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從傳統商業到”區塊鏈+“的發展史

買賣虛擬貨幣

A “商業理解的一些心得”

05年,我步入職場,第一份工作是一個工程公司的總經理助理。那時候會跟著一起去做各種實體類的工程,包括推進各種方面的事情,做了大概一年多的時間發現傳統行業節奏太慢,就轉入到網際網路行業,開始做銷售。後來加入了阿里巴巴、轉運營等等,包括後來很多相應的專案,作為合夥人一起來運作。在我看來,我是經歷了整個實體經濟到網際網路經濟,到現在的區塊鏈,或者說是“網際網路+”“區塊鏈+”的整個發展過程。

然後,在做區塊鏈之前,我是在做商業策劃、營銷策劃,服務了一些企業,幫他們去做相應的策劃,比如江小白,還有陌陌等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網際網路品牌,參與過早期的策劃。到後來,在深圳這邊,擔任創新創業大賽的評委,然後接觸了很多的專案,也看過很多商業的起起落落,整體來講的話,對整個商業的理解會有一些心得,今天就給大家做一下分享。

1  實體經濟與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

中國的經濟發展史,就是從實體經濟,到網際網路經濟,再到網際網路跟實體融合的經濟,再到現在的區塊鏈,把金融跟所有的行業開始無縫融合或者是更加地趨向於更多的融合,這樣的一個發展趨勢。那麼網際網路行業:我的老東家阿里巴巴,是在99年創立的,那時在網際網路是屬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就跟現在的區塊鏈這個領域特別像。99年那個階段是很多網際網路的騙局,包括一些小網站,經常會有各種層出不窮的騙局。

媒體出現各種報道,覺得這個行業是不是泡沫大呀之類的言論,包括國家的政策也不是特別的開放等背景,就跟現在的區塊鏈行業特別像。為什麼呢?因為在2000年左右,實體經濟還是比較豐富的,那個時候會有大量的各種的產品,包括工程類的需求。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05年左右,網際網路才進行規模化發展。

那麼在實體經濟的這個階段,就是資源極度匱乏,需求量是特別大的時候;那個時候很多老一輩的60後、70後,他們去做實體經濟,發現只要一做都會,結果還不錯,賺錢也很簡單。因為資源極度匱乏,只要做什麼事就會有大量的需求,競爭也不夠激烈。

然後,到了我們80後這一代,走向工作崗位,發現實體經濟突然開始慢慢的走下坡路了,網際網路經濟開始逐漸萌芽生根。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從PC網際網路到手機網際網路這樣一個階段,直接就把很多的實體經濟衝擊的不行了。

網際網路經濟跟實體經濟的邏輯就不一樣了。網際網路經濟講究的是規模化擴張,透過各種各樣規模化的發展,用免費的方式獲取大量的使用者,獲得使用者之後再來考慮如何去盈利,例如收會員費、廣告費,或者賣東西等等。

再到手機上網之後,就跟人們的這個衣食住行的結合就更緊密了,可以透過手機獲得各種各樣不同的、實際的網際網路的服務,或者實際的服務都可透過網際網路來完成,比如說外賣、打車、吃飯等等。到了2015年左右,網際網路就基本上走進了人們的衣食住行。

不管是實體經濟也好,還是網際網路經濟也好,我認為他們都有弊端。什麼弊端呢?首先實體經濟,它是重經濟,流程繁鎖、供應鏈過長。所以一般來講,實體經濟都會受到發展週期長、地域限制等影響。實體經濟的競爭也特別激烈,很難全國化或者全球化,這是實體經營的弊端。

2  網際網路經濟的轉變

那網際網路經濟呢,最核心的是打破了實體經濟的地域限制,打破地域限制就是讓人們做生意可以不再受地域的限制,這是網際網路經濟優於實體經濟的地方。網際網路經濟,透過了PC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的轉變,網際網路人口急劇增長,上網裝置急劇增加,到現在已經基本上增長不動了。人人都是網際網路人群,這樣的話,它就會進入一個什麼階段呢?進入一個增長匱乏的階段。

這種增長匱乏的階段,是因為早期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是非常迅猛的,爆發式的進入到了增長瓶頸階段,它就會發現他的商業模式需要調整。因為當你在這個快速增長跟緩慢增長的時候,你的業務模式,你的收入模式,你收多少錢?或者你怎麼去營利,是完全是不一樣的。

