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 巨集觀邏輯思辨

買賣虛擬貨幣
「除了比特幣,我們一無所有。」在區塊鏈誕生的第十個年頭,這是許多人的真實想法。實際上,一個技術誕生了十年還沒有應用落地,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信仰寒冬中,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將帶你穿越紛亂的表層世界,直抵行業的根源。篝火旁取暖,漫漫寒夜的盡頭,就是新的黎明。本文旨在從一個極遠景的視角論述和推演 Web3.0 的頂層思維,試圖說明區塊鏈和 Web3.0 不僅僅是許多人眼中的募資話術,而是有著合理的社會和商業邏輯的大勢所趨。將聚焦於以下五個主要問題:
· 為什麼會有 Web3 和區塊鏈?· 什麼是區塊鏈?· 什麼是 Web3?· Web3 和區塊鏈的關係是什麼?· Web3 和區塊鏈將為整個世界和每個個體帶來什麼?因為筆者自身思維和知識面的侷限性,在諸多問題的理解和思考上,不可避免地會存在盲點和謬誤,歡迎糾正、補充和探討。區塊律動 BlockBeats 相信,Web3.0 時代必然會激發和釋放每個個體的價值和潛力,one for all 即是 all for one。希望這些思考能引起更多人對 Web3 的興趣,並投身於 Web3.0 的生態建設。
正在離地的資訊世界「簡而言之,」a16z 創始人馬克·安德森在 2011 年發表於華爾街日報上的文章中如此寫道:「軟體正在吞噬世界。」如果翻開標普 500 的歷史排名,任何人都能輕易感覺到這股力量帶來的變革,前十的榜單中:IBM、柯達、美孚、通用電氣,這些年中一個個被亞馬遜、蘋果、臉書和谷歌所代替。逐利的資本瘋狂地湧入網際網路的世界,一波又一波的泡沫後,資訊世界的財富體積仍然在爆炸性增長。一種普遍的說法是,Web1 時代是使用者只能被動獲取內容的時代;Web2 時代是使用者自己創造內容的時代。而現在,很多人將今日頭條所代表的推送時代稱為「內容主動尋找使用者」的新 Web 時代。所以對於如何定義 Web3,從不同角度會有不同的方法,而筆者傾向於從更高層的邏輯來思考 Web3。網際網路只有不到三十年的歷史,卻給這個世界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當下資訊世界的資源錯配已十分離譜,這嚴重妨礙了資訊世界財富進一步的擴張。美元「龐氏騙局」和比特幣「接盤遊戲」
不光是對網際網路寡頭的不滿,在整個世界無窮無盡的通脹遊戲中,投資所得和勞動所得的差距漸漸失控,越來越大的貧富差距導致了民粹主義的抬頭:非常主觀地,人們對於無限超發的美元和壓根就沒打算還完的美債的怨恨正在與日俱增。特朗普的前幕僚班農認為,比特幣是民粹主義的一部分。當比特幣橫空出世,人們驚訝地發現了一種無許可、抗審查、去中心化的投資品,而最重要的是:它是一種通縮資產。既然在現有精英制定的規則下,永遠只能被收割,為什麼我們不架一張桌子自己跟自己玩呢?幣圈暴富的神話從此開始。比特幣這些年確實超光速地成就了一批草根富豪。與之相對的,大多數人接了盤。

顯然,比特幣的投資價值取決於接盤人的數量,雖然通脹遊戲註定是一場慢性死亡,但通縮遊戲早在很多年前人們放棄佈雷頓森林體系時,就已經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桶。筆者主觀上認為,當前比特幣的上限是一種強力的另類資產,它是主流世界經濟體系的負面情緒對映,人們對主流越失望,比特幣的表現就會越好。

(比特幣價格與貿易戰關鍵詞熱度存在著某種似是而非的關係。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很多人試圖為比特幣帶上「數字黃金」的帽子,但比特幣其實並無明顯的「避險屬性」。)

只要不斷有新資金入場,老的比特幣持有者會越發傾向於屯幣而不是使用比特幣。再加上比特幣均衡的利益博弈模型和已經越發深入人心的「價值儲存」共識,變革對比特幣的任何陣營來說,都是「不經濟」的。認知差即是預期,當大多數的人類對比特幣的認知達到統一得時候,比特幣的長勢也就到頭了。

你不能指望全世界來給你接盤。

賽博空間的世界秩序:資料確權革命

非常容易發現的是,網際網路世界的文化、道德和世界邏輯是很明顯區分於現實世界的:對權威瞬間的消解(明學與六學)、對亞文化符號的病毒式傳播,或者疾風迅雷的輿情反轉速度(種種敏感社會事件)都體現了這一點。

但直到今天,許多人仍然覺得網際網路只是個應用入口,而非現實世界的蔓延,這嚴重低估了資訊世界對現實世界無處不在的滲透力。

現實世界中的資源、等級、身份、權力、監管、分配等等問題,隨著資訊世界承載著人們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的部分,將在虛擬世界中一一得到對映:算力是能源,儲存是土地,程式碼是生產資料,數字身份就是個體,而最後——「資料」將是你的「私有財產」。

Web2 是網際網路的「殖民時代」。

對「流量」瘋狂地擴張和掠奪是這個時代的主基調,能夠在瘋狂的流量擴張中將蛋糕做大,沒有人會考慮「增長」以外的問題。但當網際網路巨頭們的戰爭到達白熱化階段後,扭曲的競爭和使用者補貼無法獲得指數級擴張,增量神話的破滅是必然的。這個過程不會很快,因為當「掠奪」結束後,還會涉及「工業化」的過程,就像收割了使用者以後,還可以針對存量進行各種不同層次的壓榨:演算法推送、渠道下沉、社群經濟,等等。

