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 | “強風”監管時代,交易所能否“順風”歸來?

買賣虛擬貨幣

“騰雲似湧煙,密雨如散絲。”

從2008年中本聰提及區塊鏈至今,區塊鏈已從理論走向實踐,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席捲全球,全國各地深挖“區塊鏈+”價值,打造新型商業模式。與此同時,也不乏出現部分虛擬資產交易所誘借區塊鏈這股“東風”投機,發行大量無實際應用場景的“空氣幣”違規專案。據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相關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眼下能夠監測到的歸零幣或空氣幣達到755種,傳銷幣102種。近年來,不少非法虛擬資產交易所身處海外,利用社交軟體推銷專案代幣。針對虛擬資產交易所違規行為,各地政府機關部門先後出臺相關規章制度,新一輪監管風暴悄然而至……

新華社、《焦點訪談》同時點名“區塊鏈”騙局:披“區塊鏈”外衣的“傳銷狼”

11月18日,新華社發文《一些人借區塊鏈之名炒作行騙值得警惕》,文中指出,區塊鏈技術火熱背後,炒作數字貨幣“割韭菜”、發行毫無價值的“空氣幣”、打著區塊鏈旗號傳銷詐騙……借區塊鏈之名的招搖撞騙大有抬頭之勢,並呼籲監管要與時俱進。

同日晚間,央視的《焦點訪談》欄目聚焦借“區塊鏈” 名義設騙局的現象。該期節目談到,國內公司名稱或經營範圍內包含區塊鏈的公司大約有32000多家,真正擁有區塊鏈技術的公司不到百分之十。面對“區塊鏈”騙局,有關部門要立規矩強監管,廣大公眾要擦亮眼睛防被騙。

區塊鏈掀起的科技浪潮下,披著“區塊鏈”外衣的傳銷專案屢屢增多。儘管由於區塊鏈概念的複雜性以及在法律上仍處於灰色地帶,傳統監管方式目前看存在不小困難,但這幾年針對“數字貨幣”、“傳銷”、“金融詐騙”等的監管從未放鬆。

區塊鏈虛擬貨幣交易監管收緊,政府“出手“敲響警鐘

此前據證券時報訊息,上海市金融穩定聯席辦和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互金整治辦於11月14日聯合下發《關於開展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排摸整治的通知》,開展對轄內虛擬貨幣交易所排摸整治。

具體來看,主要對3類虛擬貨幣相關活動進行摸排整治:一是在境內組織虛擬貨幣交易;二是以“區塊鏈應用場景落地等為由,發行“XX幣”、“XX鏈”等形式的虛擬貨幣,募集資金或比特幣、以太幣等虛擬貨幣;三是為註冊在境外的ICO專案、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等提供宣傳、引流、代理買賣等服務。

通知指出,一旦發現從事上述虛擬貨幣相關活動的網際網路企業,上海各區整治辦要立即報送上海市金融穩定聯席辦(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和央行上海總部,並督促企業立即整改退出。

與此同時,公安部門等機關也擬對幣圈資金盤、傳銷活動進行集中整治。

11月8日,東莞市金融工作局釋出風險提示,並重申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聯合釋出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2018年8月24日銀保監會等五部門聯合釋出的《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廣東省東莞市金融工作局、東莞市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釋出風險提示稱,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透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公眾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

其強調,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資訊中介等服務。

針對“上海摸排3類虛擬貨幣相關活動”一事,國家資訊中心中經網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幼平在微信朋友圈發表評論稱:“1. 把總書記講話和嚴監管結合起來才能準確把握政策監管意圖;2. 對中國投資者發行幣和在中國境內交易幣平臺仍然是禁止的;3. 通證經濟、社羣經濟是區塊鏈商業的靈魂,這只是理論上的;實踐中,區塊鏈專案必須遵守監管規定,否則所有‘收益’都是罪孽,且數額巨大…”

區塊鏈行業亂象叢生,虛擬貨幣交易所“幾宗罪”?

