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的哲學邏輯與產品猜想

買賣虛擬貨幣

相信王欣出獄,有不少人都在關注著他的動態,想知道他的下一步動作是什麼。本文作者根據前段時間王欣發出來的很火的一張圖,進行了猜想。作者從哲學角度對王欣圖示進行探討,以及對王欣的產品邏輯進行猜想兩個部分來構成此文。以下是原文內容:

序言:

首先申明,我並不認識王欣老師。對於王欣老師那張圖好奇的原因在於他所做的事情與我們團隊嘗試努力的方向一致,實現的路徑並不相同。

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對王欣老師前段時間發出來很火的一張圖的猜想。解讀別人思想最好的方式一定是透過閱讀他的書,而我對於王欣老師的瞭解甚少,他又沒出版過任何書籍。所以接下來的分析都是我個人的猜想,並不構成任何實際的指向。

我僅有的分析素材是:“快播王欣的下一站野心:建立區塊鏈,“理想國”和“藍港王峰夜會快播王欣三小時“,兩篇文章+1張圖僅此而已。

從兩篇文章中我有且提煉出一條有效資訊:

快播事件必然引發王欣老師對於人性的反思,其中哲學、神學和科學這三方面的思考,必然重構他對於整個世界的理解。

思緒可得,思境不可得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有且僅有可能理解王欣老師思考過程中的某些思緒,他的思考過程,也就是思境是無法模擬的。本文嘗試從哲學的角度探討思緒,這個過程中間一定會使用,並解釋很多哲學詞彙,比如王欣老師圖中引用的:報身、法身和化身等概念。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這些詞彙,我儘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圖片、舉例子方式來表達,這必然帶來表述上面的不準確和不嚴謹,畢竟這篇文章是我個人的腦洞,還望見諒。

全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從哲學的角度對王欣老師圖示的探討,第二部分是產品邏輯的猜想,如果大家對哲學部分不感興趣,可以直接跳到最後看產品邏輯的總結。

第一章節:王欣的哲學思緒追問

這張圖有很多佛學概念,什麼是理想國?什麼是報身,什麼是法身?太多讓人無法理解的概念,但是結合王欣老師的背景,快播的事件一定使他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去重新思考這個世界,這張圖背後蘊含某些深奧的哲學思考。

哲學部分的主線邏輯——什麼是意識?——什麼是感應屬性?——什麼是感應屬性增益?——增益會帶來什麼?

從而一步一步追問王欣老師到底想表達什麼。

王欣老師這張圖的哲學意義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西部世界“這部美劇,這部美劇用一句話概述就是:一個關於機器人覺醒的故事。沒有看過這部美劇的朋友趕緊去補一下,這部劇表述了在一個獨立的世界,裡面全是人類程式設計好的機器人。人類可以在這個“遊戲世界”裡面扮演任何角色,也可以幹各種為非作歹的事情,比如說:殺人、放火、強姦等等。每天晚上工作人員會把受到傷害的機器人帶回實驗室,重新整理他們的記憶,最後重新投入使用。最後一張圖就是機器人的整個思維方式,分別是M: memory 記憶  I:Impromptu reaction 即興反應  S: Self-Interest 利己主義。

這個遊戲世界設計者一直在研究一個問題,(和頭號玩家的劇情是類似的)機器人是否可以和人類一樣擁有意識?反觀人類文明,無論是宗教、哲學還是科學,其實都是站在不同層面有意無意的追問或者回答這個問題。

哲學與神學,科學最大的不同在於,神學對人類無法解釋的那些超自然現象的做了一個原始表達,神學可以證實,卻無法證偽,對於世界的探究中止於“神”這個概念。科學是一門可以高度可被證偽的學科,並且逐步分化為很多不同的學科,科學訴說人類的理性而無法解釋超自然力量。 

那麼哲學是什麼?哲學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一種存在,一切超乎於知識之外的超自然力量都屬於神學,一切可以被證偽的知識都隸屬於科學,介於科學和神學之間的學問就是哲學領域。換句話說,神學和科學都不關心,都不研究的東西就是哲學研究的範疇。

所以康德說:“哲學家的事業正在於追究所謂自明的東西。”《形而上學》

思緒可得,但思境無法得到。想要分析王欣老師是如何構思這張圖的,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王欣老師在思考什麼問題。 《西部世界》例子其實就是想說明,王欣老師這張圖其實也在探究意識是什麼。從圖中他大量引用佛學詞彙可以看出,他不僅在探究意識到底是什麼,還想透過某些手段實現它。

