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比特幣不是避險資產?

買賣虛擬貨幣
被圈內譽為「數字黃金」的比特幣究竟是不是避險資產?究竟能不能夠靠比特幣對沖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風險?這是最近很多人都在關心的話題。碳鏈價值有幸邀請到了Dots機構投資者社羣CEO鄭迪、國盛證券區塊鏈研究院分析師任鶴義、中信建投巨集觀固收分析師秦源,針對這些作出分享和解答。Q1:自本週出現股票拋售以來,比特幣與標準普爾500指數之間的相關性不斷上升,而與黃金的價格相關性卻不斷下降。如果我們將比特幣繼續稱為「數字黃金」,是否合適?鄭迪:比特幣相比黃金和其他大類資產,還是個新生事物,到現在也只有10年的歷史。但是黃金其實已經存在了千年。如果我們看比特幣的發展歷史,會發現其設計理念,其實是高仿黃金,但是融入了一些後來我們稱之為“區塊鏈”的新型技術理念,這就保證了任何人難以偽造比特幣。但是不是永遠無法偽造,不好說,要看新技術的發展和比特幣的應對。黃金,其實以前大家也覺得很難偽造,但是現在隨著摻鎢摻銥的出現,假的也越來越多。甚至有陰謀論者懷疑,美國的很多儲備是不是都有相當部分是這一類。在香港市場也好,內地市場也好,我們都看到這類假黃金出現的新聞。到目前為止,比特幣在防偽方面,我個人認為其實比黃金做的好。黃金要證明不是假的,還需要很複雜的技術裝置和專業人士,普通老百姓難以辨別真偽。但是在資產價格變化方面,我們可以看出,比特幣的波動性還是比較大的,當然如果我們對比2013-2014年前後分成兩個時間段,我們會發現比特幣的波動性已經顯著收窄,即便是這樣,與黃金相比,仍然是波動性較大的。對於黃金來說,每天波動超過2%,都已經算是大波動,這可能是因為黃金市場現在已經非常巨大,僅現貨黃金市場,總市值就達到了8萬億美元,如果考慮到紙黃金等衍生品,可能高達30-40萬億美元(實際上,這個數字沒有準確說法)。但比特幣現貨市場實際上總市值也就不到1800億美元,如果考慮到丟掉了300-400萬個比特幣,這個市值更小。即便加上衍生品市場,也不會很大,所以一個較小的資產類別,可能導致它的波動幅度也更大。從避險屬性來看比特幣現在跟黃金相比,在避險屬性方面還是不足的。但是避險不能一概而論,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什麼東西就一定避險,什麼東西是不避險的。在極端情況下,任何東西都是可以拋售,這裡面可能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像歐元、日元這些被借來做套息交易的套息貨幣,在真正大危機,很多資產被拋售的時候,它們是會大漲。所以從純粹的避險屬性來說,我個人覺得像日元、美國國債,這些東西可能比黃金的避險屬性更好。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上週五黃金下跌,我們也看到了,我個人的看法還是覺得並不是一種通縮預期的體現,我認為是市場流動性出現一些問題,那麼大概率可能是美國的一些投資者,收購了太多指數的ETF。那麼他們在丟擲ETF,然後這些ETF可能在清場的時候速度來不及,所以會導致要在市場上借一些黃金去拋售。這個是有可能的,那麼隨著流動性的緩解,黃金應該重回到它強勢的空間。

所以在正常情況下,黃金確實是有比較好的避險屬性。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在流動性比較枯竭的時候,黃金其實也起不到真正避險的作用。所以避險屬性這種東西,是一個類似神秘程式碼的東西,我們也不能太迷信,還是要具體分析。另外從官方資料來看,全球央行手裡有3.3萬噸黃金,那他們這些黃金留在手上其實是不能產生利息的,所以他們傾向於把黃金租借出去,租借給這些Dealer,然後換取一些收益,最典型的是2018年11月,我們可以看到當時黃金租賃達到了歷史最高點,年化2.5%,那一部分涵蓋了黃金價格的一個短期下跌。

