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重磅發文 你給翻譯翻譯 什麼叫區塊鏈

買賣虛擬貨幣

“上週人民日報海外版發文指出,區塊鏈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

截至2018年3月底,中國以區塊鏈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數量達到456家,產業初步形成規模。從上游的硬體製造、平臺服務、安全服務,到下游的產業技術應用服務,再到保障產業發展的行業投融資、媒體、人才服務,各領域各行業已經基本囊括在內,區塊鏈產業鏈條已經形成。

同時,中國已開始著手建立區塊鏈國家標準,計劃從頂層設計推動區塊鏈標準體系的建設。

中國通訊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執行秘書長高斌介紹,目前區塊鏈人才缺口待補足,“區塊鏈的人才缺口不僅僅在技術崗位,在運營人才、管理人才、社羣運營專家等方面也存在大量缺口。”他認為,“90後”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主力軍,並希望“90後”能主動地去參與到區塊鏈行業的各個環節中。

上週我發了一篇文,叫《一篇文章讀懂2019》,裡面有詳細的提到中國必然不會錯失這一波浪潮,只是這波浪潮來的太快,很多人都沒有直觀的感覺。如果真的讀懂了,我想他的財富未來至少會增長十倍。畢竟,趨勢才是最重要的。

在文章中,我也同樣指出,中國A股上證指數暫時的上限就是3100點,而下限就是2440點,這是中國國家榮枯線,國家在鼓勵你抄底,但是未來十年一定是大蕭條的十年,所以牛市不會一蹴而就。後來的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上週四A股上證最高打到了3129.94點,週五就暴跌了4.4%。如果當時大家讀懂了這篇文章,我想暴跌裡的損失是可以避免的。

當時很多群裡的人對文章褒貶不一。我發現很多網際網路群的人,只是匆匆的瀏覽了一遍,就快速的拉到文末,然後譏笑一下我鼓勵大家買比特幣,順便講了一個區塊鏈地圖專案海伯利安。大致意思是這篇就是軟文云云,然後繼續興高采烈的討論股票。反而區塊鏈群裡的很多人,在認真的讀,後來有不少人透過公眾號加了我的微信。大部分人都態度謙卑,仔細提問。有很多人跟我說他至少讀了2個小時,甚至兩天才讀完。還會二刷,三刷。

這些人,是一定會掙錢的,而且一定會掙大錢。

但是在這裡,我需要鄭重的跟大家說一件事情:

在你沒有看懂海伯利安以前,絕對不要購買HYN!

對於海伯利安這個專案來說,現在還是比較早期。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看懂也不可能想明白區塊鏈地圖到底在做什麼,有什麼意義與價值。在這個階段投資海伯利安都是大佬才做的事情,即使是大佬,也絕大多數不可能看明白一個超越他所處時代的新物種。因為新物種的崛起對於自身也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澱與進化。

馬化騰在剛開始做騰訊的時候,面臨最大的痛苦不是沒有盈利模式,而是使用者大量增長帶來越來越重的伺服器負擔。1999年11月,QQ使用者註冊數達100萬。2000年4月,QQ使用者註冊數達500萬。2002年3月,QQ使用者註冊數高達1億。中間差點就撐不下去了,只好到處找人收購。先是找了聯想,報告還沒有遞交上去就被下面的員工以看不懂為理由打發走了。

後來又找了網易的丁磊,丁磊當時最看好的是郵箱,當即就回絕了馬化騰,覺得他們技術含量太低。後來又找了廣東電信,廣東電信的老大當時就笑出聲了,說你這才幾百萬使用者,連我們的零頭都不到。看你們都挺不容易的,我給你60萬收了吧。馬化騰當時的心理預期是100萬,磨來磨去,最後也沒賣成。

