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king新玩法:鎖倉的幣也能賣

買賣虛擬貨幣

Staking 衍生品的戰爭尚未燃起,這可能也是開發者們的好時機。

文 | 黃雪姣  運營 | 蓋遙  編輯 | 盧曉明

出品 | Odaily星球日報(ID:o-daily)

人在幣圈走,哪能不被套。

在被 Algorand 套住之前,陳佳明還被 Iris 21 天的解鎖機制套住。

兩相比較,陳佳明對後者更為惱火。“Algorand 是因為自己判斷失誤,錯把廢銅當黃金持有,我認了;Iris 糟心的地方是啥呢?你想割的時候被鎖住了。“

自此以後,陳佳明就把 Staking 就和失敗劃上了等號。

一些有著 20 余天超長解鎖週期的 PoS 專案,如 Cosmos、IrisNet 似乎對短線投資者和風險厭惡者並不友好。

哪裡有淘金的隊伍,哪裡就有送水的人。近日,Odaily星球日報注意到,市場至少出現了三個專案,想為這些 Staking(鎖倉代幣獲取收益)的幣提供流動性。他們是衍生品開發商 DeBank Pool、Definex 以及 Wetez錢包發起人卡咩做的 STAFI協議。

在 STAFI協議的官網上,赫然寫著“願景是為 80% 的 Staking 資產提供流動性。”可見其野心之大。“Staking 的衍生品市場將會成為 POS 生態的基礎設施。就像 EOS 上一定會有 REX 一樣。”DeBank Pool 創始人湯洪波相信。

究竟鎖倉代幣交易市場有多大,又將由誰來主導呢?

流動性差成Staking之困

質押的幣失去流動性,就意味著使用者需承擔幣價波動造成的影響。儘管從幣本位而言使用者賺了,但從金本位而言,使用者很可能在虧本。本想以利益吸引建設者的 PoS,超長解質押週期卻讓感興趣的人望而卻步。

陳佳明在 4 月底 5 月初時陸續買入 Iris,彼時正值 Iris 大跌。當聽 Iris 的私募價是當前價格的兩倍多,且私募機構的幣還未解鎖時,陳佳明果斷建倉。在開始的兩週裡,幣價的確有所上漲,於是,本是短線玩家的陳佳明決定試試 Staking。“相當於給開了雙倍槓桿,在看好現貨價格上升的同時賺取 Staking 收益。”但沒想到的是,Staking 後沒幾天,Iris 就開始跌跌不休。“跌到 4 毛時我就申請解質押了,但週期長沒辦法,只能煩躁地看著資產縮水。”陳佳明表示。

據湯洪波觀察,Atom、Iris 等專案近 3 個月來 50% 的跌幅,已經對社羣造成不小影響。“在這些專案中,二級市場的價格訊號失效了,價格下跌時你想及時止損是不可能的,需要等 21 天解質押之後才能拋;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關注幣價如何變化,跌的狠的話整個人的狀態是越來越慌的。社羣也會出現負面的聲音甚至是罵聲,很傷害共識。

這種描述並不過分。一位 Iris Staking 玩家曾在群裡吐槽:“看看這個群都沒人說話了,一天天質押這麼多幣拿不出來還是忍不住發句牢騷。

湯洪波把這一問題比喻為基礎設施的缺失。就像在 EOS 上的 REX 出來之前,人們就有租幣去買 CPU、或是直接租用 CPU 的需求,使用者痛點顯而易見,那麼這個產品出現就是時間問題了。

如此認為的並非湯洪波一人,陳佳明在聽到有交易 Staking 代幣的模式時,也感慨為什麼沒有早點出來。

Staking衍生品如何做?

Staking 節點商 Wetez 就在構想這類產品。

該產品名為 STAFI,思路是發行一個叫 ABS Token 的穩定幣,來和 Staking 的幣錨定。由此,Staking 的人質押在鏈上的資產動不了,但 ABS 可以交易。此外,ABS 不僅代表鎖倉的幣本身,還能代表鎖倉代幣的收益權。上個月,STAFI 釋出了白皮書,測試網預計 11 月上線,主網上線則需等到明年 4 月份。

DeBank Pool 可能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可使用的產品。其思路是在 Cosmos 上開發一個 DEX,來撮合想提前解質押的使用者和想要進行抵押的使用者。