這張圖可以看得很明顯,白線是黃金租賃利率,紅線是金價。所以2008年11月,有些人問為什麼金價先跌?因為市場上大部分人面臨marketing call,被迫去借黃金,租賃招標非常高,然後就丟擲。現在黃金租賃利率在13年14年比較平和的時候,基本上就是0.1到0.2。現在大概是在0.5到0.6之間。所以黃金作為流動性變現的一個手段,對避險屬性存在某些侵蝕和減弱。

以上說的黃金的避險屬性,也不是絕對的,但是比特幣跟黃金的避險屬性比起來,我們可以看看它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程度。比特幣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而且裡面存在一些大鱷,因此也可能面臨短暫的拋售。特別是一些集中拋售,很容易把幣價打下來,我們還記得去年二季度,比特幣從3000多漲到接近8000的時候,在BitStamp交易所突然出現了一個5000還是6000個比特幣的大額掛單,一下就把比特幣價格拉到了6100美元左右,當時主流交易所基本上都在六千九到7000。這是比特幣目前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市場深度遠遠不夠。

由於存在市場深度的問題和鯨魚玩家的問題,只要有大額賣單和大額買單,比特幣價格就很容易波動。例如說19年4月2號的神秘買單,大家應該都記得很清楚,1億美元在期貨交易所Bitmex參考的三個現貨交易所掃貨,一下子導致當天漲了20%,深度不夠導致比特幣暴漲暴跌,儘管現在已經收窄了很多的波幅,但是相對黃金來說還是相對不那麼穩定。我個人認為,在波動性和避險屬性方面比特幣確實還是不如黃金那麼穩定,所以現在黃金有那麼大的市值,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更願意把比特幣看做是走在數字黃金的道路上,目前來看,比特幣是在成為數字黃金道路上走得最遠的一個,也是最有希望的一個。當然,未來它究竟是不是能夠成為真正的數字黃金誰也不知道,只是說有希望。

從另外一些方面來說,比如攜帶便利和資金轉移等方面,以及不可造假,比特幣在這些方面都是優於黃金的,所以我覺得確實具備成為數字黃金的一些條件。只不過它的歷史還比較短,只有十年的時間,加上市場深度,還有參與的玩家相對來說比較少,真正的大錢還沒有進來。即便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所謂「機構投資者」灰度,其實也就是二三十億美元的規模而已。

比特幣究竟可能發展到什麼樣,我們要看社會對它的認同度有多高。在這裡我想援引一下美國嘉信理財去年三季度做的調查:在嘉信理財開設養老金賬戶的千禧一代,對比特幣信託灰度GBTC產品的配置比例已經達到了1.84%,比特幣進入了千禧一代養老金賬戶十大持倉的行列。

為什麼千禧一代養老金的配置很重要?他們是美國五零後嬰兒潮一代的子女,我們都知道,美國現在最有錢的一批人就是五零後嬰兒潮這批人,掌握了美國社會的主流話語權和財富。他們的財富轉移我沒有具體數字,但是根據有關報導,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遺產轉移,金額高達六十二萬億美元。所以他們的子女千禧一代,將是左右資產價格變動最重要的一批人。所以他們把灰度GBTC配置到十大重倉行業,佔比1.84%,毫無疑問是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動向。

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個人還是傾向於把比特幣定義為還沒有成為數字黃金,但是走在成為數字黃金的道路上,而且還有相當長一段路需要走。要成為數字黃金,需要大家對它更多的信任,特別是需要主流的信任,這些都需要時間。我非常相信,對於像比特幣這類小眾資產來說,合規化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為只有這樣主流資金才能不斷進來,把市場深度拓寬。從另一部分來說,由於市場深度稍顯不足,現在比特幣更多是受流動性驅動。所以從本質上講,更可以把它看成是流動性資產,換句話說是一種風險與流動性高度相關的風險資產,而不是避險資產。從我的分析框架來說,我更注重全球流動性預期的變化對比特幣造成的影響。

2018年,新債王岡拉克觀察到,比特幣跟納斯達克指數高度相關性,這其實可以理解。因為納斯達克指數也是流動性驅動的,所以它跟比特幣有一定相關性也正常。

然而相關性並不是因果性,也並不一定存在某種必然的邏輯聯絡,只是在某一段時間可能表現出這種特性。但是我們不能夠把相關性當因果性,還是要具體分析每一段時間相關性的原因。我們也不能固守陳規,把相關性就認為永遠是相關的。或者說,我們認為它現在是風險資產,以後就永遠不可能成為避險資產,也都未必。