騰訊能活下來,最主要的原因是馬化騰有一個好爸爸。馬陳術,潮汕人,李嘉誠的老鄉,也是馬化騰的父親,最重要的,他是當時鹽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當時李嘉誠在投資建設深圳鹽田港,馬陳術剛好是負責人。又是老鄉,一來二去有了交情。當時馬陳術看兒子馬化騰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就引薦了李嘉誠。李嘉誠根本就沒想投騰訊,但是他又是一個情商極高的人,所以就把這件事情順水推舟給了自己的兒子李澤楷,讓他意思意思。

最後李澤楷果然只是意思了11萬美元,但是為了面子上好看,又把美國的IDG引薦給了馬化騰。IDG當時根本看不懂騰訊,但是為了跟李嘉誠搞好關係,也只好意思了110萬美元。後來騰訊燒錢很快,但是賺錢遙遙無期。關於盈利模式,當時也只是含糊的寫了廣告費與會員費。李澤楷跟IDG一聽,立馬就給了馬化騰一個狗吃屎,讓他別再煩他們了。

直到2000年的時候來自南非的投資公司MIH找上了門,當時MIH中國業務發展副總裁網大為,一個南非人看中了騰訊的使用者資源。因為他發現中國所有的網咖都裝有QQ,他敏感的意識到了這家公司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家了不起的公司,最終2001年年初的時候MIH用超過2000萬美元的價格拿到了騰訊32.8%的股份。其中李澤楷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了20%,也是他全部的股份。IDG出售了騰訊控股12.8%的股份。

看到沒有,騰訊今天中國的BAT之首,當年橫跨整個中國,沒有一個大佬看懂,連最後買入的人都是純粹為了面子而不是因為真的想投資。最後居然是跨越了整個地球,另一端南非的一個投資人模模糊糊的意識到了騰訊的潛力,下了重注。

回到今天,在這個時候投資海伯利安也不應該是一個普通投資者可以做的事情。請你永遠都記住,這個世界最重要的不是錢,也不是人,是認知。認知是這個世界最難的事情。

大佬之所以成為大佬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為認知都是快速迭代的,我們看到一個大佬賺錢其實不難,只要把握住了時代給予的機會,但是我們看到大佬持續賺錢,那一定是因為他們反覆的清空自己的認知,不斷拓寬自己的認知邊界。

投資認知

時代在拋棄一個人的時候,屁都不會放一個。很多人都以為自己能超越這個時代,事後證明,絕大多數人都是烏合之眾。在投資這件事情上,我們跟大媽是沒有區別的。一個人能掙到錢,無非因為三點:大環境的轉變給予了他歷史性的機會,他自身選擇的方向順應了時勢,最後就是德財配位。這最後一點是別人左右不了的,跟自己有關係。前面兩點是大家可以選擇的。別看好像這兩點沒有什麼不一樣。其實區別很大。

我曾經在2009年到2013年間跑去河南挖礦,裡面有一段故事。當時在北京,有一個發小的飯局,介紹了一個哥們。當時酒過三旬,哥們一直拉著我說:要發財,就挖礦。一定要去電費低的地方。自己上機器就行,千萬別跟別人說,也別找關係。偷摸幹,以後肯定發大財。我當時還真聽進去了,就去了好幾個地方調研,最後選了在河南的登封挖煤礦。

今天聽這事,簡直就是笑話。這麼好的時間點,幹嘛不挖比特幣啊!?

後來,挖煤失敗以後就轉戰南陽挖鐵礦。挖礦這事真確實不是人乾的。春天不行,地太硬,冬天不行,天兒太冷。下雨不行,地太溼,大風不行,機器不穩。而且挖礦這事開工沒有回頭箭。只要在開工,每一天都是費用。到2013年,賠了小1000萬,灰頭土臉的回了北京。把北京的房子也賣了,車也賣了,都還債了。

事實證明,每一個人的認知都是有侷限的,尤其是在自以為是這個領域,大家都很容易被自己知道的資訊矇騙,因為資訊永遠是不對稱的。

我一直在想,其實那個時候即使真的聽說挖比特幣賺錢,我估計也不會那麼快有反應。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認知邊界,要突破這個邊界就需要大量的努力。

