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區塊鏈分叉?區塊鏈分叉的真相是什麼?

買賣虛擬貨幣

什麼是區塊鏈分分叉?今天要正本清源的話題叫“分叉”,一說到分叉,大部分人可能腦子晃過的基本就是分裂,頭髮分叉,尿尿叉叉等非正向的念頭。潛意識中,不少人認為分叉就是個病,得治。而今兒個灑家偏要證明給你看分叉其實是個好東西。認識不到這一點,你可能會少一門挖掘百倍幣的趁手絕招。話不多提,看文!

什麼是分叉?

普遍地來講,不深究,大眾認知內的分叉往往指的是在原有區塊鏈基礎上,按照不同遊戲規則分裂出另外一條區塊鏈,相應的一個幣變成兩個幣。

細究一點的話,還有兩種不怎麼重要的“分叉”概念——

其一,在一些採取POW共識機制的區塊鏈裡面,例如比特幣,由於無數個礦工都在進行雜湊運算解一個“題”,當兩個區塊產生時間相差很小並各自向網路廣播時,由於距離遠近,不同的礦工看到這兩個區塊是有先後順序的,按照規則礦工們會把自己先看到的區塊複製過來,然後接著在這個區塊開始新的挖礦工作,這時就會暫時地出現兩條鏈,也就是分叉了。

但是呢,兩條鏈總是會有一個較長,當礦工遇到較長的鏈時,按照規則所有礦工都會自動捨棄較短的舊鏈把新的更長的鏈全部複製回來,並在較長的鏈上繼續挖礦。

也就是說,礦工最終只認較長的鏈為主鏈,分叉出的短鏈被抹除,這種分叉對整個專案來講只是內部執行方式的一部分,並不會造成其他外在影響,再生出個其他鏈。

還有一對圈內常提的分叉概念,其中一個是軟分叉,也屬於系統內的短暫現象,並不會分叉出一個新的區塊鏈。一般是指,區塊鏈系統升級,一部分節點並哪怕沒有及時升級,也仍舊可以工作。

相對的硬分叉需要所有節點和使用者將協議軟體升級到最新版本才能在新的遊戲規則下工作,如果不更新同時有人繼續維護舊鏈將導致實質上的分叉,形成兩條不同的鏈。

硬分叉不代表一定會分裂出兩個社羣,兩個區塊鏈,硬分叉只是區塊鏈系統升級的一個方式。

在本篇文章要闡述的話題下,側重點不在上面這些不怎麼重要的分類上,只不過講東西前得把概念給大夥兒理清楚,否則容易讓人費解。灑家要重點解剖的物件是由社羣理念不一致讓一個專案分裂成倆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分叉。

為什麼會分叉?

實質意義上的分叉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專案在動態發展過程中原社羣內部理念產生了不可調和的分歧。

區塊鏈背後的社羣作為去中心化組織,主張非暴力自由人的自由聯合,這意味著在向未知的將來邁進的過程中,當遇到的新問題超出了原有既定遊戲規則之時,分歧一旦產生將很難達成一致,這是由區塊鏈基因裡去中心化的屬性決定的。

再舉兩個最典型的例子一輔助理解——

2016年以太坊一個知名專案The DAO被駭客攻擊,損失了價值超過6000萬美金的ETH,隨後以太坊團隊透過硬分叉的方式(變相回滾)“追回”了被駭客盜取資產,一部分社羣成員認為此舉有違區塊鏈不可回滾、不可竄改的基本精神仍堅持維護舊鏈,自此分裂出——以太坊(ETH)和以太經典(ETC)兩個獨立的區塊鏈專案,對應不同的價值觀理念。

近期比較重要的事件是比特幣分叉事件,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由於擴容方案理念不一致,在去年8月由大區塊派分叉出比特幣現金(BCH),這一事件灑家在上篇文章已有詳細闡述,此處不作過多描述。

說到這,還有一個概念不得不提,那就是IFO(Initial Fork Offerings)即首次分叉發行,實事求是一點更有實際意義的表述應該就叫分叉發行,因為有些幣往往被叉過多次,最典型的莫過於比特幣,分叉出來的幣一大籮筐。

這個套路在艾CO被各國加緊監管之後變得十分吃香,成了發幣的一個重要套路,這裡跟真正的分叉相比,很多團伙純粹就是為了發幣而分叉,而非理念不可調和不得不分叉,背後絕大部分專案都沒有社羣支援,純靠包裝和忽悠。

有些分叉幣有不錯的賣點,但絕大部分純粹就是瞎搞割韭菜,各種預挖的騷套路,尤其是比特幣的一些分叉幣,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愣是硬生生給造出來了。

分叉有啥影響

先說結論,在灑家眼裡,分叉是區塊鏈進化的一種絕妙形式,遠非傻逼眼裡唯恐避之不及的壞東西。

如同生物界兩性生殖中基因組合的廣泛變異能增加子代適應自然選擇的能力,區塊鏈專案的分叉同樣可以幫助社羣在邁向不確定的未來探索更多的出路。

而不分叉就像當年曹操把船綁一成一塊板子向未來突圍。

對專案來說: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一群理念不一致的人強擰在一塊只會窩裡鬥內耗,白白浪費各自大好年華,例如比特幣社羣,圍繞擴容扯皮好幾年,最終仍舊沒有達成一致。

人聚一塊心齊才能成事,否則就是硬圈的一群豬,只有數目上的假象繁榮。

兩撥理念不一致的群體,圍繞各自的頭頭分頭搞事,載著區塊鏈的船各自探索未知邊界,豈不美哉。誰對誰錯,不是吵出來的,是幹出來的,時間會給出答案。

區塊鏈作為一個複雜的系統,做改進的時候往往摁下葫蘆又起瓢,誰都不能保證自己的理念就一定不出漏子,綁一塊妥協出一個方案很可能是死路,而專心致志分兵突圍,勝算則要大上不少,不管怎麼算,對專案來講都是大好事。

只有弱智的外行自媒體才會覺得,啊社羣的分裂了,力量肯定削弱……

哎,瞧瞧這群單細胞生物思維。

對投資人來說:

對投資人更是大利好,除了原有數字資產不變還可以分得分叉幣的“糖果”(如BCH的分叉,作為分叉事件的一部分,每一個比特幣持有者都有可能自動收到一筆金額相當的比特幣現金),腳踏兩隻船,不論分叉幣後續成功與否,都能實現風險對沖,更能因為專案的持續進化收穫果實,歸0的概率大大減小。

當然,對後續入局的玩家在識別專案前景方面會提出更高的挑戰,他們不再有低成本腳踏多條船對沖風險的機會了。

分叉的好處也從市場方面得到了驗證,在分叉大行其道之前,很多人擔心市場恐慌幣價下跌,而結果往往是上漲的行情,逐漸地圈內人都把要分叉的幣說成懷孕幣,並把其當成利好來看待。

對分叉有個深入認識將給大家判斷專案好壞提供一個很好的標尺,一個考慮後路有前途的區塊鏈專案,是一定會留分叉這個後門的,不管以什麼方式。

能看到這的朋友肯定是跟區塊鏈有莫大的緣分,為了貫徹分叉精神,老徐打算啟用一個新號,專門放一些區塊鏈相關的地道內容。

區塊鏈水深這玩意兒一旦專業起來,沒有在這個圈子混過的看起來簡直會成一種折磨,出於對一些非相關垂直行業朋友的愛惜,本號不會再發區塊鏈相關專業性過強的東西。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