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巖:通證經濟三個不同層次的目標

買賣虛擬貨幣

孟巖|CSDN副總裁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是現代經濟學的基石性理論,告訴我們兩個基本觀點:第一,好的市場經濟是組織人類大規模協作的效率最高的方式;第二,要達到市場經濟的最佳狀態,需要明確的私有產權和非常低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越低,一個經濟體能達到的生產率就越高。

1.區塊鏈對商業的意義

最近有人說,所有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的中心化應用都可以去中心化,這話是不錯的。但是反過來,僅從功能上來說,所有區塊鏈上的 DAPP也都能以中心化 APP 實現。那麼,差別究竟在哪裡呢?

差別其實不在功能上,不在什麼“業務痛點”上。只要說用區塊鏈解決什麼業務痛點,九成情況已經走錯了方向。區塊鏈以及去中心化技術,解決的不是業務痛點,而是在一個缺乏信任的環境下建立信任和傳遞信任。信任是商業的基礎,我們今天任何一個行為和交易都離不開信任。所以,區塊鏈對於商業的意義,正如網際網路對通訊的意義一樣重大。

但如果環境中並不缺乏信任,那麼區塊鏈的必要性就不那麼突出。其實用當代的密碼學協議,也能增強中心化系統的信任度。但唯獨在跟錢或者說跟價值符號有關的場景下,人們受到的誘惑太大了,太有動力去造假了,甚至中心化權威也忍受不了這種誘惑。因此在這些場景下,信任是缺乏的,區塊鏈就變得很必要了。

通證就是新一代數字經濟中的價值符號,通證可以跑在區塊鏈上,也可以不跑在區塊鏈上的,但是如果不跑在區塊鏈上,可信度就不是最高的。當區塊鏈技術基礎設施成熟之後,通證沒有理由不跑在區塊鏈上。

2.從股票到通證

1609年,荷蘭阿姆斯特丹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股份制成為公司制的基石。一家公司成立的時候有股東,股東承擔風險,提供初始投資。然後公司發展起來了,招收員工,跟合作伙伴一起生產產品,為客戶提供服務。雖然一個企業的成功需要很多方面力量的協同,但是這個企業未來的所有權、收益分配權只跟股東分享,跟合作伙伴、員工、客戶的利益關係全部用現金結算完成,一單生意做完就關係了結,公司未來的發展跟你沒關係,這是現在的公司制。

那麼通證經濟要幹什麼?就是要透過挖礦和各種通證獎勵一點一點把公司的所有權送給社羣,一點一點地讓參與者成為這個通證經濟的主人。通證經濟真正超越傳統經濟模式的,就在於把所有權和未來收益分配權透過通證分配給社群裡每一個人,而不是隻給到一小部分股東。通證經濟模型是區塊鏈社群的基本經濟制度。

為什麼通證經濟有用呢?我們相信,如果把權益跟社群合理充分的共享,就會帶來更大的價值創造。其中最大的成功就是比特幣、以太坊這些社群。短短几年就構造了上千萬利益相關者參與的社群,大家在完全自願自由的情況下,以通證為紐帶,形成事實上的協作關係,支撐起數百億美元的價值。

這個事情非常具有啟發性,它告訴我們,如果更無私一點,更開放一些,把賬算得更細緻一點,把分配規則設計得更公平一點,是不是僅僅靠網際網路,就能構造比現有企業更具競爭力的協作組織呢?

把蛋糕分好,就會把蛋糕做大。這就是通證經濟的根本出發點。說白了,傳統企業,甚至網際網路公司最多能到哪?最多也不就是給你最好的產品,最棒的使用者體驗,最大的折扣,甚至免費,各種紅包,各種券,我們怎麼樣?我們能把所有權都送給使用者,看你們怎麼跟我們拼?