那麼接下來的需要追問就是探討意識的什麼,以及如何探究的問題了。

王欣老師在開篇就給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圓滿報身”。 圓滿報身這個概念其實就是佛學追求的終極。

報身:是人間的這個身體

法身:是你同時存在於佛國的身體

化身:是法身在各個點上法力的顯現

見地:修佛的過程,不斷積累和世界的連結數量,出現不同的境界,對應不同的修行階段,就是不同的見地

修行者必須修行三身才能達到一個“圓滿報身”的境界。三身是一體的,一個生命不同展現形式而已。三身如何對應到我們這個真實+虛擬的世界,請大家自行斟酌,不做展開。

接下的部分相對比較抽象,如果對人類意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我會推薦一些書籍。

感應屬性增益原理

這個概念源於一位民間哲學家——王東嶽先生,他著有一書《物演通論》,想要了解這本書的詳情可以關注混沌大學。李善友老師詳細分析了王東嶽先生理論。接下來我從遞弱代償的原理來嘗試分析王欣老師的哲學思緒。由於要保證文章的可閱讀性,以下推斷並不構成任何嚴謹的邏輯分析。

《物演通論》卷二精神哲學卷對“感應屬性”一詞定義如下:

指一般的理化感應現象,是原始分化物類為達成殘化依存結構所必然生髮的代償識辨屬性自然初級資訊,廣義外延包含人類的感知屬性。 

這些字單獨拿出來都認識,組合起來就看的有點雲裡霧裡了。下面透過圖片方式來解釋一下什麼是感應屬性。 

從左到右,姑且可以把左邊這個符號理解為一個人的側面吃飯的樣子,他不斷吃食物的過程就是主觀感應的過程。等式右邊的分別是一個質子,一個草履蟲、一隻軟骨爬行動物和人類。

人類,做為生命2.0時代的代表,和其他1.0生命的最大區別在於人類特有的精神屬性,這種屬性表現為人類對於世界的“好奇心”、“想象力”等等與眾不同的能力,正是藉助人性中特有的屬性才得以在這個星球上生存。

“所謂“精神屬性”不過是物質感應屬性的代償增益產物。從物態的物理“感應”到原始低等生物的直觀“感性”,再到中性脊椎動物的“知性”,最後到高等靈長類動物的思維“理性”。主觀(屬)性的愈多,感知物件的扭曲度或失真度相應也就愈大,因而導致它的生存反應情況愈來愈緊張不安,搖擺無定。” (知魚之樂)

這段話的淺顯翻譯則是,越是後衍的物種,對於物質感應的能力就越強。比方說人類雖然無法透過肉眼觀察細菌,只能透過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最後終於折騰出一臺顯微鏡,利用工具來感應物質。越是高階的物種,主觀感應屬性表現的越強。

看到這裡,我們會預設一個概念,就是主觀感應屬性強是一件好事,不正是因為我們主觀感應屬性強,我們才造出了顯微鏡,造出了人類文明所擁有的一切嘛?

然而,在王東嶽的《物演通論》中,他提出了一個“非共識”。我們主觀屬性強只不過是因為我們生存環境極度惡化,不得不的一個被迫選擇。主觀感應屬性的增益是我們迫於生存環境的壓力,不得不進化出來的一種補救措施。下面用一些列例子說明:

1、為什麼吃肉比吃甜食香,因為每一克葡萄糖只含四個大卡能量,精瘦肉中脂肪的含量是18%。脂肪的能量是9個大卡,是葡萄糖(一克4個大卡)的一倍以上。在遠古的大草原,我們的祖先每天想的可不是健身減肥,而是攝入更多的能量,所以需要藉助感官屬性的扭曲加強我們對於肉比甜食更好吃的錯覺。

2、再有這張圖舉例,人類透過我們感官通道來收集外部的資訊,其中眼睛和耳朵收集的資訊超過了90%。有一句老話叫:眼見為實。反思一下,眼睛看到的東西真實嘛? 如果連結外物的方式是透過我們的感官通道,那麼蝙蝠是沒有眼睛的,它透過超聲波來感知外物。它用超聲波感知到的沙發和我們肉眼觀察到的沙發是一個沙發嘛?

