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價格超越比特幣的 Yearn Finance 初心是什麼?

買賣虛擬貨幣

理解 Andre Cronje 創造 Yearn 背後的邏輯和投資哲學。

鏈聞獲得 Uncommon Core 授權翻譯併發布中文版本,Uncommon Core 是由新加坡合規對沖基金 Three Arrows Capital 創始人 Su Zhu 與加密貨幣獨立研究員 Hasu 聯合策劃主持的一檔播客對話節目,觀點前沿獨家,深入透徹,收聽地址:https://anchor.fm/uncommoncore

編譯:Leo Young

著名加密貨幣研究者、Uncommon Core 主持人 Hasu 最近在部落格節目中採訪了 Yearn Finance 創始人 Andre Cronje,討論了這個頗受矚目的 DeFi 專案的設計初衷和可能的未來。在 Yearn Finance 的代幣 YFI 價格超過比特幣價格的今天,鏈聞特釋出該訪談的中文版本,幫助中國讀者理解 Andre Cronje 創造該產品背後的邏輯和投資哲學。

Andre Cronje,Yearn Finance 創始人

對那些對聽說過 Yearn Finance、但還未完全瞭解該產品的讀者來說,可以把該產品簡單理解為一個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執行的智慧銀行賬戶,該賬戶可以自動將你的資產分配到低風險投資策略中,幫助你獲得收益。該產品因其強度公平發行和社羣治理,在 7 月份釋出以來,成為了去中心化金融領域最耀眼的明星。

與 Andre Cronje 對話的另一位主持人是 Gauntlet 的創始人兼 CEO Tarun Chitra。Gauntlet 團隊幫助加密貨幣協議尤其是 DeFi 協議進行激勵結構和經濟方面壓力測試,是最理解 DeFi 產品設計的專業團隊。

Hasu 授權鏈聞翻譯併發布該採訪的中文版本。以下為訪談摘要:

核心看點

聚合資金能最快捕捉最佳策略、節省手續費、機會成本低

目前市場不可持續,隨著市場和資金效率改善,我們也會看到收益率曲線變平,理想狀態是收益會變得可持續

交易策略會越來越複雜

樂於看到 Yearn 協議分叉,滿足不同型別使用者需求

流動性提供者和交易策略開發者會是市場重要部分

鏈上交易適合眾包交易,社羣繁榮的秘密有二:協議開放透明和資訊傳播快

主張由社羣治理參與者討論投票決定激勵 / 懲罰獎勵機制

APR 並不是重要指標,投資還要考慮淨收益、gas 費、機會成本、聚合器作用等等

Hasu:歡迎來到 Uncommon Core,我們一起從本質上探討加密資產領域的熱門想法。這周我們的主持人搭檔 Su Zhu 休息,特別邀請了 Gauntlet 的 Tarun Chitra 參加。歡迎 Tarun 參加本期節目!可以向聽眾介紹下自己嗎?

Tarun Chitra:感謝邀請。我是 Tarun Chitra,Gauntlet 的創始人兼 CEO。我們公司幫助加密貨幣協議尤其是 DeFi 協議進行激勵結構和經濟方面壓力測試。但我的背景是高頻交易和低階硬體設計。我曾涉獵多個領域,沒有任何一個領域像目前的 DeFi 和加密資產領域這麼消耗腦細胞。我很興奮能在這個領域。

Tarun Chitra,Gauntlet 創始人兼 CEO

Hasu:很高興我們能與 DeFi 領域的長期開發者和 Yearn finance 創始人 Andre Cronje 對話。我們可以將 Yearn 看作是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執行的智慧銀行賬戶,自動將你的資產分配到不同低風險投資策略。感謝 Andre 加入我們!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你的背景?

Andre Cronje:當然可以。其實我沒什麼背景,只是個開發者。我甚至都不認為自己是個好的開發者。我做的是聚合,我喜歡把東西拼一起,然後看看會怎樣。所以我很高興能在 DeFi 這個領域。貨幣樂高是許久以來出現的最酷的東西之一,所以過去幾年我一直專注在此,我之前工作背景在金融科技,所以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很贊同 Tarun 的說法,現在這個領域既刺激又有挑戰。我覺得 DeFi 很有探索性,會造就更多新穎奇妙的東西。

Yearn 創始人:Yearn V2就是 yPOOL

Hasu:謝謝,我們也很高興這個行業裡能有你。我覺得你的專案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最有趣的專案之一。你能談談自己對 Yearn 理解嗎?

