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從期貨交易機構資料看大市場行情

買賣虛擬貨幣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比特幣期貨交易量創歷時新低,Bakkt連續數週沒有交易。CME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是美國最大的期貨交易所,也是世界上第二大買賣期貨和期貨期權合約的交易所。在17年的12月19日,正式開啟了比特幣期貨交易。而基於比特幣期貨的期權產品則是在北京時間1月13日23時正式開放交易。當時在CME上,比特幣期權首日交易55份合約(約275枚比特幣,價值約210萬美元),超過了競爭對手Bakkt比特幣期權的首日交易量(115萬美元)。而這裡的Bakkt則是被幣圈媒體反覆提及的存在。2019年9月23日美國東部時間晚8點,隸屬於美國洲際交易所(ICE)旗下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 Bakkt 啟動,第一筆比特幣期貨合約以 10115 美元的價格成交。這算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標誌著第一個符合美國監管的以實物交割的比特幣期貨產品上線。僅僅過了6個月,Bakkt就涼了,還涼得這麼透徹,而CME也算到了冰點。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週二僅交易了三份比特幣期權合約,交易金額為15BTC(約合$80,000)。根據加密衍生品公司Skew Markets的資料,這是芝商所有史以來最低的每日比特幣期權交易量。之前的紀錄低位是在1月24日(BTC報$ 125,000)。

1月17日,CME的交易量衝至540萬美元的歷史新高,但此後一路走低。截至週二,交易量比3月9日的210萬美元下降了96%!同時,自2月27日以來,Bakkt一直沒有期權交易活動。

從圖表可以看到,從12月中旬開始,Bakkt基本就已經沒有交易量了,比特幣的上漲行情算是在1月開啟的,在2月初達到了高潮,但Bakkt則完全沒有反應,顯然這是很反常的現象,雖然不能說明什麼實質性的問題,但可以側面體現出傳統期貨交易所的投資者對於比特幣並不是很感冒,而圈裡的人也完全沒必要意淫比特幣有多受歡迎,甚至可以說在傳統金融市場並不討喜。

期權市場對比特幣潛在走勢的看法是,加密貨幣的三個月隱含波動率,在截至3月17日的七天內,從每天的3.5%(按年率計算的66.9%)升至創紀錄的6.8%(按年率計算的130%)。波動性加劇通常會加劇對期權等對沖工具的需求,這是衍生工具合約,賦予持有人在特定日期或之前以預定價格買賣標的資產的權利。看漲期權賦予買入權,而看跌期權賦予賣出權。但是,在受監管的美國交易所,比特幣卻發生了相反的情況:隨著波動性的急劇上升,交易量實際上急劇下降。期權交易量下降似乎是因為機構交易員在過去一週的大量股市拋售中將比特幣視為流動性來源導致的,需要大量追加保證金。一家數字資產管理公司的主管表示:“上週市場大跌,機構投資者出售了許多風險資產,包括比特幣。CME是一個受監管的平臺,專門為尋求比特幣敞口而沒有所有權或使用優先權的傳統投資經理設計,因此,由於客戶帶領他們轉向現金,交易量有所下降。”但這顯然不是比特幣暴跌的原因,比特幣的避險屬性已經被證偽。對這一觀點佐證的另一個證據是,CME期權市場的未平倉頭寸或未平倉頭寸在3月12日跌至650萬美元的五週低點,在3月17日跌至840萬美元的五週低點。在芝商所上市的比特幣期貨交易也有所放緩。未平倉頭寸上週跌至兩個月低點1.71億美元,2月12日創下3.38億美元的高點。同時,交易量在創紀錄的高點3月6日跌至3個月低點的8800萬美元,2月18日為11億美元,週二為2.12億美元。最近交易量和持倉量的下滑表明交易者可能會在對現貨和期貨市場進行清算的同時關閉對沖。本週二,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期貨交易所Deribit的期貨交易量降至5200萬美元,創下自3月1日以來的最低水平。

從各方資料來看,比特幣行情基本已經到了寒冬狀態,起碼在傳統投資機構眼中,比特幣真算是風險資產,專業投資者越來越少也是可以理解的。到這裡我不禁有個疑問,比特幣難道真的只是賭徒的遊戲?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