現在看我當時去河南挖礦這樣一件事情,實際上,賺錢的三個點一個都沒有佔。整個大環境已經不支援我做這件事情了,國家當時也出了政策整合全國的煤礦以及其他礦產資源。而我自己主動選擇的方向又不是我擅長的,當年挖礦是需要大量跟當地政府交涉的,又是喝酒又是送禮。最後,當然就是自己看不懂這件事情,只是覺得挖礦能掙錢就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熱情衝進了一個我當時完全沒有看懂的行業。所以德財不配位。賠的底兒掉那是應該的。

回到2002年,正是這一年開啟了煤炭的黃金十年,當時煤價特別低,坑口價才不過幾十元一噸。之後就開始了煤炭價格的暴漲,一直到2008年達到頂峰1070元一噸。在經歷了09年的下滑以後,在2012年又回去了千元一噸。就是在這黃金十年,我們看到了礦老闆的一個黃金時代。之後,煤礦價格一路走低,最低迴到了300元一噸。2015年煤炭價格還不如土豆價格高,經常出現一噸煤炭價格比一噸沙子價格還要低的情況。

如果大家讀了我的上篇文章,就知道2004年正好是這一輪康波週期的繁榮頂點,之後就全面轉向了衰退期,一直持續到2015年。而在整個衰退期,中國暴富的典型恰恰就是煤老闆,大家在心裡肯定認為煤老闆是不可能跟我一樣有本事的。煤老闆之所以是煤老闆,是大環境轉變給予的機會。這不是他們主動選擇的,而是時代主動選擇的他們。你要告訴我他們能看到這件事情會發生,我是打死都不會相信的。每一輪康波週期的衰退期,我們都會看到大宗商品牛市的出現。上一輪康波週期的衰退期是73年-82年,這個時期恰恰是石油戰爭,石油大宗商品的暴漲期。所以未來至少30年大宗商品市場是不可能產生暴富的機會的。

“但是改變認知,順應趨勢做出符合時代發展方向的判斷,這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長線思維

1994年,從事金融行業的貝索斯意識到自己也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做點兒什麼,於是乎 Amazon 的“初概念”誕生了。然後他列舉了一份“可網路銷售品”的清單,並最終選擇了:賣書。 1995 年,亞馬遜作為“網上書店”正式上線了。到1999年,開始變成了全品類銷售。亞馬遜開始做書店之前,全美最大的書店叫巴諾,佔據了美國市場的8%-12%。甚至在亞馬遜出現以後,他主動融資了2億美元來對抗當時只有2千萬美元的亞馬遜,即便如此,他最後依然被顛覆掉了。

面對傳統商業的網際網路化,貝索斯給出了一個具有平臺思維的對策:建立評論板塊,鼓勵讀者對所購圖書進行評價,並建立各種渠道,讓作者與讀者、讀者與讀者進行廣泛交流。亞馬遜就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購書網站,而是一個聚集了書友、作家的互動社羣。社羣具有強烈的網路黏性,一旦形成了規模,就會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亞馬遜用網路效應形成的降維攻擊。最終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個臺階。

當圖書市場被亞馬遜徹底攻陷以後,他的目標變成了沃爾瑪,沃爾瑪家族是長時間的世界首富,被認為是不可戰勝的。亞馬遜開始拓展業務,進行圖書之外的商品銷售。起初,亞馬遜仍然選擇了自營模式,自己進貨、自己銷售。為了配合銷售,亞馬遜還開始建立了自己的倉儲和物流系統。不過,這種模式的問題很快就顯露出來:由於當時的亞馬遜財力有限,因此很難為消費者提供足夠品類的商品,這就限制了其吸引力。購入更多的商品當然是一種可行的方案,但其帶來的倉儲、物流成本顯然是亞馬遜難以承受的。

