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期|公信寶創始人黃敏強:公信寶3.0白皮書新起航

買賣虛擬貨幣

2018年10月12日,陀螺財經Value100第25期,邀請了公信寶創始人黃敏強,做客陀螺財經Value100直播間進行直播分享。

陀螺財經Value100——發掘有價值的區塊鏈專案,傳遞區塊鏈行業熱點資訊,為粉絲與專案創始人提供近距離接觸的線上交流平臺。

以下為直播精彩內容的節選,經陀螺財經整理髮布:

一、公信寶創業想法三段工作經驗

第一段經驗:07年到13年,為政府、企業做中心化的資料交換,以及政府服務。我做過中國第一個政府的資料交換專案,所以在中心化的資料交換有一定的經驗。

第二段經驗:13年到16年,我在幣圈積累了區塊鏈的研究經驗。

第三段經驗:14年到16年做網際網路金融,做到了上市公司CTO,積累了金融資料的個人資料經驗。

二、公信寶1.0、2.0階段

公信寶是16年8月份創立的,1.0階段定位是做去中心化的資料交易所,16年12月份完成私募,3月份完成ICO,2017年6月份完成主網上線以及開盤交易,到9月24號完成了商業化落地,第一階段獲得的成就是全球第一個面向企業的區塊鏈商業專案。

2.0階段是去中心化資料交易所上線商業化以後,服務了一兩百家金融客戶在上面交換,當時我們為去中心化資料交易所開發了GXChain,覺得公鏈只是給自己資料交易所用大材小用,於是策劃了布洛克城產品。

布洛克城的初衷是讓區塊鏈面向個人的應用落地,同時給公鏈的推廣帶來流量驅動。布洛克城一經推出,二十四小時內獲得了10萬使用者,一個月獲得100萬使用者,目前已有216萬的使用者,給公鏈帶去了大量開發者及使用者流量,還拿到過賽迪全球區塊鏈公鏈評測第四名的成績。

三、公信寶3.0階段

1.0積累了資料交換、資料儲存的經驗,2.0積累了公鏈的協議,以及數字身份和資料應用,從現在開始3.0階段,我們把這些東西組變成可信的資料元件,分為可信資料上鍊、可信數字身份。個人資料可以跟可信數字身份繫結,上鍊之後可以進行交換,還有可信資料計算,可信資料應用,以及底層的公鏈協議,鏈上的全域性引數調整,這些協議都封裝起來之後,我們可以開放給整個社會的政府、企業、開發者以及使用者,他們拿封裝好的元件跟協議去做公鏈、應用、聯盟鏈、私鏈。

3.0的定位已經不再是我們自己用的東西了,所有人都可以參與進來。在這次的白皮書3.0規劃裡面,我們做了幾個大的調整。

第一個調整是治理機制。過去1.0、2.0時代都是團隊在治理,在治理結構上不夠去中心化。這次調整以後,我們分為鏈上的治理跟鏈下的治理。鏈上有公信節點以及理事會,社羣成員都可以參與鏈上治理,發起提案、投票、決定區塊大小、出塊速度以及開發方向等,不再由團隊直接決定。鏈下有新加坡基金會,社羣使用者如果對GXChain有推廣、開發測試、運營、會議組織有貢獻,可以從基金會獲得Token獎勵。這樣一來鏈上節點有收入,鏈下也有資金儲備,透過龐大的資金來推動專案的全球運營推廣以及開發工作。

第二個調整是公信節點。1.0、2.0的21個節點都是開發者團隊以及當時資料交易所的大客戶佔了。這次把節點釋放給社羣的領袖開發者、程式碼貢獻者以及社羣的意見領袖或金融客戶。社羣的活躍分子、技術代表都可以參與節點競選。成功進入前21節點就有出塊獎勵,21個節點的前11位會自動成為鏈上的理事會成員。且可以支援全域性的動態引數調整,今後如果21個節點不夠,可以擴容至多個。

第三個調整是技術。這一次我們對GXChain底層系統的結構跟技術方案做了清晰的梳理,比如在智慧合約2.0包含了鏈上內建的合約跟現在可程式設計的智慧合約,還有預言機跨鏈等合約設計。還對可信數字身份、可信資料上鍊、可信資料交換、可信資料計算和可信資料應用做了清晰的梳理。

