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救不了被房租“消滅”的90後

買賣虛擬貨幣
資料顯示,今年7月起,深圳、北京、上海三地住房租金環比均上漲,其中北京房租漲勢最猛,平均租金同比上漲21.89%。

通州區、昌平區和大興區,同比上漲已超過30%,其他區的同比漲幅基本也都超過10%。

網上不少人疾呼:年輕人要被房租“消滅”了。

作為一個在昌平區租住的佛系青年,小六知道漲房租後是瑟瑟發抖的,去年年底的漲價潮歷歷在目,沒想到這麼快就又來一波。

於是小心諮詢了中介,得到的回答是:漲得不多,也就1000以內。

好在房租漲價,朋友圈裡噓寒問暖的聲音還是很實在的,有關部門的措施也是堅決有力的。

由於房租市場存在的種種亂象,不少有識之士大聲疾呼,要求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出來主持公道,以“區塊鏈+租房”的形式,還市場一片清明。

各種義憤填膺、擲地有聲。似乎只要抱上區塊鏈的大腿,一切租房問題包括哄抬房租、假房源、房租糾紛等等,統統迎刃而解了。

區塊鏈+租房能做什麼

在區塊鏈成為現象級話題的當下,房屋租賃被“區塊鏈+”並不令人意外,畢竟馬雲也說:智慧製造、IT、區塊鏈是未來的三項核心技術。

那想象一下,按照某些區塊鏈鐵粉的設想,區塊鏈+租房究竟會發生什麼。

首先租房平臺變成了一個分散式應用程式Dapp。

若想租一套房子,Dapp平臺會自動搜尋所有滿足需求的房源,租戶可以瀏覽它們的戶型、面積、位置、價格等,也可以跟房東線上溝通,甚至藉助VR檢視房屋的實景圖。

在Dapp上,全部都是點對點的獨立的“假名”交易,所有的交易資料都會被記錄在分散式儲存的資料賬本中,租戶不用擔心其身份和財務資料會被入侵洩露。

鑑於區塊鏈記錄資訊的不可篡改性,造假或者作惡會面臨巨大的風險和成本。而由於智慧合約的存在,一旦確認交易,租金、水電費等會依據合約自動轉給相關人員。

另外,Dapp可以直通融合區塊鏈技術的智慧鎖,交易達成後,租戶自動獲得房屋的密匙,整個過程甚至都不需要其他人的參與。

總之,沒有假房源、黑房東,沒有剋扣押金、隨意漲房租,沒有資訊洩露和詐騙,沒有大半夜的斷水斷電、暴力驅趕,甚至房東都不需要見一面就能租房子。

完美嗎?完美!

不過小六覺得,這世上完美的東西太多了。

相較之下,一篇名為《區塊鏈+租房:鏈家們的終結者》的文章,則從讓人與物變得可信起來的出發,較為中肯地總結了區塊鏈技術在租房領域的三個應用場景:

一是租售房屋資訊上鍊,二是租用雙方資訊上鍊,三是區塊鏈去中介化。

租售房屋資訊上鍊,是把房屋的基本資訊,如樓盤地段、規劃設計、戶型面積、外立面材料等,全部記錄上鍊。

租用雙方資訊上鍊,是把房東、租戶的身份資訊、信用記錄等記錄上鍊,雄安最近建成的區塊鏈租房應用平臺,就是這方面的先進典型。

區塊鏈去中介化,就是幹掉鏈家之類的中介,這大概是區塊鏈+租房中最引人關注的一個方面。

但可惜的是,目前來講,一和二相對容易實現,有問題的就是三。

創造價值的中介是殺不死的

幹掉中介,相信是許多區塊鏈信奉者最看重的一點,小六也看不慣中介,總感覺中介沒幹什麼事兒就白白收了一個月房租當佣金。

所以區塊鏈要革命,首先就要革中介的命。

然而,幹掉中介實現起來,並不會像動動嘴皮子那麼容易。

一般來講,中介環節可分為資訊收集、資訊儲存、資訊匹配、資訊驗證、信用擔保、合同執行等六個環節。

區塊鏈技術固然在資訊儲存、資訊驗證等環節有優勢,基本解決了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但在其他環節,諸如看房需求、維修更換家用電器、退房交接等需要人線下參與的的服務上,區塊鏈怕是鞭長莫及的。

有人建議可以採用智慧物聯網系統加以解決。

只是,能實現如此智慧的物聯網系統恐怕得又一個猴年馬月姑且不說,單是一些房東奇葩的瑣碎要求,諸如住戶不能吃辣,不能養寵物,退房時地板要擦得發亮等,所謂的智慧物聯網系統又該如何實現呢?