Andre Cronje:我覺得 Yearn 就是一個傘形產品框架,我建的所有產品都可以歸為「Yearn」。V1 版 Yearn 只是一個借貸聚合器。很簡單,就是有很多平臺,Aave、dYdX、Compound、Nuo、Fulcrum 等等。我花了很久把每家平臺的利息標準化,弄清鏈上報價機制,以及這些數字的最終意義,因為每家平臺都有細微差別,我這麼做是因為我想把我的錢放在利息最高的地方。

我發現由於市場上資金效率不足,不同資金池的利率波動很大, 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移動資金,而且開始尋找自動化方式。這樣,我就想出了 Yearn——很簡單,把資金放進去就行,只要與智慧合約互動,它就會檢視不同放貸平臺的年化收益率,之後就會轉移資金。它會聚集資金,帶來比任何放貸平臺高的收益。由於現在是資金池解決方案,意味著與智慧合約有很多互動,在不同利率間切換也會增加粒度,這也會降低 gas 費,就不再是二十個人各自操作支付 gas 費。

這種互動只是移動資金,而資金所在之處年化收益率始終最高。這只是 V1 版迭代,也就是 V2 版的基礎。我的產品版本有些混亂。所以我要更改命名標準,V2 版就是 yPOOL,直接在其上建立 yCRV 資金池,理由就是,為什麼切換資金池不能有利潤。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年化收益率,這是可以獲得的最佳收益率,因為你有最佳化借貸,現在又有了交易費。V2 版資金池我們得做一些犧牲。

Yearn.Finance V2

問題是,要讓交易更有效,你無法重新始終平衡底層資產,因為 gas 費很貴。所以 V2 版沒有再平衡提款和存款,讓匯兌更加便宜。之後你直接互動的時候進行全部再平衡。

在那之後有一些取捨,一個就是 sUSD 資金池。sUSD 很棒,因為 Synthetix 足以增加流動性,而且允許使用者抵押。使用者得到的流動性提供者 (LP) 代幣就是 yPOOL 進入他們的獎勵系統後的 MTA 代幣。那時候我開始處理他們的獎勵系統,也就是現在 YFI 的基礎。之後又有了 YFII、YYFI、YAM 等等。

非常感謝我合作過的 1inch 的 Anton 和 Synthetix 的 Kain。之後沉寂許久,我又開始搗鼓我感興趣的其他工具。我開始研究合成資產,開始研究穩定幣、ySwap 之類。但我的主要關注點是穩定幣槓桿交易的 yLeverage 和 yTrade。我想推廣 Curve 的 yPOOL 交易,因為資金池交易越多,費用越高,LP 的激勵越多,總年化收益率越高。所以我開始做 yLeverage,就是從 dYdX 借 閃電貸進入 Maker。

USDC 借入 DAI,賣出 DAI 買入 USDC,償還債務,獲得利潤,你決定何時關閉機槍池 (vault),機槍池歸你管。所以決定權在使用者,yTrade 不僅僅是 LP 系統,你提供 Curve LP 代幣,就可以得到 DAI、USDC、USDT 或 TUSD,之後就可以建立交易頭寸,進行交易。之後 COMP 跟進改變了很多,聚合鏈上資訊並得到最佳年化收益率不再簡單。

Yearn 系統的目的仍舊是讓 LP 年化收益率最大化。現在的情況是,作為借貸平臺 Compound 最好,因為可在 Compound 代幣基礎上獲得額外年化收益率。

我研究了「收益耕種」(yield farming) 背後的社會交易理念,我覺得該叫「社會化收益耕種」。「收耕農民」(yield farmer) 這種概念太有意思了,作為群體,確認策略要快很多。根據收益表現對策略排名會很快,資金分配到資金池的速度也很快。這就是 YFI 代幣產生的創意源泉。YFI 是為參加這種方式的人準備。

