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巖:通證經濟致力於二網融合,實現開放式金融

買賣虛擬貨幣

提起通證經濟,業內最家喻戶曉的人物莫過於通證經濟發起人、CSDN副總裁孟巖。很早他便提出通證經濟模型的設計是區塊鏈產品成功的核心,完善的通證經濟模型結合區塊鏈才能發揮最大的力量,他第一個提出將Token翻譯為通證經濟。

6月26日晚,由孟巖等多名通證經濟研究者聯合發起的通證學派研究院在上海舉行釋出會。釋出會開始前,孟巖接受了鴕鳥區塊鏈的獨家專訪,分享了他對通證經濟的思考和看法。

他表示,通證經濟的發展目標之一就是改變當下企業的性質,從而改變經濟模式,實現開放式金融。但是他也指出,目前區塊鏈非常容易被用在傳銷、詐騙、非法融資之上,加之監管政策不明朗,通證經濟發展之路漫漫。

區塊鏈最大用途:實現二網融合

通證學派研究院的定位是解讀區塊鏈經濟商業密碼,發現區塊鏈經濟新大陸。對於如何界定區塊鏈經濟,孟巖表示,區塊鏈經濟其實很難定義。

美國國家標準及技術局(NIST)曾經發布過一份報告,區塊鏈最適合的領域是數字貨幣,即實現金融網路。在此網路之上流通的不僅有數字貨幣,還包括股票、期貨、債券等各種具有價值的通證,相當於區塊鏈上實現了金融支付網路。

孟巖稱區塊鏈最大的用途其實就是二網融合,即金融支付網路和網際網路的融合。當前社會有金融網路,但不在網際網路上,兩者屬於分離的狀態,單獨的金融支付網路要求極端安全,當前唯有分離才能保證,對其訪問進行嚴格的許可權控制。

區塊鏈則不同,具有安全性、防偽溯源功能,不再需要另外的網路。當在區塊鏈上做了金融支付系統之後,過去依賴特定金融網路所做的行為,如股票基金交易等,可直接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呈現出一種開放式金融狀態。

前央行副行長吳曉靈曾表示過,私人貨幣是法定貨幣的必要補充。從西方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看,以個人信用為背書的私人貨幣是非常重要的金融手段。

由於在我國個人和企業信用無法衡量,發行私人貨幣的概念並不普及。例如以個人信用為背書的個人支票,在我國並沒有西方普及,一方面我國貨幣電子化程序加快,支票本身的效率低、流程繁瑣,另一方面更重要就是整體環境的影響,對個人以及企業的信用評定無法進行準確衡量。

我們常用的購物平臺,時常會出現買家使用後惡意退貨,造成商家損失,而買家之後的消費行為並不會受到影響,即買家信用並未受損,甚至買家更換賬號可以繼續正常消費。但當我們消費行為被記錄在區塊鏈之上,整個消費行為會被至始至終記錄,跟隨個人,形成完整的個人信用資料。

當我們將所有的金融行為都體現在區塊鏈上,區塊鏈資料即人的信用,利用自己的信用為其價值做背書,發行私人債券、私人貨幣、私人合約等,屆時社會經濟形態將發生巨大變化。

區塊鏈經濟第一階段是開放式金融,此後當區塊鏈可以代表的不僅只是價值,還可以表達各種商品、權益等,生活中80%的交易透過區塊鏈進行交換時,屬於機器之間的交換,那麼區塊鏈經濟就到達了高階階段。

通證在數字經濟中處於核心地位

孟巖表示,數字經濟中通證處在核心地位。第一階段通證所代表的是價值,某種意義上來講,經濟就是在進行價值交換,通證代表這些交換行動之後,經濟形態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當前部分專案把使用者積分用通證代表,短期好處就是透明性,企業不可輕易增發作偽。長期來看,積分發在區塊鏈上變成通證,將有利於建立非常廣泛的積分聯盟,積分一旦形成聯盟協作關係,對於企業和使用者的意義將不再一般。

進入下一階段,使用者透過自身行為可獲得積分,意味著積分的創造權從中心化的企業手中過渡到使用者手中,使用者可以自己鑄造積分,即挖礦。

目前來看通證所追求的願景尚並不合規,即透過通證把企業的所有權逐漸讓渡給生態圈裡所有人,在本質上改變企業性質。

政府態度決定通證經濟發展

對於通證經濟要如何實現其價值,孟巖表示現階段主要看政府的態度,過去監管比較粗獷,要不一刀切,要不不作為。監管當局若在深入行業研究之後,推出適合的監管政策,區分好壞,鼓勵好的,抑制壞的。當監管走出這一步,通證經濟定會百花齊放,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將會湧現出來。

從微觀來說,通證經濟可以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帶動經濟活力,催生一大批中小企業更好發展;從巨集觀來講,開放式金融經濟甚至可以翻新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形態,改變人們的協作方式,這也是通證經濟所追求的高階發展目標。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