但網際網路呢,又講究的是一個使用者體驗。當你發現你要去調整商業模式或收入模式的時候,這個使用者體驗會被犧牲掉;那麼當你過度追求盈利的時候,使用者又在慢慢離你而去,這是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一個悖論。

網際網路發展到現在,很多很多的網際網路專案都有這樣的發展悖論,使得網際網路所有的使用者的成本,包括使用者的留存,整個的盈利模式是岌岌可危的,哪怕你做一個特別大的平臺,你也很可能分分鐘虧錢。

所以呢,在這個時候,從PC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十年,出現了一個新興事物,叫比特幣。比特幣是商業裡最頂層的商業:金融,做一次全面的挑戰,它挑戰一個全球性的這種貨幣金融,使得比特幣成為一個全球共識的數字貨幣,那麼這樣的一個挑戰呢?我把它稱之為這個在網際網路之後的挑戰。把網際網路的經濟加上2.0的話,那比特幣帶起了十年的另外一條新的2.1迭代。

3 區塊鏈的爆發式增長

你就會發現,比特幣出現之後,再到2014年以太坊出現之後,這個區塊鏈行業就開始爆發式增長,而且增長了很多。有些專案發展都還不錯,很多也曾完成上百倍增長,你就會發現區塊鏈的邏輯跟網際網路的發展邏輯是不一樣的。

網際網路呢,你在同一個領域很難有第二名或者第三名的存在,它一般都是贏家通吃。比如說打車,大家只認滴滴,滴滴把優步淘汰了。或者是還有其他的類似的,它最多有第1名和第2名,而第3名很難存活,這是網際網路發展的邏輯。

但區塊鏈不一樣,比特幣有很多差不多性質的數字資產,比如比特幣現金,BCHSV等等。

你會發現區塊鏈的數字資產是可發行的,可複製的,而且它複製還能活著,他就做一個簡單的複製就能活著。這種看似無厘頭的發展方法,其實背後核心的本質是區塊鏈所帶來的生產關係的變革。

很多人講,區塊鏈都講得特別的學術化,或者特別的技術,有各種的專有名詞,但唯獨我跟很多人去解釋區塊鏈的話,我都會特別通俗易懂的告訴他兩點,什麼是區塊鏈?

第一點:金融屬性,數字資產數字貨幣這個東西包含了所有的金融的屬性,它可以是現金,你把它變現或者當成工資發就是現金。像INE的團隊就分兩份工資,一份現金工資,一份INE工資。你把它當成股權,你就拿著,好好拿著,享受它的增長權益,它就是股權;你把它當成投資,你就去交易所購買它,你把它當成這種股票,那他也有股票的屬性,你可以買賣,可以炒,那它就是股票;你把它當成債券,也是可以的,你可以透過它向機構融資;或者你把它當成一個通證押金權益也是可以的,它就是某個權益的象徵。

比如說超級節點,這個在傳統商業裡叫代理商,那它怎麼證明你能成為這個代理商呢?你是要交押金的,傳統行業就是招代理商,那叫收代理費,加盟費。在區塊鏈裡的超級節點,你需要有鎖倉,那鎖倉就是相當於押金。

所以區塊鏈的金融屬性,是一個打通所有金融媒介的工具,這是區塊鏈所帶來第一個核心屬性。

第二個屬性就是區塊鏈打破了公司化的這種組織結構,之前的每一個專案也好,或者是每一個公司也好,它都是一個可以明確主體的組織。

那區塊鏈呢?就打破了這種原有的組織結構,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透過數字資產能夠串起來,不分人類,不分種族,不分高貴低賤的所有相關人,只要你持有它,你就是這個專案其中的團隊成員之一,它是一個新的組織形態,持有者透過這個媒介來共創價值,實現商業報復和人生理想。比如幣安的趙長鵬,大量持有比特幣後,就透過持有比特幣實現了他幣安的商業抱負。同樣,持有INE的人也可以實現跟網路連線相關的商業抱負。

從比特幣出現,到2014年出現了以太坊,出現區塊鏈的概念,然後它經歷了也消磨了十年的時間,他透過十年的時間,用一串字元來證明它的價值,就是一串字元而已的比特幣證明了,他可以達到幾千萬人認可,幾千萬人的認可達到百萬倍的這個增長,向全世界證明的這種新的組織形態是可以讓字元從無到有實現價值,其實這也符合中國道家思想,同時它也是合理並不可逆轉的。