任鶴義:把比特幣繼續稱為數字黃金是否合適?我覺得目前比特幣肯定不能說是數字黃金,只能說圈子內部抱著這樣一個預期。因為我相信全球70億人口肯定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東西,但是基本上大家都知道黃金——也就是說雖然比特幣跟黃金有很多屬性相似,但遠沒有黃金那樣的共識。準確的說,“比特幣是數字黃金”只不過是我們這個圈子或者說是一部分人的願景,希望把比特幣打造成數字黃金——有意思的是,美聯儲注意鮑威爾在一次國會答辯中也這麼說過。

我們都知道,根據費雪利息理論,資產的價值是未來預期的折現。如果數字黃金是比特幣的長期願景,那麼比特幣當前的價格,就會反映人們對於這個願景的預期——顯然目前還沒有達到數字黃金的地步。

秦源:我對於比特幣和數字黃金,更多的是從貨幣的屬性來認識的。我認為比特幣其實是種數字黃金。

黃金最基本的價值就是價值儲藏。第一,它能夠穿越時間,1000年前跟1000年後它不會有什麼變化;第二,它穿越地域,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東西不會變質;第三,它在一定程度上能穿越文化,不論是信仰基督教還是信仰伊斯蘭教,對黃金的認識和看法都是基本一致的。而比特幣也恰恰基本上符合這樣的特徵,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現得還更純正一些。

黃金,大家都知道已經不算是貨幣了。黃金退出貨幣市場有好幾個原因: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強健、強推法幣;黃金自身在巨集觀上會帶來通縮;微觀上可能造假,普通老百姓對於實物黃金的識辨度存在一定問題。因此,真用實物黃金做貨幣交易,整個的交易成本還是比較貴的。比特幣在這方面如果真的能做到普及化,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比黃金的價值儲藏屬性會更好一些。

但是黃金作為傳統的價值儲藏,從目前各類資產看來,可能是在跨越文化、跨越地域、跨越時間方面非常好的一類資產。所以我覺得黃金和比特幣在我的眼中基本上都是價值儲藏,所以把比特幣稱為數字黃金,從價值儲藏角度來說我是沒有什麼疑問的。這是我的分享。

Q2: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比特幣和美股的暴跌?在全球股市暴跌的情況下,各國央行聯手救市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了,這將對接下來的比特幣和美股行情發揮什麼作用?

鄭迪:我還是希望比特幣和美股分開來看,當然這裡面還有一些聯絡。如果看價格走勢的話,會發現比特幣對流動性的觀察好像是領先於市場。所有人都還沒有認識到流動性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好的時候,比特幣已經率先反應了。不過,嚴格來說,這兩個還是分割的市場。

那比特幣為什麼會跌?其實很簡單,這一波從7000美元漲到1萬美元以上,最少也有30%的漲幅。從年初到2月下旬,比特幣漲了34%,已經是全球表現最好的大類資產。所以說跌也很正常,畢竟漲了就有可能會跌。

如果要從流動性的框架來討論為什麼跌,我覺得也很容易回答。因為疫情,今年年初大家都在家沒出去,錢都在自己手上,沒有去消費,所以有更多的錢投入一些虛擬資產,包括股市,也比如數字貨幣,所以來了一個「疫情牛」。但無論是美聯儲也好,還是中國央行也好,在這一輪下跌之前都還是比較剋制的。流動性沒有大家想象那麼好,一個典型標誌就是美聯儲的迷你QE4規模,在這一輪下跌之前反而縮小了。中國央行其實主要是依賴財政政策,而不是擴張貨幣政策。

所以在多頭把幣價拉上1萬美元以後要注意一個問題:中美兩國的流動性並沒有市場預期那麼好。那很尷尬,後續接盤的在哪裡?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拉了以後,從2月底離門頭溝3月31號宣告日只有一個月了,考慮到潛在的巨大拋壓,這樣的拉盤能持續嗎?

