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ICO、IEO 到 IDO:探索加密貨幣資金炒作週期的演變

買賣虛擬貨幣

在加密貨幣這個行業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充斥著首字母縮寫和深奧的縮寫,這讓很多行外人感到困惑,但在加密貨幣社羣,在推特、電報群組內,這些首字母縮寫卻像機關槍一般逐漸散播開來。

很久沒聽到ICO的訊息了,它曾經是加密貨幣籌款的代名詞,但是在近兩年,它逐漸被另一個詞彙取代——IDO。

IDO是如何取代曾經風靡一時的ICO呢?這中間經歷了什麼?下面讓我們探究一下問題的答案。

什麼是ICO?

ICO全稱Inital Coin Offering,代幣的首次發行,是一種加密貨幣專案通常使用的融資機制。

 維基百科中對ICO的描述為:一定數量的加密貨幣以“代幣”(“硬幣”)的形式出售給投機者或投資者,以換取法定貨幣或其他加密貨幣,如比特幣或以太坊。如果或當 ICO 的融資目標達到且專案啟動時,出售的代幣將作為未來的貨幣功能單位進行推廣。

判斷ICO,可以將其視為某種組合:

  • 眾籌或銷售的籌款方面(通常主要是加密貨幣),包括必須達到某種軟/硬上限才能有效(即必須達到最低標準)

  • 早期風險投資甚至是天使輪時的產品成熟度(即非常不成熟的專案,在實際情況下只是該專案的“想法”或“願景”)

  • 作為對投資資金的回報,會收到某種“代幣”,並且“可交易”,就像首次公開募股的情況下一樣(即當一傢俬人公司上市並且每個人都可以開始購買時) — “交易”股票)

  • 代幣銷售在區塊鏈基礎設施上執行,代幣在該鏈上可用(例如 ERC20 代幣的以太坊區塊鏈)

ICO的起源——新專案研發經費的籌款

2013年,受當時電子裝置不成熟和網際網路不完善的影響,當時早期的比特幣愛好者更多是在Bitcointalk論壇內交流。在這一年的7月,一個名叫威利特 ( JR Willett ) 的人出現在了論壇裡,他向比特幣的愛好者們其在比特幣區塊鏈上構建的協議層的完整規範,不僅更加的安全,而且使用者可以自定義代幣(想想現在的人人發幣,而他舉例的是GoldCoin、USDCoin、EuroCoin),而且可以進行分散式的代幣交換(想想現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分散式投注(無需信任網站來協調投注)等。

也就是說,他在比特幣區塊鏈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具有更多功能和更多可能性的協議層。這個專案叫做Mastercoin。

但是,畢竟" 科研 "和創新是需要經費的,所以,他向比特幣愛好者們申請資助。並承諾,如果有一天成功了,Mastercoin將會給投資者們鉅額的彙報。

這就是歷史上第一個ICO專案,也是第一個實用程式的代幣。

在Mastercoin專案的開發團隊的會議上,威利特對此發言:

“ 如果你今天想在比特幣之上啟動一個新的協議層,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你可以做到這一點,而不必求助於一群風險投資家,而不是說,嘿,我有這個想法,這是我的演講,這是我的開發人員團隊——這個房間裡有很多開發人員。如果你讓一群人們聽說過的值得信賴的人聚在一起說,好吧,我們會這樣做。我們將建立一個新的協議層。它將在比特幣之上擁有 X、Y 和 Z 新功能,這是我們出現的意義,這是我們的計劃,這是我們的比特幣地址,任何向該地址傳送硬幣的人都擁有我們新協議的一部分。任何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已經告訴人們這一點至少一年了,因為我想投資它。我沒有很多硬幣,但這就是我想投資我的硬幣的地方。”

最後,Mastercoin專案總共募集了4740枚比特幣,當時的價格為60萬美元。

另一個不得不提到的是歷史上第二個ICO專案——Nextcoin。

這是歷史上第一個改變了比特幣的特性,完全依賴PoS (權益證明機制)的加密貨幣,而不是像萊特幣(LTC)這樣基於比特幣的原始碼發行的山寨幣。

2013年9月,Bitcointalk論壇上的另一個匿名成員 BCNext 釋出了一個新帖子,宣佈推出第二代加密貨幣 " NXT " 。但是他只要求很少的捐款,只需要確定最開始的利益分配。幾個月後,NXT籌款結束,代幣成功發行。

