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前:新型貨幣戰爭才剛剛開始

買賣虛擬貨幣

對於法定貨幣而言,私人支付工具的“去現金化”口號,以及“去中心化”數字貨幣的興起,更像是一個Morning Call(叫醒電話),喚醒中央銀行應重視法幣價值穩定,喚醒中央銀行不能忽視數字加密貨幣這一難以迴避的技術浪潮,喚醒中央銀行應重視央行貨幣與數字技術的融合創新……

編者按:此文是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姚前為諾位元海林新書「新貨幣戰爭」作序全文。經出版社授權「碳鏈價值」獨家首發以饗讀者。

關於貨幣,人們似乎更關心它的價值內涵,而對它背後的技術,在電子貨幣和數字貨幣嶄露頭角以前,似乎興趣沒有那麼濃厚。這是一個信用貨幣時代,在很多人眼裡,貨幣就是銀行賬戶裡的數字,只要銀行不倒閉,它就在那裡。除了交易轉賬,貨幣往往因價值而動,哪裡的價值更穩定,收益更高,貨幣就往哪裡移動。移動間,就發生了貨幣的替代,或轉換為資本,或轉變成其他形式的貨幣(資產)。這些故事可大可小,小的可引發人世間的種種悲喜劇,大的可引發為了搶奪貨幣主導權的“戰爭”,比如以鄰為壑的匯率戰、各種貿易/ 貨幣聯盟、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與博弈等。

如果說因價值內涵而發生的貨幣替代是“古典貨幣戰爭”,那麼因技術先進而引起的貨幣替代則可稱為“新型貨幣戰爭”。當然,這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我們已然在貨幣演化史中看到了技術的痕跡,比如黃金之所以替代其他材料成為廣為接受的貨幣,不僅在於它稀少,還因為它的技術特性,比如容易標準化、可分割、攜帶方便、材料穩定和不易變質。只是歷史過於漫長,人們逐漸忽略了技術的作用。隨著現代資訊科技革命的興起,技術對貨幣的影響正達到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狀態,並將繼續演繹、拓展和深化。它不僅發生在現金、存款貨幣等各貨幣層次之間,也發生於各國的貨幣競爭中,甚至還可能引發整個貨幣金融體系變革,因此引起全球各界的廣泛關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場“新型貨幣戰爭”可追溯到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中央銀行的聲譽及整個金融體系的信用中介功能受到廣泛質疑,奧地利學派思想回潮,貨幣“非國家化”的支持者不斷增多。在此背景下,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不以主權國家信用為價值支撐的去中心化可程式設計貨幣“橫空出世”。有人甚至稱其為數字黃金,寄託取代法定貨幣的夢想。這是資訊科技發展帶來的私人貨幣與法定貨幣的“戰爭”,是貨幣“非國家化”對法定貨幣的挑戰。

還有一種“新型貨幣戰爭”則是電子支付對現金的挑戰。近年來,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非現金支付方式的使用率持續激增,“無現金社會”“無現金城市”等詞語在媒體上頻頻出現,甚至成為一些第三方支付機構推廣業務的宣傳口號。與之密切相關的是,許多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央行貨幣在總體貨幣總量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自2003 年以來,我國基礎貨幣與M2比率下降了5%,印度下降了7%,歐元區則下降了3%。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央行貨幣(尤其是現金)在流通領域被技術更先進的電子支付方式乃至私人貨幣替代。

或許,我們應該正面地看待和解讀這場“新型貨幣戰爭”。因為它整體上推動了支付效率的提高、金融的普惠以及社會福利的上升。Libra白皮書指出:“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現在看,其巨集大使命未必一定能成功,但對於這樣的願景,我們應該積極應對,至少在技術方面或模式方面,它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參考和選項,有益於社會的進步。對於法定貨幣而言,私人支付工具的“去現金化”口號,以及“去中心化”數字貨幣的興起,更像是一個Morning Call(叫醒電話),喚醒中央銀行應重視法幣價值穩定,喚醒中央銀行不能忽視數字加密貨幣這一難以迴避的技術浪潮,喚醒中央銀行應重視央行貨幣與數字技術的融合創新……

這一喚醒作用已開始顯現。以我國為例,早在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啟動法定數字貨幣研究,論證其可行性;2015 年,持續充實力量展開九大專題的研究;2016年,組建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筆者躬逢其時。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基於我國“中央銀行- 商業銀行”二元體系,開發了準生產級的法定數字貨幣原型系統。2016年之後,各國中央銀行也開始行動起來,開展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央行加密貨幣實驗,比如,加拿大的Jasper 專案、新加坡的Ubin專案、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Stella專案、泰國的Inthanon專案,還有我國香港的LionRock專案等。

這是一個全新的賽道!參加者有私人部門,有公共部門,有主權國家,有國際組織,有金融機構,有科技公司,有產業聯盟,有極客,有經濟學人……總體看,這場“新型貨幣戰爭”才剛剛開始,需要研究和探討的領域很多,比如技術路線之爭、數字隱私保護、政府監管、社會治理、網路和資訊保安、貨幣主權、金融基礎設施創新、風險防範等。

希望《新貨幣戰爭》一書的出版能為讀者們提供更廣泛、更深入的視角和洞見。需要提醒的是,其中有關東方國家的內容,或帶有薩義德所謂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色彩,難免戴著有色眼鏡,未必客觀,需進一步商榷和討論,望讀者辯證地看待。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