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溯源】鏈博科技“區塊鏈+產業”鏈改系列報告11

買賣虛擬貨幣

1.引言

供應鏈溯源是指對農產品、工業品等商品的生產、加工、運輸、流通、零售等供應鏈全流程環節的追蹤記錄,透過產業鏈上下游的各方廣泛參與來實現。在全球範圍內,溯源服務應用的最為廣泛的領域是食品和藥品溯源,這對於保障食品安全、疾病防護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商品溯源並不是單純的商品資訊化,它是一個集 IOT 技術、防偽技術、資訊系統與溯源機制為一體的綜合性商業行為。是以 RFID、二維碼、條形碼等技術為載體,記錄和傳輸商品生產與流轉資訊,以便為查詢、追責、管理等溯源行為提供憑證的多環節協同行為。

2.溯源行業發展現狀

2019年五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意見》中提出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和食品生產企業對其產品追溯負責,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確保記錄真實完整,確保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加強全程追溯的示範推廣,逐步實現企業資訊化追溯體系與政府部門監管平臺、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臺對接,接受政府監督,互通互享資訊,推進網際網路+食品監管。建立基於大資料分析的食品安全資訊平臺,推進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在食品安全監管領域的應用,實施智慧監管,逐步實現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線索網上排查匯聚和案件網上移送、網上受理、網上監督,提升監管工作資訊化水平“。

在最新的《食品安全法》中第四十二條中也明確提出“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保證食品可追溯。國家鼓勵食品生產經營者採用資訊化手段採集、留存生產經營資訊,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提到“建立農業投入品追溯制度,利用資訊化手段,實施電子追溯碼標識制度,形成功能完善、資訊準確、實時線上的投入品查詢和追溯管理系統”。《農業部關於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農質發[2016]8號)》中也提到“鼓勵有條件的規模化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建立企業內部執行的追溯系統,如實記載農業投入品使用、出入庫管理等生產經營資訊,用資訊化手段規範生產經營行為。”

產品全生命週期的質量追溯是目前國家和行業產品與服務質量提升重要的發展方向,融合北斗高精度、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應用是未來質量安全領域追溯體系建設重要的技術措施。相關發展已獲得諸多政策支援。 2018 年,財政部、商務部發布關於開展流通領域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的通知,要求加快推動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推廣基於全球統一編碼標識的商品條碼體系,實現相關方單元化的資訊資料正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推動高質量發展。其中強調,加強資訊化建設,發展智慧供應鏈,提升智慧化水平。推動大資料、雲端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與供應鏈融合,支援上下游使用者的生產、採購、倉儲、運輸、銷售等管理系統相對接,平臺與平臺之間相對接,實現相關方單元化的資訊資料正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橫向可對比,發揮供應鏈對最佳化生產、加快週轉、精準銷售、品質控制、決策管理等作用。主要政策情況如表5-2所示。

表:與食品溯源相關的政策

3.供應鏈溯源發展痛點

3.1 質量安全問題頻發,影響重大

假冒偽劣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各行業亟待解決的痛點,產品質量問題層出不窮,高頻率、大範圍的商品造假使得公眾對於商品溯源的訴求日益提升。如何能對商品的生產與運輸資訊實現有效追溯成為了行業研究重點。

據《2013-2017年中國防偽材料市場前瞻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統計,全世界受假冒偽劣產品影響的市場金額達到了3000億美元,每年假冒偽劣產品的成交額已佔世界貿易總額的10%。

中國在成為生產與製造大國的同時,也深受假冒偽劣商品的毒害,成為假冒偽劣重災區。中國製造的假冒偽劣產品規模已超4000億 元人民幣。涉及食品、醫藥、化妝品、服裝、農產品、汽車農機配件、音像製品、軟體電腦晶片等各個領域。對假冒偽劣商品的有效監管勢在必行。

3.2 質量安全系統本身可監管性和公信力不足

質量安全就是民生問題的頭等大事,在當前地溝油、注水肉、染色饅頭盛行的時代,人們對產品安全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使用者需要了解產品從原料基地採收到入庫、輔料採購入庫、切配加工、灌裝、裝箱驗收儲藏、工作人員健康問題等環節的實時資訊;企業和中間商也需要一套被市場認可的信用背書,打造企業品牌,提高效益。政府及相關職能機構急需透過有效的技術手段保證食品安全,確保美好民生的實際落地。

現有的質量安全溯源系統,往往透過單點的中心化資料和企業管理方式,一方面無法被政府和相關監管機構有效監管,另外一方面中心化的資料和業務架構導致客觀性和公信力不足。資訊化溯源系統本身急需一種具有公信力的,可信任的,可監管的方式,提升質量安全溯源系統本身的價值,以提供真正的對質量安全有益的資訊化工具,推進市場有序進步。

3.3 中心化儲存方式

傳統溯源系統使用的是中心化儲存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誰作為中心維護這個資料庫變成了問題的關鍵。無論是源頭企業儲存,還是渠道商儲存,由於其自身都是流轉鏈條上的利益相關方,當賬本資訊對其不利時,這類企業很可能選擇篡改賬本或者謊稱資料資訊由於技術原因而丟失,這會使得溯源流程失效。

3.4 資訊孤島

溯源是一個對產業供應鏈進行資料管理的過程,其中最難以解決的就是多部門、多業務主體資訊協同與供應鏈商品追溯,需要對資料 進行跨業務主體的傳輸流通與互操作。目前,溯源體系下的各企業間 資料獨立儲存,彼此間由於缺乏信任,形成資料孤島,導致商品的溯 源資料不能互相訪問與共享。資訊孤島模式下,供應鏈上的各個參與者自我維護一份資料,俗稱臺賬,電子化後又被成為進銷存系統。不論是實體臺賬還是電子化的進銷存系統,擁有者都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篡改或集中事後編造。

3.5 惡意竄貨

由於傳統商品生產流轉過程幾乎處於封閉狀態,資訊的流通性低,導致惡性竄貨行為時常發生,影響市場良性發展格局。

閱讀完整報告,請關注“鏈博科技”公眾號,回覆關鍵詞“溯源”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