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卡對於 DeFi 的發展而言,究竟有什麼優勢?

買賣虛擬貨幣

背景

如果說過去10年加密貨幣行業的創新引擎是專注於解決行業本身的發展問題,那麼從2020年開始,加密行業或者區塊鏈技術已經不再只是某些人口中的“玩具”,從DeFi到NFT的變化,加密世界似乎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其中又以DeFi的壯大愈加引人注目。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過去一年的DeFi更像是美國西部淘金時代經歷的野蠻生長,其中草莽與精英交織,傳統與創新碰撞,但依然擋不住其前進的步伐。資料顯示,許多私人投資者,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今年已經支援了近100家DeFi公司,遠超2019年和2020年的數字。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的另一個直觀現象是眾多DeFi專案依然紮根於以太坊賽道,儘管目前因為行情的變化,透過以太坊上使用DeFi應用的成本已經大幅下降,基本回到了去年的水平,但市場本身已經發生了鉅變。

在前幾個月DeFi高歌猛進的同時,一些DeFi專案不得不考慮如何將體驗從擁擠的以太坊中剝離出來,畢竟“雁過拔毛”的“毛”太多容易傷了使用者的心,而逃離以太坊的DeFi似乎也享受到了不錯的反饋,故事也開始變得有趣起來,甚至開啟了DeFi的另一扇大門……

DeFi專案的新選擇

當我們梳理當前DeFi從以太坊出逃的路線時,我們驚訝發現其實這就是一道選擇題,而不是什麼填空題,天馬星空的想法似乎並不符合當前的市場,而這道選擇題的答案無非是3個,分別是:選擇Layer2的解決方案、遷移到新的鏈或者自己做一條專注於DeFi的公鏈。

1

Layer2

儘管所有人都知道以太坊2.0可以解決不少問題,但所有DeFi專案也都知道另一個事實,即他們等待的是一個暫時“杳無音信”的大航海計劃,未來依然充滿各種未知,正因如此,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DeFi專案選擇加入到一些Layer2網路,以滿足自己的實際需求。

而在夏天到來之際,我們看到了PolygonArbitrumOptimism等以太坊 Layer2網路開始進入大家的視野,有的已經佔據了先發優勢,有的還在摩拳擦掌,但不可否認的是,DeFi與 Layer2的結合必然會成為下一個趨勢。

在上週Polygon的鎖倉量已經創下了7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而這一數字還在源源不斷攀升,眾多DeFi專案紛紛下海到了Polygon的懷抱,資料顯示,在Polygon上,有接近100萬個唯一地址,佔到當前以太坊地址的30-50%,增速令人錯愕。

2

遷移到新的鏈

如果說Layer2是DeFi固守大本營的同時另外再找外援一般的存在,那麼另闢蹊徑的選擇新的區塊鏈網路則是DeFi發展的又一主旋律,只是相對Layer2來說,這種選擇的成本自然提升不少,而對使用者來說也需要一定的接納度。

但不得不說,區塊鏈技術在持續的發展,一些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特色的新公鏈,也十分吸引一些DeFi專案,似乎將原本在某條鏈的DeFi產品遷移到另一條鏈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新公鏈雖好,但是老公鏈的以太坊也有足夠深的底蘊,有龐大的使用者基礎和資金沉澱,這也是許多團隊難以割捨的一點。所以許多專案方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分別有選擇全部從以太坊遷移到新的鏈上,或者將部分業務遷移到新的鏈上。

而隨著BSC的火爆,一種基於EVM(以太坊虛擬機器)的多鏈路線正在逐漸被許多DeFi專案所接受。因為BSC支援EVM,所以在以太坊上的成熟的DeFi專案,可以無縫地銜接到BSC上,再加上Binance交易所的孵化,BSC的生態得以迅速爆發。而BSC的成功也激勵了其他的公鏈,眾多公鏈紛紛效仿,紛紛開始支援EVM,並將以太坊上的DeFi成熟專案直接引入到自己的生態中。所以,當下流行的DeFi多鏈路線,就是將自己的專案遷移到多個支援EVM的公鏈上,享受多個公鏈生態發展的紅利。

3

自己做一條鏈

最後一個選擇也是最有意思的選項,即結合自己的DeFi特性,開發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公鏈,這點和加密貓背後的團隊如出一轍。

早在2017年,加密貓背後的團隊Dapper Labs就發現了以太坊的問題,作為主打NFT賽道的團隊,他們實在不能忍受以太坊的詬病,即使是以太坊2.0的設計他們也依然不滿意,因此他們下決心開發出了一條專門適合NFT的公鏈,也就是大家熟知的FLOW,而之前火爆的NFT產品NBA Top Shot就執行在FLOW上,也同樣出自他們之手。

