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建設(三)行之有效

買賣虛擬貨幣

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當年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畸在就職演說中這樣提到了大學建設。大樓只是解決教育的表面問題,大師才是將教育過程的踐行者。梅貽畸校長一語中的,影響深遠,是一個追求行之有效的務實教育家。大學建設,與社群建設是相通的。而且大學裡,雲集了高智商群體,統一思想更加艱難。然而,清華大學在過去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中,的確一直在前進。當然,它一方面有國家財政的資本支撐,另一方面是有優質生源的支撐。然而,清華大學的問題也是有很多的。事物總不會十全十美,總是伴隨著問題在乘風破浪中前行。高材生走出去滯留海外的問題,不止是清華大學的問題,更是社會文化決定的個人理念價值觀問題。


    大學建設的問題,和社群建設問題,是同質的。過去,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提得很響亮,但是在大多數黨員和人民群眾的實際工作中,幾乎看不到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的影子,只是在幾個重點領域得到了落實。理論與實踐的距離,理想與現實的距離,對於每個人是公平的。不同的是每個人的機緣不一樣,最重要的是個人的認知、思考和相由心生的氣場能量不一樣。今天專題分享:社群建設行之有效的重要性。

                  一、區分問題

    即使是我們幣乎社群,大家都知道問題一大堆。但既便是問題這麼多,幣乎依然是通證經濟領域的佼佼者。這要感謝我們的創始團隊,對於問題的把握站在一個著眼全域性發展的戰略高度。


    第一次見到我堂哥的兒子,他還只有五歲,特別認生。他媽媽教他叫我叔叔,他就是不開口。他媽媽很難為情,氣氛一下子很緊張。我說,別緊張,他又不是不尊重熟悉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跟我不熟,一切都是正常的。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有很多問題。我們笑話技苗助長的農夫,卻難免在實踐中急功近利而適得其反地拔苗助長。


    正確的事情,更需要正確的時間。在社群建設發展的各個階段,有些問題是必須要堅決的,有些問題是堅決不能碰的。楊廣追求千古一帝的夢想,開科舉,得罪了士族。修大運河,得罪了勞苦大眾。士族不滿,大眾不滿,所以各路梟雄能順利得勢。雖然科舉和運河,造福了後來上千年曆史的人民群眾,但是與推動者楊廣沒有任何關係,令人痛心婉惜。社群建設若不能高效區分問題,唯一的貢獻就是為行業圈子提供了失敗的案例教材。

                  二、突出主題

    幣乎一開始的文章,問題是很大的。但是幣乎團隊選擇了相容幷包,把問題交給了社群,交給了投票的社民,交給了對社羣富有激情的輿論。堅定初心,支援原創,支援好文。  

    改革開放以後,我們放棄了趕超英美的巨集偉計劃,派出團隊考察學習,經過系統研究論證,選擇性地開放我們急需但不影響政治經濟大局的產業。內部的改革,我們也不走高大上的路線,摸著石頭過河。面對問題,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的是好貓。雙軌制,出現了倒爺的問題,但是刺激了國有企業計劃外的生產積極性,啟用了市場的需求能量。沒有倒爺把家電帶進具有購買力的偏遠地區,就沒有眼紅,沒有努力,沒有奮鬥,就沒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帶動民營企業的發展。回過頭來看,改革開放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明確的主題。也正是因為改革主題帶來的大量問題,也指明瞭體制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


    所以,社群建設,我們不能像大躍進時期那樣,盲目冒進。目前的微文,問題大家都心知肚明。要做好微文這個主題,一是要發現思想豐富的專業寫手;二是關於專業內容的激勵,建議幣乎社羣與幣世界、金色財經之類的區塊鏈媒體戰略合作,微文轉發資迅的同時,作者發表個人的思想見解,為作者提供專業的寫作素材,同時為幣乎大量的讀者提供熱點新聞的反覆刺激。

                  三、突破關鍵

    關鍵問題不突破,就會成為社群發展前行的包袱。個人觀點可以放任自由,但是社羣生態的資料能夠反映社群的致命問題。


    新中國成立才幾年,毛主席就失去了兒子毛岸英。作為政治家,肩上的擔子很重:內部的穩定團結;發展的方向會不會走極端;幫蘇聯在朝鮮擋了子彈,然而往蘇聯跑一趟,蘇聯只帶籠子,沒有充分體現蘇聯老大哥的氣派和情感;對面的歐美磨刀霍霍,想把中國當作社會主義陣營的軟柿子來捏,一不小心,就會充當美蘇鬥法的炮灰。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毛主席只能拋下人民當家作主的遠大理想,採取強權政治,抓住關鍵的問題:內部的團結統一。反左,反右,割資本主義的尾巴,文化大革命,雖然問題無數,但是中國人民在那段歷史時期,攘外必先安內,帝國主義是紙老虎,打殘印度王牌師,搞出原子彈,打響珍寶鳥自衛反擊戰,都是一箇中心,以內部團結穩定為中心。



    全域性的關鍵,往往不是個人的關鍵,卻是全域性發展的根本問題。不因個人的喜惡而改變初心,堅定信心,面對現實。發展是需要犧牲的,幣乎社羣發展這麼久,自然犧牲了很多真正能寫好文的優秀寫手。

    當前區塊鏈產業和通證社群的規模有限,自然限制了一秕真正優秀的人才。正如改革開放以前,因為根本的吃飯問題,大量知識青年被迫服從大局,加入農業保衛戰的隊伍。直到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問世,很多知青才真正獲得發展空間的解放,獲得用武之地。所以,優秀的人才,是金子總會發光,需要時間。優秀的社群,也需要時間,發現鏈圈和幣圈的需求,把握機會,謀定而後動,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在前行中閃閃發光。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