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寶巨集:區塊鏈“產業小,商業大”

買賣虛擬貨幣

2017年6月6日-8日,國際電信聯盟第十六研究組(ITU-T SG16)在西安舉行第21課題組報告人會議,由我國主導的首個區塊鏈核心技術標準《分散式賬本服務總體技術需求》(F.DLS)研究取得積極進展。

本次會議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會不會出現一個統領性的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這樣的標準什麼時候可以出臺,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以下簡稱信通院)在標準制定過程中扮演哪些角色,一個好的標準要考慮哪些要素……帶著這些焦點問題,我們採訪了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所長何寶巨集。

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所長何寶巨集

預計明年提出實質性的標準草案

何所長介紹,ITU-T自2015年成立以來一直在進行區塊鏈相關研究,2016年,ITU-T數字金融焦點組輸出了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應用的研究報告。2016-2017年初,SG16、SG17和SG20分別啟動了分散式賬本的總體需求、安全,以及在物聯網中的應用研究。今年5月,ITU-T決定成立分散式賬本技術焦點組,整合ITU-T內部資源,並吸收全球各個國家的政府、產業界和學術界共同研究區塊鏈的標準化問題。
ITU-T作為聯合國官方的唯一一個標準化機構,這次報告人會議上,中國提出了實質性的標準草案,形成的標準提案涉及分散式賬本的共享賬本機構、共識演算法處理、交易管理、節點管理、以及對等網路技術等核心技術內容,按照國際標準稽覈流程,預計明年可以出臺。
目前,除了ITU-T之外,ISO也成立了TC 307,專題研究分散式賬本標準。另外,R3等行業組織也在試圖制定區塊鏈標準。

信通院:制定“接地氣”,兼具國際視野和前瞻性的區塊鏈標準

從2017年開始,很多聯盟、機構紛紛釋出區塊鏈相關標準,並逐步開放測評服務,包括電子四院、信通院、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

何所長介紹信通院參與的資料中心聯盟(DCA)可信工作組和ITU-T F.DLS所在的工作組都是制定區塊鏈相關標準的工作組。何寶巨集表示,DCA已經完成了《可信區塊鏈認證:第1部分:區塊鏈技術參考框架》和《可信區塊鏈認證:第2部分 總體要求和評價指標》兩個標準,並已經在中國通訊標準化協會立項,成為行業標準。與此同時,工作組與中國電信等單位合作進一步昇華DCA研究成果,將其推向ITU-T的同時不斷完善國內標準,“我們希望這幾個組織能夠互動,共同制定既接地氣,又具有國際視野和前瞻性的標準”。

目前現有的區塊鏈測評標準
來源:網際網路

面對現存的很多區塊鏈標準,何寶巨集指出,根據《國家標準化法》,對強制性標準嚴格限定為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生態安全等,取消了強制性行業標準。目前,可信區塊鏈屬於推薦性標準,測評工作正在積極開展,可信區塊鏈標準第三部分正在編制,這份由多家企業產業的測評將在今年9月份釋出結果。

會不會出現一個統領這些“非國家級”標準的國家標準呢?何寶巨集表示,“有可能出現這樣一個國際或國家標準,但這應該只是一個推薦性標準,它的推廣程度得由市場的力量說了算,並且很可能是一個系列標準,需要很長時間。”

制定區塊鏈標準不是“時不我待、不進則退”的搶跑過程

從區塊鏈的發展階段來看,區塊鏈正處於一個比較早期的發展階段,何寶巨集認為,目前的區塊鏈的很多應用並不是“爆點”應用,而是些“可替代的”應用。

從技術角度看,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路徑尚未確定。區塊鏈可分為鏈上鍊下、單鏈多鏈、跨鏈組合、共識適配、分片劃區等多個子門類,目前正往多個維度、不同層次持續演進。

從應用場景來看,各行各業應用場景多樣,每種應用場景的高吞吐量、實時、高併發、低時延等特點組合起來非常複雜,因此在制定標準的時候,不同的行業具有不同的傾向性。

從市場環境來看,目前確實出現了一些打著區塊鏈旗號忽悠的技術廠商,產業發展應該從客戶的角度出發,圍繞核心業務,以黑盒測試方式為主導,對區塊鏈的效能和功能進行測試,增加區塊鏈的可信砝碼。

根據烏鎮智庫4月份釋出的《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資料,截止2016年底,中國共有105家區塊鏈相關企業參與區塊鏈市場競爭。有一種觀點稱:當前區塊鏈產業發展亟待出臺相應標準,規範、促進行業發展。那麼,現在是否到了標準制定的時機?什麼樣的標準可以適應區塊鏈這一新興行業的發展?

何寶巨集表示,制定區塊鏈標準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時不我待、不進則退”的搶跑過程。制定行業標準主要考慮整個行業的發展環境和對該成熟技術的接受程度;一個好的行業標準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具有最廣泛的接受度,基於開放式討論研製,具有良好的市場導向作用,能夠促進健康發展環境的營造;二是來源於權威的專業機構,能夠對技術的定義、框架、功能性指標的效能指標做深入的研究和權威的解讀,提供專業的測試方法;三是標準分為制定標準和事實標準,制定的標準能夠和事實標準或者是來源社羣形成良好互動、迭代演進,助力解決科技產業“兩張皮”的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區塊鏈產業標準目前面臨著技術暫未成熟定型、行業監管政策缺失、與傳統法律規章不盡相容、應用替代性不強等諸多問題,尤其是依託區塊鏈技術的代幣眾籌(ICO)等業務問題不少;隨著代幣眾籌交易量攀升,其缺乏稽覈、價值波動大、處於監管邊緣等風險將隨之增大。

談到信通院在制定區塊鏈標準中的角色,何寶巨集表示,作為政府高階智庫和行業創新平臺的信通院會從多方面深化區塊鏈研究,一方面,在資料中心聯盟牽頭成立可信區塊鏈工作組致力區塊鏈標準的制定和輸出,目前已經完成了立項,同時還在行業標準中的CCSA TC1中完成了立項;另一方面,信通院深入開展區塊鏈研究,承辦的“2017國際大資料產業博覽會”開設“區塊鏈高峰對話”和首屆“全球區塊鏈技術發展論壇”,不斷推進區塊鏈技術標準的制定和完善。

“產業小,商業大”

好標準的作用是推動整個產業向前發展,區塊鏈是基於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它的技術特性決定了區塊鏈不屬於行業範疇,即使算得上產業,也只是“小產業”,這項技術的魅力在於,依託區塊鏈技術衍生的產業更有想像空間,區塊鏈的可信特徵不僅減少了現存大量中小額度交易的成本,也讓更多潛在的交易方式成為可能,區塊鏈“產業小,商業大”。行業標準的制定,以及判定標準的好壞,一定是與行業發展的階段特點相互適應。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