那麼,如何才能打破這一僵局呢?一個思路就是,將商業模式從自營改成平臺,讓商家進入亞馬遜銷售商品。1999年,亞馬遜將這一設想變成了現實。它將自己的網站開放給了商戶和個體經營者,允許它們在上面出售商品。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包括亞馬遜在內的電子商務企業都遭到了巨大的衝擊,融資變得十分困難。在這種情況下,1999年推行的平臺化改革方案保證了亞馬遜的收入和盈利,使得它在巨大的衝擊面前免於資金鍊斷裂的困境。平臺化改革在某種意義上是在危亡之際拯救了亞馬遜,完成了它的第二個臺階。

亞馬遜在2006年推出了亞馬遜雲服務。傳統上,計算機運算能力由 IBM、惠普等公司承擔,但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亞馬遜作為一個電商,並沒有技術基因的這樣一個企業,居然進入到雲端計算的行業。現在,Oracle、IBM、SAP、惠普、DELL等這些傳統計算公司巨頭市值加起來,總和都不如亞馬遜。貝索斯將亞馬遜內部功能性業務,都轉化成了對外服務化的業務。當把某一個服務外部化以後,它就會面臨真實的競爭,瞭解使用者的需求,最後就變成了AWS這樣的情況,完全對外界服務了。亞馬遜雲的成功是社羣使用者網路與平臺化改革帶來的乘法效應。

亞馬遜的崛起正好順應了整個康波週期的轉變,這一輪康波週期的繁榮期從1994年開始一直到2004年,正好對應了亞馬遜的電商階段。而2004年到2015年的衰退期對應了亞馬遜雲的出現以及大規模增長。亞馬遜之所以是亞馬遜,是典型的主動順應時勢選擇方向的結果。在整個過程中,亞馬遜都表現出瞭如區塊鏈一般的視野,所以我認為貝索斯是在網際網路公司裡最接近區塊鏈狀態。關於網際網路跟區塊鏈之間的區別,大家可以看我之前寫的文章《恕我直言,李國慶先生的第一步已經註定了最後的結局》。

什麼叫最接近區塊鏈狀態?貝索斯認為在零售業裡面有三個要點非常重要:1.無限選擇,2.最低價格,3.快速配送。在貝索斯給股東的信裡面,他很明確的說了一句話:這個世界有兩種公司,一種是儘可能的說服一個客戶支付儘可能高的利潤,另一種是拼命把價格降低,把所有的利潤都讓利給客戶的公司。兩種公司都會成功。蘋果很明顯就是第一種,而亞馬遜堅定的做第二種。

貝索斯是怎麼做的?布斯德·斯通在《一網打盡》中是這樣描述的:亞馬遜 AWS 業務在長期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主動降價51次。貝索斯說他不想重複“史蒂夫·喬布斯的錯誤”——將 iPhone 定價過高,從而使智慧手機成為吸引大規模競爭的眾矢之的。

另一個就是使用者體驗。亞馬遜的文化就是要做全世界最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說出來不足為奇,但我從沒有見過哪一家公司可以把這句話上升到了比宗教信仰還要嚴格的地步,並且真正執行。包括蘋果、Facebook、Google,從來沒有,所以這些公司最終都會在美股裡被亞馬遜打敗。

去年8月出了一個新聞,說谷歌在使用者關閉地圖後臺資料以後仍然會自動收集使用者的使用行為,而被歐盟罰款43億歐元罰單。今年2月,Facebook花了幾十億美元來了解其隱私洩密的調查。至於蘋果,Icloud是目前為止,全世界使用者投訴最多的隱私資料洩漏來源。基於他們原來的屬性,我並不認為這些不尊重客戶,洩漏隱私資料的情況在可預知的未來會得到改善。

2005年,一名亞馬遜中層員工提出以收 99 美元年費的方式,為使用者提供兩天內配送服務 Prime。以當時的物流水平看,從華爾街到公司高管都覺得這一定是瘋了。貝佐斯力排眾議將這個專案堅持下來。當時,最反對的人是他的 CFO。這個 CFO 非常有戰鬥力,是貝佐斯的戰友。但在這個專案上,那個 CFO 說,免費送貨不是什麼創舉,只是讓我們未來的資產負債表再一次出問題。有一次開會,他甚至讓提供這個建議的人降職。