資訊世界的財富想要繼續擴大,對虛擬資源(資料、算力、儲存)的市場化是必然的。只有讓要素能夠有效地流動起來,才能夠創造更多有價值的東西。而實現這一點,首先就是要保證網際網路中每一個參與者的權力,只有人人都對自己的私有財產有了觀念,才會有動力參與到整個網際網路生態的建設中去。

而什麼是資訊世界的私有財產呢?資訊世界最重要的財富當然是資訊,所以個人財產當然就個人資訊,也就是私有資料。

需要明白的是,權利的主張從不可能是「自上而下」的,因為每個群體只會為自己的利益代言。從臉書發幣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網際網路公司,尤其是在「流量戰爭」中迅速崛起的一代,對自身的「原罪」是有緊迫感的。但很可惜:沒了資料,它們就沒了一切。

資訊世界終有一日將脫力地心引力,在那個賽博朋克的世界裡,有著新的制度與美德,與現實世界相互影響,交織出次世代的人類文化。事實上,已經有眾多先驅之人對「程式碼美德」、「計演算法學」和「去中心化自治」等問題探索多年。

Web3 首先便是「私有資料權革命」。

區塊鏈:信任機器與要素媒介

讓我們把視角先轉到區塊鏈:本節將使用連續追問的形式對區塊鏈的本質展開論述。

一個靈魂之問:區塊鏈是什麼?

這是一個被無數小白無數次提出,無數大佬無數次回答的問題,但我在這裡將再次對其進行一個全景式的梳理:區塊鏈在技術特徵上是一個高冗餘的分散式資料庫 、在功能上是個不可篡改的賬本或狀態機。但在最本質的抽象層面,區塊鏈是一臺信任機器,一個透過將經濟博弈與密碼安全緊密結合而生產數學信任的的機器。

區塊鏈有什麼用?

這個問題的答案與上個問題的答案緊密相連:一個東西能產生「信任」,那區塊鏈的作用不就是信任的作用麼?所以「信任」有什麼用呢?

信任的作用是簡化,簡化是為了提高人類社會的協作效率。個體在很多問題上不能事必躬親,更不能事事盡調,因此誕生了「分工」和「信任」(信仰也是信任的一種,是一種超大範圍內的信任機器,但會導致信仰解釋權的中心化)。「分工」最終以商品和服務方式被你買單,這是一種生產簡化,你信任了這個你未曾參與的過程,直接拿錢買了結果。

但注意,信任不是沒有成本的。「分工」的執行者往往沒有動機維繫過程的正當性,因此一個收費監督的可信第三方是必須存在的。久而久之,維繫在可信第三方上的社會價值會越來越大,他們在「分工」的上下游中擁有了絕大的議價空間和規模經濟,並賺取了鉅額的利益——這就是「機構」的起源。

In math we trust.

區塊鏈用數學生產信任,當數學生產信任的成本低於維繫可信第三方的成本時,區塊鏈就有用了。目前看來,除了一些遲早會被解決的基礎設施和監管上的問題,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毫無疑問會大有用武之地。

另一個常識問題是:為什麼要發幣?

區塊鏈生產信任的方法天然決定了它必鬚髮幣,網路安全和幣價天生就是強耦合的,誰也離不開誰。一個去中心、無准入的系統,它純粹靠程式碼設計是無法保證安全穩定執行的,所以必須在程式碼之外引入經濟系統博弈,這就是很多人所說的激勵層,即對維護系統的人給予獎勵、對破壞系統的人給予懲罰。

所以可以說:發幣是區塊鏈第一個落地的應用。但實質上,區塊鏈就是發幣,發幣就是區塊鏈,所有更高層的生態都建立在這個發幣系統上。所謂的信任,就是對所有權變更記錄不可篡改的信任。

中本聰將鏈當做實現幣的手段,後來很多人把幣當做實現鏈的手段。無所謂,這只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真正重要的是,加密貨幣是一種網路世界原生的要素媒介:它不是傳統金融世界對資訊世界的侵蝕,也不是人稱 Fintech 的外來物種,更不是支付寶、微信支付這種雜交產品。它誕生於虛無的資訊世界,是賽博空間的原住民,這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區別。

這種原生數字代幣,天生就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控制他的利益方權力越分散,人們對公鏈網路的信賴就會越高。由此引出下一個問題:

有用的「信任」將使得區塊鏈產生怎樣的社會價值?

區塊鏈天然就是金融屬性的。在不同的系統設計中,Token 可以是貨幣、股權、期貨、期權、債券,它可以代表要求權、債權、所有者權益、買權、賣權,它可以把如今市場上的所有金融產品的(甚至包括 M0)的職能全部拆解成高粒度級的契約,讓整個市場的要素靈活度爆炸性增長——因為 Token 的本質就是契約。

契約數字化與合約智慧化,會讓整個商業社會的效率更上一層樓。

契約、市場、演算法經濟

人們常糾結於如何對 Token 進行定義,一種比較直觀的說法是「可程式設計的貨幣」。實際上,智慧合約和各類 Token 大可不必做任何嚴格的區分,因為在「可程式設計」這一屬性的框架下,一切都只是大大小小的「契約」罷了。

如今,大量令人眼花繚亂的 Defi 層出不窮,距離有效地使用智慧合約這一「核武器」還有很長的距離。隨著各種各樣的資訊被囊括進入網際網路,終於到了今天,「契約」將繫結價值,進入資訊世界。而當智慧合約統治世界時,我們將有一種新的名詞來描述那個時代——演算法經濟時代。