因為其目標不是大量籌款,所以只接受了21個比特幣的捐款,當時價值為1.6萬美元左右。

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從CoinMarketCap、非小號等地方查詢到NXT代幣的資訊,撰稿時 (2021年7月1日)NXT的流通市值為1159萬美元。

ICO的崛起——以太坊

2014年,年紀輕輕的俄羅斯小夥子 Vitalik Buterin 提出了他設想的世界上第一個零基礎設施平臺," 以太坊 ",而他也嘗試募集資金。

Vitalik 在瀏覽了有關元素和科幻小說的維基百科的文章後選擇了 " Ether " ( 以太 ) 這個名字。當他找到這個名字時,他立即意識到這比他見過的所有名字都更喜愛;他認為‘以太’這個詞,指的是一種假設的無形介質,它滲透在宇宙的每個角落並允許光的傳播。

很快,在12個小時內,以太坊的代幣銷售就籌到了3700枚比特幣,募資總額1830萬美元。

很快,V神就推出了以太坊區塊鏈。

2016 年,一個名為The DAO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在以太坊網路上開發的應用)透過代幣銷售的途徑籌集了創紀錄的 1.5 億美元,以資助專案的研發。但是DAO 於 6 月被駭客攻擊,當時價值 5000 萬美元的以太坊代幣被匿名的駭客竊取。隨後,以太坊被拆分為兩個獨立的區塊鏈(分叉事件”)——新的版本(駭客竊取被逆轉)變成了現在的以太坊(ETH),而原始的版本(駭客仍成功竊取)更名為以太坊經典(ETC)。

從以太坊主網正式上線開始,到目前已經有10000餘種 " ERC20 " 代幣。( ERC20 是一個協議標準,它定義了在以太坊的網路和基礎設施上發行代幣的某些規則和標準。ERC 代表 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s,20 代表著唯一的 ID 號,以區分這個標準與其他標準。)

而以太坊從最初銷售時的價格0.31美元到今年5月12日的4715美元的歷史高點,歷史漲幅在15000倍,可以說是ICO史上的神話。

以太坊之後,ICO也正式崛起。

ICO的繁榮與沒落——2017~2018

眾所周知,2017年,加密貨幣市場迎來了第三次牛市。這一年,ICO的概念也火了。加密貨幣社羣中,熱衷於賺快錢的玩家開始轉向一級市場,參與各種火熱的ICO代幣發行。

圖為2017~2018年的熱門ICO專案

2017年,籌款在1億美元以上有8個專案,分別是:Hdac、FilecoinTezosSirin LabsBancor、Polkadot、Qash 和 Status。

然而這僅僅只是小巫見大巫,到了2018年,一些ICO專案甚至達到了2017年最高的籌款額2.5億美元的很多倍。其中,EOS和Telegram分別獲得了40億美元和17億美元的籌款。

對此,彭博社給出了難以置信的答覆:

“區塊鏈可能被標榜為一個不可變的公開賬單,但在它產生的有爭議的加密世界中,確定真相可能會很棘手。就 ICO 而言,沒有人必須提交任何受監管的檔案,甚至不需要透露他們的身份,仍然很難確定發行人聲稱其籌集的資金數額。” 

然而,加密貨幣市場繁榮景象的背後也存在著風險和危機。

由於市場的火熱,在這兩年間,也滋生出很多所謂的" 用虛假白皮書包裝的虛假專案 ",但是對於投資者,不對,是對於投機者來說,仍然會投資超乎想象的鉅額資金。

如果你沒有經歷過2017年ICO繁榮時期,無法感受ICO如何詐騙和被成為 " 狗屎幣的首次發行 "的話,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圖片感受。

圖片資料來自於DeadCoin平臺,該平臺從2017年開始記錄ICO專案中已經退市的代幣、開發停止、無人交易、騙局等,統稱為 " 死幣 " 。到目前已經有1659個 " 死幣 ",其中大部分都是2017年到2018年的ICO專案。

彭博社於2018年7月釋出了一篇非常詳細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大約 78% 的 ICO 專案在交易前就被識別出騙局。而該報告進一步強調,截至2018年7月,70% 的 ICO 資金(按美元計算)流向了更高質量的專案。