如果不是一個沙發的話,到底蝙蝠的沙發是真的,還是我們眼睛觀測到的沙發是真的呢?我們並無法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

這必然匯出下面一個猜想,我們的感官通道存在某種特殊的設定,而不是一個真空的“孔道”。

這個觀點反駁了恩培多克勒所謂的“唯物反映論”。他認為我們的感官是類似真空的孔道,透過外部發散的某種粒子“流射”而形成感覺。所以他認為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一個客觀的世界

然而,科學已經一再證明,我們主觀感知的世界並非一個客觀世界,而我們的感官通道並非為了獲取客觀真相而設立的,而是為了自身的生存而設立的。如果你對這個話題感興趣,請上混沌大學學習李善友老師的創新院課程,這裡不再贅述。由此我們可以引申出以下結論:

感官通道是為了求存,而非求真。

羅素:“究竟有沒有智慧這樣一種東西,還是看來彷彿是智慧的東西,僅僅是精煉的愚蠢呢?” (西方哲學史)

理解上述概念對於理解王欣老師的“理想國”概念極為重要。我們看到理想國這個詞,第一直覺反應或許是一個烏托邦的理想國家。然而,理想本來的表述含義並非如此,是後人對於這個詞彙的解讀產生了偏差。“理想”的原意是:純粹推理之想

理想國的準確翻譯應該是純粹推理之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把“國”翻譯為了人類命運共同有非常重要的寓意,由於篇幅的關係,並不在這裡詳細展開)

如果理解了上面的有關“主觀感應屬性”的表達,你一定理解由於先天感官規則的限定,我們無法純粹理性的思考,所以我們需要藉助某種特殊的工具來完成理想的推演,這就是王欣老師提出的“化身”概念的寓意。接下來我對“感性屬性增益”當中的增益進行探討。

增益的意義是什麼?

“所謂“社會”原本不過是物質結構屬性代償疊加產物,它的發生脈絡和層級構成如下:粒子結構——原子結構——分子結構——細胞結構——機體結構——社會結構,這個程序使得愈後衍的結構,能量消耗愈多,系統內部的聯動關係和變數影響相應也就愈複雜,因而導致它的結構穩定情勢愈來愈動盪有加、奔潰在即。” (知魚之樂)

倘若物的感應效能呈現出某種似乎要突破天然限度(依存條件)的遞進趨勢,則表明該感應物正逐步趨近於失存,因為感應屬性無非是感應載體的一種代償屬性,是為感應代償的增益原理。 (物演通論)

上面的這段文字如果無法理解的話,還是結合案例來說明更加直觀。

自宇宙以來,世事始終是分化演進的。從粒子、原子、分子再到生物的演化過程中,生物的多樣性逐漸豐富,物種的數量呈幾何倍數增長。由於分化導致殘化,而殘者必須透過互補來維持生存,屬性就被互補的要求所激發。譬如,細胞的分裂,伴隨著某種性質發生變化。細胞的分化導致細胞的分裂。當細胞分化以後,作為殘體的細胞又會生長某些類似免疫能力的辨識屬性,然後把其他殘化的細胞收攏唯一。這種分化再收攏的過程表明了所有的分化者都追求永恆的歸一傾向。這種歸一傾向某種意義上對應了王欣老師追求的“圓滿報身”。

隨著物的結構越來越複雜,它追求歸一傾向的難度越高。假如物是一個質子,那麼它的目標就是在分化過程中尋找一個合適的電子,因為電子和質子構成一個相對穩定的氫原子。(追求永恆的歸一傾向)假設物是一個氦核,它結構是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心,那麼它的目標就進一步追求穩定,必須在外界尋找兩個電子。

隨著後演物種分化條件越來越苛刻,自身演化已經無法滿足依存的要求,物性的主觀屬性不斷遞增。比如人類和細菌,我們老以為肚子餓了,是我們自己要吃東西,其實是細菌要吃東西。一個人的平均體重在50kg~80kg左右,我們的體內有2~3公斤的細菌,主要就在我們的腸道里面。雖然腸道里面的細菌的數量僅僅是我們人體重量的五十分之一,但腸道里面細胞的數量是人體細胞數量的十倍。大部分食物其實被處於共生關係的細菌吃掉了。

