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幣漲跌應該由誰掌控,交易所、KOL還是HODLer ?

買賣虛擬貨幣

生死,佛教術語,乃指有情眾生在世間的出生與死亡兩個接續而輾轉的狀態。芸芸眾生,無非是生老病死,任何人都逃離不掉的輪迴。可能對於任何事物都有一個迴圈的過程,所以出現了輪迴,比如十年一次的金融危機、富不過三代、一個GJ的發展、一個部落的衰勝都無非是一個輪迴的過程。

而今數字幣的生死應該由誰決定呢?去年94之後,數字幣不被承認,1c0遭打壓,導致了數字幣縮水90%以上,而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產物,它或許並不是那麼容易死亡,歷史上比特幣被宣佈死亡超過100次,而最後依然都活下去了。

從1c0到IFO在到IE0數字幣經歷了很多營銷階段,無非就是為了一個字:“利”,馬克思《資本論》:

“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膽壯起來。10%則會保障它在任何地方被使用;20%則會使它活潑起來;50%的利潤則會引起積極的大膽;100%則會使人不顧一切人的法律;300%就會使人不顧犯罪,甚至不惜冒絞首的危險了。”

可想而知,在數字幣百倍、千倍的利益背後,或許大家都已經不在關乎生死,而是要想怎麼掙錢了。

數字幣分叉,始終不是一個長久至今,從比特幣延伸出比特幣現金在到後期的BCHABC和BCHSV,說是社羣不和,歸根到底就是利益分配不行吧,還有人提出誰才是真正的比特幣?比特幣就是比特幣,任何分叉的幣都不是比特幣,想替代目前來看是不太可能的,目前比特幣的HODL遠比其他數字幣的認知度要大的多,同時也是世界各國認可的加密型貨幣。

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加密貨幣死亡的現象,那麼數字的生死究竟應該是誰來決定?

根據網站deadcoin的資料目前數字貨幣死亡已經上達千種,字母排序已經從A-Z,每一個數字幣的背後或許都有一些hodl,但是當這個數字幣不在賺錢的時候大家就都散了,利益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就像很多人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掙錢、理財之道一樣,從網際網路出現後,網路中出現了大量的開源專案和一些協作專案,這讓某些軟體和專案發展的更快更壯大,而最明顯的對比就是安卓和IOS兩個系統,可能這就是開源的力量。在後網際網路時代,大家應該崇尚開源、追求合夥人機制,也就是幣圈所謂的價值網際網路時代,目前已經有很多社羣型產品實行合夥人機制,比如百度、即刻,幣圈也有ok、火幣、幣安三大交易所提出的合夥機制。

以上種種跡象都表明,目前是一個社羣時代,只有一部分人信仰某一個幣或是某一個產品,那麼這個產品的HODL就會越來越多,社羣的發展才會更壯大,而產品的可用性、維護性則會提升的更快,每個人的認知程度不一樣、所理解的也不一樣,就像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

從比特幣誕生到現在目前已經十年之久,而比特幣的富豪榜交易相對已經很少,或許這才是真正的HODL,比特幣當初並沒有交易所,而是透過社羣交易或線下交易,那麼決定比特幣生死大的則是這個最初的社羣,假如這些人始終不放棄,那麼比特幣則會一直存在,而後期出現的數字幣則大多數以利益為準,比如I-c0、I-E-0模式,數字幣在區塊上根本查詢不到,所擁有的HODLer也根本沒有,都是交易所在交易自己的資料庫,而所謂的中標,或許這就是莊的套路吧,中的只是少數人,大多數仍然是被割的韭菜。

以BCHSV舉例,數字幣的生死應該由誰決定?

觀點一:由交易所(去中心化交易所)決定,某些大型交易所一句話可以決定一個幣的生死,公告一發,這個幣將於某某日的幾點將在本交易所全面下架,而作為主流交易所,其他小型交易所得到訊息自然也會跟風紛紛下架,這樣就會導致數字幣的流通大大降低,最終變成了單機模式,可能最後就是要涼涼的節奏。去中心化交易所,真是數字幣的福音嗎?目前來看根本不現實,上幣和下架幣的機制,就這兩個規就涵蓋了無數的可能,上幣的條件可能會很多很多,並不是什麼幣都可以上、都可以交易,還要防止交易造假、使用者造假等等現象。

觀點二:KOL,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社交已經成為了生活必不可少的獲取資訊的方式,某某大V一句話可以定一個產品的生死,比如最近爆火的蔡徐坤和大B站的事和視覺中國黑洞版權問題,可怕的不是KOL,而是KOL之後的HODL...

觀點三:由HODL決定生死,或許這才是一個數字幣最終存活下去的終極目標,就像CX可以有很多信仰者,比如最近瘋狂的I-E0模式,變成了資金盤,暴拉、暴跌的情況比比皆是,而真正的HODL又有幾個,如果沒有利益或許早就散了。假如某個幣沒有上交易所,但是作為HODL卻都認可它的價值,就像古代的物物交換一樣,有人喜愛名畫、有人喜歡美食,大家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東西去交換,雙方認可則達成協議兌換,或許這才是數字幣的最終價值。價值是由認知決定的,你認為它值錢但它不一定值錢。

最後,小白只想說:“比特幣才是真正的比特幣,無須證明,HODL自證!”。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