科斯的企業市場理論認為:在市場這一汪清水中,企業好像一塊塊漂浮的黃油。為什麼會存在企業呢?因為市場在指導複雜商業生產的時候會失靈,人們處於對彼此的「不信任」而無法進行長期協作。企業管理人員在這個過程中充當了協調的角色,而監督企業管理人員的「第三方」和「法律機構」,就成為社會信任成本的大戶。

智慧合約有望透過程式碼契約的強制執行縮小企業的邊界,從而降低社會的信任成本。傳統商業中,個體難以承受在自由市場中不斷簽訂短期勞務合同的風險,因此傾向於選擇和半可信的企業簽訂長期勞動合同;而當下,DAO 有望重組社會的協作模式。所謂「去中心化治理」實質上是演算法經濟時代「弱組織,大市場」思想的提現。某種程度上,Web2 時代的美團、滴滴和 bilibili 等平臺已經具備了演算法經濟的特徵,但它們仍在啃噬普通使用者的剩餘價值。

在 Web3 時代,基於結算層的經濟激勵會釋放每個使用者的創新潛能、基於智慧合約的契約執行將把外部的信任成本降至最低、無處不在的雲資源和 5G 將使得資源的排程隨心所欲。

Web3.0 是依託於價值網際網路政治化意識覺醒的資訊世界,更高更快更強的資訊科技將把更巨量的財富捲入網際網路。而它們的地基——區塊鏈,將用它與生俱來的「可程式設計要素媒介」,為資本和生產要素的流動最大限度地減小摩擦。終於,資訊世界的政治意識開始覺醒:人們意識到,賽博空間的世界,要有法律(也許是程式碼),要有美德(也許是聲譽系統),要有身份(可能是 DID 身份),要有治理和機構(也許是 DAO)。當然,還要有個人權益——對自己的數字身份和資料內容的所有權。

區塊鏈是 Web3.0 的價值結算層,是一切 Web3.0 新型商業正規化的原點。

Web3 技術圖鑑

技術演進的規律難以捕捉,因為在工程領域,人類往往會對既有技術產生路徑依賴。比如重新蓋一棟樓很麻煩,不如繼續在原來的樓上擴建,就算你蓋好了新樓,人們往往也懶得搬家,除非老樓實沒法再加層了(例如以太坊絕不是當今最好的智慧合約技術,但它捕捉了最多的價值)。雖說技術實現的取捨往往難以預測,但當下 Web3 技術的抽象趨勢是很清晰的:分層、解耦、模組化。

簡單來說,就是各管一攤,便於組合,能加快大家的交易、開發和升級:一層管安全、一層管傳輸、一層管儲存,還可以有不同的執行環境,等等。總之,就是分工。這一套現在在 Web2 中已經是大勢所趨,容器、中臺等觀念,都是該思想的體現。

下面將簡述一些可能的 Web3 底層技術(區塊鏈已在前文探討,故此處不再重複討論)。

資料、語義、知識圖譜與人工智慧

語義網是全球資訊網發明者 Tim Berners-Lee 在 1998 年提出的一個概念。經過多年默默無聞的發展,語義網的內涵已經十分豐富。

簡單來說,語義網是用一套用統一標準來規範資料,從而減少資料摩擦,加快資料流動速度的方法。後設資料、本體,或者現在爆紅的知識圖譜都是用來實現這套規範的標準。大致的實現方法是:為資料新增一個定址標籤,使其 Web 化,然後透過語義對其進行關聯,進而使得整個資訊世界的資料便於計算、管理和聯動。

這幾年,知識圖譜漸漸成為 NLP(自然語言處理)中的一個熱門領域。但關於語義網是否是未來人工智慧的方向,其實一直存在爭議。

雲端計算與邊緣計算

在可見的五年內,雲端計算的商業價值將越來越大。但在物聯網飛速發展的未來,邊緣計算將與雲端計算同時存在。

物聯網將把全世界數以百億的裝置連入網路,即使是 5G 的頻寬也無法承載如此巨量裝置的資料產生速度。頻寬的稀缺性將使得大量的計算和儲存不得不在雲下進行,「邊緣」就是指本地資源協同處理體積巨大而不重要的本地資訊,只有重要的東西才上傳與雲端互動。

邊緣裝置的資源是非常零散的,因此如何實現跨裝置的資源排程是整合邊緣算力的關鍵。華為的 鴻蒙系統已經在這個方向上邁進了一大步,但當個人裝置在閒置的時候,鴻蒙系統似乎無法解決這種資源浪費。區塊鏈技術完全可以用市場手段解決這個問題,一個基於邊緣算力和儲存的網路是 Web3 資源市場的一部分。目前此賽道上公鏈眾多,但筆者認為,在物聯網尚未普及和中心化雲端計算還在高速發展的當下,靈活自由的邊緣算力市場根本不存在落地的可能。

去中心化儲存

基於 IPFS 的去中心化儲存可能是締造資料確權世界的唯一方案。

當代的資料權利格局似乎更像是當下的人類政治版圖:每個網際網路巨頭都是國家,國家賦予每個人各種權利,但區域間的的壁壘帶來的要素流動摩擦仍然限制了人類經濟發展的腳步。

資訊世界完全可以領先,甚至引領世界的一體化:任何型別的資料孤島都是對資訊流動的阻礙。相比於現實中的種種全球化困局,儲存的去中心化的治理問題完全是小兒科的。但即使如此,這一步仍可謂艱難——Filecoin 的「時空證明」至今難產。

去中心化儲存在技術上的幾個主要問題是:如何保證儲存在去中性化節點中的資料的私密性和許可權?雖然在儲存架構上要做到去中心化,但在對資料的索引上必須有一箇中心化的邏輯,去中性化儲存系統中的邏輯資料庫是一個很大的技術難題。

