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趨勢:誰會成為DeFi生態首個「聚合器」?

買賣虛擬貨幣

撰文: Ryan Rodenbaugh 與 Baptiste Vauthey ,前者為 TrustToken 前幕僚長、後者系 Bitcog 創始人
編譯:盧江飛
作者授權鏈聞翻譯並發表該文中文版本

最近我們一直在思考 DeFi 行業的進化方式,以及它會不會重複更寬廣的科技產業的某些趨勢。

如果你讀過知名博主 Ben Thompson 的「Stratechery」部落格,會發現他提過一個聚合理論,定義了「平臺公司」和「聚合器」(aggregators)之間的區別。

Shopify 或 Substack 之類的公司是「平臺公司」,他們提供一些應用程式介面(API)或技術,讓第三方與終端使用者連線:

  • Substack 將作者和讀者連線在一起,然後拿走收入的 10%;
  • Shopify 連線商戶和買家,然後向商戶按月收取技術使用的訂費,另外還提供可選的增值服務(比如支付、貸款服務等)。

不過,最終還是由作者或商家自己去獲取使用者和分銷渠道。

而「聚合器」則是谷歌或 Facebook 這樣的公司,他們參與和介入第三方和使用者之間的關係。這麼說有點過於簡化,但 Facebook 和谷歌確實擁有大量與其使用者有關的資訊,並利用這些資訊讓企業花廣告費。在許多情況下,媒體公司或旅遊公司並不擁有客戶關係,為了分發資訊他們必須向谷歌和 Facebook 支付費用。

如果你想去東京旅遊,那麼第一反應肯定是開啟谷歌搜尋,而不是登陸 Expedia 這樣的旅遊網站上搜尋。結果,2019 年,Expedia 公司在「銷售和營銷」上的花費高達 60.3 億美元,大部分都花在谷歌廣告上。

在中心化金融(CeFi)加密領域裡,可能幣安(Binance)是與谷歌和 Facebook 最相似的聚合器。由於其使用者量超過 1500 萬,幣安在某些加密幣的分銷上表現最佳,當然,他們也就從供應方(那些希望在幣安交易所上幣的專案)提取了很多價值($$)。

專案團隊(供應方)願意透過幾種方式向幣安付費,包括:

  1. 在加密貨幣交易所上架的費用;
  2. 其 IEO 融資的某個百分比;
  3. 廣告(空投和贈品)。

專案團隊之所以願意用這些方式向幣安付費,是因為他們自己不太可能實現如此廣泛的分銷。此外,在幣安上幣還使這些專案具有更大的合法性,因為使用者認為幣安在支援某專案之前,已經做過一些盡職調查。

在加密貨幣行業,幣安的地位非常強勢,憑藉其品牌、使用者和成熟度,即便他們晚於對手把某些產品推向市場,但卻依然能夠佔據一個很大的市場份額。通常幣安總是晚於其他交易所才上架一些代幣,進入永續合約市場也晚,也是近期才開始提供期權交易(儘管仍然是單向的)。即便如此,幣安的上幣總能吸引很多使用者。

如果把聚合理論應用到 DeFi 行業,我們認為目前這一領域可分為三類:

  1. 協議(第三方):Compound、dYdX、Maker/DSR、CurveFi、Uniswap;
  2. 平臺:Zerion、InstaDApp、Argent;
  3. 一批新興「聚合器」:Ray、CurveFi、1inch.exchange、dex.blue、unspent.io。

用一個已經被用爛的類比,現在的 DeFi 仍處於其「早期網際網路時代」,沒有誰入場後能用一種有意義的方式聚合所有服務。以 Compound 協議為例,用這個協議直接互動的使用者數量,就超過任何一個平臺或聚合者服務的使用者數。

事實上,目前的 DeFi 聚合者並不完全符合 Ben Thompson 的定義,但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一些苗頭,它們正以自己的方式在趨近那個定義。

機遇在哪裡?