最開始參與者只是流動性提供者,叫做「收耕農民」也合理。我想讓這些人獲得代幣,因為他們可以集體做出決策,持續捕捉機會。

另一個對我很重要的就是,新策略出現,在足夠短時間內就會加入新的策略,還能得到最佳化,但也不會因為太快而帶來風險。我覺得這就是 Hasu 曾經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的問題。我覺得讓大家知道很重要:要在快速行動和安全操作間進行取捨。這就是為什麼我說:YFI 代幣不是用來交易的。

你知道,YFI 代幣本身沒有價值。只是系統內集體決策的工具。那時候開始,我開始關注 COMP 治理方案。我認為這種方案非常棒,但有點僵化,那時候我不知道怎麼解決。我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之處,在合理的治理控制機制和經濟模型這種東西,所以我決定把這些權力讓給持有代幣的人。他們的集體智慧要強過我的個人能力,所以我選擇了社羣治理,讓行業內最聰明的人參與其中,讓他們來選擇,而我能專心程式設計寫程式碼這類。

我認為在這方面我們已經很成功,因為我們有很多優秀的人在尋求解決方案,他們共同來尋找答案。我從沒想到會依靠策略就能構建出一切,最終有了 V2 yVault 和收耕工具的概念。所以,與 V1 Yearn 和 yPool 不同,V2 是靜態、不可篡改,沒人能搗亂,我很喜歡。

我需要可更新、可依靠規則的新的解決方案,這就是我選擇了以社羣治理投票的方式決定策略的原因,這樣,我就有了能切換不同策略的策略。由於行業在不斷變化,Yearn 也在演化,因為 LP 收益已與今年初的情況完全不同,解決方案也需要變化——這就是我們目前所處的狀況。

Hasu:謝謝講解。很詳細的說明。所以 Yearn 中有三種「收益耕種」基元,第一版迭代是 yToken,之後有了與策略匹配的機槍池,然後又有了代理機槍池。那麼你是否可以再仔細說說每個基元,它們之間的區別,我應該用哪個?

Andre Cronje:yToken 本身就是為了讓系統簡捷,為了不讓你暴露於「收益耕種」或任何策略的風險。

你不想讓任何人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隨意動你的錢。資金只按原資產衡量。DAI 就是 yDAI,USDT 就是 yUSDT。然後,變為 sUSD,放入你的資產,完全自動化,自動借給放貸者,你獲得利息…這是很簡潔的閉環解決方案。當然,標準相容和底層系統仍舊有很高風險。

目前使用很安全,但你會看到 5% 到 15% 的年化收益率,這對於穩定幣來說已經很高,因為現在任何銀行你都得不到這高的利率。除此之外,如果你能承擔一定風險,可以把錢存在 Curve yPool 或 BUSD 池或是 sUSD 池,之後也可以得到交易費。

程式都是自動化的,現在它的工作就是,如果目前最好的「農場」是在 COMP 用槓桿「耕種」 DAI,那麼策略就用 DAI,你提供 DAI,它就執行策略。如果把 DAI 轉到 yPool 兌換 Curve 代幣,就部署新策略,然後投票,再切換。因為按合約定義,這就是「可升級」,並不是代理升級,你可以新增新策略,之後切換。

我們把這看作升級,即使機槍池不升級,機槍池本身是靜態,的確會增加額外風險,那是風險獎勵調整。我的意思是說,機槍池風險確實高,比 V1 風險高。yTrade 和 ySwap 仍舊在研發最後階段。我並沒有推廣,除非有人想要試試。我還要進行幾次迭代,才能滿意的開放版本。

Curve 的最初版本 yPool 就是很好的選擇,過去很穩定,這是 yPool 的定位。對於瞭解「收耕」的人,機槍池是好選擇,我建議使用的人一定要有基礎知識。使用機槍池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降低 gas 費,就是因為用了資金池的解決方案,不是所有人分頭支付 gas 費,而是一次互動,鏈上支付 gas 費。