目前來看,基於以太坊的 3Box、Blockstack 的 Gaia 系統,分散式金鑰管理系統 NuCypher,還有 Textile、The Graph、dFuse 等區塊鏈資料庫系統,都是可能的儲存層之上的邏輯層方案,雖然這些方案並不一定都與 IPFS 有關。

數字身份

數字身份極端複雜,甚至可以說是 Web3 最核心的問題之一。

因沒有中心化的身份認證,區塊鏈系統發明了 PoW 和 PoS 這兩種抗女巫攻擊的方式(網路話語權錨定了算力或財力,而不是人頭)。而沒了基本的鏈外身份,基本的鏈上投票的問題都將困難重重,更不要提鏈上治理和聲譽的巨集大願景了。

一個成熟的去中心化身份方案,是實現資料確權的基礎。Web3 時代的身份方案主要面臨三個問題:名稱空間、認證方案和鏈外機構。

身份認證在本質上就是一種根據名稱的定址,就像身份證號與我們每個人一一對應,這種人頭地址命名的唯一解釋權在我們的政府手中,即我們所有人的根名稱空間的解釋權屬於國家。這是人類社會目前唯一的有效的現實世界身份管理方案。目前的技術在目力可及的範圍內似乎沒有更好的思路,因此個人身份的最終確認必須依賴於國家的暴力機器背書,才能保證絕對的權威性。

那區塊鏈能做什麼呢?

區塊鏈有望消滅商業世界中的聯盟身份。Web2 時代的寡頭們樂此不疲地讓使用者反覆不停地進行 KYC,並以各種堂而皇之的理由在生態中建立身份壁壘。想象在一個去中心化資料系統中,每個人都有一個可以區分的身份名稱,當你需要向某種服務授權時,你只需要向根資訊的認證機構索取證明,並傳遞給服務商進行驗證,整個過程只涉及真偽驗證,而不涉及任何對服務商的資料傳遞。基於身份的龐大資料,則以去中心化儲存的方式存在於鏈下。

以上就是 W3C 的 DID 身份標準的大致思路:一個數字身份走天下。

ERC 725 提出了一種管理以太坊區塊鏈鏈上身份的標準。由 ERC20 標準建立者 Fabian Vogelsteller 提出;uPort 是 ConsenSys 孵化的身份自治錢包,你可以使用 uPort 在以太坊上建立身份、安全登入 Dapp 且無需密碼、管理你的個人資訊和認證、簽署以太坊交易以及數字簽名檔案,uPort 團隊還開發有 基於 IPFS 的去中心化資料儲存解決方案——3Box;不久前微軟宣佈了其去中心化身份方案 DID;還有 DIF 基金會、Sovrin、Coinbase 收購的 Clear protocol,等等,數字身份方案的商業圖景其實非常豐富。

以上所有解決方案一旦涉及加密身份與真實身份的互動,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基於權威機構的 KYC。類似 DNS 域名這種純粹的虛擬空間地址當然可以進行去中心化,這種權威機構的消弭是必然的。但一旦涉及真實身份,政府在 Web3 時代權力是否會進一步擴大就成了許多人心頭的陰霾。事實上,這類問題的思考完全是杞人憂天:基於密碼學的驗證和授權系統才是 Web3 身份的設計思路——沒人會監控你做了什麼,但必須有人能證明你有權做什麼。

真實世界的唯一標識是什麼呢,指紋、面孔、還是基因?無論如何,一個有未來的區塊鏈必須是一個有真實身份的區塊鏈。

2019:加密行業的十字路口

今年以來,IEO、隱私、Defi、「跨鏈」和「分片」似乎帶起了上半年的市場熱度,但人們顯然已經對下一個可能的革命性技術產生了迷茫。當一個個技術大餅落地無望的時候,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比特幣有價值,模式幣能賺錢,山寨幣是泡沫,區塊鏈是騙局。

當下是一個尷尬的時刻,技術的基礎設施建在持續推進,但市場仍沒有湧現出奪人眼球的新應用。無論新技術的巨集圖有多雄偉,但市場上的故事快要講不下去了:增量遊戲玩成了存量比爛。但筆者相信,當新技術的積累到達一個「奇點」,區塊鏈市場會迎來下一個「我靠時刻」(FOMO)——事物的進化往往是階梯性躍遷的,而非線性積累。

PoS 與 PoW

當下,一批頂級專案都使用了 PoS。PoW 與 PoS 的爭論由來已久,但網路上卻鮮有精簡透徹的解讀。

大部分 PoW 的最長鏈原則決定了它只有計算安全,沒有完美安全。已經完成的交易的安全性完全取決於礦工們在其後續區塊中挖礦所消耗的成本,也就是很多人所說的交易結算保證。簡單來說,如果別人轉給你 1 個 BTC,這筆交易在一次最長鏈追趕攻擊的成本已經大於對你這筆轉賬的雙花收益的時候,就在理論上安全了。所以才會有小筆交易可以快速確認,大筆交易需要等一段時間再確認的說法。很顯然地,比特幣的 1 確認安全性和眾多小礦幣的 1 確認安全性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比特幣網路的安全性是三個指標的博弈:幣價、單塊挖礦收益成本比、51% 攻擊收益成本比。前兩個數字十分容易獲取,而比特幣系統安全性最難判斷的原因就在於:51% 攻擊引入了太多的現實世界因素,相比於 PoS 的簡單粗暴的透過市值來防止女巫攻擊,51% 算力這個概念太過複雜:誰有這麼多算力?租算力可行麼?怎麼量化裝置折舊?哪裡的電力便宜?每年的礦機晶片產能如何?同時,礦工與對幣價的操控能力、不同礦幣的裝置切換和抗 ASIC 的概念也讓 PoW 世界的博弈模型更加複雜——對算力進行量化是非常困難的。

