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產品如何走向市場

買賣虛擬貨幣

時至今日,還沒有人寫出關於加密專案如何獲得主流普及的招牌劇本。那麼新的加密貨幣專案創始人應該如何開始贏得關注呢?這種受歡迎程度能給產品等其他功能帶來怎樣的啟示?加密技術將給傳統的 go-to-markert 手段帶來哪些獨特的考慮因素?

這篇文章將嘗試回答其中的一些問題。

背景

加密貨幣領域有太多值得愛的東西。工程學、博弈論、貨幣政策、資本市場、政治哲學、網紅 meme 等等各個領域都有很多的新實驗和突破。一切都在公開的環境中發生,都在以極快的速度進化。但是,所有活動可能無法推高使用者採用率的風險一直存在。

讓我們嘗試對該風險進行一些量化,將活躍的加密開發者數量與幾乎所有傳統開發平臺進行比較:

l 加密領域:350 位比特幣開發者;900 位 defi 開發者;2,400 位以太坊開發者 (資料來自 electric capital)。

l 傳統技術: 採用 docker 的開發者有 200 萬人;採用 twilio 的的開發者有 500 萬人;採用 javascript 的開發者有 1200 萬人 (資料來源:slash data)。

誠然,這種比較不完美。crypto 不是單一的網路開發工具,加密資料不包括大量的閉源專案,例如交易所、礦工和錢包。此外,加密貨幣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指標,在類別(例如雜湊率、礦工費用)及其激進的公共可用性(鏈上交易)方面,許多都是加密貨幣獨有的指標。但最終,開發人員數量和終端使用者將需要變現,加密貨幣才能跨入主流。

本文主要探討三個領域,以幫助各家加密專案團隊考慮受歡迎的問題:

l 產品:如何將核心產品與普及戰略實現匹配

l 受眾:如何識別目標使用者

l 執行: 產品釋出時如何最佳化

此外,本文旨在對主要受眾是開發者的加密原生專案(l1、l2、鏈上應用)有所幫助,而更多的消費者驅動的、整合加密貨幣的應用(square cash,robinhood)也可能更多應該從傳統的增長方法受益。

對於加密原生專案被普及的問題,相對而言還處於未知領域,因此,本文標題使用了「不完全」一詞。非常感謝在 twitter 上為該內容提供反饋的人們,該手冊的未來版本會新增進去。

產品

多數決策是路徑依賴於核心產品,意味著產品的性質將決定最重要的選擇(願景、目標、文化),清楚知道該產品要實現的目標,是非常重要的。

特別是在加密領域中,產品所表達的內容直接宣告了其得到普及的方式和原因。例如,比特幣的使命是作為自主權貨幣,或者無論如何解釋,自主權貨幣都是比特幣應用的前沿和中心位置,即使它已從非網路朋克根基的主流社會獲得了廣泛的關注。闡明產品願景的一種方法是透過嵌入加密貨幣 dna 中的顛覆視角。瞭解要顛覆的內容,對於闡明產品將要帶來的新世界是一個有用的工具(例如,比特幣顛覆對金融機構的信任,或者 uniswap 顛覆交易所的收租模式)。

任何普及策略的主要目標都是為產品提供反饋並加以改進,使用者群的增長和參與度不斷提高,是提升產品的必要外部要素。加密世界中的反饋週期可能特別強大。雖然傳統的網路 web 服務的早期使用者通常會透過激勵和補貼獲得獎勵,但使用加密技術的使用者卻直接擁有該產品的所有權。這種一致性會產生積極的參與,這對於早期專案尤其有用,因為在早期專案中,反饋過程本身就可以贏得權益。

我最喜歡的示例之一是在 cosmos 質押遊戲的激勵性測試網中看到了這一點,該激勵網釘住了,後者因此成為網路產品釋出手冊的一部分(類似的專案還有 celo 的 great stake off, near 的 stake wars)。

此外,成功的普及策略歸根結底是嵌入式的,可在產品本身中找到根源。您會在幾個加密專案中看到這一點,他們的目標受眾在產品中得到了明確表達,即他們如何針對特定開發者組別,如面向遊戲開發者(flow 和 forte)和藝術家(zora 和 foundation)定製的介面來抽象加密的複雜性。

受眾

如果不清楚要為哪些受眾進行建設,那麼你就不清楚具體建設的事物是什麼。但是在定義目標使用者方面存在固有的侷限性:如果要構建新的東西,則使用者群還沒有被該產品彙聚到一起。可能你真的不清楚誰想成為計程車司機,直到眼見為實。解決此難題的方法有兩種,都充滿了挑戰:

l 第一種是預設使用自己作為目標使用者,並將其推廣給社羣更廣泛的受眾。

自己撓癢癢能引發別人的模仿,在加密技術的早期階段也有補充意義。加密領域面臨著巨大的使用者體驗挑戰,而這些挑戰最終將成為某些人的機會。

這種方法面臨的挑戰是客觀性風險。個人的瘙癢可能是非常獨特的,以至於沒有多少人能體驗到它,這樣也不容易發現正確的市場規模。對此的普遍反應是,預設以最臨近的社羣為目標使用者,但很可能這種提議不是最佳選擇(例如,想象一下競爭性 l1 公鏈贊助以太坊駭客松的行為)。

l 第二種則相反——預設最大的潛在市場為目標使用者。

例如,如果您打造一種新的開發工具,全球可能有 2400 萬開發者利用它進行加密開發。一旦成功,亞馬遜雲 aws 也成為您的手下敗將。但這種方法有稀釋產品的風險。

現有的網際網路業者在使用加密時可能會發現一些離散的價值,但他們的最大動機在於保護其現有業務。因此,使用者的根基與其應用加密的邊際程度之間構成了直接關係(例如,我一直找不到比 貨船追蹤 更好的邊際應用範例)。