我們認為,在 Zerion、InstaDApp、Argent 這些中立的(至少目前是這樣)、以使用者介面 / 使用者體驗為重點的平臺中,會有一家,或者出現一家新公司,有機會建立一個介面來進一步簡化 DeFi 體驗,並在此過程中成為一家羽翼豐滿的聚合器。

現階段的聚合者都不那麼易於使用,與科技行業裡的聚合者不同,它們當前僅僅聚合了供應方,還未能成功地聚合使用者。

在某些方面,加密貨幣錢包似乎正在扮演「聚合使用者」的角色,比如 Trust Wallet 可被用於儲存使用者的資產,也提供有限的交易、質押資產等功能,還透過 Wallet Connect 與其他應用程式相連線。但據我們所知,它並不賺錢。

誰能第一個變成所謂的「DeFi 平臺」,就能壟斷這個市場。Metamask 是一個典型例子,當一個工具足夠好,而且比其他人更早入場,就會變成一個公認的品牌。現在市場上幾乎每一個 DeFi 產品都會首先整合 Metamask。如果你的網站上沒有「使用 MetaMask 登入」這個選項,那就會被認為是一個不成熟的專案。

一個 DeFi 專案如何成為一個聚合者,我們提出以下一些方法:

路徑一

一個平臺可以轉型為服務於 DeFi 金融機會的「可信平臺」或應用商店(app store)。這個平臺讓其使用者與各種金融機會連線,併為其支援的一些協議提供「批准蓋章」(stamp of approval)——這相當於告訴使用者,它們已盡其所能地驗證了這些協議的程式碼的合法性,並檢查了其審計情況。

亞馬遜公司對其平臺上的第三方商家有類似做法,亞馬遜會從商家合作伙伴的每次交易中收取費用,商家還需每月支付一筆訂閱費才能在亞馬遜平臺上銷售。

誠然,加密領域的平臺很難像亞馬遜那樣從「商戶」(協議 / 產品)收取月度訂閱費(你如何向 Compound 開賬單呢?),但卻可以透過其他方式獲利。

一種可能是,向某些新產品(在其完全去中心化之前)收取一筆費用,相當於官方背書(就像前文所舉的幣安的例子一樣)。有許多新的 DeFi 應用都在爭奪使用者的注意力。如果能夠獲得擁有最多使用者的平臺的支援,一個新團隊就相當於獲得了營銷方面的很高價值。

另一家值得參考的公司是 Salesforce。Salesforce 捕獲了使用者,然後讓其他公司可以在 Salesforce 內透過 AppExchange 來整合其服務。在 AppExchange 裡,Salesforce 會收取一筆一次性的上架費(以覆蓋安全審查成本),然後再按照一定百分比收取透過其平臺產生的訂閱收入。

已經擁有龐大使用者群的 DeFi 聚合者,將處於一個絕佳的位置,可以為各個 DeFi 協議提供應用程式介面(API)和軟體開發工具包(SDK),以便於與之整合。

路徑二

「路徑一」會帶來一個關於擴充套件的問題。DeFi 空間有那麼多應用嗎,就跟亞馬遜的第三方商戶,或者 Salesforce 的 AppExchange 裡的服務商一樣多呢?答案是不太可能。考慮到這一點的平臺,有另一個出路,那就是採用「免費增值」(freemium)模式。

就零售使用者來說,平臺可以在使用者和其使用的協議之間使用一種中介智慧合約,這樣就能從產生的利息中抽成,或基於交易收一筆小 bps 費。對使用者而言,這就像是一筆「便利金」(convenience fee)。

與此同時,平臺還可以提供一種「專業版」(Pro 版)工具(比如每月 500 美元),且不收「便利金」,帶有更多功能和更多擴充套件性(比如專業版使用者可以透過平臺的 UI 自己整合新產品等)。

專業版工具看起來可能更像是針對機構客戶定製的機構經紀(Prime Brokerage)服務。Prime Brokerage 的定義有些模糊,在傳統金融裡,它一般是銀行為對沖基金提供的一攬子金融服務,包括:為槓桿交易或做空提供借貸、交易的執行、現金管理、融資介紹和諮詢服務等等。

在 CeFi 加密領域裡,人們為致力於構建機構經紀業務(比如 Tagomi)的公司興奮,但大多數還沒有成功。這可能有以下原因:

  1. 在傳統金融市場裡,如果不透過 「主經紀商」(prime broker),一家對沖基金幾乎不可能從機構投資者那裡籌得資金,但加密行業並非如此,因此總體需求會低得多;
  2. 目前加密行業的某些 Alpha 收益,其實來自利用了交易所基礎設施的不成熟,因此,各基金都希望直接連線所有平臺;
  3. 「主經紀商」還不能向其客戶提供借款和放款(許多人會認為,這其實是最重要的功能);
  4. 即便一家主經紀商能在自己的原生 UI 中提供保證金服務,但各基金仍然需要在不同的交易所上分別提交抵押品,比如 OKEx 不會認可你在火幣上提交的抵押品。