目前,Prime全球會員數已經超過 9000 萬,按照每人每年 99 美元的會費計算,這筆收入將近 90 億美元,但迄今為止這個專案還是虧損的,亞馬遜在 Prime 權益上的投入遠超過這個數字。但回頭看,99 美元年費刺激了會員充分利用 Prime 價值的心理,下了更多的訂單,大量顧客因為這個服務成為亞馬遜的擁躉。這被認為是亞馬遜歷史上最划算的買賣之一。

亞馬遜一開始只是賣自己的東西,但後來它開放給第三方,叫Marketplace,而且,貝佐斯還把比價工具,開放給所有消費者。這個業務很顯然會傷害亞馬遜的利益,遭到了無數人的反對。比如你要買一本書,你可能會搜到一個二手書最便宜,那個書商就會不高興;別人賣的東西,比亞馬遜自己賣的便宜,那這個業務負責人就不高興。貝佐斯就是引入全世界的外部力量倒逼,將內部力量外放出來,做到全世界價格最低。

貝索斯說過,亞馬遜的核心只有三點:Prime, AWS, Marketplace。在1997年的致股東公開信中,貝索斯發表了“一切都要從長計議”的宣言,陳述了他對Amazon的經營之道。他承諾將會以長遠的目光來做出決策,並且以市場領導為重點。在此後的20年時間裡每一封公開信都寫有這份宣言!在讀完這些信後你會發現,Amazon做生意的基本原則這麼多年以來一直都是一樣的。講的都是承諾和一致性。長線思維,一切以那個無限遠的最終目標為目標,中間的一切過程都可以被忽略,至始至終嚴格執行。

什麼叫中間的一切過程都可以被忽略?

亞馬遜在2018年4月的時候達到了市值的頂峰,超過1萬億美元市值。但是2018年Q2的利潤才25億美元。也就是意味著如果按照傳統的PE演算法(主流企業估值的模型是PE值,就是你的市值除以每股淨利潤)高達400倍,換句話說,資本市場上把亞馬遜 400 年以後賺的錢,全給他了。這不科學啊。

其實,大部分公司選擇的都是利潤*倍數的方式來計算市值。但是貝索斯不是,從 1997年開始,亞馬遜採用的估值模型是:企業價值等於長期創造的自由現金流的折現值總和。換句話說,亞馬遜用的估值方法是自由現金流*倍數。

所以從1997年開始一直到2014年,亞馬遜都沒有盈利過,直到2015年,才開始出現微盈利。但是亞馬遜的現金流卻一直在以每年200%的增長率往上增長。

其實Netflix也是用的同樣的思維,把利潤返還給每一個使用者,用超過企業壽命週期的長線思維去戰勝短期利潤率來獲取使用者增長,最終在企業創新上戰勝對手。貝索斯曾經在股東信上說過一句話:我相信任何一家企業最後都會走向消亡,而我們只是把這一天儘可能的推遲到無限遠。

到目前為止。你可能都有一點懵逼。因為你依然無法搞明白這跟區塊鏈有毛線關係。

開源社羣

不要急,我再說一兩個例子。18年10月28日,IBM以3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家特別牛的公司,叫Red Hat,是一家以社羣方式運營的開源軟體平臺,它大部分的程式碼不是自己生產的,是由社羣開發者共同貢獻放到上面的。就這樣一家公司它一年的收入居然有29億美元,一年的利潤是2.59億美元。

330億美元是什麼概念?給了這家公司127倍的PE。可這是一家開源公司啊。

Red Hat把所有的程式碼開源,每一個人都可以用,但是它核心在賣的是增值服務。它的邏輯就是商業公司使用肯定是希望得到更好更穩定的服務,所以資料跟程式碼我都免費給你們使用,如果找我做增值服務,我只収服務的錢。IBM能做到嗎?如果IBM董事長要求公司做同樣的事情,估計馬上就會被董事會開除。這就是企業基因決定的。

