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困境與DeFil崛世而起

買賣虛擬貨幣

本文由IPFS原力區原作

DeFi(去中心化金融)熱潮自今年6月起,逐漸蔓延區塊鏈圈。儘管出現諸如盜幣這類安全事件,到如今DeFi依然成為“接盤”BTC、ETH的一大浪潮。

之所以被眾人推崇,得益於其保障使用者隱私、提升服務系統容錯性、實時跨域交易。但筆者認為其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減少了中心化第三方對於使用者金融需求的評估這一環,可以便利地為陷入金融困境的使用者提供解決資金。

高開高走的DeFi

DeFi的歷史雖不長但也絕不是今年的新概念,距第一個DeFi應用MakerDAO的誕生已近3年。2017年12月MakerDAO上線,瞄準穩定幣市場,用時半年鏈上鎖倉量便超過了1.5億美元。

在MakerDAO的成功下DeFi應用開始氾濫,同時DeFi發展方向也起了微妙的變化。2018年Compound、dYdX、Uniswap、Dharmar、Augur、WBTC上線,“菠菜”、“穩定幣”突圍,成了一個角逐“鬥獸場”形式,但所有人都很難洞察清楚它的未來。

DeFi鎖倉量,DeBank

之後Synthetix、DDEX、dForce、Veil、Kyber、InstaDapp、Loopring、Balancer、Aave相繼上線,至今DeFi主要以資產聚合器(機槍池)、Farming借貸、DEX三類協議發展最為蓬勃,據DeBank統計全網基於以太坊的DeFi協議鎖倉總量高達117.73億美元。

困境與機會並存

DeFi是一種極具競爭力的資本重新分配模式,在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的同時將參與者競爭效率大幅提高。DeFi會加劇競爭的激烈程度,促進良性競爭,但目前除資產協議、穩定幣應用外尚未可見一個清晰的可發展可落地專案。

理解市場需求、玩法、機制對於DeFi至關重要,所以核心不應在於專案是否盈利,良性的經濟流轉是長期發展的必要條件。目前DeFi通證經濟與現實業務聯絡不足,前期成本又普遍過高,沒有持續的正向反饋,這讓“嘗試”的成本愈發高昂。

據dappbirds.com顯示目前主要DeFi專案有57個,同時每天還有大量不知名的專案上線或死亡,總的來說這波DeFi浪潮中專案大概率將衰亡歸零,但這並不能阻擋使用者的參與熱情。

其實高昂的試錯成本不可避免,聚力在真正的業務上是DeFi從虛擬走向現實,從地下走向大眾的唯一途徑。

DeFil的蹣跚學步

9月22日,Filecoin專案負責人Colin在SpaceRace1慶典上提及到FIL+DeFi=DeFil的概念,主要包括:

FIL的抵押貸款,這需要有一系列應用使FIL持有者透過以太坊上的貸款平臺將FIL借給其他利益相關者;

構建一個礦工市場,允許礦商提供價格、客戶瀏覽市場。

當然這個概念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此之前官方也在Slack中提及這個想法。

DeFil的出現,首先緩解了主網上線後礦工缺少抵押的燃眉之急,有利於Filecoin網路的壯大,且能夠讓借貸者透過DeFi的形式獲利。一舉兩得,也或將可以成為抵押貸款市場的典範。

同時利用交易市場和客戶瀏覽需求使FIL的金融價值紮根,這是Filecoin又一重要動作——努力實現代幣利用率和經濟性最大化。

然而,這個專案還需多久才能實現,任重而道遠。

圈層生態崛世而起

與DeFi不同的是,DeFil服務於專案Filecoin,其自帶真實業務需求——為價值資料提供真實且有效的儲存與檢索,目前SpaceRace2階段內的Slingshot正在推進這一發展。

據Slingshot規則透露,在階段性測試結束後或將有大量應用、UI展示,無論是音影片、圖文、文件的檢索訪問,這都是對於完整資料的呼叫呈現。

未來Filecoin生態將會收穫更多基於真實需求場景的應用,配合FIL經濟的發展,再結合DeFi的概念性,DeFil絕不止步於借貸抵押。更多的使用方式必然助推FIL未來在市場的表現,吸引更多的人、應用、公鏈的傾入,構建更多的消費場景。

去中心化在路上

DeFi也好DeFil也罷,作為Web3.0的一部分,分化集權打破壁壘的方向是一致的,技術困境不再會是其實現的最大阻礙,如何將Web2.0在Web3.0重構和呈現並打通人與程式的互動是一個需要再次深刻討論的話題。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