在推特上,在電報群中,在 Discord,總會有玩 DeFi 的人懂策略,或許他們只是自己玩,或許只是想節省 gas 費,所以總有個加入機槍池策略的合理理由。我跟人聊過,他們可能就是想週末休息一下,但又不想錯過機會,所以把資金放在那裡,也不用太擔心資金安全。當然,如果你瞭解市場,我建議你自己管理資金,你自己選擇交易。但不是所有人能即時掌握所有訊息,尤其是市場快速波動的時候。

我覺得熱度終會降溫,我們會回到正常狀態,到那時不用每八個小時切換一次,而是每個月切換一次。這也是我願意看到的,因為我是持續收益的堅定支持者。現在我們的狀態非常不可持續,我倒是有些擔心,但是你知道,這就是市場週期,你必須得經歷,總會有意外收益,而風險也相伴而生。我只是更願意用 Yearn V1 版本。我不太喜歡市場劇烈波動,我只是想能獲得比銀行高的收益,不用這麼大的收益。

交易策略會越來越複雜

Hasu:你說更願意用 V1,意思是你用自己的錢,因為你也用 Yearn 做投資,對嗎?

Andre Cronje:是的。我大多數資金都在那裡,我覺得那裡是最安全的。當我願意承擔些風險時,會放在機槍池,或作為 LP,我知道那裡風險更大,但很有趣。我自己仍舊偏好持久收益。持久年化收益率很重要,我們目前忽視了這點,希望有一天我們會做到。很明顯,隨著市場和資金效率改善,我們也會看到收益率曲線變平,理論上來說應該達到世界上其他貨幣利率水平減去銀行手續費水平。

Tarun Chitra:所以下個問題就是,這些交易策略的複雜程度會變得怎麼樣?尤其是重新分配到不同的「收益耕種」方式。我覺得 Yearn V1 推出時很清楚,Yearn 或 InstaDapp 之類的策略,yToken 最佳化美元定價或穩定幣年化收益率是很好的使用者體驗。但是現在整個系統開始探索更大的策略空間,你覺得這有多複雜?我們知道有經濟規模來在資金池共享 gas 費,那就意味著你有更多 gas 使用者策略。再來給我們講講你的構思過程。你認為複雜度會變高,還是覺得應該堅持簡單策略?策略會是按趨勢方向,還是更多對市場中立?

Andre Cronje:我個人非常喜歡簡單策略,做個小巧的,不要太複雜,但這只是符合我個人開發風格。越複雜,風險越高。我做的策略都相當基礎,我不太喜歡多個協議同時執行,因為這樣會增加策略失敗風險。我跟很多優秀的人討論過,他們會搞得很複雜。我是說,我們會看到更多期權市場、永續合約和槓桿市場發展,之後會加入這些市場策略。你可以去 Synthetix,鑄造加入資金池,然後對沖 UMA 的資產。

所以我認為越來越有可能會變得複雜。策略越複雜,投票流程也會不同。但正如我之前多次說過,我覺得這還是要看是誰建的策略,就像做架構的開發者,他們更願意對沖策略,使用永續合約對沖。這會有很好的收益,但我不太專業,所以我很難量化,因為我寫程式碼的一個原則仍舊是寫我能寫的。

你知道,如果我個人存款,看看年化收益率,提款,然後得到獎勵代幣,再賣了代幣買底層資產,這是我能寫出來的東西。對這種策略我很滿意。基礎是,你要知道策略足夠簡捷。就像把 DAI 放在 Compound,拿到利息,這就是很好的策略。但在這之上的協議,把 DAI 加進 Compound,「收耕」COMP。現在你用 DAI 獲得 COMP,售出 COMP 換成 DAI。現在可以更進一步,用 DAI 隨意加上槓杆,然後再「收耕」出售 COMP。這樣風險回報加上覆雜度,降低了年化收益率。

目前我不知道會怎樣組合,但我覺得會越來越複雜,會讓市場效率和資金效率最大化,直到策略收益率曲線變平,這就是聚合器在市場上要做的事情。但需要多點槓桿,這就會增加複雜性。所以,我很高興看到大家構建的東西。

鏈上交易適合眾包交易

Tarun Chitra:是的。例如 Gnosis 是鏈上交易所,規模不會像 Uniswap 一樣,是因為它依賴鏈下預言機來作為解決競價方案,因為設計太複雜。鏈下設計理論上合理,解決了一定問題,但是交易員和交易本身的算力限制,你得調整策略適應低運算能力環境,以太坊上的成本變化太快、太貴。你覺得會不會有這樣的平臺,策略不會像現在鏈上這樣?在中心化交易所,大家可以用很多交易策略。現實是,很多規模化更復雜的交易不會在鏈上執行。你是否覺得 DeFi 會出現這種全新的鏈上簡單策略,吸引規模化資金嗎?

