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浪過億與六道輪迴(上)

買賣虛擬貨幣

題目有譁眾取寵之嫌,可本文內容樸實落地。我回憶這一年以來的見聞與思考,腦子裡留下印象最深的兩個詞就是“三浪”和“輪迴”。


三浪

2020年,是加密資產狂飆突進的一年,外部傳統機構入場者浮出水面,內部DeFi再次爆發引領行業。注意我這裡說的不是機構入場,而是機構投資者浮出水面,鯨魚佈局不是2020年的事情,只是慢慢浮出了水面。而所謂的DeFi幾年前也有了雛形,只是2020年伴隨著減半行情和流動性挖礦創造了很大的財富效應。


2020年3月份的時候,有一些朋友因為各種生意和工作的不順,導致個人財務危機;也有一些研究者,長期研究公鏈領域,有很強的分析根基在,可是苦於公鏈不爆發沒有盈利;也有新入圈的朋友第一次入圈,連火幣、幣安、OKEX都沒有聽說過,找到小交易所進入交易,開始學習研究。這些人裡有些嗅覺敏銳者不約而同地瞄準了DeFi這個新興領域,將研究和熱情全部送到DeFi中去,這裡面賺錢分為兩類人:


第一類,工作型別為:

  1. 在機構做送水的活兒;

  2. 創業做專案;


第二類,投資類

  1. 二級市場投資:研究專案基本面,而後提前佈局、趕上牛市、切換倉位、不斷滾動;

  2. 一級市場(私募):個人與投資機構、專案方熟悉,私募拿的好轉手賣或者拿到解鎖,幾倍幾十倍的收益,大的專案如Filecoin、小的專案如DODO都算;

  3. 期貨合約:可以去看下實盤交易,這一年是趨勢交易者的盛宴,不斷滾倉一波帶飛。


“三浪過億”的說法意思就是隻要在2020年開始抓住三次浪潮或者三個(類)投資標的,身價直接過億。更多是指二級市場的現貨交易——期貨交易大趨勢可能一浪頂三浪。

每一浪代表著5-10倍的收益。所以三浪就是每次重倉,5^3=125倍 10^3=1000倍,三浪的收益大概是150-1000倍之間,起始資金需要10-50萬之間,而後就是“打浪”


舉例,30萬初始資金:

第一浪10倍,300萬,發生在2020年9月之前;

第二浪10倍3000萬,發生在2020年11月-2021年2月;

第三浪在近兩個月發生,這次只需要三倍收益,就過億。

初始資金就是幾十萬。


不要覺得這是天方夜談,我認識打過三浪(過億)的朋友有一個,打了兩浪(過千萬)的朋友有幾個,打了一浪(過300萬以上)的朋友也有不少。當然更多的是在剛剛翻過第一浪的時候,被拍回沙灘上,幾天回到革命前。


不過,每一浪都要求重倉,每一浪都會嚇退逼退很多人。走到第一浪已經不容易,第二浪的時候我只認識三個人了,剛好一個是二級市場,切換倉位果斷英明,一個是期貨滾倉策略做趨勢大單,而最後一個就是那位被稱為“楊老師”的人——他就是2020年剛剛入圈,剛開始連交易所都不知道哪裡下載,英文好,有程式設計基礎以及很多學生是計算機專業的,他發掘專案研究專案,嗅覺極其敏銳,計算機玩得溜,當我看到他開著自己設計的獨特機器人程式玩兒IDO(Uniswap上的眾籌模式),當我看到Mask ITO(推特眾籌模式)時候他的螢幕上不斷地掃描跳出一堆彈窗搶份額,用指令碼和個人資源KYC多個賬號搶Flow眾籌份額的時候,懷疑這個傢伙是穿越過來的,以不到20萬的本金,半年的入圈時間,靠技術和嗅覺賺到千萬級別,且日常做奶爸在家帶孩子。


剛好最近做合約賺到大錢的那位也是個女生,日常工作主要是做BTC和ETH的永續合約以及帶孩子。讓我覺得要賺大錢,是不是要先生個娃兒,帶著孩子工作能力似乎更強(開個玩笑)。


二級市場裡,印象最深的不是uni、sushi等明星加密資產的暴漲,而是0.2U的FC,0.1U的theta,前者十五倍,後者70多倍,這兩個標的記憶最深。FC寫過文章說這個是價值幣,但是價格就是0.2U上下波動,半死不活的樣子;theta做什麼主流媒體看不懂,一個朋友一年前就對我說,這個幣的合約真的好做呀,他盈利不穩定的合約終於在這個幣上找回了自信,當時我還年輕,沒有意識到:如果一個小幣種,你的合約技術一般,而還總是很容易判斷趨勢做合約掙錢,原因只有一個,這個幣是有“強莊”護體的,所以才能大小趨勢都明顯。而後期很有可能拉昇。那時候他做0.1U的theta,後來他告訴我,他研究了趨勢交易,放棄了大多數的技術指標,而關注量價關係說“大道至簡”還給我說了十六字趨勢交易真言:順大逆小,三層濾網,破位加倉,移動止盈。那個時候,我只是覺得這哥們兒是不是有點裝X。


後來這個朋友靠著這套理論和多年的虧損、反思、學習的期貨認知,從沙灘直接衝到第二浪快到第三浪。我並不是資深的交易員,到今天我也對期貨合約充滿敬畏,對這16字口訣,我也領悟不了,操作不來。


這些經歷告訴我,這個行業裡存在很多領域,每個領域都是特殊的人才。不要排斥任何一種操作方法和投資思想,有的時候你看到奇怪的人就算不認同也要存一份敬畏心,因為在不同的領域你可能瞬間被秒成渣。投資領域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以投資而言,牛頓、丘吉爾、費雪、傑西利弗莫爾等人,從科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家、金融家,這些都是人類群星,都在股票債券上血虧,所幸本職工作做的不錯,最慘的是投資失敗的金融家,往往人生的解決不是那麼明朗,因為這是他的本職工作,經常的結果是靠寫回憶錄寫交易策略賺稿費。


牛頓曾經把自己比作“在真理海洋的沙灘上撿貝殼的猛男”,頗有閒庭信步的科學大師風範,而後這個大天才進入了投資領域,再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天體物理幹不了三浪過億。


本文只是一篇雜談,描述下幣圈的奇蹟(fu zao)與投資的兇險,三浪過億終究是萬里挑一,更多的人是在盈利和虧損的擺鐘上不斷輪迴和煎熬,下一篇投資思想內容可能沒有三浪過億的豪情與刺激,但是可能對於我們普通人比較有用的投資思維。畢竟,三浪的故事更適合做文章的素材,咱老百姓的日子還是要過的。

作者:BlockRuler,來源:尺度區塊鏈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