第四個調整是Token。過去GXChain上有GXS和GXC,這兩個Token代表不同用途,GXS是有價值的流通代幣,面向開發者跟個人使用者,GXC是面向資料交易所的錨定貨幣,這次把兩個貨幣功能合併,就叫做GXC。

同時GXC的功能就是整個公鏈最重要的核心資產。鏈上的治理、投票、節點獎勵以及公鏈開發者的消耗,跟個人使用者的使用、應用的結算,貨幣應有的結算Token以及支付流通,都要用到GXC。我們對GXC在整個經濟模型裡面採出、獎勵消耗和使用做了非常多的設計。在流通數量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使用量上升,長期以來將帶動價值的穩步上漲。(如圖)

第五個調整是把GXChain後面的開發路線做了清晰的梳理。大致分為兩塊,一塊是過去取得的成績,一塊是今後三年內想做的事情。明年第二季度開始,我們將對對GXChain的底層程式碼做全新的梳理和開發,3.0白皮書非常看重的就是這次升級。

曾經有人質疑過白皮書就像憲法怎麼可以更改?其實白皮書代表的是團隊想做事情的思想輸出。在大前提不變的情況下,我們一直在做的是公民信用資料的管理,就個人資料的所有權迴歸。從個人資料所有權切入,從資料交易所到公鏈到基礎鏈的升級,大方向是不變的,只是團隊想法越來越成熟,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大,所以必須對白皮書進行升級。

總結GXChain3.0白皮書的升級,就是從去中心化資料交易所到應用型公鏈,以及到基礎鏈的技術躍遷,這是一次治理結構的徹底變革,是一次共識的全面升級,全新的GXChain將用區塊鏈重構信用社會的願景為靈魂,以民主透明去中心化的治理架構為骨架,以更廣泛領域的社群以及開發的參與為血肉,搭建服務於全球的可信資料的價值網路。

四、互動問答:

Q1.請問這11位理事會員是透過投票方式來解決諸如修改動態引數等生態發展的嗎?如果互相存在異議,目前是怎麼處理解決的呢?

由11位理事會成員其中一位發起提案,其他十位理事會成員都會收到提案申請。大家可以去投票,若投票超過系統設定的閾值,提案就會透過。透過以後,在1小時內或24小時內都可以動態倉位調整。時間一到就會自動執行,如果大家對其他理事會成員提案有異議,可以選擇討論,再投票透過與否。

Q2:這次白皮書3.0用很大篇幅來解釋社羣的生態自治區域,請問黃總,為何對自治這一塊如此的看重?

對社羣治理架構非常看重,因為社羣就像一個公司,需要制度來執行。但是這個公司不是集中辦公,是分散在全球的。對於這樣的公司,肯定要有治理的架構。有別於過去由創始團隊來治理的方式,未來的治理都是由社羣成員跟我們一起來做的。

為了實現社羣自治,成立了鏈上的理事會跟公信節點以及鏈下的新加坡基金會,也投入了大量的token,有了資金儲備跟token池子,大家的工作都可以從這裡邊拿到獎勵,就有持續的動力。它不再是純公益的專案,各方都可以參與進來。

Q3:公信寶從B端交易所轉向C端基礎鏈,能否說一下團隊對此的努力,以及目前團隊後期的規劃?

從B端的去中心化資料交易所到基礎鏈,基礎鏈就像城市裡的水電煤基礎設施,參與到基礎設施裡肯定有政府、企業、公民,所以基礎設施它面向的群體是整個社會。把它變成一個基礎設施的話,肯定是把過去所有做的跟資料相關的一些元件,比如可信數字身份、可信資料上鍊、可信資料交換、可信資料計算跟可信資料應用,以及區塊內的賬本跟區塊鏈底層都封裝成一個標準協議。這樣一來政府、企業、個人個開發者都可以應用。

所以最早從toB的資料交易所開始,想著創業應該先從細分領域入手,比較容易落地,落地之後再慢慢把它做大。要完成這樣一個事情,並不是說我們團隊70多個人就可以做到,我們現在把它變成一個全球化、社會化的實驗,邀請整個社會人參與,共享事業及獎勵成果,共同把全球個人資料所有權迴歸做好。過去我們做的事情其實是在為願景去做的,後期的規劃是要把我們做的事情推到讓各方勢力都可以參與。

Q4.任何資產都可以作為轉賬費用的前提是不是需要和公信寶專案方進行簽約或者合作才能夠實現,比如現在的布洛克城合作專案?