當然,這個故事聽起來比較立志,畢竟放在幾年前做一條公鏈的難度不亞於“愚公移山”的難度,所以很少會有團隊願意下此重注,他們也不得不忍受“圍城”的困境。

而在公鏈開發上真正帶來改觀的是波卡或者說Substrate的誕生,畢竟Gavin博士在2018 年舉辦的Web3峰會上,透過一臺原裝出廠的MAC電腦,在15分鐘內就開發出了一條全新的區塊鏈,讓大家看到了公鏈開發的曙光。

因此,回到DeFi上來說,如果是現在選擇採用“獨立的鏈來執行單獨的DeFi”,雖然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畢竟為自己的DeFi量身定製一條鏈,主動權在手總是很舒心的。但是對於做DeFi的團隊來說,他們更多的是擅長做應用,而不擅長做鏈,如此看來,這條路雖好,但是卻又十分的艱難。好在波卡正好是擅長髮鏈的,而眾多事實正在逐漸指明一個方向——“DeFi+波卡”可能會是“第四個選擇”。

上述的這些問題,主要原因在於我們傳輸資料使用的是公共網路,如果直接從電信的ISP機房拉一根專線到我家,這條線只有我能用,不就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了嗎?

波卡為什麼會是

這些專案方更好的選擇

俗話說“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毫無疑問,擁有很強的可擴充套件性以及跨鏈功能的波卡就是DeFi的“好風”,波卡擁有業內對一無二的設計,其多樣的功能性對於做DeFi來說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1

對以太坊的相容性非常強

正如我們剛才提到,“EVM”生態正在繁榮,不僅是以太坊,像BSC、HECO等新興公鏈便透過相容EVM和支援Solidity語言,逐漸把以太坊上的開發者、專案、資金和參與者吸引過去,並形成了EVM多鏈生態。

而在波卡上,波卡的創始人本就是最懂以太坊的技術大牛,連當下最火的EVM和Solidity都是他發明的,自然他在做波卡時就考慮到以太坊的情況了。波卡背後有一個Substrate框架,就自帶支援EVM和Solidity語言的模板,可以支援以太坊上的專案遷移到波卡生態中。

另一方面,在2021年1月,Web3.0基金會技術教育主管Bill Laboon發推公佈波卡專案相關進展,指出其正在構建輔助協議BEEFY,允許Substrate鏈使用GRANDPA最終性協議來橋接非Substrate鏈。此舉主要針對以太坊主網,將使以太坊之上的生態專案與波卡生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於此同時,眾多明星專案為作為異構區塊鏈的波卡與以太坊甚至其他公有鏈的銜接提供了貢獻。例如SnowFork團隊受官方的支援正在開發一條公共利益平行鏈,建立了以太坊與波卡之間的互動通用橋和Moonbeam對以太坊的智慧合約進行了相容等等不勝列舉。

波卡對以太坊的強相容性為DeFi專案提供了良好發展的基礎。

2

可擴充套件性強

波卡生態系統的可擴充套件性更強。首先我們要理解什麼是可擴充套件性,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們用一臺計算機解決了一些問題。當我擁有了第二臺計算機,那麼我們僅需一半的時間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或者在同樣的時間內解決兩倍的問題。在理想的條件下,我的兩臺計算機構成了一個系統,具有了兩倍的效能與吞吐量。這就是我們說的可擴充套件性。

所有的區塊鏈系統隨著節點數量的增加都具有一定的可擴充套件性,但是其能力並不是一致的。作為構建了中繼鏈+平行鏈系統的異構區塊鏈波卡本身就是當前可擴充套件性最強的公鏈之一。波卡直接進行了跨鏈的設計,可以並行的處理多個鏈上的交易,而不需要全節點,有效的解決了網路堵塞的問題。而波卡底層設計還提供了專鏈專用的可能,在每條鏈為某一特定用例進行最佳化的新穎設計的同時,保證了互操作和跨鏈通訊。波卡上的可擴充套件性除了效能以外,還因為其跨鏈功能,可以擴充套件到能夠享受其他平行鏈的功能。

比如波卡生態中本身就有許多專精Layer2的專案,例如由Stake Technologies領導的Plasm。如果說波卡透過分片異構的方式增加了Layer1的可擴充套件性,那麼Plasm就是透過構建可擴充套件的基礎性結構給波卡帶來了垂直的Layer2的鏈外可擴充套件性。

又或者透過某些專案所提供的功能模組直接享受到這個功能,比如Chainlink為波卡生態提供了一個Oracle(預言機)的Pallet(模組)。其他還有專精隱私計算的專案可以為接入波卡生態的專案,提供隱私計算相關的功能服務。

3

一鍵發鏈非常容易

DeFi本身屬於一種DApp,對於DeFi的團隊來說,去做一條新的鏈是他們不擅長的事情,好在波卡有Substrate框架,不需要從頭開始一步一步構建區塊鏈,而是可以像組裝電腦一樣,把Substrate框架中一些現成的功能模組新增到自己想要的區塊鏈中。如此一來,DeFi團隊可以快速的定製自己的鏈,實現一DeFi一鏈的願景。