一是金融工具,二是組織形態。所以,這給所有商業來了一次啟示,正道它是天使,歪道它是懲罰,傳統商業如此,區塊鏈商業也是如此,區塊鏈本質上是商業的進化,悟出者先成,將會為全球經濟做出貢獻。

4 接下來的商業發展生態

所以我認為接下來的商業發展史,就是變成一個傳統實業也好,網際網路也好,區塊鏈也好,它們彼此三者必須要融合。為什麼呢?傳統實業,他需要有更多的金融屬性的東西,來支撐傳統實業難做,或者利潤很薄,發展規模欠缺的一個難點。

那網際網路行業呢?它需要這種更強的使用者關係。你發現區塊鏈的兩個屬性,第一個它的金融屬性,可以解決傳統實業的問題,它的更強的社會組織的使用者關係,解決了網際網路的薄使用者或者是淺使用者的這種問題,所以呢,區塊鏈剛好解決前兩個實體經濟和網際網路經濟,這麼的一個問題。

那麼區塊鏈單獨存在的話呢,基本上它只能是一個類似比特幣的東西,它的價值不大,總有一天價值會被比特幣吸附走。如果是把實體經濟,把網際網路都融合進來的話呢,它就能實現多種屬性為一身,這樣的它才是一個真正的生態。

那麼接下來,整個的商業發展生態,一定是朝著這個方向,就看有多少的人能夠看明白區塊鏈。它不僅僅只是一個類似於股票一樣炒的玩意,它是一種全新的金融邏輯和全新的社會組織和人類協作的方式。

INE機構投資人符德坤先生的表達就非常精準:區塊鏈是人類高階文明的初級階段。

什麼叫高階文明呢?就是地球村,很早就提出來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自由去協作,這就是地球村,那這就是高階文明。

為什麼講初級階段呢?因為它發展現在還是很初級,目前實體落地比較少啊,跟真正的商業結合也比較少。而且都在探索,或者很多人都不探索它只是打著這樣的幌子,但INE是真的在探索,而且踐行,並且已經做得很多,這個我就不打廣告了,回頭再自己瞭解。

不明白這個商業生態的人,他永遠是今天炒明天賣後天輸,是這樣的一個迴圈的狀態,可能從頭到尾到手一場空。如果說你把它真正融入到商業中,你把它變成一個商業,你能夠跟它做一些真正有價值的商業。

商業就是一種價值的交換。我再普及一下商業到底是什麼,商業的前提是有價值,沒有價值就沒有人長期會為你買單,商業就是把你的價值輸出去,然後獲得相應的收益,那同樣的區塊鏈也是可以賦能各種商業,所以首先還是要有價值,價值是第一位的。

B“關於整個商業運營的一些邏輯和心得”

那講到這裡,我就講到第二個版塊,就是關於整個商業運營的一些邏輯和心得:

1 剛需類商業

在整個商業運營的發展過程中,我發現有幾點:第一點,我認為做商業的,本質上來講就是兩種,一種商業就是剛需類的商業,第二種商業就是非剛需類的商業,你做的這個事情是不是剛需,很重要。剛需類的商業會讓你做起來越來越輕鬆,它會有持久的長久的收益給到你。但是非剛需類的商業,你會發現你是在做苦力,你不斷的做,可能做一做會有錢賺,但你不做呢,它就會特別困難,或者是它沒有給你產生收益。

因為我也是在做孵化器,我在深圳也有投資過幾個孵化器,也是當時創新創業大賽的評委,見過太多的專案。就很多的這種剛需類的專案,它發展都還可以,就是非剛需類的專案看似好像很熱鬧。但是你最終會發現,它都會沉寂。

剛需呢,不一定說是衣食住行之類的實際的剛需才叫剛需。剛需分兩種,一種是物理上的剛需,就是衣食住行;一種是精神上的剛需,精神上的剛需呢,它是有很多層次的,比如說安全,比如說社交,比如說微信等也是剛需。包括它的自我實現等等,這個邏輯是來自於需求金字塔的,有一個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論,大家可以看一下,這裡面的每一個需求,實際也是剛需來的。剛需不僅是物理上的剛需,也分精神上的剛需。

2 從商業中找尋事業機會

我想講的第二點呢,就是說,我們在從事商業的過程中,會發現我們會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呢,我們是做生意,第二件事情,我們叫做事業。