有別於現在的公鏈,比如說以太坊上發了一個token叫“XXX”,“XXX”的使用者持有者要轉賬的話,必須要持有eth才可以把“XXX”轉出去。無形給“XXX”的開發者跟使用者增加了門檻。GXChain上面的專案方開發者,他想要發行“XXX”,“XXX”社羣使用者持有者想轉賬的話不需要有GXC就可以轉賬,“XXX”作為手續費就可以轉賬,使用門檻變低。我們鏈上有個手續費池的概念,開發者來維護GXC跟“XXX”之間的兌換,減少使用者使用門檻。 當然使用者也可以用GXC作為轉賬的手續費,這個就是叫任何資產都可以作為轉賬手續費的設計,不需要跟我們有簽約或合作,開發者自己就可以自主完成。

布洛克城是面向C端的DAPP,布洛克城不僅給我們的公鏈帶來巨大的流量,也給專案方應用方帶去了巨大流量,使用者也得到了管理自己資料以及體驗區塊鏈應用的入口,以及個人使用者的數字身份,未來它更像是網際網路世界的平行世界,我們要打造的是區塊鏈世界的流量入口。

Q5.眾所周知,公信寶的布洛克城在創立不久即獲得了海量的實際註冊使用者量,但是目前的增長速度明顯減緩,而註冊量將直接影響應用領域的資料獲取量,公信寶專案方後續將如何推動這一塊的資料增長呢?或者說透過其他什麼渠道來獲取海量的資料流量呢?

布洛克城一開始增長確實非常快,現在增速漸緩,取決於兩大原因,第一個是現在整個區塊鏈行業使用者增長很慢,在這樣的大前提下,註冊布洛克城相對來說會少一點。第二個全球區塊鏈使用者本身數量就很少。但即使大前提不太好,我們不可能止步於當前,今後我們還是要去做大量的布洛克城的使用者推廣,接下來會上布洛克城個人資料上鍊的入口,做個人資料的交易跟個人資料的社交。

之前資料的價值不在我們自己的手裡,都在大型的網際網路公司手裡,他來決定對你資料的處理跟銷售。如果說能在布洛克城裡實現個人資料的交易,你提供資料給他,他給你一定的費用,這樣你的資料可以自己決定是否變現,大家得到了一個新的權利,叫資料收益權。

有了這兩個功能以後,就可以把使用者群體放大,不再侷限於幣圈,可以把它放到網際網路圈,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使用者的增長,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Q6.請問公信寶白皮書3.0中提到的跨鏈技術,能否透露是採取哪種跨鏈技術呢?

現在跨鏈是這樣的,跨鏈首先是跨自己的鏈還是跨別人的,如果是自己的鏈我們在技術開發上面會把GXChain做得像平行鏈多鏈這樣的橫向擴充套件,透過橫向擴充套件來實現公鏈效能更高階別的提升。

網際網路上雙11可以瞬間可以支撐上百萬筆的交易,其實是對整個資料庫做了橫向擴充套件,在全球可能會有幾萬臺、幾十萬臺的伺服器做了橫向擴充套件,只跑同類的服務,這就是橫向擴充套件。

當一個通道不工作了,另外一個通道還能提供服務保持穩定,就叫橫向擴充套件。那麼區塊鏈在公鏈上我們也可以做橫向擴充套件,不同的高速公路,不同的賽道通道都可以用。

比如說一個應用的交易量很大,因為是獨立的通道,那麼即使另外一個應用交易量小,也不會因為交易量大的應用堵塞通道,它們是相互獨立的。

這個就是橫向擴充套件,橫向擴充套件鏈與鏈之間要做跨鏈可以用程式碼實現。那麼對其他公鏈的擴充套件,我們要做幾個事情:第一個就是要擴大智慧合約的計算範圍。

目前區塊鏈,你可以想象它是構建在一個不可信網路上的可信對等網路。不可信網路我在這裡指的是網際網路;可信對等網路,指的是區塊鏈。網際網路如果是海洋,那麼區塊鏈就是建在海洋上的小島,小島上有一座城堡,智慧合約就是城堡裡面的一個小黑屋。

