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經管學院教授朱巖:區塊鏈技術可以為全球治理做出貢獻

買賣虛擬貨幣

01

區塊鏈的出現有其必然性

2008年,矽谷的一群程式設計師找到了一個值得商討的議題:如何利用技術讓彼此之間更加平等。這一簡單想法經過十年的探索和演進,最終形成了極有可能顛覆現有網際網路框架的技術——區塊鏈。區塊鏈技術的特點之一就是透過技術背書,保證資料交換可信,大大降低了信任成本。但這一技術不是憑空所得,而是網際網路逐步發展出現的特定階段。

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院長朱巖教授介紹道,區塊鏈誕生之初確實承載著科技工作者的夢想,他們試圖把點到點的演算法變成一個社會治理的途徑,從而實現一個更加平等的社會。因此可以說,區塊鏈的發展更多的不是一種技術路線,而是一種思想路線。從網際網路整個的發展歷程來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世紀之初,資料並不相連,於是出現了TCP/IP的網路通訊模型,很好的解決了“資料分割”的問題;第二個階段,為了實現資料的互聯互通,必須建立一個資料交換標準,所以這個時候出現了標記語言html解決了“實體分割”的問題,今天網際網路的繁榮都源於此;但此時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即交易資訊可信度低,因此在第三個階段,區塊鏈就是為了解決“信任分割”問題。由此可見,隨著人類對新社會發展形態的不斷追求,區塊鏈技術是這一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產物,並且基於此種技術形成了社會治理的新體系。

朱教授同時也提到,區塊鏈不能解決一切問題,由一個技術逐漸擴充套件到社會治理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他還需要更多的技術和人員參與進來協同發展,現在能做到交易可信就是很大的進步。

02

行業目前仍處在創業的萌芽期

近兩年“區塊鏈”一詞高頻出現,相關的創業專案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似乎證明區塊鏈行業正在趨於成熟,但朱教授認為,行業趨於成熟的標誌應該是網際網路巨頭在區塊鏈上完成戰略佈局,而現在仍然處於創業的萌芽期。

回顧區塊鏈的過往,比特幣可以說是第一個成功應用的案例。比特幣證明了一群人透過一種共識機制,是可以形成一個更加平等可信的體系的;後來的以太坊以及各種穩定幣,正是根據貨幣的社交屬性,充分發揮了共識機制——被一群人認可的“幣”就有其相應價值,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嘗試。但是這僅僅是開始,人類社會中還有無數的社交場景值得去探索和嘗試。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區塊鏈對一個社會性群體的底層有著巨大的改變作用,但如果想在各個領域應用起來,還需要社會各界形成更加廣泛的共識。

在朱教授看來,從2017年下半年至2019年初,區塊鏈技術的影響一直不甚明朗,但現在,國家和大企業在不斷提高對行業的關注與投入,大家的共識更加清晰,這會進一步促進相關應用的落地。同時,由於區塊鏈解決信任問題的屬性最適合於金融領域,因此,圍繞著區塊鏈的應用大概率是在金融領域率先發揮作用。

03

區塊鏈技術的突破促使社會更加公平

區塊鏈技術自出現以來就被賦予“變革人類社會”的厚望,朱教授認為這種變化是一定的,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變化的程度也要取決於技術和人類社會結合的深度,此外,區塊鏈技術本身也有一個逐漸深化的過程,只有回答了諸如“去中心化與效率之間的矛盾”等基礎問題,在應用方面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提及對區塊鏈技術未來的展望,朱巖教授給出了自己的一些判斷。

首先,現有的網際網路基礎架構會被顛覆,一種分散式的網際網路會讓整個資訊連結環境更加公平;其次,商業應用上會取得突破性進展,區塊鏈降低信任成本的屬性至少會在金融和保險領域大展身手;最後,區塊鏈技術會在全球治理方面做出貢獻,這也是區塊鏈“變革”的意義所在。

朱教授認為,雖然區塊鏈的作用只是初見端倪,但作為資訊科技發展的必然產物,區塊鏈必將會成為社會發展與治理的工具之一。當區塊鏈技術在商業應用上足夠成熟時,社會治理自然會應運而生,換句話講,區塊鏈技術的不斷髮展能夠促使社會變得更加文明和平等,但是目前,“就好像我們的飛機,它會更先進更安全”朱教授說,“但最主要的,是先讓‘懷特兄弟’有機會飛起來。”

(朱巖做客《筱靜觀察》)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