我也可以把這個問題簡化一下:你是否覺得會看到大量資金使用這些鏈上策略,專注於簡單可擴充套件的策略,或者複雜但是有最佳化空間的策略?如果是後者,你覺得會在鏈下處理還是需要使用另外的鏈?

Hasu:我想補充一下 Tarun 的這個問題。我看到已經有對沖基金或風投開始在 Yearn 上建立機槍池籌集資金,他們會說:你相信我們的投資策略嗎?我們會一年後歸還。

Andre Cronje:我覺得這些都有可能。我覺得這就是為什麼集體治理很重要。要說我個人觀點,我不覺得這些需要鏈外處理,這就是為什麼我花費多數時間標準化不同借貸平臺的年化收益率,因為我不想在鏈外決策。即使有新的「收益耕種」策略,這也很讓我煩惱。你要根據鏈外報價,決定是 COMP 更有價值還是 Curve 更有價值,或者比較有爭議的 YAM?我不知道。我覺得鏈外做的越多,風險越多。相反在鏈上,可驗證,大家都可以看到,都可以操作。

這並不說明幾個月或幾年不會改變。我們有了更多層 Layer 2 解決方案,我們有更多 Layer 1 公鏈會有側鏈。之後會有更多故事,但我覺得仍舊會在以太坊底層鏈上驗證,但我也不確定,這只是個人意見。我覺得這要由 YFI 持有人決定。但我個人意見,策略不能百分百鏈上驗證就不值得使用。

Tarun Chitra:我這樣問也是因為有這種逆淘汰的問題。所有資料在鏈上,大家都知道,Yearn 控制機槍池 , 控制 40% 資金,每筆重新分配資金交易,有「鯨魚」想要交易,大家都會知道,其他人會搶先交易。你覺得長期會有這類競爭嗎?很多機槍池競爭會達到某種平衡,你覺得這就是聚合交易的遊戲嗎?不論建立機槍池是 Yam 還是 Yearn,都會佔絕對優勢。我要問,完全在鏈上,實際上就暴露策略,會造成逆淘汰,因為程式碼開源,歷史交易資料可見,交易邏輯公開。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Andre Cronje:確實公開了競爭優勢,公開了操作策略。這毫無疑問。目前機槍池就有這種情況。例如我要在最新 LINK 擔保的機槍池部署新策略,借入 TUSD,之後存款,因為那樣會有 50% 年化收益率。要比你借入的 0.1% 利息高很多。我部署後,mStable 裡沒有 TUSD 了,那現在最多資金只有 55%。yCRV 和 USDC 也都一樣。

已經有人知道怎麼做這些了。他們會到 Discord 問:「嘿,現在的策略是什麼?」他們這樣問不是因為自己的錢在機槍池,而是想自己做。在傳統資本眼裡,這不好,因為明顯你要保護你的 IP、你的解決方案,做到這些你才把錢放進去。但我覺得在開放社會,這沒問題。因為你仍舊有懶惰的「農民」,不想總這麼做。讓我稽覈不同分叉程式碼就很疲憊。只要有新的(策略)出來,他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我都不會看這些。多數人會遇到 gas 費的問題,投資規模達不到規模,他們把資金放到機槍池就很合理,不用擔心高昂 gas 費。這些資金也可以進入 ETH 2 或 roll-up 解決方案或Layer 2 方案。這些都需要時間。或許市場變化,一年後都不需要 Yearn,它的存在只是為了解決當前的問題。

會有人複製 Yearn 的機槍池。我建議大家這麼做,因為會有費用競爭,會產生零和遊戲,大家就會得到零手續費方案,這就解決了資金低效的問題。這當然降低 Yearn 方案的價值,但我不覺得不好。如果競爭更多,年化收益率會達到更合理水平。這樣很好,銀行也是這樣。很多數字銀行出現,銀行業障礙也出現,但銀行總是有地區間差異。