在加密貨幣投資者們發現ICO的諸多缺陷(例如例如不受監管,沒有投資者驗證和保護、專案大多不成熟、缺乏透明度、代幣價格暴漲暴跌)後,ICO的熱度開始逐漸降溫。

ICO的改進

在ICO的熱度降溫後,很多人開始對ICO的機制進行研究和改進。例如IEO、DAICO、ETO和STO等。

1、IEO(初始代幣產出)

IEO 是專案在區塊鏈平臺作為正式投資的一種方案,以加密貨幣交易所居多。最早是在2017年被提出的,其理念是 " 專案團隊將不再是投資的交易對手,而是可以在交易所中直接交換,無需經過ICO的傳統步驟 "。

幣安交易所的 CEO 趙長鵬曾經評價 IEO :“從貢獻者的角度來看,每個 IEO 參與者都必須在交易所建立一個帳戶並將 ETH 傳送到該帳戶,而不是將 ETH 傳送到管理 ICO 的智慧合約。當 IEO 開始時,參與者可以直接從交易所購買代幣。”

2、DAICO(DAO結合ICO) 

DAICO是以太坊創始人V神對於ICO的改進,是將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優勢和ICO的固定機制結合。DAICO使用智慧合約對專案團隊的進行問責。而且並不是一次性向專案團隊釋放所有募集資金,捐助者有權以更加可控的方式提供投資資金。透過共識機制,他們可以投票決定定期向專案團隊發放多少資金。簡單來說,就是DAO版的ICO。

3、ETO(股票代幣發行)和STO(證券代幣發行)

類似的概念,以ETO來解釋,就是投資者可以以加密貨幣來籌資,而獲得的回報是該公司的實際所有權(例如投票權、股息權,取決於股票的型別),簡單來說,就是" 鏈下 "的公司可以在" 鏈上 "發行他們的股票,也可以是發行一部分。

在這四種ICO的替代方案中,IEO是發展最好的,也是最成功的。但是IEO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不符合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精神,中間人(交易所)可以決定批准哪些專案並按照特權收取手續費。

但是近兩年隨著DeFi(去中心化金融)市場的興起,大量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也應運而生,這時,利用DEX完成IEO的使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什麼是IDO?

IDO 的全稱為 Initial DEX Offering (去中心化交易所上的首次發售)。

最初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功能僅僅是代幣間的交換,例如建立在以太坊網路上的Uniswap和Sushiswap。隨著IDO的出現,許多的投資者也被吸引。

令人震驚的是,歷史上第一個推出 IDO 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並不是頂級的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或Sushiswap,而是構建在幣安智慧鏈上的Raven Protocal (中文譯名:烏鴉),推出時間是2019年6月,而銷售的代幣也是交易所的平臺幣RAVEN,雖然最終只有50萬美元的銷售額。

但是後來隨著Compond、Curve等平臺也紛紛推出 IDO 功能後,IDO 成功替代 ICO,成為近兩年的加密貨幣市場中,最熱門的板塊之一。

ICO、IEO與IDO的比較

與 IEO 不同的是,IDO 是透過開放代幣交易對的流動性池,例如 ETH/USDT,而不是訂單簿,在 DEX 上推出專案代幣。這意味著價格只會在代幣被買入或賣出以及流動性池中代幣比例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才會發生變化。

而與 ICO 和 IEO 最大的區別在於,IDO 可以由代幣專案自主執行,並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自由的上市。這允許新專案直接與去中心化的投資社羣互動,而不是透過中介(交易所)。這就更符合區塊鏈的點對點基礎和去中心化的精神。

加密資金炒作週期。從 2013 年的第一個 ICO 到 2019 年的第一個 IDO。加密資金模型不斷髮展以改進固有的缺陷。圖片來源:Ruben Merre

但是,雖然與 ICO 和 IEO 相比,IDO 更勝一籌。但是就目前而言,IDO 處於窘境之中。並非所有的加密初創公司都是面向 DeFi 的。他們的使用者可能不像加密貨幣投資者那樣對 DeFi 精通,這給 IDO 的釋出帶來了學習障礙。相反,DeFi 使用者也可能不太願意投資非 DeFi 專案。

所以,為了使 IDO 市場的擴大規模,需要在教育和便捷性等方面進行改進。

總結

隨著頂級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正在超越中心化交易所的日交易量,並挑戰中心化交易所的市場主導地位,從長遠來看,更大的使用者群體將會使DEX成為必要的選擇。但是在此之前,想要發行代幣進行募集資金的專案仍會根據其市場理念來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並非一定是 IDO 。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