Substrate框架極大的節約了專案方的時間與精力,讓DeFi團隊可以更好的深耕於其專業領域。如果說這其中還有一些什麼問題的話,可能是Substrate本身學起來稍微有點難度,不過波卡官方有完整的教程,也在扶持一些組織比如Figment Learn,國內的One Block+等提供開發人員的技術培訓等。同時DeFi團隊還可以透過與Parity Tech或者Patract Labs等波卡知名技術機構達成合作,幫助和支援專案方在波卡上發鏈。

更進一步的是,後續還有駭客馬拉松為開發人員提供練兵和展示的地方,既可以學習和交流技術,又可以用自己的作品吸引資本的關注。之後,還可以對接諸如Web3 Boot Camp等波卡生態內知名的孵化器。

基於Substrate框架的專案還可以申請Web 3.0基金會的Grant以及Parity委員會的Substrate Builders Program,獲得支援的團隊還會得到官方技術人員的長期支援和引導。

設計巧妙的框架和完善的技術支援以及多層次的資金支援,使得DeFi團隊可以透過一鍵發鏈,非常平滑且快速的過渡到波卡生態中。

4

升級容易

Substrate框架透過將功能程式模組化,實現了區塊鏈的快速開發,這是波卡生態在“造鏈”方面的優勢,但是鏈的執行不一定是一帆風順和一成不變的。波卡特有的架構使得波卡生態的專案在升級時無需硬分叉,尤其是面對修復重要的安全漏洞、新增新的功能、恢復鏈上生態及改變核心規則時,可以避免硬分叉帶來的重重風險,可以輕鬆的做到一鍵升級。

而這個特性十分契合現在發展迅速,迭代速度也非常快的DeFi專案上,而波卡生態專案升級時無需硬分叉這個特點,無疑會為其上的DeFi專案提供巨大的發展優勢。

5

ink!和WASM具備更多的優勢

儘管現在以太坊及其EVM多鏈生態的發展如日中天,但新生事物一定會淘汰落後的技術的,這是發展的必然規律。

作為程式碼層面最懂以太坊,同時也是EVM和Solidity發明者的Gavin Wood博士,自然深知這個道理,他明白EVM和Solidity的侷限,因此在設計波卡時,它並沒有沿用EVM和Solidity,僅僅只是在Substrate框架中提供相容它們的模組。最終,波卡選擇的是具有效能更強、能實現更復雜邏輯的智慧合約語言inK!和WASM。

ink!是由Gavin Wood博士創立的區塊鏈技術公司Parity Tech發明的,專門用於以Rust語言來為基於Substrate框架構建的區塊鏈編寫智慧合約的一種特定語言(eDSL)。

由於ink!並沒有發明新的程式語言,而是透過新增簡單的形式新增一些屬性標籤來適應Rust的子集,從而使它們融合在一起。成功的實現了程式碼量小、安全性高、可靠性高以及資源佔用最少,給予了開發者最大的靈活性。這也非常的適合DeFi團隊對於其程式設計高效性的需求。

同時WASM作為智慧合約的虛擬機器是未來的方向,不僅是新興的許多公鏈都在採用WASM,就連以太坊這個EVM的大本營,在其ETH2.0的規劃當中都明確要將EVM轉換為以太坊專用的WASM——eWASM。因此,波卡既相容當下熱門的EVM和Solidity,並且又提前佈局前沿方向的ink!和WASM,正是站穩當下邁向未來的最好寫照,也是對於想要長期發展的DeFi專案最具吸引力的生態了。

後記

從當前多鏈生態的發展來看,不管是以太坊還是新興的BSC或者Heco鏈,其生態內的DeFi專案都容易成為引爆某一條鏈的熱門性產品,而這在過去一年中似乎驗證了無數次,因此關注某一個生態內DeFi的發展,必然是需要我們花較多精力去研究的。

現階段Kusama的平行鏈插槽已經進入正式的拍賣環節,後續波卡的平行鏈也會陸續跟進,而當平行鏈順利接入波卡後,早已蠢蠢欲動的受波卡官方支援的比特幣平行鏈和以太坊平行鏈,會很快接入波卡,為波卡生態的DeFi提供大額通用資產,以及引入眾多DeFi專案,這勢必會引發新一輪的DeFi競爭熱潮。

像我們熟知的借貸巨頭專案Compound早早地在波卡生態上發了一條鏈Compound Chain也在時刻虎視眈眈緊盯插槽拍賣的進展。

我們預估,在波卡生態中,DeFi極有可能率先成為其中的落地應用,而波卡又會反過來給DeFi帶來不同的體驗,甚至碰撞出特別的火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重點關注波卡生態內DeFi發展的原因。

舞臺已經陸續搭好,表演者即將登上熒幕,波卡+DeFi的雙簧戲究竟會如何演奏,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