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改”真能拯救涼涼的幣圈嗎?

買賣虛擬貨幣

| 幣改能對市場經濟進行大升級? |

| 未來不再有空氣幣? |

大航海時代,出海探險所得的收穫往往是屬於船長的,而探險的代價卻要所有人來承擔。

久而久之,只能拿到微薄的薪水,卻要承擔難以預料的風險令船員都不再全力以赴。

股份制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生產關係

組織一個船隊出海探險既需要大量資金,也需要冒險精神,兩者往往不可兼得。

最後,有錢階級和不安分的冒險者共同成立股份公司,出海探險所得收益也能按股份分配給股東。

這與區塊鏈中的共識社羣有相似之處,共識社羣也調動了更多人力和資金。

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優秀程式設計師都能夠為社羣開發貢獻力量,全世界的投資者也可以購買token(通證)支援專案開發,分享收益。

但區塊鏈世界的大爆炸是一面多重顏色的人性稜鏡,在資本入場進行了一波波瘋狂收割後,如今只剩蕭條的幣圈還孤零零地站在焦點的中心。

為了拯救已入寒冬的數字貨幣市場,不少人寄希望於改革的力量,幣圈的改革圍繞通證經濟實體化、落地實體應用展開。

眼下,三種不盡相同的改革方式,都選擇了一種凸顯了區塊鏈反叛色彩的冠名標記:“X改”。

它們,真的靠譜嗎?

幣改

7月5日凌晨,在張健與元道、孟巖的電話會議後,Fcoin重新啟動了名為“主機板C”的交易區作為“幣改”試驗區,以此推動通證經濟的發展。

“幣改”,旨在推動已有成熟產品或企業透過通證化的改造完成“幣改”並上市交易。

主要面向的是大型網際網路和實體產業的通證化轉型,以及全球範圍內的通證經濟創新專案。

幣改看起來似乎確實能夠帶來市場經濟的一次大升級。

因為理論上,“通證”為區塊鏈新增了激勵機制,這會使沒有信任關係的陌生人因為經濟利益而參與到生態中。

企業幣改的第一步便是將資產通證化,企業的資產除了房產、作品、專利、商標外,還可以是一套現有的積分系統。

目前來說,幣改能做到的正是幫助企業將積分系統上鍊。

理想狀態下,上鍊後的積分系統會使企業的通證不僅僅在內部迴圈,客戶還能夠在二級市場與其他人進行交換和交易。

通證的價值便可以由市場來決定。

由於通證數目的確定性,需求量的提升會導致通證價值的提升,從而使擁有通證的客戶獲得利益,也更有意願將相關產品向周圍推廣。

這就實現了低成本營銷。


但是,這恐怕僅僅是理想化的狀態。現實情況中的“幣改”推行並沒有那麼順利。

不僅沒有足夠多的應用場景來支援,Bizkey和QOS的風波也越來越讓人懷疑這究竟是一場炒作還是真正的改革。


Fcoin幣改試驗區的首個公示專案Bizkey宣佈退出,並表示“不上Fcoin”。Bizkey還透露了一個關鍵資訊:“QOS插隊成功。”

QOS正是Fcoin幣改試驗區的首發專案,其正式上線剛好就在Bizkey宣佈退出的後一天,多少讓人懷疑有提前溝通的成分。

而作為“幣改第一幣”的QOS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第一天開板漲停後,第二天開板跌停,第三天凌晨出現BUG,QOS/ETH漲跌幅超過限制,QOS微信群內一片哀嚎。


似乎對企業而言,與其說幣改,倒不如說是融資圈錢的新方式,打著“幣改”口號,實則淪為資金盤模式。

而在應用場景方面,如何使token既有迴歸價值的升貶值,同時還能穩定在一定區間內沒有太大波動,也是一道難題。

CoinTiger的創始人Frank Ling在接受採訪時坦言:“幣改作為一種工具更適合新公司,因為新公司有新氣象,背後沒有任何負累。老公司連股東層面都難以搞定,更不要說其它層面了。”

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也提出質疑:“難道不良資產發個幣就成了優良資產了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票改

在幣改陷入僵局時,緊接著又出現了由清華大學青藤聯盟發起的“票改”,同樣也是區塊鏈落地應用的思路。

作為“票改”的發起人、青藤聯盟研究院院長對“票改”做出如下定義:

“基於區塊鏈3.0技術,將實物資產與發行在區塊鏈上的‘Ticket’一一對應,讓這種‘票證’得以流通。”

實物資產也就意味著任何看得見的實物,包括衣服、鞋子,甚至酒都能夠透過“票改”上線。

在“票改”提倡者眼中,這也就意味著Ticket所對應的不再只是“空氣”,而是有實際對應的實物。

相較於“幣改”而言,“票改”不會觸碰法律法規的底線,也似乎更對企業的胃口,目前有不少的企業都希望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溫和的改造。

工信部中國電子商會區塊鏈專委會秘書長李銀科就肯定:

運用區塊鏈技術的票改是為了加速貨物流通,產品透過‘票改’得以‘化整為零’,產品的流通性自然會大大提升;票改後的鏈上交易依然適用於全球,對實體經濟發展有著深刻意義。


但是,“票改”的問題依然無法迴避。

首當其中的就是技術問題。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熟,目前的EOS的TPS僅在上千級別,而以太坊僅有幾十,遠遠無法達到商用要求。

此外,當Ticket與實物相結合,一旦實物發生變動和替換,鏈上的Ticket無法迅速地做出修改。

還有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是,票證所對應的貨物,並沒有衍生出除貨物本身外新的價值。

鏈改

如果說,幣改是將應用進行通證改造,將通證引入應用中,那麼鏈改就是試圖解決幣改可能成為空氣幣的方法。

鏈改試驗發起者王學宗這樣解釋:

對傳統股份制企業進行區塊鏈經濟化改造,讓其上鍊經營,成為區塊鏈經濟組織,就是鏈改。

鏈改為傳統公司制企業賦能,是一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個標準的區塊鏈經濟組織,是分散式自治組織,透過發行token,凝聚共識,替代傳統股份制協作模式。

在締造者看來,鏈改可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技術鏈改,即利用區塊鏈技術的特性改進自身的IT系統,從而降低成本;

二是經濟學鏈改,利用區塊鏈基礎上的智慧合約和他token,改善企業客戶、員工、股東之間的利益分配關係,使三者能夠更好地進行合作並獲利;

三是思維鏈改,即利用區塊鏈技術背後的哲學和社會學原理,來改進並升級企業家經營企業和產業鏈的指導思想。


但是,鏈改同樣面臨著諸多挑戰,也並非所有企業都適合鏈改。

一旦企業在沒有透徹瞭解清楚的情況下就跟風鏈改,很容易出現“新瓶裝舊酒”的情況。

此外,鏈改目前來看還是過於理想主義,如何讓企業客戶、員工和股東在合理地分配利益的同時,能夠使消費者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與其說鏈改是通證經濟的改變,不如說是又一次人性大考。而在金錢面前,人性大概率就是一個笑話。

至少眼下欲以區塊鏈落地應用為實體經濟賦能,依然前路漫漫。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