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剿、群毆,數字貨幣真的一無是處嗎?

買賣虛擬貨幣

最近,抓捕了30多個數字貨幣相關的董事長和老闆,不是對數字貨幣的“一刀切”,而是不允許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持續害人。至於數字貨幣接下來該如何發展仍在調研中,但首先需要知道它的實際用處在哪裡。

一、比特幣的偉大暢想

“數字貨幣沒有未來”

自比特幣誕生之日起,唱衰加密貨幣的聲音從來沒有停止過。即便在比特幣幣價攀升至19783美元的那一刻,數字貨幣也沒能從大眾看騙子的眼光中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傳銷”“龐氏騙局”“違法”,這些是大多數人眼中加密貨幣揮不去的標籤。

但在數字貨幣被創造之初,曾承載著設計者對於這個世界的偉大想象。

加密貨幣鼻祖比特幣誕生於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之下。當時,“次貸危機”曾引起了美國經濟的崩盤,為應對經濟危機,美國開始瘋狂“印錢”。在整個國際體系都是以美元作為結算工具的情況下,美元不斷擴大的泡沫最終使得金融危機擴散到全世界。

金融巨頭們“無窮無盡的貪婪和對風險的蔑視”釀造了這場災難。人們發現,少數人手中過大的權力最終導致了多數人被迫與其一同揹負風險。這次的金融危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眾對於金融機構的信任程度。

2009年,比特幣作為一種非政治性、非中心集權的貨幣體系替代方案而出現。中本聰將其設計為一種點對點的去中心化電子現金支付系統,這種體系不需要建立在交易雙方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它的出現就是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成為真正的“世界貨幣”

二、數字貨幣藍圖隕落?

十年之後,比特幣從價值為0猛增到2000億美金市值,但卻一直被主流追殺。這一切都與中本聰期望的點對點現金支付系統的巨集願相距甚遠。

比特幣的藍圖似乎難以實現。一方面,“處理交易效率低”、“擁堵”、“通縮性大”等缺陷已經讓它慢慢偏離了作為支付手段行使的職能,更多被人們當作價值儲存的媒介。另一方面,非中心集權化的特點也使得比特幣在全球性推行缺乏一個強大的推動力,還不得不面對世界各地繁複冗雜的監管難題。

進入今年11月以來,我國監管層對數字貨幣的憂患日益加深,彷彿就為印證開篇那句話,數字貨幣不僅讓人看不到未來,甚至如臨深淵。

2019年10月25日,區塊鏈被納入國家戰略部署。正當幣圈紛紛猜測數字貨幣的春天是否會隨之到來時,監管的刺刀給出了一個響亮的答案。

10月28日,人民日報發文科普區塊鏈,提出區塊鏈不等於比特幣,正式將二者劃清界限。隨後,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網媒體紛紛聚焦區塊鏈亂象,呼籲投資者警惕數字貨幣騙局,各級監管也紛紛“亮劍”。

短短一個月時間內,有30多家交易平臺的董事長或老闆被抓,多家數字貨幣交易所先後被突擊,幣安、波場微博被封,BISS被定性為非法集資詐騙,交易所下架大批空氣幣架,比特幣迅速跳水,一度跌破7000美元。

數字貨幣被圍剿、集體群毆,一時間,不管是主流幣還是空氣幣,只要與“幣”有關,討伐、批判、諷刺聲就不絕於耳,“數字貨幣無用論”更是甚囂塵上。

然而,數字貨幣真的一無是處嗎?

三、數字貨幣有哪些實際用處?

相較於黃金無法改變的物理機制,數字貨幣是不斷變革的電腦科學產物,儘管在成為“世界貨幣”的道路上頻頻受挫,但是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共識機制等特點依舊在諸多應用場景中給人們提供著靈感,這些靈感甚至足以撼動傳統行業的運作形式。

讓不動產動起來

目前,不動產商品的市場交易中仍舊存在諸多問題。

一方面,不動產商品對普通買家來說都很昂貴,涉及到它們的交易很少,大多數不動產商品都在私人場合按需定價。而與公開市場不同的是,這種估值不統一且更新緩慢,而且交易成本高難實現。這些使得不動產市場的複雜性和風險性增強,降低了基礎資產的流動性。

另一方面,由於難以統一的估值標準和波動較大的供需關係,不動產常常遭遇市場疲軟導致的資產價格下跌,也就是所謂的非流動性折價。

而代幣化的構想則為房地產市場和藝術品收藏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正如比特幣被劃分為1億個,有了代幣化,任何物質上不可分割的物件的價值都可以被劃分成任意數量。透過購買代幣,小額資本的散戶投資者可以集中資金,集體購買不動產,並從其經營、租賃或轉售中獲得收入。由於降低了市場門檻和最低交易額,資產的流動性便可以大大增加。此外,代幣的進入也讓不動產行業的交易深度和透明度提高,方便採用統一的標準進行資產估值,從而減少甚至避免無謂的流動性折價。

促進全球性經濟的快流通

當前,全球有13%的人沒有銀行賬戶,他們要想參與社會金融需要付出高昂的手續費。而傳統金融領域轉賬匯款程式繁瑣而又低效。而數字貨幣所具有的去中心化、總量固定、流通方便、安全和低成本等特點,可以讓貨幣流通不受限。

數字資產的流通不受限使得數字貨幣可作為不同區域資產轉換的媒介,它最終起到的作用是進行國際間的貿易結算。另外,商品代幣化可以加速其全球流通性,數字貨幣正在創造一個全球性的快流通,並且這個流通領域越大,範圍越廣,它的使用價值越高。Facebook正是看到了數字貨幣所具有的快流通特性,提出了libra穩定幣計劃。

創新投資形式

“比特幣就像是金庫裡的黃金,永遠不會移動,它是對這個崩潰世界的對沖。”PayPal的創始人彼得·泰爾曾這樣說。

任何好的投資產品都根生於市場,褪去支付功能的外衣後,數字貨幣還可以以積分的形式出現,甚至可以按照行業領域細分、網際網路領域細分,成為企業博取發展的一種融資手段。同時,透過降低國際融資門檻,拓寬社會融資市場層面,人人都可以參與這種投資,它不僅解決了社會融資,而且解決了社會底層的貧富懸殊問題。

數字貨幣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投資新形式。當行業內的亂象被肅清,數字貨幣或將擺脫傳銷的名號,就像當年股票投資那樣,迎來發展的春天。

在監管中,我國政府並沒有採取“一刀切”的激進方式應對數字貨幣。這是因為,數字貨幣對於社會的發展依然具有很多可取之處,它正在被探索以什麼樣的形式來面見大眾。當監管落地,行業肅清之後,不管是不動產、國際流通還是投資產品,數字貨幣的藍圖甚至可以在更多場景中得到實現。

文/Darcy

編輯/Never

出品/星傳媒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