這就是 PoW 的「複雜系統」,算力這一複雜的外部世界因素,讓所有針對比特幣的分析註定是一片混沌。

你完全有權認為這種難以量化的東西成為了區塊鏈的安全之本後,會成為一把懸在所有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這也是很多 PoS 支持者對 PoW 的攻擊點之一。但換一種思路,也許混沌為這個系統提供了更強的穩健性呢?相比於 PoW 使用「算力」這一現實世界因素來抗女巫攻擊,PoS 是一種更純粹的形式系統,幣價的高低和通脹的利率決定了其經濟系統的博弈邏輯,而幣價是一個一目瞭然的數字。所以可以形象化地認為,PoW 是生命體,而 PoS 是數學。

很容易得出結論:PoW 的壯大需要的是更多的礦工,因此透過公募將更多的幣分散出去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大多數持幣者根本不會去挖礦,一次匹配開發成本的私募或類似 Grin 捐贈和 Zcash 分利的方案才是團隊的正途。相反,任何 PoS 鏈進行私募也是不可理喻的,將更多的幣給少數人怎麼可能實現計算上的去中心化呢?PoS 系統中只有持幣才能為網路做貢獻,而普通人只有透過公募或者二級市場來接盤,才能參與網路。一個在啟動階段毫無價值的網路,居然需要透過接盤才能有資格為其做貢獻,這不是搞笑麼?目前來看,鎖倉空投和荷蘭拍是 PoS 啟動階段的妥協方案。當然,如果在募資階段使用 DAO 量化對網路的建設,既有資金指標也有勞動指標,以此來平衡代幣發放的中心化,也是個理想的方案,但這未免過於困難。

可見的最佳解決方式是 PoW 轉 PoS,也就是以太坊 2.0。

擴容賽道中的公鏈戰爭

目前存在的效能方案有如下幾種(請注意,任意多種方案間也許可以進行組合):分片、跨鏈、 DAG、側鏈、鏈下計算、計算與儲存分離、超級節點。

無論使用何種方法進行擴容,有一件事已經成為了當下所有人的共識:鏈上資源是非常寶貴的,要進行極致的效能最佳化、強大的伸縮性設計,和謹慎的使用。共識層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應該儘可能加速,同時將不必要的計算搬到鏈下,並將針對不同場景的功能放在側鏈。

有兩個比較有趣的爭論點是:跨鏈應該是同構(分片)還是異構?網路應該有全域性安全性還是區域性安全性?熟悉以太坊 2.0、Cosmos 和 Polkadot 的人應該對這個問題不陌生。想要討論這個問題,先要明白跨鏈和分片能給區塊鏈帶來什麼:如果說現在公鏈的速度是三輪車、那其實分片就是幾百輛相同的高配三輪車,而跨鏈就是幾百輛略有不同的高配三輪車。能裝的人是多了,但傳統網際網路的大型應用需要的是一架飛機,而不是一堆三輪車。有興趣的人可以關注下跨鏈互操作性的最新進展,可以對這個問題有更深的理解。

改變區塊結構(樹圖和 DAG),增加側鏈,超級節點,種種方案不過是為了升級一輛三輪車,比如加一個輪子變成汽車,有沒有用則取決於系統資源的價效比。顯然,分散式系統的資源價效比永遠比不上中心化系統,所以低資源佔有並高價值錨定的東西才是公鏈的正道。說白了,公鏈暫時只解決所有權狀態變更問題。現在是錢(Defi),在 Web3 的時代,還會有資料、身份、儲存空間、算力資源、DNS 等等。

跨鏈暫時沒用。

世界上只有兩條有用的鏈,比特幣和以太坊。而 Polkadot 和 Cosmos 號稱異構跨鏈,但如果不使用 Cosmos SDK 和 Substrate 開發 Zone 和 平行鏈(進入它們的生態),現有的鏈只能透過轉接橋與之相連(說白了就是側鏈閘道器中轉)。所以有用的不是跨鏈,而是跨比特幣和以太坊。

然而比特幣暫時在技術上跨不了 (且社羣根本不為所動),以太坊 2.0 可以根據不同 Dapp 進行定製虛擬機器最佳化,要跨鏈幹嘛呢?

接入一個跨鏈生態是一個大工程。在 Cosmos 中,系統不提供全域性安全性,所以每一個新鏈都需要募資冷啟動;在 Polkadot 中需要進行首次平行鏈發行。仔細想想,其實二者是一回事,只是後者用連募資都由生態給你包辦了,所以你明白 DOT 的生態重要性比 ATOM 大多少了麼?除了募資,每個鏈還要自己設計自己的經濟模型,在 Polkadot 中還要討論失去插槽後的安全性問題。

很多人只是想幾個人做個小應用而已,門檻卻如此之高,這怎麼能號召足夠多的草根開發者呢?