做生意的思維方式比較簡單,你會發現你會看到有什麼機會,有什麼資源,你去抓住這個機會,把這個資源變現,這是做生意的思考方式。

那做事業的方式呢,是跟做生意的這個思考方式起點是不一樣的,做事業同樣也要考慮有什麼機會,有什麼資源要去變現,那麼除此之外,事業是包含生意的。

事業要從另外一個緯度去講,就是說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可以去完善的事情,或者做的不夠好的事情,然後你去實現它,把它做得更好,能發現這樣的點,你就可以把它當成事業。

而且你在做這個事業的過程中,你自然會找到賺錢的機會自然會聚集到很多資源,把這些資源去更好地去促成你的賺錢也好,促成你的事業的增長也可以。

做生意跟做事業,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你也不能說做生意就不對,做事業就一定對。但是,我認為人這輩子呢?一定還是要有事業心的,如果說沒有事業永遠只是在做生意,其實跟去賭場沒有太大的區別。就是發現這個機會不錯,抓住了。下一次發現另一個機會,但你能確定,你永遠抓住的是機會嗎?你有可能抓住的是火球對吧,有可能抓住的是一個坑。

所以呢,生意可以做,但是呢?畢竟不能夠長久去做,做事業呢,才值得長久去做。

這個就跟拿到區塊鏈數字資產一樣的,可以去炒,但是你我告訴你,你不要一直炒幣,因為你永遠在賭你的好運氣。在數字資產領域,最終收穫的,一定是瞭解這個數字資產背後的事業邏輯是什麼,然後能夠把這個事業邏輯跟自己現在做的事情結合起來,那我告訴你,你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所以說為什麼早期的那些賣牛肉的都不斷地去推銷比特幣呢?你就要說他自己買不就好了,那幹嘛要推銷呢?所以他就從投機裡面發現了事業的機會,所以呢,他就去把他當成一個事業。

現在呢,比特幣的這種事業機會還存在嗎?我認為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不復存在了。現在比特幣發展到萬億級的市值規模了,靠個人的能力已經很難去推動它的發展。它已經是各種機構,甚至大的財團,大的家族,國家等來推動的了,你只能被動等待,所以比特幣無法成為普通人的事業。

那麼,你要找到什麼事業呢?就是說,你能夠力所能及,推動它發展的區塊鏈數字資產,請注意,不是出錢投資就可以的,只投資的話你永遠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你必須瞭解它,然後看能否推動它。你力所能及地推動它融入到他這個事業體裡面來,你才能夠像比特幣早期賣牛肉的那幫人一樣,去把這個事情當成接下來的事業目標,來謀求可能性的爆發式增長。

昨天我在一個大咖群裡看他們在聊天。他們說一個區塊鏈專案,如果他的節點只能去CX的話,說明他還是空氣,說那個太偉大的專案,要麼就是比特幣,要麼就是空氣幣,因為它的起點,除了CX沒有其他的事情幹。我就說了一句話,怎麼判斷他?你怎麼判斷它是空氣幣呢?“空氣幣”三個字不會寫在自己臉上的,你怎麼判斷?

那我告訴你,只有一種判斷辦法,你就告訴他,你就去看他這個事兒能不能去當成生意來做,你除了買幣賣幣之外,你能不能有其他的生意的機會?能夠有生意的機會,那就有商業價值,你能夠去經營它。如果這個幣的經營方式,就是買幣和賣幣,沒有第二種經營方式,那基本上就是空氣幣。如果說除了有幣之外,它還有很多很多給你創造其他的跟區塊鏈融合的生意機會,那我告訴你,它就是真正的下一個時代的數字資產,而INE做到了這個前提,就是給很多人創造不同的生意及事業機會。

3  INE的商業價值

所以,再打個廣告,這個就是非常肯定的,來邀請各位瞭解INE,如何給你創造經營的機會,只有經營才能創造商業價值,它才能夠利用好區塊鏈不可逆轉的特性,不斷積累不斷增長。舉個例子吧, INE接下來會推出超級路由器,它是一個路由器,但是又可以挖礦。我們下個月即將推出了。這個呢,你就可以把它當成一個生意,它既可以自己用,也可以賣給很多有路由、有網路裝置的工廠,或者是各種人手裡。因為網路裝置是一個剛需,那這個剛需任何場景都需要,5G時代到來也是需要透過INE的路由把訊號距離延伸的更遠。如果你提前知道,將它打入到更多的市場,你就可以成為它的紅利佔有者。

C“INE的生態專案是怎樣運營的”

