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不應被全盤否定 ,發展仍需時日

買賣虛擬貨幣

當下“區塊鏈”成為紅得最快的“新技術”。隨著區塊鏈技術在金融上的規模化應用成為可能,越來越多的人對區塊鏈改變傳統金融充滿期待。政府、高校、企業對於發展、研究、應用區塊鏈充滿熱情,在《“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中,區塊鏈技術首次被列入其中。

然而在一片熱火朝天的發展形勢下,區塊鏈的安全和監管空缺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區塊鏈這些“圈”,有點亂

“大媽的錢又要不保了”,網上不少言論調侃說。儘管區塊鏈已經越來越多地進入應用領域,以區塊鏈技術為框架的比特幣、以太幣等名詞更是廣為人知,但是對普通投資者來說,要搞懂區塊鏈裡的門道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北京大學新一代資訊科技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智鏈(ChainNova) CEO董寧表示,作為一項科技門類,區塊鏈源於比特幣,卻不能和數字貨幣劃等號。在區塊鏈的相關產業裡有“鏈圈”“幣圈”等,有點涇渭分明的意思。

董寧在我國最早從事區塊鏈的專家之一,他早年一直在IBM從事區塊鏈研究,是IBM Blockchain社羣發起人、IBM大中華區IT經濟學負責人。最近,他加入新成立的北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希望藉助北大的學術底蘊深入區塊鏈相關研究,同時加速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並藉此推動金融科技產業化發展。

他介紹說,最早的區塊鏈技術為人所知,是其非常貼合的應用在比特幣這一場景中,但很快區塊鏈所包含的各項技術(加密,共識演算法等)已經遠遠超出了比特幣的範疇,以一種分散式加密賬本技術逐漸發展。更重要的是,區塊鏈或分散式賬本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各個行業應用場景中,為產業的轉型提升發揮價值。這群致力於區塊鏈產業應用的企業或技術愛好者被稱為“鏈圈”。

而熱衷於以比特幣衍生的各種代幣甚至山寨幣炒作的,很多又是以交易所和ICO專案的形式來產生收益,往往被稱為“幣圈”。

現在被廣泛詬病的正是“幣圈”最近一段時間紛繁複雜的“亂象”。

董寧說,當前我國的“幣圈“發展迅速,存在諸多亂象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他表示,ICO專案魚龍混雜,許多專案僅憑一紙白皮書即獲得價值數千萬甚至上億元的投資;另一方面,由於缺乏相關監管,許多ICO專案融資完成後很難對專案落地進行監督,導致投資者的資金投入後存在巨大風險。

ICO數字貨幣監管,箭在弦上

在社會上引發批判熱潮的ICO,是以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為募集物件,專案負責人透過向不特定的投資者發行加密代幣,為專案融資。

ICO與人們熟知的IPO僅一字之差,但卻可以繞開類似IPO那樣的嚴格管理流程,因此進入了許多人的視線。

資料已經可以看出近期ICO的“瘋狂”——今年上半年,國內的ICO規模已逾26億元人民幣,ICO平臺逾50家,國內參與ICO的人數達到200萬人。這樣的瘋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也引發了整個社會對其合法性和監管必要性的爭論。

對於投資者,特別是老年投資者來說,區塊鏈本來就是新事物,而ICO這種新的模式更是瞭解甚少,投資者沒有足夠的知識和資訊判斷專案風險,大多數代幣投資人只看到數字貨幣短期的巨大收益,就理所當然地認為ICO就是賺取的機會。

董寧認為,監管部門應主動、及早介入,對當下的亂象加強行為監管,從技術邏輯和商業邏輯對數字貨幣和ICO專案進行實質性審查,防止對投資者利益造成損害。對發行人施予持續、嚴格的資訊披露要求,強調反欺詐和其他責任條款。

他提到,國內的相關人士甚至已經考慮到了很多監管細節,比如規定發行人在ICO前應向監管部門提交詳細的資訊披露資料,包括專案白皮書、開發團隊(不應匿名)、商業模式、資金使用計劃、專案特色、發展目標、發展策略、風險評估、ICO時間、ICO價格評估方法以及其他可能涉及投資者利益的資訊,並保證這些披露的資訊能被投資者公開獲得。專案進展過程中,發行人應定期、持續披露資金使用情況報告及其他重大事實和進展情況。

實際上監管已經提上了日程,不久前,董寧受邀加入工信部信通院標準制定委員會專家組,共同推動可信區塊鏈行業監管標準。

最新訊息顯示,ICO監管政策可能將會在年底出臺,北京市可能會提前進行監管。如何監管?是不是管得住?是大家關注的話題。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黃震認為,ICO以及虛擬貨幣所依賴的底層技術決定了它不同於傳統的金融產品,具有天然的跨國屬性,因此要完全取締,從技術角度講難度比較高。

董寧也強調未來應該加強國際監管合作與協調。他說,隨著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未來代幣交易所也可能去中心化,屆時某一個國家的監管行動將失去抓手,國際監管合作與協調變得尤為重要。

區塊鏈顯身手,再多點時間

個人之間可以快速完成線上交易,而不需要傳統的中間商或第三方,這一技術框架被認為是區塊鏈的核心。在實際應用中,它不僅可以記錄金融交易情況,還能記錄幾乎所有具有價值的資訊而不擔心被篡改。由於這些與生俱來的技術優勢,區塊鏈的發展價值獲得廣泛認同。

正是因為這些優勢,儘管前有比特幣的洗錢風波,後又ICO市場疑似非法集資等諸多問題存在,專家們仍然對區塊鏈的未來充滿信心。

區塊鏈技術正在快速探索並部署的領域包括資本市場,金融服務,支付和匯款,衍生品交易,徵信管理,政府治理,分享經濟,供應鏈,審計,股票交易,物聯網,保險醫療保健等等眾多環節。

可以預見的是區塊鏈技術與傳統金融業結合後,未來貨幣的交易、金融資產的交易與轉移,包括個人信用的記錄都將依賴於區塊鏈技術所帶來的安全保護。

董寧堅定地看好區塊鏈的發展,但他也承認,看到區塊鏈帶來方便、高效的同時,也要直面問題,好技術不僅要好用,更要用好,才有價值。

一年前,央行相關負責人在談及我國區塊鏈發展時曾經提出,希望我國的區塊鏈能慢慢來,在安全和監管等問題沒有解決之前,慢慢做好、做穩,不要把風險完全暴露出來,把事情做好才能更廣泛應用。(科技日報)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