論壇上曾經討論過,為不同地區或不同人群創造不同的 Yearn,這種想法我覺得很好,這也是我支援 YFII 分叉的原因之一。這是中國人的 DeFi。我做的 Yearn 產品不會接觸到這類人群,因為我的網站、推特等等內容都沒有翻譯,我也沒辦法和他們交流,也不怎麼用微信,所以這樣(複製 YFI)不錯,即使是競爭關係,但是他們進入的是細分市場,我所沒有接觸到的市場。有人能擴充套件市場,我沒意見。我的態度可能與 YFI 持幣人相左,因為他們想讓更多資金鎖定在 Yearn,透過參與治理獲得更高投資回報 (ROI) 。但對我來說,這種方案越多,就可以更多挖掘資金低效的地方,讓更多人參與。我一直覺得這對市場有促進作用

Hasu:是的。放大了看。我開始覺得 Yearn 是對沖基金或像機器人投資顧問。在另一檔播客中,你稱之為「智慧存款賬戶」。但我們探討越深入,我越覺得這是雙向投資市場。一面是 LP 提供資金;另一面是投資策略提供者,提供額外的投資策略。你是否認同這種看法?

Andre Cronje:絕對正確!不同地方我都談過,LP 只想提供 DAI,回報還是 DAI,不太關心你做了什麼。另一方面就是你有策略,就是部署資金的基金。理想狀態實現最酷的就是,市場上有很多資金,有投資策略開發者去某個協議寫策略,最後達成不錯的交易。就是我們提供資金,你得給我回報。當我們實現這個就很理想,資金也會獲得話語權。

抱歉,跑題一下。這種代理機槍池也有問題。用 LINK 機槍池,把幣放進 Aave,借入 USDT,再把 USDT 轉入 Curve,獲得比借貸利息高的收益,之後買入 LINK 再償還 Aave 借貸,賺取差價。如果有一百個人這樣做,那會有用,但只會在市場不同時間不同點位有用。如果機槍池一直這樣做,就會帶來持續的購買壓力。

我偏向把機槍池看作是「巨鯨」,在生態中有自己的比重。我們已經看到某些情況下機槍池的作用。我覺得策略開發者只是像我一樣的人,看到特別酷的方式,就花幾個小時做出一個策略。但我覺得從現在開始三個月或六個月,資金部署者會變得很專業,他們知道如何利用自身優勢。有激勵系統很合理,把錢存進去,你的淨收益要比分散在不同市場高。長話短說,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社羣繁榮的秘密:

協議開放透明和資訊傳播快

Hasu: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你剛提到的,加密資產交易中的 meme 文化重生。傳統金融的 meme 交易文化 2000 年的時候就消失了。我說 meme 交易,就想到主動投資者上電視說某個是騙局。有意思的是機槍池形成 meme 文化,「巨鯨」就是 meme 交易一部分。你是否覺得機槍池創造者或策略開發者圍繞策略創造了整個 meme 文化生態,大家只是仿效,成為趨勢交易,而不是原生交易?

Andre Cronje:就像是資金部署時的自圓其說的預測,我不介意。例如 yCRV 機槍池挖 YFII,很多人交易促成了 YFII 價格下降,挖幣、出售……這就產生了很多寄生機槍池,它們只是為了獲得治理代幣獎勵。我實際上很不喜歡這樣。但同時,這也很有意思。我一直在追蹤所有事件的發展,明顯市場掛單深度變差,但據我觀察市場上許多其他「農民」並沒有拋售。

但大家都喜歡機槍池就是「寄生池」的說法。我在 Discord 和 Telegram 看到很多人只是挖到代幣就拋售,所以就有這種想法,機槍池挖代幣,價格就一定會跌。要是大家都賣,那就會讓預測成真。我在觀察代理機槍池,有好的一面,他們一直在買。我當然喜歡積極的文化。