本身我是互聯行業的,像張放,張放是我師弟,也是阿里系的,就是我們很多老的網際網路人,現在也都慢慢的轉入區塊鏈了。三年前我剛接觸區塊鏈時,發現這個行業整體的運營low爆了,各種拉群,各種群裡一頓亂講,各種喊單,整個運營方式,就是瘋狂建群,瘋狂拉人。

1 我定下的INE的運營邏輯

整個INE呢,有六條運營邏輯。

第一點,尊重人性

就是在INE的社羣,或者是我在用INE來觸達每一個粉絲。首先,我們永遠不會告訴和要求粉絲應該去做什麼?永遠是告訴每一個粉絲,我們有什麼樣的參與方式,歡迎你透過各種你最喜歡的參與方式來參與到INE的價值共建中,甚至粉絲可以自己反饋喜歡的參與方式,我們有各種的反饋,反饋客服,反饋郵箱……你告訴我,你最想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參與INE的建設。

第二點,我認為呢,凡事皆有價值

我經常笑談:在INE,你喜歡它有價值,你罵它也會有價值。為什麼呢?正因為你的罵,反而激發了喜歡者和共建者的動力來更加推動。每一件事情我都認為有價值,也就是INE在整個圈內領域創造了一個叫行為挖礦的社羣運營規則。每一個行為,都可以獲得相應的TOKEN獎勵,因為INE總量有9.86億,INE沒有私募,其中近3個億是要免費送出去的,送就是為了激勵更多的人共建價值。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白皮書,很多白皮書裡面都講社羣激勵,但是經常很多社羣激勵都是形同虛設,都變成了一種單向的,或者走模式的提成之類的。我認為,這樣的設計跟傳統商業類似,完全沒有發揮區塊鏈領域的優勢。

第三點:社羣沒有被服務者,相互之間都是同盟者

網際網路行業講究使用者思維,而區塊鏈不用過多講究。INE沒有任何模式,永遠在變化。怎麼變化呢?就是INE社羣的每一個人都可以過來跟我說,或者跟社羣自治會長說,想制定個什麼樣的制度,什麼樣的政策,然後只要合理就可以提交到INE黑卡社羣,就是INE的核心社羣。黑卡社羣讓大家來投票,只要投票透過50%以上,這個政策就可以執行。

那麼第二點,對每一個INE的粉絲,我們是一個同盟者的關係,而不是單純的是一個服務關係。因為你要知道,參與INE,你一定希望INE好,因為只有INE好的話,你也才可能會獲得更好的收益。

第四點,叫自我激勵比激勵更重要

什麼叫自我激勵比激勵更重要呢?就是每一個INE社羣的夥伴,從來不去告訴大家,你們應該怎麼樣,我從來就告訴大家,你自己想要怎麼樣。因為每個人他都是獨立的個體,如果說只是能夠透過一時的激勵,然後使得它才動力的話,那去中心化了怎麼辦呢?就是當數字資產完成了去中心化之後,它是沒有中心的。沒有中心,那誰來激勵呢?所以,一開始,就要自我激勵。

第五點,就是一事一結

在INE社羣裡,我們每一件事情都會去做一個結算,就是你做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而且即刻獎勵,三天之內就會收穫這個獎勵,這叫一事一結。而且每件事情都是以清晰的邏輯告訴你,你做這個事情會有什麼獎勵,做另外一個事情有什麼獎勵,這叫一事一結,不斷的投資與不斷的佈道就是我們倡導的。

第六點,投資與佈道兼得

在INE的事情上,本身來講,就是我們有100多人的基金會成員。基金會成員,就是相當於護盤大隊,誰只要稍微低於INE共識價把INE賣出去,分分鐘就被人吃掉了,就是說它有一個大量的護盤大隊的。那隻要低於共識價的話,就會有人把INE吃掉。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在其他領域不斷地在賺錢,透過INE基金會整合投資,給出準確的投資組合,也讓他們不斷地賺錢。他們賺的錢,剩餘的錢就可以來不斷的來投資INE,透過投資的方式,獲得了更多的收益,然後也獲得了更多佈道的信心和事業的信心。然後就更多的去推進INE的商業價值落地與資產升值。

D“如何發揮每人的多維事業體”

1  講一下多維事業體

第四節呢,我想講一下多維的事業體。我認為,未來每個人都一定不是打一份工的,或者是做一個事情的。因為現在你打一份工也好,做一個事情也好,它的風險跟投資一樣的。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如果說你做的這個事情或者做的這個工作,未來人工智慧把這個事情給替換掉了呢?那你是不是沒有工作了呢?

