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模式系列(四)反常

買賣虛擬貨幣

我一直以為理性是一種客觀的邏輯,讀了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才知道理性是一種主觀精神。同一個事物,精神世界的心情不同,看待事物的邏輯就不同,理性的行為方式也不同。

最近微博熱議“李心草”事件,面對警方通報中的相約自殺,李心草媽媽在微博上傳了一段影片,引發網友關注,人民日報官微介入,警方再次通報為酒後失足落水,網民還是不滿。法治本身有它的侷限,警方只能實事求是,不能主觀地將影片情節與落水聯絡在一起,即使主觀的推理很有說服力,缺乏客觀的證據,還是不能越雷池一步。而廣大網民,沒有雷池,言論自由,自然不滿這種事前暴力與事後死亡悲劇的割裂。這不是批判派口中的陰謀論,而是精神世界的心情不同,看待事物的邏輯就不同,理性的行為方式也不同。幣圈更是如此,同樣的區塊鏈應用技術水平,ICO專案方與參與ICO的幣民,精神世界是不同的,專案方希望圈使用者圈錢,使用者希望獲得財富升值,所以二者的理性邏輯截然不同。

表面上,我們在世界中主動選擇。本質上,我們生活的樣子,是世界選擇的。比如,如果社會治安不好,自己再有錢,晚上不會去K歌泡吧,而是理性地窩在家裡享受安寧。比如,如果炒鞋的圈子,產生門檻很低又非常穩定的風口財富效應,很多幣民便會理性地選擇炒鞋。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比特幣的神奇,恰恰是傳統金融的種種不足成就了比特幣生態中各種資本的加盟,本來沒有價值,因為人多,也就有了共識,有了交換價值。與其說比特幣很神奇,不如說是世界選擇了比特幣而更加完美,從而使比特幣走向完美。然而,不說圈外人“至死不渝”地堅持“比特幣是一個騙局”,就連比特幣老玩家,因為持有比特幣,從屌絲升級為幣圈大佬,孜孜不倦地宣傳比特幣的價值,在他的心裡,他很清楚,一旦比特幣沒有人買,比特幣的交換價值便會理性地墜落懸崖。

咕嚕在位元傻的微文中評論:成熟穩重的標誌,是能夠同時容納兩種對立矛盾的觀點。然而,理性似乎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習氣束縛,在慣性作用下,總是表現為重複性的單純,表現為鮮明的個性,很難反常地推倒自己的個性旗幟。我們常常理直氣壯地反對別人,很少會反常地反對自己。憤怒的小鳥,曾經風靡一時,現在很少有了玩了。風靡時的火熱,與今天的冷清,同一個人,同一個事物,在不同時期,形成兩種截然對立矛盾的態度。然而,為什麼不能在同一時間實現呢?這恐怕是絕大多數人潛意識裡的缺陷,只有極少數人,能在同一時間,實現反常,從而表現為先見之明,表現為成熟穩重。

在幣圈,我們的理性,我們的情緒,我們的觀點,很多時候是被幣圈的客觀世界選擇的。幣價暴漲VS幣價暴跌,幣東們的氣場,文字背後的思想和力量,是截然相反的。事實上,幣還是那個幣,專案還是那個專案,做事的還是一樣的做事,但是,一切都可以截然不同,這就是世界本身的強大力量,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外求不得向內求,人至無求品自高,是對反常精神的高度肯定。向外求的時候,世界在選擇我們活著的樣子。向內求的時候,自己在選擇自己活著的靈魂。人至無求,外面的世界影響不了自己,別人的理性左右不了自己,反常了,品卻自然高了。反常,不是刻意的反常對立,而是不需要理由、不需要理性暗示的自然行為,就像熊市裡虧慘了,跌怕了,白皮書裡再動人心魄地豪言壯語,自己無意識地就給PASS了。

當下的幣圈,悲觀情緒下的理性邏輯無可厚非。我也不是很樂觀,也做好了被暴跌的心理準備,但是,縱使滿倉的浮虧,我卻期望它還能跌出一個大坑來。沒錯,我想抄底,我還能抄底,因此我還能自然地反常地面對現在的悲觀。反過來,事與願違,不跌了,我也免受被暴跌的衝擊,還有一絲滿足。如果大漲,我也知足,沒辦法啊,世界選擇了我只能以這樣的本金水平擁抱這一次大漲。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