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人民幣的商業啟示: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或將重塑

買賣虛擬貨幣

數字人民幣,是中國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產物,也將是這個趨勢繼續提升的堅實基礎和催化劑,一定會對諸多領域及行業包括企業提供嶄新的歷史機遇。

10月12日18:00起,深圳市“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中籤者陸續收到中籤簡訊。簡訊除通知中籤訊息外,還附有下載“數字人民幣APP”的連結,中籤者只要點選即可安裝,安裝完成後即可前往羅湖區已完成數字人民幣系統改造的3389家商戶消費。此次發放的數字人民幣紅包共有5萬個,每個200元,而此前的申請者超191萬人,中籤率僅2.6%。

圖一位選取工商銀行作為紅包領取銀行的中籤者首次開啟介面的照片

毫無疑問,數字人民幣的推出將夯實我國數字經濟長遠發展的基礎設施,提升中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化)全球競賽的競爭力。當然,數字人民幣的推出既蘊含諸多商業機遇,也將讓部分行業領域面臨挑戰。

1

給消費者帶來的變化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數字人民幣可能將在支付(交易及流通媒介)以及未來可能在投資(儲存購買力和財富)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儘管最近幾年由於手機端移動支付快速發展,大多數國內消費者已經習慣了無現金交易,但是目前移動支付仍然是基於銀行賬戶的現金,而數字人民幣的出現或將提供更多選擇。

首先,未來消費者在接收和支付人民幣時,多了“數字人民幣”一種無現金選擇。隨著普及程度提高,用數字人民幣投資也可能實現。但是,向消費者推廣選擇使用數字人民幣可能需要一個過程,其“便利性”或“其他利益”尤其重要,這需要央行、商業銀行及其他機構進一步謀劃。例如,商業銀行之間競爭儲戶存款,如果沒有額外利益,沒有儲戶願意把存款從一家銀行轉移到另外一家銀行。

其次,要讓消費者接受和支付時願意選擇數字人民幣,可能需要政府包括央行、財政部以及國有企業等部門提供政策性便利或優惠,以及商業銀行讓利等。例如,為居民的數字人民幣提供跨境使用便利(即一定額度內自由在海內外流通交易和投資,也就是在較小額度內人民幣資本項下自由流動),包括高速公路ETC、加油站、水電煤賬單、醫保卡、退休金賬戶繫結數字人民幣賬戶,以及政府為居民發放各類補貼甚至於企事業單位發工資等,均可以優先使用數字人民幣,既可以防止被剋扣,還節省成本提高效率。

數字人民幣是否被使用者接受,商業銀行或其他機構還要在使用場景、市場營銷、市場培育上投入巨大的資源,也就是所謂的商業銀行如何利用網際網路思維去運營數字貨幣。雖然數字人民幣生態鏈的形成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但長遠來看,隨著科技進步及數字經濟滲透到生活各個領域,消費者最終將選擇以數字人民幣形式持有一部分或大多數人民幣。

這個程序是否可以像過去幾年手機端移動支付迅速發展,目前還很難判斷,關鍵在於消費者和市場包括企業和金融機構是否接受。如果速度較慢,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2

不會過多影響移動支付格局

不少市場人士擔心,央行推出數字人民幣,可能影響目前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主導的移動支付格局。對此,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

“央行數字貨幣不會對目前的移動支付產生過大的影響,而是會給老百姓帶來更豐富的支付工具選擇,滿足更多的支付需求。“

國際清算銀行釋出報告稱,中國央行的數字貨幣除了提供方便線上交易現金的補充外,也可能為目前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共同佔有94%的移動支付領域帶來多樣性選擇。因此,數字人民幣對移動支付市場可能會帶來新變化。

從本質上來講,數字人民幣是“錢或貨幣”,而移動支付是“取收錢的方式”。二者的關係或可以比喻為“魚”和“鉤”,或“水”和“瓢”,性質完全不同。但是,對於移動支付這把“瓢”來說,數字人民幣和銀行賬戶的紙幣是“水”和“冰”,兩者沒有什麼區別,“水”多還是“冰”多影響可能都不大,因為它們隨時可以互相轉換。

而且,移動支付業務本身對於平臺公司來說,最大的價值在於支付之外的消費者衍生行為,以及其龐大的生態圈所產生的價值,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是如此。

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的成功,都離不開其所有者的強大實力和資源,尤其是作為電商場景和社交場景的強大入口,離開龐大的平臺或生態圈,很可能獨木難支。

