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類通證2.0:鏈上 vs 鏈下治理

買賣虛擬貨幣

一部分人認為,證券通證的治理僅僅是將當前的監管機制移植到證券型通證上,而另外一些人則認為證券通證治理將部分在鏈上進行。爭論的核心在於下一代證券通證平臺的基本方面:鏈下與鏈上治理。

當前,除了基本的瞭解客戶(KYC)和反洗錢(AML)程式之外,還有與證券通證相關的最低限度監管。與證券通證相關的大多數的監管問題都是鏈下機制來解決,而鏈下機制都是以人為中心的。為了真正實現變革,我們相信下一批證券通證平臺應該開始採用更多的鏈上治理模型。然而,證券通證中的鏈上治理之路還很漫長,其價值主張也值得懷疑。

定義證券通證治理

在數學上,治理可以表達為函式f({x1,x2,x3…xn},I,C) → D其中輸入的引數分別代表特定通證持有者的投票、投票的激勵和協調機制。

如上圖所示,任何區塊鏈治理功能都可以用這樣的函式表示:

x(投票):此元素表示相關通證持有人對特定交易的意願。

I(激勵機制):每個治理功能都應該考慮底層網路的激勵模型,因為它會影響特定通證持有者的投票。

C(協調機制):在治理模型中,協調機制將所有參與者的決策以協調後的行動結合起來。

這個數學模型與證券通證有什麼關係?如果看一下當前的證券通證平臺,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缺乏實施任何複雜治理功能的激勵和協調模型。在這些基礎性的機制以某種方式誕生之前,討論鏈上治理仍將只停留在理論層面

證券通證治理的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它傳統區塊鏈治理處於不同層面。從這個意義上講,證券通證治理與治理問題(例如分叉或共識機制的變化)是互不影響的。從本質上講,證券通證提供了一個基礎,使監管和合規流程能夠以智慧合約的形式在鏈上進行。我們可以考慮兩個不同層次的證券通證治理:

Tier1治理:負責與網路拓撲相關的治理決策。舉個例子,將新的合規節點(例如:律師事務所、經紀商、經銷商)新增到網路或合併新的合規內容。

Tier2治理:負責與證券型通證轉移相關的投票決策。KYC/AML審查、資本管制檢查是Tier2治理模型的示例。

雙層的模型結構有助於幫助做出證券通證的治理決策。當前,確實沒有與證券通證相關的治理模型。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應該會看到Tier1和Tier2治理模型在有鏈上分支的情況下在鏈下實施,由此可以演變得出一種模型,其中Tier2決策在鏈上實現,而Tier1仍然是鏈下的。真正在鏈上實施Tier1治理的唯一方法是為證券通證設定特定的區塊鏈。無論如何,鏈下與鏈上治理可能是下一代證券通證平臺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如果我們認為鏈上治理與證券類加密貨幣相關,那麼下一個合乎邏輯的步驟就是弄清楚這個新的領域需要什麼樣的治理結構。當前,證券通證治理幾乎是不存在的,也沒有在通證層次進行編碼。在未來,證券通證體系結構中應該考慮四個基本的鏈上治理層級。

基於區塊鏈的治理

對於證券通證,基於區塊鏈的治理是最難理解的。部分原因在於,基於區塊鏈的治理僅在我們擁有證券通證的專用區塊鏈世界中才有意義(而不依賴於像以太坊這樣的通用區塊鏈)。它們必須執行不同的鏈上治理決策:

1、新增和刪除驗證/監管節點

2、分叉決策

3、協議修改和路線圖投票

4、新增和刪除證券通證基礎結構節點(託管賬戶、清算中心節點……)

在當前的生態系統中,區塊鏈治理流程的例子並不多。從市場中運營的區塊鏈來看,Tezos和DFINITY的治理模型為我們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經驗,可以推廣到證券通證的範圍中。

基於協議的治理

債務、衍生品、掉期、去中心化轉賬等領域的加密金融協議將在證券通證平臺中變得更具相關性。可以想象下一代證券通證平臺可以合併諸如Dharma(債務)Airswap(去中心化轉賬)dYdX(衍生品)等許多協議。這些協議可以實施不同層級的鏈上治理,而這些治理獨立於其運營的特定加密證券。例如,我們可以設想一種債務協議,根據特定資產的表現自動調整對代幣持有者的股息支付。這樣的例子中,有幾個可以在協議層次上解決的鏈上治理決策:

1、在證券通證轉賬中實施特定資訊的隱私保護

2、對協議修改進行投票

3、涉及買方和賣方的合規性規則(例如:買方和賣方都需要居住在同一個國家)

4、跨區塊鏈證券通證轉賬(如果發生這種情況)

基於通證的治理

基於通證的治理是當前版本的證券通證平臺最接近鏈上治理的模型。比起協議或區塊鏈層次,在通證層次上執行監管和治理規則似乎更容易。但是,認為所有監管和治理都將在通證級別實施的想法似乎是有侷限性的。無論如何,可以在通證層次啟用大量的鏈上治理方案:

1、身份驗證

2、通證分發和生命週期管理

3、財務政策

4、交易所整合

基於交易所的治理

最後,證券通證交易所也將承擔一些鏈上責任。顯然,基於交易所的治理應該侷限於與特定交易所本身相關的方面,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不重要。

有幾個有趣的鏈上治理模型可以在交易所層次啟用:

1、增加或刪除加密證券

2、審計和披露

3、託管規則

4、停止和監測交易

證券通證鏈上治理模型的風險

鏈上治理似乎是一個好主意,也是證券通證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但是,鏈上治理模型也會具有一定風險。可程式設計治理為證券通證中各種有趣的博弈攻擊開啟了大門:

1、共謀攻擊:此類攻擊代表一組驗證者聚集在一起操縱投票過程的場景

2、投票抑制攻擊:此類攻擊依賴於讓驗證者無法在加密證券轉賬中投票,使投票結果更具可預測性和易受攻擊性

3、內幕和價格操縱攻擊:此類攻擊依賴於非公開以及非關鍵資訊來操縱特定加密證券的價格

證券通證中的鏈上治理模型還存在許多其他攻擊方式。儘管存在風險,但鏈上治理還是會成為下一代證券通證體系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忽視證券通證中的鏈上可程式設計治理和監管就是忽視區塊鏈給加密證券帶來的其中一項最大的好處。那樣的話,我們還不如完全忽略掉區塊鏈。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