很顯然,離門頭溝日越近,漲幅越是受限的,我是看調整的覺得是要跌的。所以下跌就很容易理解了。

美股跌其實是另外的原因。一個是疫情在美國擴散,另一個是市場擔心桑德斯成功競選美國總統。桑德斯杯美國稱為搞「社會主義」的,一旦他當選,對資本市場很不利。

總體來說,我覺得比特幣和股市還是兩個分割的資產類別,還是不太一樣的,各有各的邏輯。但有一點共同點:流動性在這一波下跌之前並沒有市場所預料的那麼好。主要央行還是相對比較剋制,價格也漲的有點超前了,提前跑到前面去了,所以現在要回來調整,適應央行的節奏。由於這一波央行又要放水,所以下跌的空間也很難講,這是我的看法。

任鶴義:其實美股震盪很正常,目前美股的總市值超過美國GDP一倍了。特朗普時代,美元大量回流,因為沒有太多實業的產業鏈可以投,錢沒地方去就去股市。這個階段股市的震盪都是很有可能的。隨著疫情逐步在美國和全球擴散,市場的恐慌情緒也逐步爆發,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說到比特幣的跌,我肯定希望這是減半之行情之前的深蹲。但是從我的觀察來看,比特幣市場容量和深度還不夠——因為實際上真正在交易所交易的比特幣很少的,礦工囤幣的意願還是很強。所以它的漲跌真的比較難預測。

另外一個是股票市場和比特幣市場,從資資金關聯程度來說,我認為非常非常低。我前面也說到了,數字黃金只是比特幣的一個很美好的預期願景,事實上目前比特幣的跌和美股的跌其實沒有太多的關聯性。

特朗普一直希望美聯儲能夠來釋放流動性救市,然而救市能夠救到什麼樣的程度,取決於很多層面。現在疫情在全球逐步擴散,美國資本市場可能也需要時間消化這些預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而至於全球央行釋放流動性對比特幣有什麼影響,我認為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央行的救市的錢,沒有證據表明會有多少流到比特幣市場去,畢竟這兩者在資金上關聯度很小。

秦源:比特幣可以稱為數字黃金,但是比特幣也只發展了10年左右的時間,比特幣整個市場現在來看還非常的小眾,跟很多大類資產都是割裂的。用分析黃金的很多的框架分析比特幣,其實不是特別的適合,就像前面兩老師說的,比特幣的控盤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自身的走勢。

最近一段時間比特幣的下跌跟美股下跌正好巧合的碰到了一起。這可能是某種程度上的巧合,或者說比特幣跟大類資產聯動性在逐步的加強,但是從我的角度來說,還沒關聯到已經具備可持續的用大類資產配置的邏輯,或者大類資產分析的邏輯來分析比特幣的價格走勢這樣一種程度。

回到美股的下跌,目前市場已經公認美股下跌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疫情。第二是桑德斯最近的異軍突起,疫情的爆發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削弱特朗普連任的概率,桑德斯本人的社會主義傾向確實對於美股並不是特別的友好,所以導致美股大幅度的下跌。美股大幅度下跌,會本能的想到美聯儲會出來施以援手。2018年、19年以來,市場基本上就是這個套路,只要市場一緊張,美聯儲必然會出來放水。

從價值儲藏的角度來說,放水肯定對比特幣有利;然而,由於高度控盤,比特幣其實更多的還是自身的走勢,因此較難預測。

Q3:在去年中美貿易戰,今年年初蘇萊曼尼遇刺的時候,比特幣的價格都有較大幅度上漲。然而這次全球股市暴跌,比特幣居然出現了與此相同的跌幅。比特幣還是避險資產嗎?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比特幣?

鄭迪:現在比特幣還是一個比較小眾的市場,我們有時候會把它和避險資產聯絡起來,但至於它上漲是不是因為那個原因,這就不一定了。比如說蘇萊曼尼遇刺,正好有人買了,也未必是因為這個理由,買了以後漲了,大家就覺得可能有點避險的意思。但相關性不是因果關係,這樣說終究還是牽強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覺得在目前比特幣更多還是風險資產,它還是流動性驅動的,或者是流動性預期驅動的。中國的很多比特幣投資投資者也好,投機者也好,可能還不是特別明白或者認同這個邏輯,但是我們可以看一看GBTC已經有將近30億美元,它的客戶主要是一些對沖基金,還有一些高淨值人士等等,這些人有可能是認這些邏輯的。他們美元進出有可能對流動性產生一些影響。