以國內小有名氣的區塊鏈租房平臺Lucia為例,中介擔負的看房退房、釋出資訊之類服務,就都改由Lucia社羣義工來做。

社羣義工做服務相當於做任務,每個任務都會有賞金。

但懸賞一部分錢讓義工做,並要求義工比中介人員收入高——這個錢顯然在房租之外,而且數目可能比佣金更大,羊毛從哪裡來呢?

只能是房東或租戶。

可房東憑什麼願意出錢懸賞任務,而不是把大小事直接扔給中介呢?如果房東不願出錢,這個錢只能讓租戶出,總費用比付給中介的佣金很可能只多不少。

另外,Lucia無中介費,不抽成,如何保證這種新型非盈利自治社羣的長期運轉,也是個問題。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商業模式,以公益的心態搞創業,其下場可想而知。

區塊鏈仍然需依賴傳統機制

按照當下流行的觀點,區塊鏈即將帶給人類變最可能出現的改變就是一個信用社會的悄然降臨:透過區塊鏈技術,建立在網際網路上的價值轉移和傳遞,改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方式。

OKCoin創始人徐明星就表示,“區塊鏈類似一臺創造信任的機器。”

但事實上,區塊鏈建立信任或者信任擔保,仍然依賴於傳統機制。

因為,區塊鏈系統並不能保證人們輸入的資料一定是真實可信的,它能保證的只是當中的資料不會被篡改。

so,問題來了。

在區塊鏈+租房中,如何保證上鍊的資料是真實的呢?房東和租戶如果上傳自己假的資訊,又如何識別呢?

答案不會讓區塊鏈狂熱的信奉者滿意。

區塊鏈技術再牛叉,也不可能直接保證原始資料是真的,資料的真實性調查只能依賴於傳統的信任機制:身份證、房產證、個人徵信、調查記錄等,或者去公證處做公證,去派出所開證明。

因而,如果租用雙方出現糾紛,就得派相關人員去現場調解。如果房租突然出現暴漲,監管部門就得果斷出手,約談責令等等。

區塊鏈僅僅是技術,人們所聲稱其實現的信任,仍然是建立在傳統機制的基礎之上。

正如舊金山反欺詐科技企業True Link Financial CEO Stinchcombe所說:“使用去中心化的防篡改倉庫(區塊鏈)來跟蹤芒果的產地、新鮮度、是否用過農藥,看起來像那麼回事。但實際上,食品安全法、非盈利機構或政府的檢驗員、獨立的新聞媒體、獲得一定授權的舉報者、有信譽的食品商店、本地農場市場在這方面做得更好。”

區塊鏈租房的安全性不容忽視

區塊鏈還有一個用以標榜的重要特徵:安全。可諷刺的是,自區塊鏈起飛之後,駭客們的荷包貌似屢創財富神話。

2018年2月,日本Coincheck遭到駭客的攻擊,價值5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就這樣被盜取;4月,AMO區塊鏈在上線首日就遭到了駭客攻擊;6月,韓國加密貨幣交易所Bithumb表示,駭客盜取了其價值315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

據騰訊安全8月提供的資料,與加密數字貨幣有關的駭客攻擊事件,從 2013 年到 2018 年(上半年)直接增加了大約五倍,全年預計增加 10 倍左右。

其中,僅上半年,駭客對加密數字貨幣的攻擊就已經直接造成 20 億美元的損失。

在如今駭客肆虐的年代,區塊鏈租房的安全性免不了備受挑戰。

區塊鏈的駭客攻擊,主要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鏈上攻擊,類屬雙花攻擊的51%攻擊就是鏈上攻擊的一種。第二種是鏈下攻擊,即鏈下服務攻擊。

就區塊鏈租房而言,威脅最大的當屬鏈下攻擊,這也是當下駭客攻擊操作最多的一種,因為鏈下攻擊的目標很廣,除了交易所、錢包、礦池,還有使用者的印表機、攝像頭等。

而在區塊鏈租房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智慧合約,肯定會成為駭客們重要的攻擊目標。

遺憾的是,有資料顯示,目前89%的智慧合約存在安全漏洞,保守估計,因智慧合約漏洞所導致的損失已超過40億美元。

在技術安全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前,區塊鏈+租房的需求註定是不迫切的。

這麼一來,無論是去中介、信任機制,還是安全問題,想要讓租房市場實現河清海宴的局面,區塊鏈+租房一時半會是指望不上了。

區塊鏈不是個萬能解藥,這或許是個簡單的事實。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