我覺得很多鏈上交易員會緊盯「巨鯨」操作。如果他們看到有「巨鯨」建倉,他們就退出倉位。之所以退出倉位,是因為按照行為模式交易。在 yVault,如果這種方式有效,那會產生很大影響。以 yCRV 為例,你追蹤的 200 萬美元不是「巨鯨」,而是機槍池。由於開放社羣文化,的確有 meme 文化形成。我也沒法預測發展,總之很酷。

Hasu:做個簡單比較,我第一次看到 Yearn V2 推出機槍池挖礦,很像 Numerai。老派加密貨幣投資者認為這種眾包交易在傳統市場會有效,但目前來看結果不好。但 yVault 就把眾包交易模型做得很好。那你覺得鏈上交易哪些優勢比較適合眾包交易實驗?似乎鏈上交易有很多優勢,要比傳統市場好很多。那麼你覺得為什麼這會發生?社羣為什麼這麼有活力,又是怎麼做到的?秘密是什麼?

Andre Cronje:我覺得是綜合因素,完全是直覺,沒有資料,(Hasu:瘋狂已經延續一個月,沒有可靠的統計資料),資料完全是零。我只能說,第一點是因為機槍池完全開放的特性。任何人都可以看到這些策略。社羣推出很多網站,比如 stats.finance/yearn、feel-the-yearn.vercel.app ,都是社羣自發建造,功能都不同,可以看到目前機槍池狀態。我覺得第一點已經做到。鏈外交易的傳統市場,更像是閉環,你不必觀察大額資金做什麼,因為你沒法緊密監控

除了第一點是機槍池的開放特性,第二點則是資訊獲取更容易,資訊傳播更快。傳統市場中有很多障礙阻止大家與競爭者或不同群體對話,但在加密貨幣領域,由於開放本質,資訊傳播快。我喜歡做的就是計算在鏈上部署策略用多長時間,也不會發布。我只是想在以太坊部署研究策略,玩一週左右再正式釋出。

但一放到鏈上,我就會在 Discord 或 Telegram 看到大家討論,分析比目前策略好的原因。一般這幾個小時就會完成。在傳統金融領域絕對不會出現這種問題,你不會看到其他人策略。即使拿到,你也不會分享。所以這兩個因素促成自我實現。如果機槍池切換策略,一定是更好的策略,我猜是這兩個因素起了很大作用。現在上線一個月,有很多讓人興奮之處。也引來很多注意力,六個月後可能大不同。我很高興能看到演化,我也覺得這兩個因素對 meme 文化也有很大影響。

Hasu:完全同意。我覺得這個領域有很多需求,比如一鍵分配資金,但是需要讓使用者理解且得到使用者信任,這是鏈上策略的優勢。鏈下的策略可能更謹慎,收益更高,很難搶先交易,但你要信任資金操作人。再回到投資雙向市場,我很好奇,未來你將如何激勵開發者提供策略?

Andre Cronje:策略開發者會獲得一定比例業績費。以 YFI 機槍池為例,抵押代幣,獲得 YFI 治理代幣,切換回 yCRV LP 代幣,清盤的時候 0.5% 作為業績費分成,剩餘的給 LP。策略開發者可能會拿業績費分成的 50%。現在我開發策略,業績費分成是零。我不關心產出,但設計模型是要激勵策略開發者。作為策略開發者,我肯定要讓自己的策略最好,能有人用,這樣我會有更多收益。

但這就是目前的設計,最終的樣子我覺得會很不同。也許是通脹模型,代幣委託給策略開發者。關於激勵 / 懲罰獎勵結構,我主張由社羣治理參與者討論投票決定,我自己不是這方面專家。目前就是有一定比例的業績費獎勵。

APR 並非重要指標

投資要綜合考慮多因素

Hasu:公開市場的投資策略,我有大量證據表明最低收費策略能吸引最多資金。傳統金融被動投資領域就有這方面問題, ETF 的費用率最低,是主導投資工具。一般策略都會給參與治理者和 YFI 持有者支付一定費用,也給實際策略開發者支付一定費用。那你覺得最終會不會有策略開發者和 YFI 持有人,因為持有 YFI 而獲得費用收益?你覺得他們會不會為市場帶來更有競爭性的產品?

