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ound的通證COMP是否可以視為證券?

買賣虛擬貨幣

在數字資產生態系統中,創新是永恆的。隨著compound上月推出其通證comp,新興的去中心化金融世界行業繼續加速發展。據flipside crypto的報告,更廣泛的加密貨幣社羣已經接受了comp,目前在okex、binance和coinbase pro等數字資產交易所進行交易,而其他投資者則在主要交易所上市後正在拋售compound代幣。

透過民主化獲得流動性和收益,defi在許多方面都是加密貨幣走向顛覆傳統金融服務市場的前進道路上合乎邏輯的下一步。

然而,創新的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應用程式不會出現在監管真空中。數字代幣的發行必須始終考慮到美國聯邦證券法,以免它們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冷酷無情的犧牲品,telegram就是一個恰當的例子。因此,有必要提出這樣一個問題:“compound的通證comp,是證券嗎?”

什麼是comp

複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協議,它透過演算法根據供求來設定利率,從而建立貨幣市場,允許使用者借貸各種數字資產。另一方面,comp是原生的compound erc-20代幣,它允許對compound協議進行去中心化的治理。持有comp的人可以對compound 協議的所有變更進行辯論、提議和表決。

compound每天給使用者分發comp,每當使用者與compound協議進行互動時——例如,透過提供、借入或償還資產,comp就會自動分配給使用者。

howey測試

美國聯邦證券法規定的“證券”包括“投資合同”這一非常寬泛的概念。任何資產包括數字資產是否構成投資合同,因而是否構成證券,由howey測試來確定。

當符合howey測試的所有四個標準時,資產被認為是證券:

金錢的投資。

在一個普通的企業裡。

對利潤有合理的預期。

從別人的努力中獲得。

金錢投資

雖然看似簡單,但howey測試的第一階段並沒有特別要求傳統的現金投資。正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dao報告中指出,如果用數字資產交換現金或“其他有價值貢獻”,也可以滿足這一要求。

也許更重要的是,“免費”分發代幣或“空投”以換取經濟利益,可以滿足howey測試的這一要求。

雖然comp是免費發放給使用者,但它是作為使用者參與compound市場的交換。一旦使用者持有comp,他們將能夠對compound協議的更新,以及底層的借貸機制進行投票。

普通企業

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關於數字資產和美國證券法應用的罕見公開指導中,它明確指出,在數字資產的背景下通常存在共同的企業。關於comp,通證的目的是積極地促進compound協議的分散式治理——使其很可能符合要求。

預期利潤

comp現在可以在多個二級交易市場上使用。根據sec的說法,二級交易市場的存在通常表明,希望購買數字資產的人可能期望獲得利潤。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6月16日首次推出以來,comp的交易溢價達到了100%。是否有“預期利潤”通常取決於comp購買者的意圖。

此外,對附屬利益的期望並不會減少或削弱這種分析。因此,如果個人購買comp是為了獲取利潤,但同時也獲得了一些附加利益,如compound協議的治理權,那麼該投資仍然可以被認為是有利潤預期的。

來自他人的努力

howey測試的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要素要求投資回報來源於他人的努力。很明顯,comp的價值本質上來源於底層複合協議的價值、可操作性和成功以及defi的有效實現。

同樣毫無疑問的是,透過comp的所有權參與對化合物的治理,可能會為這些回報做出貢獻。但儘管是間接的,可能會繼續在其協議的發展和成功中發揮主導作用。在接下來的四年裡,compound將向其使用者分發大約2880種comp,而股東和創始人將保留comp總供應的近50%,並將繼續建立和專注於按其協議執行的服務。

雖然這種狀況並不意味著對comp的投資回報將完全來自compound本身,但為了滿足howey測試的這一要求,利潤不一定完全來自他人,而是“主要”或“實質性”。

最後判決

這意味著什麼?comp最近在coinbase上的上市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市場將coinbase視為這些問題的非正式仲裁者——只上市它認為不是證券的代幣。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擁有最終決定權,而howey的測試既寬泛又模糊。

儘管comp效用和分散治理機制,如果有歷史記錄的話,sec很有可能會將comp視為滿足每個howey測試分支的要求,因此,無論它是否需要滿足,都將其視為一種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決定並沒有說明潛在的defi機制的監管含義。傳統零售貸款的參與者可以證明,數不勝數的國家貸款法律、發放許可證的義務和資金傳遞的影響。由於defi繼續挑戰傳統的貸款機制,我們可能需要一下思考這種結構可能對傳統貸款監管帶來的挑戰了。

(原文可到幣牛牛app檢視,原文連結:https://www.finbtc.net/news/detail.html?newsid=72003&apptype=normal&change_color=false)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