我認為,接下來每個人還是要有多維的事業體。什麼叫多維的事業體呢?你參加數字資產的專案,你瞭解它是價值,你誇它是價值,你罵它,它也是價值,你投資它是價值,你推廣它是價值,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能產生價值,這個就叫多維價值。

然後另外一個講的話呢,就是會讓你在很多領域都可以不斷地去實踐。事實上,區塊連結下來就是要到了跟很多領域融合的階段。你可以用到自己的領域,跟區塊鏈去融合,數字資產只是你的媒介。

2   INE的社羣建設

比如說你認可INE,你就拿INE來融合很多行業,INE社羣的夥伴知道我們INE現在已經創造了很多很多的各個領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就不亞於當年比特幣買披薩的事情。就整個INE的社羣,用INE幹過很多事,一頓早飯呀,什麼換個女朋友呀,甚至幫忙找個女朋友啊,你可以透過INE來解決。透過INE,你可以換各種五花八門的吃的,娃娃魚、火腿、麵條……

那我們整個社羣呢?也有人用INE來開寵物店啊,用INE在商城支付。就是INE目前來講,在實體落地的網路基建,還在初步的狀態,我們的社羣很多人都已經在探索它的各個領域的應用場景,所以就特別好玩。

接下來INE將推出一個超級應用APP,這個APP也會把這種我剛剛說的這些有趣的事情,都融入到這個APP裡面。敬請大家期待。

我們在早期創造了一些能夠賺錢的商業機會,我們社羣只要參與的人,都是賺的特別愉快,而且它是切切實實地透過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透過炒幣來賺的。那就是自己的多維事業體。

第一個,你要想一下你自己擅長幹什麼,而不是你能做什麼,你做的這個事情呢,就是在傳遞價值。

第二個,你傳遞這個價值的過程中,你是不是可以不要用錢來衡量?你可不可以用數字資產來衡量?如果你用數字資產衡量的話。你賺的是別人對這個數字資產的認知差,如果說你瞭解到某一個數字資產的話。

比如INE,你能瞭解到它未來的價值到底是多少,如果別人對這個數字資產不瞭解,他就會有認知差,你就可以賺這個認知差的中間差價?所以這一點,它會讓你更高維的來做生意和做事業,但是做傳統生意永遠只有一個衡量標準,就是錢。

現在你透過數字資產來做生意,會發現你可以賺信仰差、認知差,這個差可能會大到幾倍,甚至幾十倍,上百倍這種。

未來

最後呢,我在INE的這個搬遷酒會上說過一句話,區塊鏈數字資產這個東西,它是解放人性的。

那麼我講過我的前老闆馬雲,他說過一句話他這輩子最大的錯誤,是建立了阿里巴巴。為什麼呢?那天我在酒會上問很多人,很多人說不信。我說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因為我是見過馬總,作為阿里的一箇中層管理幹部,見過他一兩次。馬總,真的非常辛苦,就像他這樣的企業家,把企業做到這樣的一個程度的話,他已經很難去生活,他幾乎沒有生活,他的生活都被工作擠得滿滿的。所以,馬總也要退休,是不是他真的想生活一下呢?

我就再舉個例子,那個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中本聰有沒有生活呢?他有沒有生活沒人知道,所以說他一定有生活!為什麼呢,都沒人知道他是誰?那他怎麼不能夠生活呢?他想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對不對?這個就是解放人性。

所以我講了一句話,現在整個INE社羣裡,包括每一個人都會產生共鳴,大家都覺得讓我們幹這個事兒,是很坦誠地幹,包括主創團隊,是把所有的地址公示,告訴他們我們什麼時候會解鎖,所有的地址不會出現異動,就不會有這種主創拋幣的行為發生。那我們不斷地去發展,發展五年之後,等幣慢慢地都散播完後,這實現了去中心化,然後大家呢?也完成了一定財富的積累,然後再不斷地的共識共建。

隨著時間的發展,就是每個人呢,都能夠透過INE,積累一筆財富。這筆財富,你可能積累的多,可能積累的少,這個誰都沒有辦法判斷,但是呢,它一定能釋放你的人性,讓你在未來去過上想要的生活,就像中本聰一樣。所以呢,希望未來每一個人都是INE的中本聰,然後我們一起去實現我們吹過的牛,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來源:INE

原文:https://www.intellishare.io/xinwen/599.html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