未來 Dapp 將會面臨一個理念分叉,即 ChainApp 和 Dapp,後者部署在伸縮自如的分片系統中,門檻較低,人人都可以做;而前者只有成熟的殺手級應用才會募資上線。表現不錯的 Dapp 可以為自己在 Polkadot 上用 Substrate 定製開發一條全新的鏈(更好的效能和更低的運營成本)。不過,目前協議層可見的亟需複雜效能最佳化的殺手級應用只有 DEX。

所以你看,幣安拿 Tendermint 做幣安鏈,其實所圖甚遠。如果幣安鏈是一個 Cosmos 的 DEX 側鏈,或者乾脆就是個幣安版的 Cosmos Hub,那 BNB 的場景將遠不止當下。比如,抵押 BNB 上 DEX,以及基於 BNB 的各類 Defi。

這個世界不需要那麼多不同的協議,未來的公鏈大約只有五指之數。而如果以 Web3 為巨集觀邏輯,很明顯應該關注的是資料、儲存和域名這些領域,比如 Ocean Protocol、Filecoin、Blockstack 和 Handshake 這類專案。這些基礎領域全面完善的過程中,跨鏈操作自然會跟隨發展。由於這些協議層技術之間的時代差異,跨鏈的發展也許會是妥協的、不優雅的、修修補補的,但這不正是工程技術的重要特徵麼——路徑依賴。

甚至也許,跨鏈本身就是個特殊用例的市場,而不是以通用協議的形式出現呢?

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先研究出一款足夠便宜又好用的應用,它可以塞滿 3000 TPS 的下一代公鏈,而不是越過應用去討論互操作性。Polkadot 和 Cosmos 最有價值的東西也許就是它們的發鏈工具包了,它會讓鏈的泡沫膨脹到極致。

大浪淘沙,讓我們瞧瞧誰在裸泳。

不動明王以太坊

Substrate 和 CosmosSDK 大大降低了鏈的開發門檻。但遺憾的是,現在的鏈已經夠多了,而下一代的鏈,即使單鏈到達幾千 TPS,其實也找不到什麼除了 Defi 和 DAO 以外的應用場景(可以認為 Algorand 的荷蘭拍就是一種去中心化金融產品)。

USV(聯合廣場風投)的一份內部資料判斷:我們正處在 Finance2.0 和 Web3.0 之交。結合上文的論述,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如果區塊鏈僅僅是 Finance2.0,那現在的瓶頸不過是基礎設施建設問題。而更多有想象力的去中心化應用出現不了,實際上是沒有引入其他的去中心化要素——也就是 Web3 中的去中心化儲存、計算、頻寬、身份和門戶(DNS)。

可見的未來裡,持續完善的 Defi 和 DAO 才是應用的主題。而在這個賽道,以太坊的護城河就是太平洋——200 億美元的市值能讓它慢慢拖死其他所有智慧合約平臺,何況以太坊 2.0 的技術在當下也是 Top 級別的。

就像傳統金融機構機構入場只會買比特幣一樣,傳統大企業使用智慧合約也只會選擇以太坊。隱私、預言機、鏈下計算和不斷繁榮的企業級智慧合約服務將使得以太坊在「全球結算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Web3 只需要一種價值儲存工具「比特幣」,也只需要一種去中心化金融系統「以太坊」,任何試圖透過對標以太坊來超越以太坊的專案,前方只有一條斷頭路。

公鏈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5G、輕節點、資源市場

所有人似乎都認為 5G 會對區塊鏈技術產生巨大影響,但具體有什麼影響,卻少有人能說出個一二。

5G 會讓區域間的通訊速度差距被拉大。在區塊鏈網路中,實現了 5G 的區域,其節點間的同步和共識效率會大大提高;而沒實現的區域,則會給全網的效能拖後腿。區塊鏈行業 KOL 卡咩認為,這會導致一種特定區域高准入門檻的高效能區塊鏈的誕生(其他區域無法加入,因為頻寬能力跟不上,運營節點只能一直被懲罰)。這是一種有趣的視角,但和超級節點的思想其實差不多,只是中心化程度低了一些。筆者認為,事實上,移動端的輕節點能力在不斷加強,未來主打去中心化的公鏈將會越來越依賴移動端,而 5G 會讓這類公鏈越來越去中心化,主打移動端的專案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風口。節點的准入門檻當然無法讓大多數落後地區也能隨意加入,但大多數頂級公鏈為此其實已經做了不少妥協。可以預見的是,歐美和東亞地區將壟斷未來的公鏈網路。

若要走超級計算機的路線,Solana 是下一代公鏈的翹楚。它甚至將儲存與計算分離,使得依託於超級節點的計算相對中心化,而依託於普通節點的儲存去中心化,再加上非同步和併發等技術,其聲稱的效能能到達 5 萬 TPS。按照上文對跨鏈的效能對比,這差不多相當於一輛超級跑車。這種效能的數量級提升,是一種比較有意義的探索。

Solana 使用計算與儲存分離的方案,其實側面體現了當下人們對鏈上資訊的儲存膨脹問題的思考。比特幣和以太坊,都是計算計費,儲存免費。而後來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區塊鏈網路裡,計算是一次性的,而儲存是永久性的,如果有一千個全節點,1MB 就會佔用系統近 1GB 的儲存空間。因此不對儲存進行收費,是非常不合理的。因此 EOS 將計算、儲存、頻寬三種資源進行了量化,提出了有多少 Token 就有多少資源的模型。事實證明,這種抵押租用模型在當時的效能下還不如計算計費模型靈活,不過幾千的 TPS 讓系統資源的昂貴程度拉爆,直接導致了 EOS 的 Dapp 生態崩盤。

Polkadot 使用募資拍賣後無限使用(首次平行鏈發行)和用多少交多少錢(平行執行緒)結合的資源模型;Nervos 則使用了極具野心的「儲存即資源」模型,按「存多少東西」和「存多長時間」來計費,計算的問題則直接丟給 Layer2,某種程度上類似於 Filecoin 的「時空證明」;以太坊的 Gas 模型大大限制了其隱私功能的開發,因此關於如何在以太坊 2.0 的最終形態中佈局各種不同的資源計費模型,社羣已經在進行深度探討。