目前眾多區塊鏈專案還處於“泡沫”階段,尚無廣泛應用。

據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網際網路金融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吳震表示,目前監測到區塊鏈公司中,帶有區塊鏈這三個字,或者它經營範圍內帶有區塊鏈的,大概有32000多家,但經過實際監測,發現真正擁有區塊鏈技術,或者說擁有鏈的企業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大概也就是這個數量的百分之十左右,甚至不足百分之十。

大多數虛擬貨幣交易所打著“區塊鏈經濟”的幌子,幹著金融詐騙、非法融資、洗黑錢的勾當。

10月30日,BISS交易所實際控制人及高層領導被北京朝陽區警方帶走調查,目前被調查原因主要是涉嫌詐騙以及洗錢。BISS開通幣股交易,利用USDT國際流通的特性購買國際股票,繞開外匯管制。

11月11日,《北京商報》對主流交易所BIKI進行了一篇“揭露式”報道,稱Biki的上幣專案基本都是無底層技術團隊、無實際價值的“空氣幣”,所謂的產品白皮書更是漏洞百出。

在通證市場完全沒有規則和規矩的立場下,全是交易所和專案方說了算。利用區塊鏈概念搞資金盤,專案上線即破發的背後,“韭菜”維權跳樓、“莊家”圈錢跑路的情況比比皆是。

打著“擦邊球”做事的虛擬貨幣交易所,早已暗暗埋下“三宗罪”:

  • 涉嫌金融詐騙。幫空氣專案做信任背書,透過社群、社羣、電報等形式宣傳專案白皮書,鼓吹擁有該幣將獲超高收益,在其不斷的吹噓下,會有越來越多人參與進來,幣的價格也越來越高,市場供不應求,他們待高價再拋售,聯合“莊家”低買高賣,最後總有一波“韭菜”會被圈錢套住。
  • 涉嫌非法融資。ICO是大多數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套路之一,不管是不是區塊鏈專案,只要套個區塊鏈專案的殼就能ICO了,這就是所謂的ICO融資亂象。不少區塊鏈專案透過大量炒作,吸引投資者融資,而所融資的資金究竟去向,也無法監測到。
  • 涉嫌洗黑錢。數字虛擬貨幣因具有匿名性和全球性的特徵,很難被納入監管體系,早有媒體報道,比特幣或許已經成為暗網交易的重要基石,成為違法犯罪活動的重要標的物和非法資金流轉載體。

政府此舉關停虛擬資產交易所,無疑是讓區塊鏈得到了本質上的救贖。

淨化區塊鏈發展環境,加快“區塊鏈+”領域融合

一個事實是,區塊鏈技術已經成為新的投資風口。

中國通訊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於佳寧在訪談中表示“因為區塊鏈確實是一個新的領域,它打造價值網際網路,帶來了新的數字金融體系,但是不能讓技術變成違法擋箭牌,不能讓這樣一個新的領域變成監管窪地,一旦出現監管窪地就有可能吸引大量違法犯罪行為,遷徙到這種新的領域中來,不斷會擾亂金融秩序,同時會使得這種新的技術汙名化,擾亂新的技術正常發展。實際上,打擊違法犯罪,其實也是去推動區塊鏈產業進一步創新發展,融合發展重要舉措。”

目前的區塊鏈技術,處於尚未成熟的狀態。透過政府介入,讓“有心者”不能再利用區塊鏈技術壁壘形成的“資訊不對稱”來圈錢,技術人員可以更專心的研究區塊鏈技術,讓其專注於“技術進步和投入實踐”。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11月17日,2019國際區塊鏈大會在浙江德清召開。會上,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表示,浙江區塊鏈呈全產業鏈佈局態勢,從晶片到底層平臺、再到行業應用皆有延伸,區塊鏈技術也從單一數字金融逐步廷伸至經濟社會發展相關領域。接下來,浙江還將繼續深挖“區塊鏈+”價值,特別是加快“區塊鏈+實體經濟”“區塊鏈+民生”“區塊鏈+智慧城市”等方面的融合應用,打造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應用模板,催生新的應用場景,打造新型商業模式。

在“區塊鏈+”背景下,區塊鏈技術已延伸到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方面,應用場景的落地還處於探索階段,區塊鏈的未來發展和運用,亦需以配合監管為前提。

截至目前,部分虛擬貨幣交易所仍在其社群內宣傳交易所將合理化、制度化、正規化,筆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其內部高層人士表示並未收到需要資金託管的訊息。

對於監管,其實是一件好事。國家“出手”來監管,就表示國家或許在逐步接納它,把打著區塊鏈幌子的“資金盤”、“模式幣”的清除乾淨,把合規合法的有利於行業技術發展的保留下來,加速區塊鏈行業的發展。

“招安”、“監管”、“正規化”不會成為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名詞屬性,但或許可以成為區塊鏈專案的代名詞。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