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中國既要鼓勵比特幣、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更要將其放在監管沙盒的框架內發展

買賣虛擬貨幣

人民網上海7月12日電(記者沈文敏)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初露端倪,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正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數字化和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引領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牛鼻子”,也是各國競爭新優勢的新高地。

去年,“數字經濟倡議”成為G20杭州峰會具有開創意義的重大成果,今年它也是漢堡峰會的各國領導人和媒體記者關心的話題。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大資料、區塊鏈技術、物聯網、金融科技等數字技術與現代經濟相結合,改變了社會互動方式,使現代經濟更加靈活、敏捷、智慧。

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傑進認為,一方面,數字經濟的發展能夠為當前復甦乏力的世界經濟增長培育新動能,打造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產品;另一方面,數字經濟的發展也可能擴大各國之間和各國內部的數字鴻溝和分配差距,包括男性和女性、年輕人與老年人、低收入人群與高收入人群之間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不平等。

dg

其中,區塊鏈作為價值傳輸的底層技術,是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礎設施。工信部在2016年將其定義為一種分散式資料儲存、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作為點對點的底層信任機制,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趨勢對電子支付,數字資產,人工智慧乃至雲端計算都有推動作用。如何深入研究區塊鏈技術,如何有效將技術更全面的應用於實體經濟,以及如何合理監管此類創新技術,已經成為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必要條件。

2017年,一場席捲全球網際網路的勒索病毒,將比特幣曝光在大眾認知領域。作為基於區塊鏈技術衍生的最知名產品,比特幣的爭議一直存在。比特幣的相對匿名性使其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犯罪行為的替罪羊。就像鋤頭既可以被當作增加勞動效率的工具,也可以成為傷害人身安全的兇器一樣,工具本身沒有原罪,使用工具的目的和工具的使用者才是真正該被監管的物件。其實,對比特幣交易,價格,內在屬性的研究,更有利於人們追溯和研究區塊鏈技術本身。

數字經濟同傳統經濟相比,對從業者、投資者以及監管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數字經濟的核心是技術的創新,而新興技術在帶來產業高效率的同時,也會帶來泡沫和爭議。這時,就需要行業從業者和監管政策共同努力,透過自律與法律,保障經濟轉型過程的健康發展。比特幣、以太幣、區塊鏈、人工智慧等作為新興事物,全球的不同國家都陸續對其中數個領域釋出了監管的相關條例。

以比特幣等數字資產為例,美國最大的金融中心紐約州專門設立了比特幣交易牌照,用來監管和保障比特幣在美國的健康發展。2017年,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也相繼推出助力比特幣交易合法化的相關法案計劃。良好的政策環境才會促使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對於中國來講,我們既可以借鑑全球其他國家監管新興技術的經驗,也可以融合本國經濟和技術發展的實際情況,對比特幣等新興技術採用監管沙盒方式,依據不同行業、產品、服務等特點制定相應門檻、測試時間及方案,給予相關金融科技企業更多創新空間。此舉不僅有助於推動國內金融企業引領全球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更可降低系統性金融安全風險。

至於比特幣交易平臺的安全,未來不妨透過加強國際合作,建立統一的國際糾紛解決機制,將比特幣、區塊鏈納入大的監管框架,將其風險降至最低。

總而言之,中國既要鼓勵比特幣、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安全領域的創新發展,更要將其放在監管沙盒的框架內發展,對與之相關的經濟活動進行分類、分級施策,視其行為本質進行穿透性監管及分類監管。透過表面現象看清業務實質,把資金來源、中間環節與最終投向穿透聯接起來。

全球數字經濟時代已經來臨。日前,原人民銀行科技司副司長姚前在履新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時,指出“如何科學決定並調控數字貨幣發行量,以確保幣值穩定,應該成為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最重要的考量,也會成為不同貨幣當局在數字經濟時代展開數字貨幣競爭的關鍵所在。”在對待數字貨幣,數字資產以及區塊鏈技術等新興技術的態度上,想要在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大局中佔據有利地位的中國央行,已經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作者:葛俊俊、軒召強
原文載於: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