據湯洪波介紹,當使用者想要快速贖回的時候,DeBank Pool 不會真的在主網上發起一次解質押操作,而是在其 DEX 平臺上掛單,讓想在主網上質押的人吃單,由此為Staking的幣提供流動性。同時,代幣所有權轉移之後,代幣所產生的權益如質押收益、社羣治理提案和節點的投票權都將歸屬於真正的所有者。”

DeBank Pool 的研發始於 6 月份,產品於 7 月上線測試版,支援 Cosmos 公鏈 Atom 的質押交易服務,目前已接入麥子錢包、TokenPocket 和 Ledger。

Definex 的思路和 DeBank Pool 類似,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其產品還處於打磨階段。

就像其它交易一樣,買賣要能順利完成還要交易深度。據湯洪波介紹,在自然的狀態下,由於 DeBank Pool 目前僅有少量的種子使用者,經常出現掛單和賣單無法撮合,或用時過久的情況,尤其是吃單。因為這個服務對掛單方(賣方)才是剛需。

為了在短期內緩解這個問題,DeBank Pool 採用自己做市來解決交易深度的問題,同時這也成了這個專案目前的盈利模式。

一般而言,賣方願意為質押資產的流動性支付一定費用。在 DeBank Pool 上,這個費率是自己設定的,平臺本身不收取任何交易手續費。自然,費率越高,就可能更快賣出。這取決於賣方對這個流動性的支付意願。

會成為節點商的標配嗎?

作為 Staking 的配套服務,交易鎖倉代幣本質上是便利使用者,有效降低使用者因幣價下行被套風險,從而降低使用者參與 Staking 的心理門檻。

從這個邏輯來看,節點商可能會想做這件事。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位節點商向 Odaily星球日報表示,未來也許需要,但現在估計不是剛需,(POS)專案還很早期,池子小。Atom 當前質押資產總值不過 4.5 億美元,質押使用者幾千人,像 Iris 就更加小了。最後可能會和現在的 DEX 一樣沒人玩。這其實也是創業要遵循的基本邏輯——不要在一個過小的賽道上開展業務。

還有不少人和這位節點商類似,也對這個“小盤子”持觀望態度。

湯洪波並不否認這一點。“前期成本的確比較高,因為使用者量、資金量的問題,加上費率也比較薄,DeBank Pool 透過吃單、獲取服務費的收入一般。基本上只能支援你開發這個應用,驗證下自己的模型。”

那麼,要何時才能等來使用者呢?

湯洪波認為,使用者的大規模增長,還需到區塊鏈行業、PoS 公鏈這個賽道迎來大規模爆發。這一聽是個很長的週期。但對於一個新事物,或是從一個行業發展規律來說,很正常。

“我 2012 年加入的餓了麼,工號在前 100 名,從 2009 年到 2014 年之前,5 年時間(餓了麼)可以說沒多少人知道。直到 2014 年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巨頭都站出來說,這個生意值得做。於是錢、使用者都隨著風口來了。我總結過,網際網路產品爆發得看時間點,看你的業務是不是能和一個更大的浪潮相共振,比如點外賣、打車這些業務怎麼被迅速吹起來呢?就是因為 14、15 年那會兒移動支付推廣的需要,巨頭相中這些場景可助他推廣支付。我相信區塊鏈也是這樣,至於能和哪些大的浪潮共振,還需要去探索。“湯洪波表示。

可以說,DeBank Pool 想用想象力來吸引玩家。“我們還需更多的做市商,這樣才能真正去中心化、發揮市場機制。最先加入的,可能是一些比較擅於套利的使用者、專業的程式設計師”。

StaFi 則希望擴大應用場景來做大市場。“後續隨著波卡和 ETH 2.0 上線後,Staking 資產的證券化和流通會變得很大。另外,StaFi 還瞄準更大的抵押資產市場,不只是 Staking 的資產。發行和交易這些債券都是可以盈利的。”

也許,隨著這個市場的壯大,Staking 衍生品真的有成為基礎設施的一天。但到時專案方會介入自己上線一個交易市場嗎?

根據過往經驗,湯洪波認為這很有可能。在 REX 上線之前,湯洪波的團隊曾在去年 8 月份做過類似的產品,上線第一個月就收到百萬 EOS 的抵押(來租賃 CPU),但 REX 上線之後使用者就直線下降了。

Staking 衍生品的戰爭尚未燃起,這可能也是開發者們的好時機。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