Andre Cronje:只要降低手續費,對大家都好。我目前的機槍池策略是隻需要表現好過競爭者。就這個差別,這是治理自由,因為我放心把錢放在那裡。我不一定要 22% 的收益,20% 對我就可以了,我不需要一直去看資金往哪裡放,我自己轉移資金要有 gas 費。其實還有很多隱形費用,這是另一個話題。我只是簡單說說,有很多隱形費用沒有算入挖礦收益中,我對此有點自責。這就是為什麼我不想用每日年化收益率、日增長、年化收益率這些指標,APR 其實有很大偏差。

即使是目前 100% 的 APR,這也是過去 24 小時的變數。假如你有一萬美元,因為高利息,你想從目前的策略轉到那裡,過去 24 小時賺得 27 美元,很快就抵消掉 gas 費,因為你要把錢從一個地方取出再存進另一個地方需要付費。這又回到最初的問題,淨收益是要減去手續費,算上研究投入,算上時間。要直接回答這個問題,我總覺得這有點像零和遊戲,因為資訊開放,傳播迅速,有可能競爭者加入很快變為零。

也有可能會出現競價規則,就像傳統金融市場中很多類似的情況。也有可能一些收益聚合器決定是否收取 5% 手續費,也許會成為標準。這樣也不好,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要看它會怎麼演化。我覺得市場有足夠資金,偏好不同,對不同解決方案有很大空間,會有很多不同定價模型。

Tarun Chitra:插一句,現在不只是你,很多人在推廣拋棄 APR 指標。但傳統市場甚至沒有換到完全市值權重指標,所以 APR 可能會一直用下去。

Andre Cronje:是的,我之前發推說過,新的每日年化收益率與流通量和完全稀釋市值一樣,沒什麼意義。這些資訊只能作為參考。現在我有點擔心,新手使用者只看這個。年初的時候,我很有信心,人們把錢放進這個系統裡,是基於對系統運作有足夠了解。我覺得這些人會對自己的錢負責,放進去一百塊,他們就會追蹤這一百塊的每步走向。

最近幾個月我倒是很擔心,大量資金湧入,資金流入速度告訴我,使用者完全不管產品運作系統,現在大家只看哪的 APR 最高,完全不考慮淨收益、gas 費、機會成本、聚合器作用等等。因為你看 Yearn V1 機槍池,有人報所得 APR,意思就是你就存入一美元,一天後會有多少增長,通常收益不會很高。收益可能是 8%,現在一個區塊借貸 sUSD 利息可能飆升到 64%,然後有人就發推說收益 65%。大家就把資金不斷存入,希望得到 65% 收益,一個區塊 65% 收益並不意味著後面的都是這麼高。這就是我擔心的。六個月前這種沒問題,因為當時的資金都很專業。

Andre Cronje:沒有不敬之處,只是覺得現在的資金有些不專業,我只是擔心這些問題。越多資金湧入,我越擔心如何向外界呈現這些指標資訊。我要是發推說這些,參與度也很少。我要發推 APR 170%,就會被分享四千次。我們現在變成了,要是有人提醒風險越來越高,提醒小心,就會引來攻擊。

Hasu 寫的文章也發生過類似情況,人們因此攻擊他。我覺得分享這種資訊很重要。幾天前我告訴大家別太在意這些指標,不要被這些指標左右,這樣本身就很危險。不好意思,我偏題了……

Hasu:是的,我喜歡你發推說關注實際收益率而不是 APR。我也覺得目前教育使用者很重要。我們看到無常損失也對 LP 造成很多損失,這類指標本身就有誤導性。所以對這些指標和預期有正確認識很重要。

Andre Cronje:總是會有人不關心這些。他們只想用數字譁眾取寵,獲得注意力或其他什麼。我覺得我們需要標準化這些資料。我看到很多聚合網站的 APR 資料每日調整,我只是覺得這不是很好的指標。

Hasu:和 Andre 的第一集採訪到此結束。幾天後我們會發布第二部分,主要討論 Yearn 和 DeFi 生態的治理。個人認為治理不僅是加密資產領域最熱門的話題,很多專案都發行了自己的治理代幣估值極高,而且治理也是被誤解最深的主題。很期待和大家分享,下次見!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