F2Pool 創始人神魚曾提出過「比特幣算力期權」的概念。實際上,在 Web3 的世界中,如果算力和儲存都成為了大宗商品,那給二者都加上一個時間維度,出現一些類似算力期權、儲存期貨,甚至頻寬指數、網路資源基金什麼的,也不足為奇。

Web3 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資訊世界的市場化。自然,私有財產的確權就是第一步,也就是「資料確權革命」。

Web3 商業正規化思考

基於上文的所有經驗,我們不妨開始一些可行性思考。

開源應用的護城河

智慧合約的開源的必然的。

只有開源才能讓大家對其安全性有信心,同時後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礎上構建更復雜的複合合約,進而產生生態的湧現。在 Web1 和 Web2 時代,很多開源協議被無數次使用,但其貢獻者們卻從沒拿到過一點好處。因為當下的網際網路仍是一種商業服務,價值當然只會凝聚在服務的直接提供者身上。Web3 時代的網際網路會是一種社會正規化,區塊鏈透過在協議層發幣提供了一種獎勵協議層開發者的方法。所謂「胖協議」,就是用這個協議的人越多,持有這個協議的代幣頭寸就越賺錢。

一個很自然而然的問題是:Dapp 的護城河在哪裡?

傳統行業的巨頭往往難以被攪局者透過普通手段威脅到,因為重資產下的成本壁壘難以逾越。互聯巨頭們的無形資產則是網路效應,當人們想要轉移去新應用的時候,發現根本沒人沒商家(社交或外賣等生活服務類)。所以沒人會用一個相同程式碼的 Defi 仿盤,因為壓根沒有流動性。

這就是 Defi 產品的先發優勢——市場。

那更復雜的 Dapp 呢?在 Web3 的世界,以服務為中心的網際網路將變為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網際網路。Web2 的網際網路公司提供免費的服務,收集使用者的資料做分析,並透過廣告在不知不覺間徵用了你使用服務之外的注意力,以此實現盈利(當然,很多流量模式其實根本變現不了)。使用者在不同寡頭的生態中有非常高的轉化成本,而在同一寡頭的生態中可以自如轉化,流量的壟斷者幾乎可以掌斷所有創業者的生死。

但到了 Web3 時代,「免費服務」的模式還能繼續麼?

授權的世界

一個 Web2 時代的使用者,透過和應用簽訂隱私和資料授權協議,來獲得免費的服務。這完全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商業模式。

如果單純地只思考使用者是否需要獲得資料的所有權,那實際上今天的任何服務商都會在獲取你的資料許可權的時候徵求你的同意。如果不同意,那也行,你就別用了。

這就是 Web3 需要面對的殘酷現實。

這個問題的反直覺之處在於:網際網路寡頭們不僅為你提供了服務,還提供了生態的網路效應。比如 bilibili 不僅為你提供了各種網站功能,其他使用者的彈幕和內容創造也是它服務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提供了資料和內容,但資料和內容的網路效應帶來的力量卻被平臺商攥在了手裡,並以此引導使用者進行享受免費服務之餘的消費。

但是如果沒有網路效應帶來的超額利潤,誰會有動力提供強大的基礎設施和優質的使用者體驗呢?

有一句經典的語句來反向描述什麼是去中心化:只要還需要登入,那就是中心化。

因此 Web3.0 是授權的世界,不是登入的世界。

(我記得我很小的時候,那個時候每家的 adsl 上網時,登陸一個網站或者資訊港的時候,會自動提醒你張先生你在幹什麼幹什麼。

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在行動網路下,也能直接將身份分配給裝置。)

這是一種本質上的改變:現在的網際網路是以服務商為核心的,使用者進入一個生態,在裡面享受服務並創造資料,但是你創造的東西是屬於服務商的,你帶不到你想去的其他生態;而在授權的世界裡,使用者是一切的核心,你的內容儲存在你個人的網路身份中,當你想使用的某項服務需要你的一些資訊的時候,你對它開放授權。同時,你可以開放並隨時關閉對眾多應用和服務的不同程度的授權。這種商業中心的轉換,使得生態間的資訊孤島被打破,將徹底消滅流量戰爭造成的不必要的資源損耗,並大大提升資訊世界的網路效應。

授權世界的關鍵在於兩點:第一,有新的針對服務者的超額激勵方式;第二,如何在塑造了使用者的資訊財產觀後激勵他們參與到資訊世界的建設。

這其實就是「通證經濟」的另一種解釋,即網路效應的「分利」模型。網路效應的超額收益部分,應該被以某種可以量化的、相對公平的方式,分配給參與的每一個使用者。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通證經濟設計的本質。

如果你仍然對自己所能提供的服務的稀缺性有絕對自信,你當然可以搞一個強制授權的霸王條款。但很多年的市場經驗告訴我們,除了少數打通線下渠道的重資產平臺,大多數網際網路服務沒了網路效應後,還真不存在什麼稀缺性。當下各種雲資源的排程已經十分方便,如果未來加入了各種去中心化的計算和儲存,網際網路商業的啟動將變得像自媒體一樣簡單。難道應用層沒了網路效應,就真的無法進行價值捕捉了麼?