管理這種風險的一種方法是在構建時考慮到高度特定的用例,而現有解決方案卻無法滿足這種用例的需要(例如,發起人變現問題)。這消除了以有效目標或插入點瞄準主流受眾的廣泛掃射的方法。但是最終,非原生使用者面對加密最基本的機制(例如,為鏈上錢包充值)都不知如何下手,因此這一任務某種程度上就變成讓每個人成為加密原生居民。

不過還是有好訊息的。加密產品已經具有一項與生俱來的競爭優勢:不存在成熟社羣,意味著新使用者大幅增長的大好機會。這意味著全力瞄準那些優先考慮增長的使用者。如果現有解決方案阻礙了其增長,加密方案在這些使用者眼中就具備了吸引力。例如,不牽扯銀行的加密交易所是 tether 所發行穩定幣的機會。現在加密交易所的增長機會已經切實產生了真金白銀, 銀行爭先恐後地服務交易所,tether 穩定幣流動性突破天際。

瞄準高增長使用者的難度很高,首先是因為受眾看起來較小,甚至可能不存在。但面對自己的客戶接受風險,則是從他們那裡得到回報的最佳途徑。那麼該如何甄別高增長使用者呢?

注意「all-in」你產品的使用者。「all-in」意味著他們完全在這一平臺上進行建設,其應用的所有核心功能都會在鏈上實現。加密網路是多面的(使用者、流動性提供者 lp、開發者等),當所有應用邏輯公開發布時,其網路效應才有最好機會一飛沖天。因此第三方可以在網路上構建定製化使用者介面、外掛和全新的應用。

初期,「all-in」的開發者看起來像是怪異的狂熱愛好者。但從長期來看,這些最初的內部開發者成為強大的分發引擎(開發者關係、支援、內容、meme 等)。

您可以清楚看到這一點,因為多數平臺都展示了帕累託原理,其中 80% 的活動來自 20% 的使用者。加密領域亦是如此。正像 electric capital 下圖所展示的那樣,躋身頂尖加密專案(擁有超過 1000 名活躍開發者)可以贏得超過 100 位「all-in」的開發者。推動數量較少、但熱情極高的核心使用者,比起吸引人數眾多、但互動極少的普通大眾,其價值要高出很多。

識別高增長使用者的另一種方法是彙總一些零散行為的長尾。在自動做市商 amm 中,這種動態不是出現一次,而是出現兩次。

首先,雖然 amm 對專業交易者來說似乎是過於簡化了機制,但如果更方便的話,是存在一個長尾市場的使用者希望為其提供流動性。第二,存在很多尋求流動性、但無法進入傳統交易所的長尾代幣專案。賦能長尾受眾,與加密技術的無許可架構非常契合。大眾化的訪問許可權(每個使用者都具有 root 訪問許可權)是加密領域的重磅武器。此外,如果長尾使用者取得成功,則機會將變得非常大,以致主流使用者無法忽視。

執行

關於如何獲得普及,會有很多想法,問題在於很多想法都很好。梳理想法的一種工具是推敲時機:儘管某一想法似乎很合理,需要探究現在是否合理,這樣就可篩選出正確的決定。思考時機的一些方法:

內部:團隊或產品是否準備就緒?我們是否有資源有效支援這個構想,使其取得成功?像 compound 這樣的專案已經演示了加密專案排序的大量經驗教訓。

外部:市場是否準備就緒?使用者是否會出現並且有足夠的動力共同成長?鑑於加密貨幣歷史短暫而密集,這就是幾年後看到許多想法更成功地湧現的原因(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演算法穩定幣,甚至包括忠誠度積分)。

另一個工具是簡便性。能夠奏效的普及戰略可以非常簡便的陳述出來。這樣可以在團隊成員中很好地得到理解,合作伙伴付諸實施、使用者進行重複,專案因此可以規模化擴充套件。舉個例子,facebook 吸引 10 億使用者的普及策略是,其實質可以概括為「使任何人在 10 天內擁有 7 個朋友」。

最後,要不斷尋覓機會。產品釋出時,請多注意緊急行為。在多數專案處於未知水域的加密貨幣領域尤其如此,並且訊號最有可能來自意外來源。這適用於更傳統的考慮因素,例如產品 / 市場適應性,也適用於加密領域特別關注的挑戰,例如社羣建設。

結論

儘管我們可以看到加密貨幣跨越鴻溝的希望,但有關加密貨幣普及的劇本仍在編撰中。好訊息是,沒有現成劇本的領域機會最大。回顧一下:

l 所有決策都是對其核心產品的路徑依賴,包括普及戰略。

l 產品反饋是普及的主要目標。加密可以將這一流程加速。

l 瞄準願意孤注一擲、all-in 您產品而謀求增長的使用者。

l 執行決策方面,注意時機和簡便性。

l 產品釋出後,對緊急使用者行為不斷尋覓機會。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