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你懂,那麼ICO呢?

買賣虛擬貨幣

IPO這個詞,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的縮寫,中文翻譯為首次公開募股,是公司上市所必經的一個環節,透過向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來獲得進入證交所的資格。而如今,在國際市場上出現了一個全新的名詞:ICO,這個與IPO拼寫頗為類似的單詞給企業上市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思路。

       ICO,即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幣發行),具體是指區塊鏈專案首次發行代幣。沒錯,的主要發起者就是那些新興科技公司,特別是主營業務與虛擬貨幣和區塊鏈有關的。一般公司在公開募股時是用股票換錢,但是ICO的公司則是用代幣來換虛擬貨幣。       通俗點講,一般開公司做生意的,要上市前都是拿企業股份出來換投資資金,可能40%的股權換個1個億之類的,但是ICO的企業不一樣,他們的玩法是自己弄個虛擬貨幣代幣做產品,然後融資的時候也不收錢,就用代幣換比特幣或者以太幣。等到公司做大了也不會搞股票回購這類,投資者獲得回報主要依靠分紅或者出售手中的代幣。       看著不像是一種能夠成為主流的玩法,但是受益於這兩年蒸蒸日上的虛擬貨幣市場,ICO的體量卻在爆發式增長。金融研究機構Autonomous的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今年年初以來,新興科技公司透過ICO融資了近13億美元,2016年全年融資規模還只是突破2億美元。一家區塊鏈企業印鏈(Inchain)透過ICO僅用22小時就完成了2000萬人民幣融資,而另一家叫Gnosis的區塊鏈初創公司只用了9分鐘就售出了所有代幣。       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風險自然也就隨之而來,中的經典案例當屬DAO代幣。
The DAO類似於以太坊智慧合約為基礎的公開的風險投資基金,投資者可以用以太幣購得具有表決權的股份。在今年4月的對外募資過程中,The DAO 27天內募集了1200萬個以太幣,價值1.32億美元,是史上最大的一次眾籌活動。可是這個專案的失敗比所有人預想的都快,5月份剛剛正式運營,6月17日下午就遭到了駭客攻擊,損失超過6000萬美元。最終官方社羣宣佈,在駭客風波結束後將返還所有以太幣並且關閉DAO。在這種情況下,監管層終於選擇出手。昨天,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釋出了一份關於DAO的調查報告。根據這份報告,SEC一方面認可了DAO代幣屬於有價證券以及ICO模式符合聯邦證券法,另一方面藉著這種認可把模式納入了它的監管之下,開始從“野路子”逐漸往“正路”上引導。從中本聰提出比特幣概念開始,虛擬貨幣以及其衍生而來的以太坊、區塊鏈等多項技術正透過不同方式影響著這個世界。投機者炒作概念大發橫財、技術人員研究加密認證、央行商討去中心化和監管共存,而使用比特幣交易最多的暗網則遭受重創接連覆滅。

和每一項新興技術一樣,蓬勃生長期帶來了無限的可能和不可避免的漏洞傷痛,我們希望未來虛擬貨幣技術能夠在監管的補位下,脫離炒作的虛火,腳踏實地得為人們創造更便捷、更美好的明天。


來源:金色財經 http://www.jinse.com/ethereum/48884.html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