

再比如,你身處一個需要你開槍殺人的情況下,如果你能扣動扳機,那麼你就是殺手。雖然理論上,任何身體健康的人都能夠完成扣動扳機的動作,但真的需要扣動扳機時,並不是每個人都下得了手。如果你能做到,那麼這個勝任力就決定了你的部分身份。

再比如,如果要花掉比特幣,輸入一筆交易時,你必須能夠生成正確的 ScriptSig 指令碼,即這個指令碼在與鎖定指令碼 scriptPubkey 進行比較時,需要返回值為“ TRUE ”。比特幣不在乎你的名字是什麼,也不在乎你在某個資料庫裡留下了哪些記錄。只要你輸入交易時能生成正確的輸出指令碼,你就可以將比特幣花掉。

這一思維模型包含一些可見的物理特徵,比如一個“身高至少達到這麼高”才能坐過山車的測試就基於這種模型。這一思維模型也包括一些此前認可、現在可能不再適用的能力,比如“她是個殺人犯”;也包括對未來勝任力的推測,例如“他不會堅持下去的。他總是半途而廢”。最終,要真正瞭解一個人是否具有某項勝任力,只能進行測試,而且測試的結果可能只有在非常特定的場合才有效,比如“我不知道我能做到,但我看到我的孩子身處險境,我就必須要攔停那輛車”。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