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數字貨幣能否取代法定貨幣?

買賣虛擬貨幣

自從比特幣之類的加密貨幣開始流行以來,全球各地的中央銀行就一直在考慮是否應該建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

作為實施這種主權數字貨幣的先驅,全球各地的中央銀行有兩種選擇:

1.禁止所有現金交易

2.允許普通民眾直接在中央銀行開設賬戶

然而,問題在於,這兩種想法都可能造成相反的效果,並且產生一些相當不好的結果。

受到數字代幣取代法定貨幣的威脅,各國中央銀行現在正在探索由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的想法。簡而言之,CBDC是一種由儲備銀行支援或擔保的數字貨幣,可用作支付結算和帳戶單位。

迄今為止,世界各地的政府有兩種廣泛的聲音-全面禁止現金交易和允許個人直接在中央銀行開設賬戶。

中央銀行擁抱CBDC的原因

最早的銀行服務出現的原因是為國家基礎設施和私營企業的融資提供資金。自那時以來,中央銀行已經發展到管理財政政策和引入創新的支付結算服務。2000年代初期,網際網路銀行的推出也為該行業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使人們無需依賴實物紙幣就可以輕鬆獲得資金。它被普遍認為是近年來最深刻的技術創新。

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是現時代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直到冠狀病毒)。雷曼兄弟倒閉後,有20多家大型銀行申請破產。在雷曼危機後的世界中,中央銀行失去了民眾的信任,並受到了媒體的不斷監督審查。

比特幣在2008年的推出是對銀行系統缺乏信心的直接回應。從那時起,加密貨幣市場發展迅速,公開市場上有著3000多種數字代幣。在比特幣剛興起時,雖然中央銀行並沒有理會比特幣,但現在他們已經接受了該技術,並正在考慮如何證明自己基於區塊鏈的資產具有破壞性。

2015年2月,英格蘭銀行成為首批提出CBDC概念的中央銀行之一,該研究名為“一個銀行研究議程”。自那時以來,許多人質疑潛在的CBDC是否應與一國的法定貨幣共存或完全取代。

對現金交易實行一攬子禁令

根據聯合國釋出的一份報告,惡意參與者在2011年洗了1.6萬億美元,佔GDP的2.7%。當現金易手時,現金佔總額的很大一部分。經濟學家和金融專家警告說,大多數高面額的紙幣最終都會被洗錢的人所利用。這主要是因為從銀行兌現後,貨幣不再是銀行系統的一部分。

銀行本身利用存入帳戶的現金為企業和個人發行新的貸款,以換取抵押品。資本在經濟中的流動導致就業、基礎設施的發展和資源消耗的增加。所有這些都為經濟繁榮和增長做出了貢獻。

經濟學家Miles Kimball提出了轉向無現金銀行系統的強烈論據,並詳細說明了完成過渡所需的步驟。Kimball在他的部落格“電子貨幣作為貨幣系統的路徑”中,解釋了硬貨幣和軟貨幣過渡的可行性。中央銀行可以下令發行超過一定規模的所有舊貸款,以電子方式進行結算,以防資金困難。在從軟貨幣過渡到電子貨幣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法定貨幣清算舊債務,而只能使用電子支付清算較新的債務。

但是,在實施全面禁止現金交易之前,研究該國的現金流通百分比非常重要。如果很大一部分人口被剝奪了銀行服務,只能獲得現金,那麼實施禁止現金交易的禁令可能會導致經濟下滑。在已經存在低現金流通水平的國家中,將法定貨幣數字化比較容易。流通中的大部分貨幣已經存在銀行,因此,正常生活不會受到影響。但是,這也可能導致非法洗錢活動的中斷。

允許中央銀行開設零售賬戶

實施全面禁止現金交易的第二種選擇是允許中央銀行直接為消費者開設零售帳戶。然後,CBDC將直接存放在這些帳戶中,而不是存放在商業銀行中。此舉的直接結果可能是隨著經濟中資本枯竭而導致商業銀行倒閉。商業銀行目前是銀行業的生命線,因為它們為貸款和銀行服務提供資本。

對於中央銀行而言,財政政策和保持外匯儲備比向大眾提供銀行服務更為重要。實際上,這就是首先建立商業和私人銀行的原因。

話雖如此,但分析人士一直抱怨商業銀行沒有將降息的變化傳遞給消費者。因此,回購利率的變化並不總是與商業銀行利率和存款利率的變化相對應。大多數銀行都避免將收益轉移給消費者以增加其短期收入。然而,在中央銀行推動的CBDC經濟中,消費者將能夠立即享受降息和更快地結算國際支付的好處。

CBDC由發行儲備銀行支援並被接受為法定貨幣。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20年1月22日釋出的報告中得出的結論是,全世界的中央銀行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意識到CBDC的想法。

世界經濟論壇聚集了40多家中央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代表,以建立CBDC政策制定者工具包。到目前為止,柬埔寨國家銀行,烏拉圭中央銀行,泰國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和東加勒比海中央銀行已同意使用該工具包為自己未來的潛在CBDC制定計劃。

突尼西亞,塞內加爾,委內瑞拉和馬紹爾群島政府已成功完成了發行國家支援的數字貨幣的試驗。日本,瑞典,瑞士和歐元區的中央銀行已與國際清算銀行聯手開發了CBDC。其他中央銀行是否對CBDC採用這種方法還有待觀察。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