海洋上有很多的鯊魚,鯊魚時刻要進攻區塊鏈裡面的城堡,區塊鏈為了智慧合約自己的安全,就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所以它的許可權非常小,計算範圍也非常小。這樣就限制了應用的發展。

今後如何讓智慧合約有更大計算範圍,就是要把小黑屋變成操場,變成陸地。這個不是一條公鏈或者說一個專案能夠做到的。跨鏈的通訊技術我們沒有采用外部的程式碼,一行行程式碼都是自己敲的,我們會先從鏈內的擴充套件開始敲,然後去找一個公鏈跟我們合作互補,然後實現雙向合作。

Q7:可信資料與網路,在公信寶的現典型應用價值是?作為開發者參與哪一段才是生態上的互補?

可信資料的價值網路,這是GXChain的定位。可信資料與網路,公信寶現階段典型的應用價值是我們提倡個人資料所有權的迴歸。整個公鏈都是為資料服務,因為現階段我們的每一個資料,都不在自己這裡保管,而是在網際網路的資料庫裡保管,資料得所有權不是我們的,而是網際網路巨頭們可以去進行資料變現的資源 

我們自己作為資料的生產者,不僅沒有獲得資料的收益,而且成為受害者,經常會有黑市的騷擾,而且還會被人肉。在GXChain我們體現出來的就是,當你的資料所有權是你的,你的價值就是由你自己來掌控,在公信寶的鏈上,應用開發者想要用這些資料的時候,就必須要得到本人的授權,而且應用方還得向你支付費用。要不要支付費用,具體取決於應用強勢,還是個人比較強勢。

所以就會有一個自由的資料交易產生,要實現全球個人資料所有權迴歸的話,只靠我們團隊是不夠的,比如你也可以在GXChain上執行一個去中心化資料交易所,搭建一個旅遊領域、金融領域、教育領域的資料交易,這也是在鏈上完成了資料拓展,也在為個人資料所有權迴歸做貢獻。

Q8. GXChain有哪些優勢可以在這麼多公鏈中勝出或者被大規模接受、使用和普及呢?

我覺得一個行業賽道上不可能只留下頂部的幾家,肯定會有很多有特色的基礎公鏈。GXChain的特色是,除了在底層的效能和去中心化安全上都得到了驗證之外,它到現在已經安全執行了1年半了,TPS日常能夠達到3000多,調整最佳化後可以達到1萬到10萬的TPS,今後還要做擴充套件跨鏈,來應對未來大量使用者的增長。

除了這個以外,GXChain還有一個數字身份可信的數字裝置,我們叫G-ID,這個是其他公鏈沒有的。G-ID就是相當於身份證,區塊鏈上也需要一個身份來記錄我們的信用資料。

G-ID就是在這樣一個大前提下產生的,作為GXChain上的一個數字身份,可以用G-ID來證明自己是自己,做任何區塊鏈應用流量切換的入口,甚至可以用G-ID去做應用的登入。G-ID這樣一個流浪的樞紐,就是區塊鏈世界的通行證,也是現實世界與區塊鏈世界的聯結器,這是GXChain上的第一個特色。

第二個特色就是GXChain鏈上的資料,比如說EOS其實是沒有個人資料商店的,人資料商店的好處就在於,今後可以拓展智慧合約的計算範圍。

如果個人資料都已經上鍊了,並且能夠進行加密保管,可以授權給應用方去使用,能夠有清晰的使用時間、使用範圍的定義。這樣應用方拿到資料以後,就可以做出比較豐富的應用,更接近於民生。

第三個特色就是我們已經把數字身份、可信的資料元件,封裝成標準化的產品,那麼政府企業跟開發者都可以拿來應用,使用場景也可以更廣,透過這幾個特色來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Q9 原來gxc跟人民幣1:1兌換,現在gxs也換成gxc了,那資料交易所裡的gxc怎麼辦?換成另一種代幣符號嗎?

原來的GXC是一個人民幣的穩定幣,用於去中心化資料交易所裡的結算,現在我們對token GXS跟GXC做了合併了以後,公鏈上所有的功能都由GXC來進行服務。原來GXC的功能由一個新的token叫GCNY來代替,企業今後也可以用GCNY來作資料的定價,也可以用GXC來做資料的定價,這是GXC的一個變化,整體上對原來得企業使用者並沒有說有什麼影響。只是符號換了一項,但是它賦予的價值跟功能更加的全面,更加成熟。

Q10. 我對於資訊保安還是保持懷疑的,如何保證資訊保安的問題?大家為什麼能夠放心將資料放在布洛克城中?