目前移動支付進入“斷直連”時代(指第三方支付機構切斷之前直連銀行的模式,接入網聯或銀聯),數字貨幣要替換它的意義不大,但是未來可能會重塑整個支付體系,不光是移動支付格局;目前我國大概有8套支付體系,包括大額、小額、農信銀、城市商業銀行匯票處理等,這些支付體系功能重疊、交叉,未來數字人民幣可能有機會把這些支付體系整合,形成統一的支付體系。

因此,數字人民幣的推出短期內對移動支付格局的影響可能不會很明顯。但是,中長期來看,“兩強獨霸”的局面或可能由於政策變化、商業模式被重塑或科技進步面臨挑戰,能否形成“三足鼎立”或“群雄逐鹿”目前還很難判斷。

3

對金融科技、商業銀行的影響

數字人民幣可能為金融科技類公司帶來創新的土壤和重要的基礎設施,也可能為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帶來商業機會,尤其在數字化轉型方面。

先看金融科技類公司,數字人民幣把錢從根本上進行了數字化,也就是說人民幣從發行、流通、儲存、投資、跨境流動等所有環節都可以變成“資料”,這為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大資料、區塊鏈、人工智慧、雲端計算、甚至於物聯網來連結和處理這些資料打通了最後一公里。因此,我們預計已經處於全球領先的中國金融科技領域,在數字人民幣正式推出之後或將迎來嶄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對該行業來說,數字人民幣有可能像一顆新生的“太陽”,既帶來了光明,又帶來了能源。

再看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首先,很顯然,央行不會讓數字人民幣給商業銀行帶來新的負擔。央行副行長範一飛曾經撰文指出,數字人民幣的推出,不會構成對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的競爭,不會增加商業銀行對同業拆借市場的依賴,不會影響商業銀行的放貸能力,也就不會導致“金融脫媒”現象。

其次,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數字人民幣把我國貨幣所有環節都變成“資料”也可能為銀行帶來革命性的創新。長遠來看,商業銀行可能脫胎換骨轉換成“信貸資料管理公司”,如利用區塊鏈、生物識別及大資料等技術把每位客戶的大部分財務資料集中管理。商業銀行未來和科技金融公司的邊界可能更難分清,或兩者完全整合或可成為大趨勢。

對其他行業領域也有著諸多潛在影響。儘管央行表示數字人民幣最開始是現金(M0)替代,但從最近幾年新興科技尤其是數字技術、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在金融領域的發展和應用來看,長遠來看,數字人民幣很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在多個行業或領域掀起變革。

以人民幣國際化和貿易結算為例,隨著其他國家央行數字貨幣逐漸推出,我國貨幣國際化改革或可以率先利用數字人民幣展開實驗,或者讓“一部分”數字人民幣實現全球自由兌換和流通(由於其可追蹤性優勢,技術層面可行);國際貿易結算方面,因為我國是全球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主要經濟體,可以利用先發優勢創立全新全球結算體系,或可逐漸擺脫對SWIFT支付系統的長期依賴。

在企業客戶支付市場亦有巨大商機。例如利用數字人民幣可程式設計的特點,在供應鏈金融等方面大有作為,也可以彌補二代支付體系的不足;在政府端,例如補貼款的發放 (專款專用)、善款等,有巨大應用場景。

同時亦能提升我國金融效率、最佳化資源配置。與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金融資源的市場化配置仍需改進。數字人民幣的推出,以及未來逐漸普及,一方面將節省紙幣包括硬幣印刷、流通的成本;另一方面,整個金融體系的結算和交易逐漸過渡到以數字人民幣為核心,將極大提升效率。數字人民幣的推出可以成為諸多金融改革的新載體,如果能借此推動金融資源的市場化配置,例如個人包括企業家利用數字人民幣賬戶貸款或借錢,由於這類賬戶繫結了很多個人資訊或資產(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發生違約或賴賬的概率將大幅下降。

數字經濟已經連續多年成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最大驅動力之一,根據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的報告,數字經濟的比重已經佔到我國GDP的36%,預計到2030年將提高到50%以上,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我國央行率先推出數字人民幣,是中國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產物,也將是這個趨勢繼續提升的堅實基礎和催化劑,一定會對諸多領域及行業包括企業提供嶄新的歷史機遇。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普華永道中國資深經濟學家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