雖然通證經濟從原理上講非常簡單,比如去商店買東西,每買一瓶水都可以獲得這個商店未來的一點點的收益分配權或者股權,你當然會選擇優先去這個商店買東西。那實際上操作起來,大多數的通證經濟都還沒有做好,沒有做到位。

3.通證經濟的兩個車輪:鑄幣稅、時間價值

如果你投資了一個通證,然後你獲得了激勵,激勵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你可能自己感覺是1000塊錢買進,5000塊錢賣出,你得到了4000塊錢的激勵。但實際上嚴格來講,我們應該把激勵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鑄幣稅,另外一部分是時間價值。

“鑄幣稅”就是token的鑄造成本跟市價之間的實時差值。比如說比特幣,現在是11500美金一枚,挖礦成本是3500美金。也就是說,比特幣礦工只要挖出一枚比特幣,頓時就獲得8000美金差價,這8000美金的差價就是“鑄幣稅”。如果把比特幣放在冷錢包,等一年再賣出去,而這時比特幣從11500美金漲到了15000美金,這部分增值就是時間價值。

一個健康的通證經濟其實有兩個分配,原來我們稱為“零次分配”和“一次分配”,現在用“鑄幣稅”和“時間價值”來表達,則更加生動形象。

那麼“鑄幣稅”分配給誰?這是一個很剛性的激勵。比較理想的情況是,鑄幣稅能夠直接激勵到社群裡最重要、最核心的人物,然後努力把社群做強,把經濟體做大,把核心經濟行為放大,然後隨著規模不斷增加,體系不斷增長,使token產生時間價值。

比特幣的鑄幣稅分配給誰?我們都知道是屬於礦工的。比特幣的礦工除了挖礦之外,還有一個角色,或說是一個使命,就是記賬。那麼比特幣作為一個全球賬本,它的“鑄幣稅”就是用來鼓勵那些誠實記賬的礦工。那麼比特幣的鑄幣稅分配是不是能夠做到這一點?比特幣的節點在挖礦的過程當中消費了很多電力,可以理解為,這些記賬的會計在一個大場地,每個人不斷消耗算力、電力,然後在自己的桌子上壘起厚厚的一沓誠信保證金。比特幣的體系是記完帳之後,所有其他的礦工能夠給你做驗證,如果你記賬不誠實,那麼其他人就不認你的比特幣收入,你壓在桌子上厚厚的這一大摞誠信保證金就打了水漂。這個處置跟比特幣的目標是不是一致的?顯然是一致的。因為比特幣要做的就是一個全球範圍內的可信賬本,那麼鑄幣稅的分配跟它定位是一致的。

那麼相比而言,以太坊的“鑄幣稅”就有點問題。以太坊的定位並不是一個全球賬本,而是一個全球計算機。以太坊本來應該拼命鼓勵開發者在上面開發有用的應用程式,把資產放到以太坊裡面來,做各種各樣的智慧合約,然後基於這些節點,想辦法幫助這些有價值的應用程式在我這得到順暢的執行。但是這麼做其實得不到太多,只能夠收一點點可憐的gas費。當gas費高了,整個社群還要哭天喊地。所以做這件事沒什麼太大的效益,還不如踏踏實實去做礦工,耗算力來挖礦。以太坊系統的鑄幣稅分配完全是抄比特幣的。如果我們有辦法回到2015年去修改以太坊的這樣一個協議,想辦法用一種相對來講“防薅羊毛”的演算法或者是一種制度,讓以太坊的礦工節點在承擔計算機執行的時候,能夠分配到比較多的鑄幣稅,可能以太坊會比今天的發展更好。

EOS曾經非常火,它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它違背了可持續原則。EOS今天的市值是大約40億美金,大家知道,在上市之前它融資並且變現的金額就約為40億美金。這意味著EOS的創始方在整個專案還沒上市之前,就把鑄幣稅全部已經收完了。這相當於你讓某個人完成一件工作,而且此人對於整個專案至關重要,你先把錢付完後,你也沒有任何手段監控他。那麼請問,這個中心有什麼樣的動力去不斷把這個事做好呢?EOS每年只分給它的21個超級節點百分之幾的通貨膨脹,這樣的“鑄幣稅”就非常少。

透過對比特幣、以太坊、EOS的發展的分析,可以看出,雖然並不是說鑄幣稅是決定性因素,但大家可能也會覺得鑄幣稅跟一個專案的定位,跟專案的聲稱目標以及激勵原則是否是一致的,這是很有影響的一件事情。

“鑄幣稅”是“驅動輪”,“時間價值”是“從動輪”, 兩個輪子之間相互配合。如果持續健康地運轉,以下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1)需要有消費性。消費性的意思是什麼?就是系統必須要向外界提供消費的產品服務,不光只是一個財務投資計劃。