筆者認為,所謂完全的去中心化的是不符合客觀世界的發展規律的,現實只會從一種「中心化」向另一種「中心化」轉變。

去中心化與「去中心化」

公鏈系統中的去中心化分兩個層面:資源去中心化與治理去中心化。

資源為什麼要去中心化?因為公鏈網路說到底是個分散式系統,分散式就是為了實現安全可靠,安全可靠的含義就是任何區域性性的網路破壞都打不倒這個系統,而不是日本的 AWS 出了點故障,整個幣圈就全體癱瘓。如果一個公鏈系統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還能夠穩定執行,那它在資源上的去中心化就是成功的,才真正可以被稱為 100% 可用性的世界計算機。

目前有許多人詬病 PoW 公鏈挖礦的算力中心化現象,而實際上計算的規模效應不可能不存在。即資源上的某種中心化是必然的,我們需要關注的只是程度的問題。在比特幣系統中,個人裝置和專業礦工之間是 0 與 1 的差別,即個人裝置挖到礦的可能性無限趨近於 0。而由於比特幣 10 分鐘一個的出塊速度,一個較強的小型礦工也許的需要數月的時間才能挖到一個塊,這種規模效應造成的中心化壁壘,十分妨礙普通使用者的加入。但即使如此,比特幣算力在全球前五大礦池中仍沒有出現一面倒的情況,如果一線礦池發生意外,立刻會有逐利的二線算力上線參與挖礦。由此可見,資源的中心化幾乎太沒有妨礙比特幣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當然,未來的 PoW 和 PoS 會在資源上更加去中心化。Conflux 這種最新的 PoW 鏈甚至可以達到每秒 4 個的出塊速度,小礦工在收益不變的情況下,回報週期將大大縮短(例如:原來 1 年 1 個幣,現在每個月 1/12 個幣)。而以太坊 2.0 將使用根據抵押代幣數量多少來分配計算任務的方式來降低節點的門檻,這種方法將把抵押的規模效應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大小戶不會是 0 與 1 的區別)。對普通使用者更加的友好無疑將促進普通使用者對網路的參與感,而更多的參與者會使得區塊鏈網路的系統穩定性大大提升。

治理為什麼要去中心化?因為治理中心化需要增設第三方監督機構,自然會導致信任成本增高,同時治理中心所賺取的超額收益會作為成本均攤到網路的每個人頭上,拉低社會整體的創富效率。治理去中心化往往需要網路中存在多個互相制衡的利益陣營。

比特幣在治理上是的去中心化是非常成功的:礦工、散戶和核心開發者實現了微妙的權力制衡,散戶看起來弱勢,卻可以透過持倉來用腳投票;礦工看起來強勢,其實根本是一盤散沙;核心開發者看似掌握了變革的權力,其實所有人都掌握了對他們的否決權。比特幣十分適合價值儲存,因為任何單一利益團體都無法控制所有人的利益,所有單方面變革的努力都是「不經濟」的。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它幾乎不可能自我迭代。不過,不迭代是價值儲存的優點。

治理(去)中心化有關迭代問題,即是否有人能對系統的未來方向產生獨斷的影響力。如果這種影響力在鏈上,將會使得系統失衡而失去區塊鏈的立身之本。但如果這種超然力量在系統之外,將十分有利於系統的迭代升級,Vitalik 和 Gavin Wood 都是系統之外的超然之力。區塊鏈還在蠻荒時代,所以某種程度上,這種鏈下的治理中心化是必要的,否則世界將止步於比特幣。

以太坊較比特幣在治理上稍中心化了一點,這來自於 Vitalik 在社羣的超然地位。而正是因為這種地位,以太坊才有可能緩慢革新,最終完成 2.0 的蛻變。

Web2 的網路效應(資料與流量)紅利是中心化的,這阻礙了資訊要素的進一步流動,因此區塊鏈的利用經濟模型近乎巧合地解決了網路效應紅利的中心化——理想中的 Web3 網路,誰也沒法透過壟斷資料和注意力來賺取超額收益。但這與區塊鏈系統自身是否在邏輯上(治理上)中心化,或者在計算上(是否有礦場或節點商)中心化是兩碼事。

Web3 去中心化的本質是透過「制衡」來「分利」。因此不能完全說 EOS 這種代議制公鏈就是中心化的。代議制仍然是公鏈的一個方向,只是還需要更多的探索。

請時刻注意:任何型別的去中心化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注:關於何為去中心化,Vitalik 在其 Blog 中亦有專文描述。)

拆解 DAO

DAO(去中心化治理)被認為是區塊鏈商業版圖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政治和經濟本就是親兄弟,在作為社會正規化的下一代網際網路中,Defi 和 DAO 自然相輔相成。

DAO 具備以下幾個明顯的特徵:

DAO 使用網路進行組織,因此相比於傳統商業機構,DAO 可以輕易地實現全球範圍內的跨區域協作。

DAO 依賴於基於經濟博弈的激勵系統,因此適合便於量化且模型簡單的問題。

線上交流的隨意性決定了 DAO 很難進行需要強執行力的工作。

智慧合約「程式碼即法律」的特性使得 DAO 的機制難有快速變通的空間,因此 DAO 也不適用於需要靈活配合的工作。

DAO 可以理解為上文中「演算法經濟」的具體表現形式,以上特點歸納為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樣的組織可以是純演算法驅動的?

這種東西其實早已存在於世——任何電子遊戲都是演算法驅動的。可以認為:DAO 就是連通真實世界經濟系統的遊戲,DAO 即是區塊鏈遊戲,區塊鏈遊戲即是 DAO。二者本不必嚴格區分,因為它們都是演算法的孩子。

尋蹤萬億市場

前文中仍未得到回答的一個問題是:如果實現了資料確權,沒有了其網路效應帶來的超額利潤,誰會有動力提供優質的使用者體驗呢?下一個中心化的稀缺資源將是什麼呢?

一個值得注意的事情是:Web3 市場的計費模型,正在向 Web1 迴歸。幾乎所有的區塊鏈應用,都是計費使用。

Layer1 其實已經出現了激勵創造者的方式——ICO,只需要把事情做好,然後賣掉自己的初始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