IBM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必須以給股東交代為己任。IBM的系統、專利、程式碼就是他的核心競爭力,他當然不希望開放給全世界看。因為這樣做的結果會令到股票一錢不值。那麼這個連鎖反應就是它要僱大量的商務、BD,要一遍又一遍的跑客戶、開會,要應酬要專門定製化系統。這就會產生大量不必要的時間以及成本的損耗。最簡單了,IBM全世界有超過4萬員工,這就沒有辦法降低成本。最後IBM以市銷率10倍、市盈率超過100倍的價格收購了Red Hat。

好巧不巧,18年6月,微軟也收購了一家差不多性質的開源軟體平臺Github,花了75億美元,也是以社羣的方式執行。GitHub不僅僅是一個程式設計工具。它是開源社羣的核心,某種程度上是社交網路和專案管理工具之間的交叉點。它是迄今為止同類網站中最大的。無數公司和組織在它上面託管了開源軟體專案,包括蘋果、亞馬遜、Facebook、谷歌、沃爾瑪和美國政府。據微軟稱,GitHub擁有3100萬使用者,8500萬個程式碼庫。它還為許多付費使用其私人託管服務的公司提供專有程式碼和內部通訊服務。

這次收購據微軟自己表述,是歷史上最難做的決定,沒有之一。因為它根本不符合資本市場的估值方式。這75億美元根本沒有買到任何東西,除了Github上為各自專案寫程式碼的3100萬技術人員,而Github本身才300多名員工。

給這樣的公司怎麼做估值?用傳統的估值方法和估值體系,根本無法做出估值出來。這些公司大部分的價值體現都是在無形資產上,智慧財產權、軟體系統、資料或者程式碼的形態上面,不再是廠房、機器、土地等。原來我們說你要貸款抵押你要拿土地、房子、汽車過來抵押,現在的公司是我有程式碼,而且還是開源的,我把這一堆程式碼開源給你看,你給我一個估值吧。

微軟用75億美金購買的是3100萬使用者對一個開源技術社羣平臺的共識。

今天,我們在討論的企業模式、企業組織型態以及企業估值的計算方法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原來以淨利潤為中心的企業模式正在逐步被像亞馬遜這樣的企業取代,自由現金流的本質就是以使用者為中心,不惜一切代價創新。企業組織型態從完全的中心化機構轉向了開源社羣,原來資料與資訊都要收費,然後再迭加服務的費用。今天,資料與資訊都免費,只收服務的費用。原來企業估值以淨利潤*倍數來計算,今天我們只看這家企業可以形成的共識*倍數來計算它的估值。

區塊鏈就是自帶長線思維的開源社羣形成的共識網路

為什麼說是自帶長線思維。因為絕大多數人都無法像貝索斯一樣去思考問題,即使思考到了,也無法像貝索斯一樣去執行。所以網路架構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把遊戲規則都寫在了程式碼裡,由網路強制執行,且不得篡改。沒有人可以修改,就意味著在一開始的時候就保證了網路是以使用者效益最大化為起點來進行設計的。

像剛才我講到的微軟收購的Github和IBM收購的Red Hat,已經不是我們所熟悉的公司組織形式,是用社羣的方式在執行,Github裡面有3100萬個技術開發者,根本不是他們的員工,大家把程式碼放在上面,而且開源,任何人可以直接去讀,把程式碼copy下來放到你係統裡面去。

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商業形態向區塊鏈靠近或者成為區塊鏈公司,用社羣的方法執行,不再是嚴密的組織結構,我們所熟悉的公司結構也不再存在。社羣的方法就是沒有上班時間,沒有HR管理,也沒有財務部管理財務預算,就是一幫價值觀驅動下的技術極客、運營極客、PR極客、社群極客,沒日沒夜的工作然後把成果貢獻給全人類。