對於上述痛點,DeFi 聚合者可以把握的機會,就是在交易之外提供借款和放款服務(透過 Compound 或 Aave 起步)。其實,這意味著做市商在一個平臺借錢,在另一個平臺上貸出(類似於 CeFi 「主經紀商」),但在實踐中,這可能更像一種統一的交易體驗,類似於傳統的主經紀商。

聚合者還可以考慮推出自己的 CeFi 產品或 P2P 放貸服務,這樣就能更容易的獲取利差(spread)。其實可以效仿 Amazon 的 AmazonBasics 系列產品,建立屬於自己的成功產品。

最終會有一家公司打造出一個垂直整合的全面服務平臺,實現贏家通吃,即平臺為使用者提供流水線服務,在此過程中在平臺上累積大部分的價值。

有哪些好處?

這些平臺聚合者的好處是,它們能幫助 DeFi 獲得更廣泛的受眾。如今啟用使用者首次使用 DeFi 的成本非常高。即便對加密領域的長期使用者來說,這些平臺也難於使用。

具有美觀的使用者介面、擺脫了抽象細節的全新聚合者可以催化新使用者的入場,就類似於 Coinbase 在 2017 年下半年為加密圈做的事情。

許多第一次接觸 DeFi 的人,在實際嘗試時都會被嚇到。你可以想象,一個智商不低的人在推特上讀到,他可以獲得 8% 的投資回報。然後他找到某個 DeFi 產品,卻發現原來需要先在其他地方將美元換成穩定幣,然後需要在另一個網站上建立一個錢包,之後才能真正將他的美元用於某個 DeFi 產品。

DeFi 裡仍有大量值得改進的產品空間,比較有意義的是在平臺 / 聚合者層面進行,這樣一來,DeFi 產品就可以繼續專注於技術改進和安全問題。

有哪些壞處?

一切事情都有風險。如果你在使用 Instadapp,因為它是用 dex.blue 在 Uniswap 上執行一筆交易,所以,你和實際交易之間可能隔了三層(以及多個智慧合約)。太多的抽象,讓使用者不太可能真正明白他們在使用什麼東西。在這個新生行業,這種安全性被遮蓋的情況可能很危險,容易受到駭客入侵。在制定防攻擊的協議時,請記住:簡單至上。

使用者和他們的錢之間的隔層越多,存在安全漏洞的可能性就會越大。此外,當事情越來越多的交織在一起,聚合者就更難對整個生態系統進行審計。BZX 攻擊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了當 DeFi 的多個碎片混合在一起時會發生什麼。

上圖經過修改,源自「辛普森一家——核汙染」(福克斯廣播公司)

以 1inch.exchange 交易為例,在一個從 DAI 到 USDT 的交易中,資金通常是這樣流動的:

  1. 使用者把 DAI 發到 1inch;
  2. 1inch 把 DAI 發到 curve.fi 的流動性池 1;
  3. Curve.fi 流動性池 1 將 DAI 存到 iearn.finance;
  4. iearn.finance 提取 USDT 到 Curve.fi 流動性池 2;
  5. Curve.fi 流動性池 2 把 USDT 發到 1inch;
  6. 1inch 把 USDT 發給使用者。

不過,這個資金流有兩個問題需要留意:

第一,入侵 iearn.finance 的人或許能夠竊取使用者的資金,後者已批准 1inch 的智慧合約轉移其 ERC20 代幣,因為 1inch 已經批准了 curve.fi,而 curve.fi 已批准 iearn.finance。而這些使用者甚至可能完全不知道 iearn.finance 的存在!

第二,在區塊鏈當前的政策中,gas 成本會讓聚合的成本極高。舉個例子,這筆 1inch 的 交易 產生了近 10 美元的費用。如果這是一筆價值數千美元的交易,那還划算,但如果是價值很小的交易,就不值當了。就目前而言,DAI/USDT 的交易,使用 1inch 和 Curve.fi 組合而產生的 gas 費,大約是直接使用 Uniswap 的 6 倍($5.13 vs. $0.855)。

總結

DeFi 聚合者面臨的一線希望是,在許多方面,他們都可以創造更好的使用者體驗,並能因為變得更中心化而輕鬆賺錢。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違背了許多團隊構建這些專案的初衷。在建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與保持去中心化之間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或許是未來幾年最有趣的一件事情。

來源連結:insights.deribit.com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