2)要有驅動性。“鑄幣稅”的分配要能夠激勵社群的核心角色,讓他們能夠為社群的成長不斷做貢獻。

3)需要有網路性。當核心人群被鑄幣稅驅動之後,隨著人群的不斷增加,價值能夠以超過線性的速度成長。這裡,我舉比特幣為例:2010年5月22號是比特幣第一次產生價值,當時有人用一萬個比特幣購買價值40美金的披薩,當時比特幣的價格大概是0.4美分,隨著比特幣社群不斷成長,時間價值迅速放大。假設2010年5月22號那天,比特幣社群人口是5000人,到今天是五千萬人,大概成長了1萬倍,但是比特幣的價格從那天到現在漲了300萬倍,也就是說,價值比人口的成長速度要快,具有網路性。

4)反射性。也就是說整個系統的價值如果上升了,要反饋回通證的價值,而且要讓通證的時間價值跟鑄幣稅都上升。

5)要有可持續性。鑄幣稅的分配一定要一點一點、可持續地推動系統的發展。我們具體看一些例子。

4.Libra分配激勵的特別之處

如果把Libra作為一個token,把所有Libra成員:100個聯盟、分銷商、使用者,再加上各種各樣APP裡使用Libra的人,內部激勵怎麼分配?這種分配會導致什麼後果?在討論這個問題時,實際是把Libra當成了一個有邊界的社群。

我們要先搞清楚,Libra的“礦工”是什麼人?很多人覺得Libra的礦工是這一百個節點。其實不是,Libra的礦工其實是你我這樣的使用者。當我們拿出1萬人民幣或者1萬美金去購買Libra的時候,挖礦行為開始啟動。承銷商在Libra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它接收你的法幣,然後自己跑到外匯市場上,湊成一個符合Libra要求的貨幣籃子,再去Libra的節點去購買Libra,再把Libra還給你,這個動作才算完成。因此,你我這些使用者是Libra真正的礦工,是Libra挖礦這個行為的啟動者。

但有意思的是,我們既是礦工,但是卻不是鑄幣稅的獲取者,相反,我們是鑄幣稅的繳納者。這是Libra跟比特幣、以太坊、EOS都不一樣的地方。也就是說,你是“礦工”,但是你不得到鑄幣稅,你是繳納鑄幣稅的,那麼在Libra這個系統當中,誰獲得了鑄幣稅呢?是reseller,也就是所謂的承銷商。

這個承銷商獲得鑄幣稅的體系,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及後果。因為,我去購買Libra的時候,除了購買它的價值本身之外,我要另外繳納一筆小小的鑄幣稅交給承銷商。那麼我為什麼要交鑄幣稅給承銷商?一定是因為我獲得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是什麼?最直接的就是,Libra作為一個全球流通貨幣的流動性溢價;而承銷商則由於向你提供全球流動性議價,所以能享受鑄幣稅。

這個體系設計會帶來一個後果,整個鑄幣稅的分配會沿著對全球貨幣流動性這件事情有需求的地區,自然進行分配。像某些國家限制貨幣,不讓你自由兌換,然後你自己的國家貨幣不穩定,越是這樣的地區,越是會出現一個巨大的鑄幣稅差價,然後一堆的承銷商會沿著鑄幣稅差價建立一個分銷網路,來獲取鑄幣稅。

這帶來一個結果,Libra會自然而然在全世界形成一個鑄幣稅的不平衡狀態,然後會在那些對於對貨幣流動性特別有需求的地區形成巨大的差價,然後裡面會形成很多的、無孔不入的毛細血管分銷網路。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所謂的“新的貨幣戰”。注意,這個毛細血管不一定出現在現實世界當中,它完全可以是在網路當中,甚至是暗網當中出現。

Libra最為不同的在於它是一個雙幣系統,Libra在它的一百個節點中會分配一種叫做Libra Investment Token(LIT)的通證,通證是用來分配系統當中的收益和利潤的。我認為Libra的利潤來自整個Libra交易過程當中所收的手續費、交易費、跨境轉賬的服務費用、各種各樣的institutional利潤等。而獎金是什麼呢?我猜可能來自利潤的一部分,也可能來自某些特別的鑄幣機制,然後把一部分鑄出來的通證存在獎金池,用來獎勵LIT的持有者。隨著匯率的變化,一部分Libra可能被憑空增發出來,這部分Libra就可以用來做獎金。

