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生態的制度成本分析

買賣虛擬貨幣

目前,研究實踐主要集中在公有鏈、私有鏈(聯盟鏈)、無幣區塊鏈、分散式應用(DAPP)、共識機制和生態治理等領域。雖然業界已經認識到區塊鏈的一個特質是計算機系統與經濟激勵相融,但分析工具多以基於代幣的激勵為主。在沒有充分考慮生態建設制度成本的前提下,很難以統一的思路去分析各領域問題,也因此未能有效觸及區塊鏈對組織制度變革的影響。從制度成本角度進行分析,或可為在實踐中如何運用區塊鏈提供參照。

加密經濟學聚焦底層公鏈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公鏈有一個基本特性,即在無須信任第三方中介的情況下,就能獲得隨時間推移不斷更新的一致性賬本。在比特幣之前,僅僅具備密碼學確權和分散式計算的系統,無法對生態維護者提供有效激勵,因而一直無法實現可持續運作的去中心化點對點價值轉移系統。在比特幣的設計中,自洽地包含了密碼學、分散式計算和經濟激勵相融三個關鍵要素。競爭性記賬和記賬回報的演算法設計,保證了誠實記賬人能夠持續獲取最大收益;不誠實記賬人發起資料篡改需要極高成本,以致極難產生作惡的經濟動機,從而使得生態能夠在較低管理成本下獲得持續運作的可能性。一些區塊鏈的實踐者進而提出加密經濟學(Cryptoeconomics)的概念。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認為,加密經濟學是密碼學、計算機網路技術和博弈論三者的組合,可以用來構建具有經濟激勵的安全系統。但以往的加密經濟學多聚焦於在區塊鏈語境下,對底層公鏈共識演算法的探討。其任務之一是研究設計可高效穩定維護資料不可篡改性的系統;任務之二是在已有資料不可篡改工具的前提下,推演如何保證各類參與者行為與生態目標的一致性。但是,其中的分析工具多以基於代幣的經濟激勵為主,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卻無法解釋無幣區塊鏈、聯盟鏈的存在,無法統一底層共識與上層DAPP生態的經濟模型,因此也無法完全覆蓋區塊鏈對組織制度變革的影響等話題。完全去中心化的場景只是一個理想狀態,即使在執行良好的公鏈生態中也無法達到完全去中心化。在真實的商業社會,因比較優勢而形成的分工協作,必然會促成信任中心。在一個業務場景中,對於是否需要應用區塊鏈;選擇聯盟鏈還是公鏈;在公鏈中,應遵循怎樣的原則來選擇不同的中心化程度引數和共識機制等問題,尚缺乏更一般化的分析框架。
機器演算法信任與社會組織信任的制度成本為了讓參與者有意願在其中進行經濟活動,一個生態或商業模式必須維持一定的可信度(行為產生預期結果的風險可控)。為此需要生態維護者們共同遵守一個分工協作的機制。這個制度明確了維護生態應有的行為、誰來執行以及如何分配收益,而制度的執行則需要付出人力和其他資源成本。比特幣雖然在系統上完成了點對點價值轉移,避開了第三方的介入,但實際上比特幣生態仍然需要參與方對比特幣核心開發組(Bitcoin Core Developers)和礦工集體(競爭記賬者)注入社會信任,比特幣核心開發組以及中心化運營的公司都需要付出一定成本,才能維繫所需的可信度。因此,一個生態的總體可信度,是由維繫生態運轉的機器演算法信任和社會組織信任共同決定的。對於前者來說,生態維護者依照演算法規則競爭性記賬,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耗費冗餘人力和資源,但產出分配的規則明確不可篡改。冗餘的賬本儲存、去中心民主投票決定生態事務,都是這一制度執行的成本。對於後者來說,任何生態內自發或有目的形成的組織,都涉及組織執行的制度性成本。