亞馬遜全球有超過4萬員工,Red Hat被收購前只有幾千員工,Github全球只有300名員工。區塊鏈呢?可能發展到最後100名員工已經足夠了。以太坊作為全球第二大估值的區塊鏈專案,到今天為止大概只有1000名員工,曾經創造出了超過1400億美元的市值。未來,這個員工數字會更加低,員工都被社羣化了。而市值則可能成倍的增長。

但是這些社羣執行的方式一定是跟價值相關的,因為整個區塊鏈網路就是價值網際網路。那怎麼體現價值?我們在講任何一個區塊鏈專案,我們都在思考的是它的三個原點性的問題:技術、經濟、社羣。這是非常重要的三個要點。

共識網路

2000年的網際網路股票泡沫大家都聽過了,但是具體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重新覆盤一下:上世紀1990年年中,美國經濟陷入低迷。製造業沒能完全恢復,而向服務型經濟的轉變也漫長而痛苦。那時的矽谷一片蕭條,日本眼看就要贏得半導體之戰。各位大佬還是小屁孩,網際網路也還沒起飛,一方面因為它的商業用途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是缺少好用的軟體,比如瀏覽器。

直到馬賽克瀏覽器在1993年11月由官方釋出,大家才有了上網的途徑。馬賽克後來更名為網景,並在1994年後期釋出了自己的瀏覽器——導航者(Navigator)。導航者迅速被接受,1995年1月開始,從佔瀏覽器市場20% 到佔80%,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甚至在1995年8月公司還沒有盈利的時候,網景就首次公開募股。在5個月內,網景股票從每股28美元猛升至每股174美元。

其他科技公司也是一片繁榮。1996年4月雅虎公司剛上市就估值8.48億美元。亞馬遜緊接著也在1997年5月以4.38億美元的估值上市。到1998年春天,每家公司的股價都翻了兩番。這些公司的收益是非網路公司收益的數倍之高。

很多公司為了在發展初期快速獲得使用者資源,不惜選擇以虧損換取市場份額,當時"快速變大"的口號正是這一模式的反應。除了直接聯絡發展客戶還有各種電視廣告、平面廣告、活動贊助等,甚至有公司為了加深使用者印象,起了一個單純而又無意義的象聲名字——對!我說的就是雅虎,Yahoo!。

市場充滿無限想象空間,大量資金迅速的介入,同時一種新的模式迅速興起:任何提出了新穎概念的公司,經過風險資金前期的包裝推向市場之後都會獲得熱捧,然後趁熱打鐵直接登入資本市場,公司在獲得發展所需大量資金的同時,初始的投資者也完成了退出,創始人、風頭藉此賺的腦滿腸肥。而這種賺錢效應,又反過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初創企業入局,只要你能把故事編完,就能獲得抓取大把財富的機會,甚至發展到後來就算你沒故事,急於逐利的各路資金也會幫你編一個故事,然後趕緊推向市場變現。

就這樣,伴隨著資本的追捧,泡沫越吹越大,網際網路經濟進入了新千年,但是2000年的網際網路行業並沒有迎來新氣象,反倒是遭遇了千年蟲的打擊。千年蟲的出現讓人們意識到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還只是處於初期,很多模式還不夠成熟,很多問題也沒有解決,最重要的是2000年開始由於燒光投資人的錢導致公司倒閉的訊息也顯著多了起來,人們的熱情轉而變得理性、謹慎、甚至恐慌,政府也開始整頓過熱的網際網路經濟。最終在2000年的時候網際網路泡沫破裂了。

到今天為止,大家對前面這樣一個故事是不是特別熟悉呢?裡面的名字換一下,把網景換成比特幣,把亞馬遜換成以太坊,把雅虎換成波場。這不就是區塊鏈剛剛發生的故事嗎?