Libra這個模型其實是我最推薦大家無腦採用的一個模型,即一個通證專心專意做流通,另外一個只用來分流透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利潤。流動過程當中分配的利潤,是不是又觸到了STO這條線?確實是的,Libra的LIT是一個如假包換的STO,那麼將來它如果要上市流通的話,它就必須要走STO的監管路徑。但很可能LIT在一開始,以及相當長的時間內,都不上市,只在一百個節點內部流轉。因為不向公眾發售,並不觸犯證券法。

6.從單通證到雙通證

讀一下哈耶克的《貨幣的非國家化》,就會知道,當貨幣的市場地位由自由競爭決定而不是政府指定,那麼長時間來說,貨幣就跟普通商品一樣,最終決定其地位的,只能是滿足使用者需求、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

現在看上去比特幣的地位似乎不可撼動,那是因為其他幣存在的時間還太短。比特幣現在是十歲,萊特幣是六歲,以太坊是四歲,BCH 不到兩歲,EOS 只有一歲,差別是很大的。但是過三十年呢,比特幣四十歲,萊特幣三十六,以太坊三十四,BCH三十二,EOS三十一,差距就沒那麼大了。大家不要忘了,還會出現由政府或者主權國家聯盟支援的數字貨幣,未來的競爭將會很激烈。

每當比特幣價格崩盤的時候,市場上就會出現各種聲音,什麼點位是支撐位,什麼時候礦工會出手,什麼時候位元大陸會出手,經過2018年11月的暴跌,大家知道這全是扯淡。暴跌的時候,根本沒有剎車,不會有人敢跟市場對抗。從數學上講,單通證系統註定是正反饋系統,也就是漲的時候拼命漲,跌的時候拼命跌。強大如比特幣,也會有衰落的一天

我們就自然形成一個猜想,也許一個健康的經濟體系至少需要兩個通證。關於雙層通證,還有一個經典案例是MakerDAO。MakerDAO的目標是為了產生一種美元穩定幣,叫做DAI。它在系統中設定了兩種通證,一種通證是DAI,還有一種叫做MKR。

當然,也可以說它系統當中還存在第三種通證,也就是以太坊的以太幣。這個系統把這個以太幣變成一個ERC20的通證,叫做PETH,然後把PETH作為儲備,儲備到庫裡,再以儲備為基礎發出DAI。但是我們要知道,如果一定要把這部分以太看成是一種幣,也是可以的,但事實上它也可以是黃金,也可以是一個資產的MBS,也可以是一個倉單。這些東西都可以,所以我們不把它看成系統雙幣當中的一個,我們還是主力研究它的DAI和MKR之間的關係。

大家要注意的是MKR的作用。MKR是代表整個體系的權益通證,它的原點價值(整個通證找一個最基本的價值)是,如果想把DAI還回去,贖出以太來,要交一部分MKR作為費用。用以太去抵押產生DAI是非常通暢的,當反過來要用DAI去把以太贖回來的時候,要交一部分MKR作為過路費,這樣就給MKR找到了一個剛性需求場景。這就給權益通證在系統裡安排了一個特別的確切功能。這樣一來,一旦當以太坊價格暴跌,整個以太坊的倉儲裡面的價值可能會劇烈暴跌,可能會導致在外發行的DAI負債會超過現在以太坊的安全水位。在這種緊急關頭,他們的智慧合約會自動抵押一部分MKR進到倉裡,去加倉、去支撐對外發行的DAI的價值。如果整個系統都完全崩潰了,MKR作為整個體系的收益持有者,同時也要承擔整個系統崩潰的風險,收益跟風險也還是對稱的。

兩個通證在一個體系當中流通,一個叫“流通通證”,另一個叫“權益通證”或者“權益幣”。我們從MKR和DAI的互動關係,來看雙層通證的優點,即流通通證可以儘可能地追求最大的流通性,而權益幣就只專注於追求長期升值,各司其職;流通通證通常為低波動幣,為系統提供了一個可靠的記賬單位。兩者之間可以相互支援。比如說,可以透過相互分配權益通證的方式來分紅;流通通證這方面,比如說像交易或挖礦,當你用我的流通通證進行交易,我會給你權益幣作為獎勵。

當然,雙通證系統缺點也是很明顯。首先在於流通通證的實現比較困難,流通通證是一個低波動的穩定幣,而大家都知道,穩定幣實現起來特別難。

如果錨定外部的穩定幣,比如USDT或者法幣,就需要有準備金。如果直接使用第三方穩定幣。當然,可以直接使用第三方穩定幣,但“踩剎車“的時候,我們會希望讓我們的權益通證多分一些穩定幣,可是這個時候,我們手上卻沒有穩定幣的發行權,難以借力。

