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之聲 | 專訪清華大學何平:區塊鏈需要商業模式的創新

買賣虛擬貨幣
何平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畢業於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經濟系,2008年加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加入清華大學之前,何教授於2004年至2006年在伊利諾依大學芝加哥校區金融系擔任助理教授,於2006年至2007年在雷曼兄弟公司固定收益部擔任分析師。何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銀行金融機構、貨幣政策、巨集觀金融等,研究的課題涉及:外生貨幣與內生貨幣、金融機構的代理問題、金融中介如何消除企業和市場間的不對稱資訊、資訊不對稱下銀行間的博弈、影子銀行與貨幣政策、債券評級在中國債券市場的影響力,等等。

日前陀螺財經採訪到了何平教授,在專訪中,何教授分享了他對於區塊鏈在應用突破上的理解,以及對聯盟鏈、央行數字貨幣等熱門應用的解讀。

陀螺財經:能否從經濟學的角度給大家解讀一下區塊鏈到底是什麼,能解決什麼問題?

何平:區塊鏈就是分散式記賬,原來社會是依賴於中心化的記賬方式,是中心化的商業模式,有一定的壟斷性。對這種中心化的平臺,事實上我們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比如說你要克服他記賬的時候不記假賬,不亂記賬,你要給他激勵,那就要給他超額的回報。長期以來是如此,它是有代價的。

區塊鏈最重要的貢獻,我認為就是用分散式的記賬方式,透過網際網路的傳遞加密技術的使用,使得各個賬本之間保持一致性和私密性,所以說會使得未來的經濟體當中的交易模式、生產模式、服務模式,更多的出現去中心化或者弱中心化的趨勢,我覺得作為社會的商業模式,甚至是社會生產關係,都會帶來深刻的變革。

陀螺財經:如何看待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和libra?他們對區塊鏈行業來說有什麼意義?

何平:央行數字貨幣跟Libra都是加密數字貨幣,但實際是兩個不同的事物,一個由官方政府發起,一個由私營企業發起,兩者都會在跨境支付領域得到應用。

這兩者在資源方面是不同的,Facebook是私營企業,所以可能會更多的依賴於它現有的使用者,透過技術演算法,成為類似於現有的加密數字貨幣那樣的非官方的應用,有大量的使用基礎,但缺乏必要的信用基礎。

央行數字貨幣是以政府信用作為支撐的,從信用基礎上來講,央行數字貨幣的基礎會更雄厚。但央行數字貨幣的缺陷可能是不會有像Facebook這樣的社交平臺那種自發式的社交媒體,可能會更多地動用政府的力量或者行政力量來推動它的使用者。

顯然,他們都是未來國際跨境支付體系當中的核心的競爭力量。但是在任何一個國家內部,不管是Libra還是央行數字貨幣的使用都可能會受到很大的約束。

陀螺財經:我們從這幾年的發展可以看到,一些大公司都選擇發展聯盟鏈,反而是中小團隊選擇發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您如何看待產業區塊鏈與“發幣”之間的關係?大公司未來有可能會考慮發幣嗎?

何平:因為最早的一些應用都是小的創業公司在發幣,因為有比特幣的成功的案例,以及國外的一些小的ico的成功案例,所以很多的小的創業企業都去發幣。當然缺乏必要的監管,所以它激發了大量的道德風險,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

而大公司作為中心化的機構,它是有聲譽機制來保障它的運營的,為了保持他們的聲譽,他要和這些發幣的公司劃分界限,所以說他肯定不會貿然去發幣。大公司使用區塊鏈,他們可能更多的並不是想改變他們傳統的中心化的運營模式,而是在中心化運營模式基礎之上,增加一些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他們提高業務的效率,在他的客戶群體,包括他的供應商,包括他們經銷商之間形成的生態圈子當中,透過他的聯盟鏈的區塊鏈技術提升他自身運營的效率,所以它是和原有的中心化機制是互補而不是排斥的,這是它的目的也使得它必然是採用聯盟鏈的方式。

陀螺財經:最近幾年出現的區塊鏈應用defi(分散式金融),dapp,區塊鏈遊戲都沒有達到預想中的落地預期,在您看來,在哪個領域有可能最先實現區塊鏈的落地?

何平:金融領域比如供應鏈金融和大資料徵信可能是比較容易落地的。供應鏈金融存在信任傳遞問題,分散式記賬和共識機制設計有可能解決這種問題。

一般來講,區塊鏈可能會在兩個領域有比較明顯的作用,一是提升大型企業的平臺運作效率,另外一個就是涉及到多個對手方的交易場景。這兩個場景的共同特點是,涉及複雜的多個利益主體或者多個對手方,在這樣的應用場景裡,只要流量巨大,有足夠多的參與個體,就會具備潛在的區塊鏈應用的空間。

陀螺財經:目前行業內大多數人都認為區塊鏈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您如何評價區塊鏈目前的發展現狀,在技術或應用落地上還有哪些瓶頸要突破?

何平:區塊鏈技術其實是很成熟的。分散式記賬加非對稱加密,零知識證明、共識機制,這些技術早已有之,只不過是比特幣的出現,把這些技術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區塊鏈領域的創新,毫無疑問會不斷提升改進技術,但更需要的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比特幣那麼一個簡單的支付體系,但比特幣的生產和社羣維護,都涉及到很複雜的機制設計,比如貨幣的幣值的穩定、區塊鏈的加密手段、數字貨幣體系的均衡等等,複雜的機制設計是最大的瓶頸,這個瓶頸比區塊鏈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瓶頸要更大,技術已經發展了幾十年,但這方面商業應用事實上是空白,也沒有太多的成功案例。

所以,我認為商業模式的創新技術提升更重要。這種商業模式的創新,它需要的不僅僅是對區塊性技術的理解,更重要的可能是對經濟學貨幣博弈論機制設計、社會治理機制等社會科學的理解,是一個各類的社會學知識的複雜集合體。

陀螺財經:對於普通人來說,想要進入區塊鏈行業需要哪些知識儲備?

何平:這個取決於你擅長哪個領域,區塊鏈主要有兩個門檻,技術門檻和應用門檻。技術門檻要求是計算機相關領域的知識,包括加密儲存、零知識證都是技術門檻。應用門檻可能包括經濟學裡的貨幣設計機制和博弈論的一些相關的知識。不排除有少數人兩類都擅長,但這兩方面的知識同時融會貫通的人非常少。普通人可以找一個自己擅長的領域切入,看自己是技術型還是模式設計型,這是兩類人才。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