從公信寶的布洛克城C端的產品上線以來,到現都質疑聲都不絕於耳。相比以前現在已經少了很多了。首先因為公信寶要做的是全球可信資料的價值網路,服務全球的資料經濟,這套基礎公鏈就是要像城市的水電煤一樣影響我們的生活,這麼大的事情,光靠我們自己是不夠的,所以需要讓全球更多開發者來參與到專案的治理跟開發中。

其次這麼大的一件事,我們如果去做什麼資料販賣,從格局上肯定是說不通的;最後從技術上來看,大家在布洛克城註冊之後就會有GID記錄到鏈上,生成data key,這是在個人手機客戶端本地生成的,生成的data key是一個加金鑰匙,資料上鍊以後,沒有本人對data key解密的話,是沒有人可以解得開的。

今後如果你要把資料提供給別人看,都需要對方取得你的授權,你只有在可信資料執行環境T1裡,把資料授權給他看。你甚至可以對自己的資料限定使用、範圍、使用時間、使用場景,以及資料的定價。

一旦不符合規則,他都無法去拿到你的資料。所以這樣一來,包括公信寶也無法解開你在鏈上的資料,這就是我們在資料安全上做的設計。

Q11. 如何拓展公信寶全球化戰略?

過去公信寶在全球上拓展其實做的事情不多,因為我們的思路是先做好基礎,那麼現在已經萬事具備了,我們在C端產品也已經有成熟的應用;B端去中心化資料交易所也服務了200多個企業;然後公鏈已經升級到3.0的白皮書規劃,然後也招聘了大量的人才去做全球化的拓展;在治理上也實現了社羣化的治理架構。

下一步我們會從第四季度開始,到各個國家去做交流,以及上各個國家的交易所。我們會在各個國家聘請社羣的志願者、基金會成員、校園大使、城市合夥人去幫我們做推廣。當然也不是無償的,在我們白皮書的token經濟裡也有寫,所有的勞動成果都會按例裡面拿到相應的獎勵。

我們比別的專案優勢在哪裡?當產品全部都落地了,推廣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直觀地展示,可以裝上C端產品、觀看企業資料交易所、也可以體驗開發者的應用,都有清晰的演示,而不是畫餅。這樣真實感以及說服力會更強,這也符合公信寶一貫以來的工作方式。最近我們在營銷運營手段上也增加了一些多樣化,改變過去技術團隊不懂運營推廣的弊端,最近的一系列行動中,也能看到我們的節奏感以及的打法更加成熟了。

Q12.團隊持有21%, 是什麼釋放速度?有沒有一些硬性指標?

其實是這樣,團隊持有21%是包含了整個未釋放的40%裡面的。這40%在專案開始的時候,其實是叫51%的token,已經釋放了兩年了。

我們當時在ICO的時候就定義基金會51%的token分十年釋放,第一年釋放6%,第二年釋放5%,十年共釋放完整個51%。團隊在整個池子裡面是21%,以每年為標準進行釋放。每年釋放出來的5%裡,一部分是給團隊,另外一部分給基金會去用推廣開發。

感謝以下合作媒體對陀螺財經【Value100】系列直播公開課的大力支援

協辦媒體:幣問 幣小白 佈道財經 大皮皮蝦 奇點財經 讀幣網 隕石財經 九個億財經 巨鏈財經 區點財經 巔峰財經 幣桃 三加一 皮皮蝦 鏈圈哈士奇 COINVIEW COINVOICE

合作媒體:世鏈財經 猛獁財經 聚富財經 金融科技網 鏈世界 智鏈財經 小牛情報(排名不分前後)

宣告

陀螺財經積極響應國家虛擬貨幣監管要求,從即日起,凡涉及ICO、IFO、IEO、IMO發行代幣、涉嫌非法集資、利用區塊鏈名義進行傳銷活動、公開宣傳炒幣收益等內容,本平臺一律不予刊發,同時,建議廣大投資者保持理性,謹防上當受騙。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