我們就要再覆盤一下區塊鏈的發展歷史。首先我們要想一想現在的網際網路是一個什麼樣的網際網路,是一個資訊網際網路。本質上是透過一個媒介載體連線資訊不對稱的兩端。所以這個時候其實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資訊的分發最終會導致壟斷性平臺的誕生。為什麼?因為既然是一個媒介,那麼就意味著資訊必須高度集中才會產生高效率以及低邊際成本,直到達到瓶頸位置。所以才會出現中國的BAT,美國的FAANG。

這個時候我們再來回顧一下近代人類社會發展史。我們講工業時代,任何企業都有邊界,當規模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出現不經濟的現象。因為在工業經濟的環境裡,商業的擴充套件,它的邊際成本也在增加,總有增加到一個你不經濟、不具成本效率的邊界。

工業製造業在全球最典型的代表性企業叫 GE,通用。18年6月GE被剔除出了道瓊斯指數。為啥呢?因為它不具有代表性了。GE 的市值最高到過 6000 到 7000 億美元,這就是工業製造業裡市值最大的公司,服務1億人口,5000億美元左右的市值就差不多了。到了網際網路時代的公司,蘋果就已經成為了 1 萬億美元級別的企業,Facebook 服務 20 億人口,騰訊服務了12億人口。

在工業社會工業經濟狀態下,很難想象一個商業機構能夠服務這麼多人,這個公司一定會垮掉。因為邊際成本太高了。可是網際網路企業就可以做到服務10億到 20 億人,因為它邊際成本大幅度降低了。

網際網路畢竟還是一箇中心化商業組織,是要賺錢的。所以不管Google,還是中國的滴滴,都會抽取交易雙方的中間費用。所以看似免費的網際網路實際上都是付費的。只是隱性付費。比如用微信,就經常會在朋友圈給你推送廣告,谷歌90%的利潤都來自於廣告。就更別說其他的網際網路企業了。

區塊鏈的出現就是把這個網際網路中介機構取消後,邊際成本就無限趨近於零了。這個時候,我們就發現了區塊鏈的本質,也是網際網路,只不過變成了價值網際網路。簡單來說,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每個人都來做網路價值貢獻者同時也是網路價值受益者。

當每一個人都變成節點參與進網路中來的時候,就帶動了邊緣計算的能力。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比特幣挖礦最早只需要普通的電腦CPU還有GPU就可以發展起來了,每一個參與的挖礦節點都沒有使用多餘的資源,而是用自己閒置的硬體系統、頻寬還有電力來順帶參與挖礦,帶動了比特幣的發展。

這就好比我原來不是一個計程車司機,只是上下班的時間透過軟體順路載客,實際上並沒有產生冗餘的能量消耗,但是有效的利用了資源降低了成本。然後區塊鏈網路有乘法效應,節點越多,參與的人越多,網路效率越高,反過來你能從網路中得到的受益也就越高,你願不願意到處鼓勵朋友加入這個網路呢?

所以理論上因為邊際成本無限接近於零,而邊際效益最大化,每一個參與網路的個體都可以從網路獲益。那麼一個區塊鏈網路可以服務的人群上限就可以達到70億,甚至100億。也就是整個地球未來人口的總和。誠如我之前文章說述,因為在區塊鏈網路裡,價值被協議大量捕獲了,所以一個區塊鏈的公鏈就有可能達到10萬億美元的市值。

用技術與程式碼強制執行遊戲規則,以最長線思維形成估值模型,讓大量的使用者參與社羣價值貢獻,最後形成共識網路。這就是區塊鏈。

我們在過去的一年裡,已經看到了無數的區塊鏈專案倒掉,短炒、割韭菜、暴漲暴跌、炒概念無實際應用場景。這些都沒有遵循區塊鏈真正的價值運作,所以最終,我們會見到這些專案在歷史中消失。但是請大家不要忘記,在2000年網際網路熊市到牛市的轉折點,我們見證了亞馬遜、谷歌的崛起。

“最後,一定是好人,站著把錢掙了”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