還有一種常見的做法:以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來承兌。比如說,如果我是賣水的,那麼我的通證就可以兌水。但使用者不可能一下子需要2萬瓶水,對使用者不存在太大的意義,公信力、接受度有限,而且大量企業存在嚴重的超發現象。

有一些著名網際網路公司積分超發的例子,每一個積分都相當於他們對外的負債,背後都繫結了某些需要公司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來承兌。因為“反正使用者一時半會兒不會來承兌”,這些網際網路公司就會有超發過多的積分。但有朝一日,他們算這些積分的時候,就會嚇一跳,因為發行在外的、需要承兌的積分可能已經超過了他們很長時間的銷售額和利潤,這就非常可怕了。

權益通證的缺點就是監管障礙比較高。只要權益通證一分紅,就會立刻被認定為Security Token。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大家要去做STO,然後去合規,找一個STO交易所,找那些合格投資人,再來吸引他們投資--這整個過程幾乎是讓人絕望的。也許這個情況在一年以後會好轉,因為最近BlockStack剛剛拿到美國證監會的批准,這有可能預示著STO將被逐漸啟用。

雙幣關係要想辦法相互咬合、相互支援,在關鍵時刻“踩剎車”或是要“爬坡”的時候,會有很多手段來支援。從時機上來講,先選擇單通證,然後等到整個生態漲到一定階段了,有一定的實力了,有一定的使用者量了,再去進行雙通證。如果一上來就做雙通證,使用者不容易明白,一定要由簡入繁。

7.通證經濟三個不同層次的目標

當我們用通證把一群人從一個弱關係社群變成一個強關係的組織的時候,這就是通證經濟的系統設計。簡單的說,就是為這個協作組織設定經濟激勵的制度,誰來生產,誰來消費,生產什麼,怎麼分配,要解決這些經濟學裡的基本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程式設計,只不過不是對計算機程式設計,而是對一個組織進行程式設計。

第一個層次叫做降低營銷成本,擴大使用者群。目標就是透過類似於遊戲化的方式,透過增強社群的凝聚力,提供一個有吸引力的預期,然後把一些權益返給社群,從而降低營銷成本,實現人帶人,擴大使用者群。

這個階段,創新和盈利是根本。通證經濟能夠大幅度降低營銷成本,幫助你創造客戶,建立社群,創造客戶顯然是一個企業最重要的使命。通證經濟跟龐氏騙局只有一線之隔,目前很多專案打著通證經濟的旗號,實際上是在做龐氏騙局。區別究竟是什麼呢?區別就是通證經濟的系統中一定有消費者,不能說所有人都是財務投資者,如果所有參與生態的人都是財務投資者,那麼這個系統就一定是龐氏騙局。

當有了一個強壯的業務和龐大的社群,社群內部進行直接的交易沒什麼太大問題,能不能在社群內部進行直接金融,也就是社群經濟開放金融。只有進入到開放金融的程度,說得直白一點,在社群共識的基礎之上建立了鑄幣權,在這個前提下,就可以不用考慮太多的、獲取外界利潤這樣的問題。

通證所代表的多維價值觀,以及通證時代可以見證到的高維經濟。今天生活的世界,好像只有錢才是可以量化的價值,其他的價值維度無法量化表達。結果呢,我們就傾向於用錢來表達一切價值,其實是單一價值維度社會中的異化現象。

這帶來什麼惡果呢?人們有一種傾向,對於同樣一份貢獻,一個社羣對它有個價值的評估,而社羣外面的人,往往傾向於低估這個價值。比如說有一個愛貓人組成的鏟屎官社羣,他們裡面的人對於收養流浪貓的意義就會有很高的評價,而另一個社羣是養水仙的,他們就會覺得收養流浪貓沒有那麼重大的意義。

區塊鏈的偉大之處就在於,社羣可以先用自己的通證把價值觀體現出來,一旦到二級市場和其他的通證交換,形成交換價格,這個價值觀也就得到了外在的承認。這意味著我們這個社會可以有更多元、更健康的價值觀系統,不會說是你有錢你就是大爺。還意味著你不需要為了賺錢而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你在任何一個領域裡做得出色,都可以獲得財富的認可,這樣一來,每個人可以活的更自由。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