根據科斯定理,相較市場價格機制調配資源更優時,該類成本是指利用內部命令機制所需要的成本。命令式機制通常不需要冗餘投入,但要實現收益的公平分配,就需要付出額外的制度成本。於是,問題就轉換成在某一應用場景中,人們需要搭建一個具有一定可信度的生態模式,相應機制才可以正常運轉。在預算有限的條件下,決策焦點就集中在選擇多付出一些成本,以維持機器演算法信任,還是維持社會信任制度運作。在最優解中,建設社會信任制度上的額外投入所帶來的淨收益,將小於投入在機器演算法信任上所得的淨收益,反之亦然。對比特幣與聯盟鏈應用的分析
在比特幣剛興起的時候,人們通常將其與傳統點對點傳輸網路進行比較。但後者既無中心組織分配,也無去中心回報機制。通常是在網路啟動初期,參與者超水平貢獻維護生態,導致短期繁榮。隨著分配收益的成本迅速擴大,人們因激勵不足,又導致體系迅速瓦解。然而,比特幣的生態十分完整,在機器演算法信任方面,雖然競爭性記賬所耗費的電力成本高昂,但演算法保障了明確的競爭規則和經濟激勵方式。在社會組織信任方面,比特幣核心開發組、礦工集體、交易所、比特幣安全公司、各國監管機構都是生態內的中心信任組織。各國的中心化組織參與者(主要是交易所)與監管政策制定及執行的制度成本不同,導致了比特幣在各國接受情況的差異性。例如,中國對比特幣的總體態度是,要求比特幣交易保護社會公眾的財產權益,保障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地位,防範洗錢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對於比特幣或者其他公鏈來說,一味強調完全去中心化並不能擴大使用者群體,保證生態內中心化組織的高效安全執行與進一步降低執行機器演算法信任部分的制度成本同等重要。另外,比特幣的成功表面上看是因為代幣激勵,但實際上其關鍵點是在不可篡改的條件下,區塊鏈規則的收益分配製度成本幾乎為零,明確的分配原則提升了生態維護者的參與積極性。在某些情況下,對參與者來說,單單是參與生態獲得的收益即可覆蓋成本,那麼就沒有必要再附加代幣激勵。所以區塊鏈的經濟激勵著眼點應從單一的代幣激勵,拓展到設計投入與回報的權責利相匹配的制度。中心化組織自建分散式系統與聯盟鏈的關係,一直是業界爭論的熱點話題。中心機構在未引入機器演算法信任之前,需要社會信任機制來明確行為、誰來執行以及如何分配收益。對於一些參與者眾多、流程環節長,或者有很多外部參與者的情況下,發起方監督執行的成本極高。商業模式所需的生態可信度,因中心化制度成本過高而無法達到。因此以往要麼是以序列方式低效做業務,要麼某項業務在一時一地沒有開展的條件。在引入機器演算法信任之後,中心機構可以協調諸多參與方共同制定業務規則,以較低邊際成本提升機器演算法可信度後,生態總體可信度會迅速達到商業運營所需的必要程度。值得一提的是,有可能出現社會信任制度執行成本極低的情況,此時引入任何機器演算法信任都會增加生態的總成本,那麼這時候就沒有在某項業務中引入區塊鏈的必要。綜上所述,區塊鏈的本質是透過應用密碼學確權、分散式記賬、經濟激勵機制三要素,在一定應用場景內形成資料不可篡改共識的模式。一個生態的總體可信度,由維繫生態運轉的機器演算法信任和社會組織信任共同決定。廣義的加密經濟學分析就是根據生態內各參與主體的比較優勢、成本預算等,尋求生態目標與參與者行為一致的最優解過程。在這個分析框架下,機器演算法信任和社會組織信任的替代關係被納入分析範疇,從而使得加密經濟學成為可以分析組織制度變革、指導區塊鏈應用的一般性工具。
更多區塊鏈資訊:www.qukuaiwang.com.cn/news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