任鶴義:我先丟擲我的核心結論:目前比特幣跟黃金價格相關係數還不夠,兩者沒有明顯相關性。

我們考察兩種資產的相關性,不是把價格曲線放在一起比較走勢輪廓,這樣並不符合統計學規律,而是應該看兩者的相關係數。我們之前做了一個資料來考察過去7年比特幣跟黃金的價格相關係數,係數接近於1就是正相關,-1是負相關,從13年至今的資料來看,相關係數表達為沒有明顯相關性,所以比特幣跟黃金雖然有太多的相似屬性,但它的價格沒有明顯相關性,相關係數超過0.5都很少,而且沒有完全的規律,基本上圍繞零來波動。我覺得這才是比較兩個資產相關性的科學統計方法。

不過去年美聯儲主席在國會聽證的時候,無意間冒出了一句話說:議員問為什麼Libra不錨定比特幣,他說比特幣就類似數字黃金如何如何。從一個官員嘴裡無意中說出這樣的話,可能他個人也形成了這樣的一個認識,因為他們對比特幣的研究跟蹤比較緊密,所以說數字黃金是比特幣未來一個預期——一部分是預期。但是比特幣跟黃金價格之間沒有明顯相關性,但我覺得這正是比特幣的投資空間所在。如果你認可比特幣會成為數字黃金,那麼應現在比特幣現在跟黃金還沒有相關性,它未來的空間就很大。直到比特幣的價格跟黃金的價格之間有明顯相關性的時候,才說明比特幣價格走勢受黃金影響——或者說兩者的投資邏輯趨於相近。

比特幣的價格與黃金價格之間相關係數比較接近,一是說比較有明顯相關性的時候,比特幣的投資邏輯才會跟黃金的投資邏輯比較接近,才可以用避險資產或者其他的邏輯去看待比特幣。目前顯然不是這樣,所以我覺得如果你認可比特幣是未來的數字黃金,那麼抱著這個美好的預期,比特幣還有很大的空間,我個人還是比較樂觀的。

秦源:對比特幣的認識可以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除了我前面講的一些特徵外,比特幣還是一個新興市場、小眾市場。然後從大眾的角度來看,其實它是一個規則不健全的市場。此外,它的投機性特別強,而黃金相對波動就小很多了。

所以從微觀結構上來看,比特幣跟黃金在價值儲藏的角度來說,它有很大的這同構性或者說類似,但是從市場的表現來看,目前兩者基本上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市場。

另外我想談一下關於價值儲藏的看法。在我心目中比特幣跟黃金都是價值貯藏,但是價值儲藏不是一種有你無我,或者有你就無我的一個狀態,不同的價值儲藏是可以共存的。

全世界有70億人,有一些人可能對新興技術,比如對去中心化的一連串數字密碼接受度很高,他們就很容易接受比特幣。比特幣很容易變成他們心目當中的一種圖騰,成為他的一種價值儲藏。對很多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覺得黃金特別是實物黃金這種東西,看得見摸得著,並且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他們就會選擇黃金作為價值儲藏。因此,比特幣和黃金可能各有自己的一群粉絲。但是從目前市場來看,黃金相對來講是一個偏穩健的市場,如果黃金可能一天跌個百分之三點幾,百分之四,我們會覺得這個波動已經很大了。然後像比特幣,一天跌百分之十幾,我們都習以為常。

Q4:各位嘉賓老師認為,比特幣最大的價值在哪兒?如何看待比特幣接下來將迎來的減半?

鄭迪:全球的年輕人喜歡去配置比特幣,除了他們喜歡這些新玩意兒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確實跟其他資產相關性不是特別高。它有時候可能跟納斯達克指數的相關性比較高,有時候可能跟黃金相關性比較高。但看長期來看,它和任何一種資產相關性都比較低,這種低相關性正好構成了配置它的一種必要性,哪怕是配置很小的比例。

另外,只從現有的趨勢來看,它是一個價值貯藏的一種工具,只是相對波動性大一點,但是如果入手入的比較低的話,相對來說安全邊際還是有的,而且還有比黃金更大的上升空間。畢竟比特幣現在實物的市值只有1000多億美元,黃金已經8萬億美元,所以對於那些願意承受更大的風險,又尋求一定的價值貯藏,又尋求一定的上升空間的年輕人來說,比特幣是一個更優的選擇,值得去配置一部分。雖然它現在是一個小眾資產,但長期來看卻有可能成為大眾資產。

