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走偏鋒的跨鏈Defi專案KAVA能否成為下一個熱點?

買賣虛擬貨幣

哈嘍大家好,我是幣小寶,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跨鏈專案——KAVA。

KAVA介紹

Kava是一個基於Cosmos的首個跨鏈借貸平臺,類似於以太坊網路的MakerDao。通俗來說,Kava 就是一個自動化的抵押借貸平臺,投資者可以透過 Kava 在不穩定的市場行情中實現所持有資產的槓桿對沖和套期保值。

我們可以用一個例項來說明 Kava CDP 的整個執行機制

假定你目前看漲行情,你可以將持有的 BTC 透過 Kava 的 CDP 抵押生成穩定幣 USDX,再透過其他交易平臺將 USDX 換成 BTC,等 BTC 上漲後賣出,償還 Kava 的 USDX 並支付利息,這便實現了槓桿做多的操作。

抵押BNB鑄造USDX

2020 年 6 月, Kava 正式上線Defi借貸,抵押BNB可生成USDX,從而獲得KAVA獎勵。根據官方資料估算,前期BNB年化收益率高達308%,後來隨著參與的人數增加,收益逐漸降低,目前大約為20%左右。

根據kava的規劃,KAVA每週向BNB持有者發放74000個KAVA,獎勵持續52周,在整個週期結束之前,獎勵的KAVA無法提現,但可以Staking獲得收益。

除此之外,KAVA還支援其他主流加密貨幣的抵押借貸。

KAVA代幣

Kava 生態中有 2 種代幣,一是錨定美元的穩定幣 USDX,主要透過在 Kava CDP 中抵押數字貨幣來生成,生成原理與DAI相似;二是平臺治理工具 KAVA,發行總量 1 億,主要作為整個 Kava 網路的激勵型和管理工具流通。

USDX是與美元1:1錨定的穩定幣,透過抵押BTC, XRP, ATOM 或 BNB 而自動生成,使用者可自由設定抵押率。透過kava生態的價格預言機,一旦出現抵押不足,系統將自動清算。

KAVA有什麼作用呢?

KAVA代幣是KAVA生態的原生通證。具體作用有以下幾個:

  • 支付CDP手續費。使用者首先透過主流加密貨幣抵押生成USDX,當使用者歸還USDX後,需要手動關閉CDP,關閉CDP產生的手續費透過KAVA來支付。
  • 支付轉賬手續費。在KAVA生態使用者之間相互轉賬需要消耗KAVA作為手續費。
  • 驗證節點佣金。KAVA 持有者也可以將 KAVA 委託給驗證者 staking (質押)來獲得收益,這個委託機制和 Cosmos 一樣,都是為了維持網路安全。參與質押的 KAVA 比例越大,Kava 網路就越安全。只有參與質押 KAVA 才會獲得新區塊產生的獎勵。在 Kava 中,每個區塊會由排名前 100 的質押節點進行驗證。這些驗證節點能夠獲得交易手續費作為激勵,這個佣金也是以 KAVA 來支付。換句話說,誰質押的KAVA多,誰獲得佣金獎勵;而比特幣是誰的算力大,誰獲得獎勵。前者是POS共識機制,後者是POW共識機制。
  • 社羣治理。持幣者也可以透過質押所持有的 KAVA 來獲取投票權,進而參與鏈上治理,對社羣的未來發展提出種種建議。

KAVA通脹與通縮

與常見的代幣不同,KAVA總量並不恆定,同時存在通脹與通縮機制。

(1)通脹機制

Kava 按照全網的質押比例會對 KAVA 進行通脹(目的是激勵 KAVA ⅔ 的供給量來進行 Staking 鎖倉,目標通脹率在 7%),通脹的比例在 7% 到 20% 之間變化:若系統只有很少的 KAVA 被用作質押,則通脹率高達 20%。當系統質押比例超過 ⅔ 後,通脹比例將逐漸降低至 3%。每個新區塊產生的 Kava 代幣的數量是浮動的,數量取決於已經進入 Kava 網路做 stake 鎖倉的代幣量佔 Kava 代幣總供給量的比例

幣小寶認為,與比特幣的通脹率相比,KAVA通脹率有點偏高,不利於二級市場kava價格,好在KAVA還有通縮機制。

(2)通縮機制

剛才提到,關閉CDP時需要支付KAVA,支付的KAVA將自動被銷燬,所以 KAVA 總量是在逐步減少的。

因此,KAVA的總量取決於通脹和通縮的強度。若鎖倉人數增多,KAVA通脹降低,使用CPD的人數也因此增加,同時進一步刺激通縮,通縮排一步利好KAVA價格,KAVA生態進入上升螺旋,反之,則進入下降螺旋。

KAVA市值

據幣小寶區塊鏈大資料顯示,KAVA目前流通市值約4.7億元,市值有點偏高。KAVA是幣安Launchpad第10期專案,目前尚未上線其他頭部交易所。截止目前,KAVA自3月份底部以來漲幅約為4倍,表現中規中矩。

據幣小寶瞭解,近期 harvest將基於KAVA生態推出Defi挖礦,Harvest 是全球首個跨鏈貨幣市場。但在目前這種大環境下,能否掀起波瀾,有待觀察。文中部分資料來自https://www.bixiaobao.com/cn/defi/kava,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中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意見。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