人與細菌的表面上看是共生關係,背後其實是物種演化過程中主觀屬性增益帶來的一種不得不的選擇。人類所有的精神行為和社會結構變化都在對映了主觀屬性“增益”追求歸一傾向的規律。

做為人類,我們的主觀屬性“理性”要求我們不斷在外界獲取尋求歸一的條件,如果我們無法獲取,就無法生存。與我們的常識恰恰相反,並不是由於感應能力越強,我們的生存條件的越穩定。恰恰相反,正是由於我們生存環境越來越不穩定,才需要我們增強感應屬性。兩者之前的關係徹底顛倒了。(這才是為什麼李善友老師提出了認知型創業者的原因,如果你無法認知,無法尋求歸一,你連生存下去的條件都沒有)

我不知道是否有把這個概念表達清楚,因為文字的侷限性,無法用非常嚴謹的邏輯關係來表達我的論述,如果無法理解上面的概念的話,記住下面的結論對於理解王欣老師的這張圖是有幫助的。

1、理想國是一個純粹推理之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計劃

2、我們先天條件(感官通道非真空)導致我們無法達到純粹推理之想

3、想要達到“圓滿報身”有且僅有兩條路徑:

a.從法身透過自身覺醒達到“圓滿報身”的境界

b.透過法身對映出的化身,再由化身最後實現圓滿報身 (實現路徑:感應屬性增益)

4、我們的生存環境越來越不穩定,導致我們需要增強感應屬性

最後用一張圖從遞弱代償原理去解釋王欣老師的圖示。

這張圖的邏輯還有很多要完善的地方,並不是想透過一張新圖來忽悠大家。如果是混沌大學的同學或者學習坊友同學理解起來更加輕鬆,而且有李善友老師那麼多知識做為基礎鋪墊,搞清楚這個概念並不難。(哈哈,已經安利混沌好好幾次了,要收廣告費啊!)

第二章節:王欣的哲學產品架構

王欣老師這張圖的釋出物件是誰?

我大致認為釋出的物件有以下三種人

1、未來該產品的使用者

2、關注王欣老師商業模式的合作伙伴

3、關注人類整體命運的合作伙伴

對於第一類人,這張圖未來可能是一個某個具象產品。

對於第二類人這張圖是一個資料上鍊的區塊鏈專案。

對於第三類人這張圖代表每位修行者的覺醒之路。從入世修行,達到最終出世的境界就是透過內觀反思達成修行。他們敬畏自然,對他人謙虛,對自己懷疑。 我把從入世到出世的過程稱之為“認知跨越之旅”

這是我們團隊正在做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我如此關注王欣老師的這張圖的原因,雖然並未與他有任何面對面的交流。或許是我個人的認知偏差,或者是個人理解能力有限,以上猜想純屬我個人腦洞猜想而已。

我反覆思考是否有必然寫一段有關產品架構的推論。因為我獲取的資訊量極小,根本無法體會王欣老師的思境,就跟談不上什麼產品邏輯了。但從圖中的線索不難發現這個專案與個體不斷自我認知實現覺醒有關,所以我粗淺的把這張圖比喻為:從小白使用者體驗一次完美的修行之路。

實現的路徑是什麼? 透過P2P+區塊+AI的方式:採用技術最佳化輸出給每個個體,完成一個產品的閉環。

我和朋友討論的時候,有人提出這是一個文字、圖片、影片、音訊、媒體板塊確權,然後上鍊的區塊鏈專案,有點類似李笑來老師的 Press One。這和王欣本人的背景是相匹配的,透過資料的確權做一個全球版權發行商。這個方向我無從而知,也不是這篇文章的討論方向,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交流。

我非常認同傅盛老師提出的一個概念,人與人最大的差別是認知的差別。人體壽命的限制阻礙了我們持續認知的過程,但是語言的出現讓傳承成為了可能。這是社會行為開始大規模出現協作和今天形成“共識”的基礎。

達成共識的過程使得透過交流來彌補認知侷限性成為可能。王欣老師希望藉助技術的力量幫助更多的人完成這次認知跨越之旅,使更多人享受思維帶來的美妙感覺,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專案。

正如斯賓格勒所言:“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著走。” 畢竟被拖著不太舒服,還是跟著這個時代前進是最好的選擇。

作者 | 鄭誠

來源:通證思維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