說實話比特幣減半,我一直不是特別的感冒,我一直不認為一定是減半導致它漲。很多時候漲都跟當年的貨幣政策是有關係的,供應量的改善可能會稍微有一些作用,但我覺得比特幣最絕對性的東西還不是供應,而是需求。所以我會更多關注全球流動性的擴張或者是收縮。

換言之,如果大家相信減半,但是全球貨幣政策如果今年是收縮的,可能就會很慘,就會像18年那樣。

任鶴義:比特幣未來的價值我剛剛說了,數字黃金可能是比特幣第一個比較現實的應用,也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定位。但是現在的問題就是比特幣的市場容量和深度還不夠,參與比特幣的資金並不是非常主流,當然也逐漸的改善,像期貨期權,包括ETF有可能也會推出來,這些傳統資本市場的工具作為一種渠道,使得傳統的資金能夠合法合規的進入這個市場,這些都是很好的苗頭。

比特幣作為一個切入點,把傳統的資金引入區塊鏈領域,我覺得未來的渠道會越來越寬,從這個角度來看,比特幣作為區塊鏈裡的一個龍頭品種,肯定還是有很大的空間。

至於減半,因為過去兩次減半都有牛市,所以大家就天然認為減半就應該有牛市,實際上邏輯上不是這樣的。減半應該是降低了礦工的收入。如果價格不翻倍,礦工肯定是虧的,但不代表說市場為了讓礦工不虧,價格就會翻倍。

過去市場進入的資金是比較偏邊緣化的資金,所以有可能借著減半的預期炒牛市,但是這一次減半能不能帶來牛市肯定是不能預測的。大家千萬不要簡單認為減半一定要有牛市,還是要配合形勢一步步看,而且這次價格在一萬已經衝擊了三次都沒過去,足以說明一萬的價格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秦源:我來談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關於比特幣的價值,我前面也已經反覆強調在我看來它就是一種價值儲藏,最根本的價值所在,隨著區塊鏈應用的拓寬,很多區塊鏈的應用可能會和比特幣結合在一起。應用場景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增加對比特幣價值儲藏的認可。另外一個就是前面我們都在反覆說的一個問題,隨著大眾對比特幣的接受度的提升,它價值儲藏的受眾面會增加,可能是它未來一個非常大的看點。

關於減半的問題,如果我們不考慮其他因素,單從減半形度來講用簡單的經濟學分析,就是供給減少了,一定程度上來講對價格肯定是會有一定的提振。另外一個就是減半之後,也意味著挖礦成本增加,用商品的分析邏輯來講,成本上升價格往上漲也是很合理的。

比特幣跟黃金在這一點上倒有很大的類似性,簡單的供求並不是分析它價格的最為核心的因素,價格的核心因素很大程度上還是自身市場投機性的表現,投機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找主題。那麼,前面兩次減半都帶來了比特幣的牛市,現在大家就潛在找到了這樣一個炒作主題。但至於這次能否炒作起來,還要繼續觀察。

Q5:面對今年前所未有的市場形勢,請各位老師分享你們的投資建議。

鄭迪:非常簡單的回答,我覺得比特幣還是要把握調整以後做多的機會,當然我們也會根據實時的變化來調整評估。我一貫的看法就是如果我們剔除門頭溝也好,還有一些巨鯨拋售對於幣價影響的話,比特幣是目前已知最好的體現流動性觀點的一個資產,這方面可能比黃金還要好,它的彈性非常大。因為比特幣是小眾資產,所以它對流動性異常敏感,如果我們認為流動性好起來,各國都要撒錢,那大概率是要漲的,只不過現在可能被門頭溝也好和一些巨鯨所壓制。

今年經濟形勢不佳,各國撒錢都是遲早的,所以這對比特幣是利好。只是這裡面我們要關注到一些供應面的擾動因素。

任鶴義:保持流動性。這是對個人的建議。

秦源:短期我相對來說比較認同鄭總的觀點,目前來看硬核科技跟貨幣放水的組合仍會市場的兩條主線,而這兩條主線比特幣都能關聯上。但是從中長期的角度,金融監管和社會治理環境的問題對科技網際網路巨頭、對區塊鏈的態度,我們都需要保持高度關注。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