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薦 | 誰是姚前?

買賣虛擬貨幣

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 圖片來源:新華網

幣新訊息,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今日在《中國金融》2020年第8期發表了題為《新冠肺炎疫情與數字美元》的文章,文章提到,“根據最新資訊,一種可能的技術方案是數字美元將執行在以太坊上。”

姚前曾任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被譽為“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主腦”,是對區塊鏈底層技術有深入理解的技術型官員。

幣新根據官方媒體公開報道,和公開發表的學術文章整理了姚前的履歷,依此向讀者介紹姚前。

仕途順遂的技術型官員

簡歷顯示,姚前1970年出生,廳局級正職幹部。學歷為工學博士,畢業於南京大學計算機系。

22到24歲間,他在燕山石化工作。之後可能離職讀博,博士就讀期間,他的主要學術研究領域為資訊保安。

1997年,27歲的他就職證監會,任統計部主任科員。

此後他的升遷歷程,和計算機對金融行業的滲透一起加速。2001年,升任證監會資訊中心計算機管理處副處長。2002年,任中證登技術部副總監。2006年,任中證登系統執行部總監。

少年意氣,揮斥方遒。今天,我們能從姚前當年發表的學術文章,看到他年輕時的思維方式。

2003年,33歲的姚前發表《資訊化建設呼喚使用者自治的市場氛圍》,倡導使用者自治,行業自律,反對過度行政干預。

2005年,35歲的姚前在中證登技術部副總監任上,發表了《線上金融交易確認框架協議研究》,文章提出了一種基於橢圓曲線簽名的清算框架——

“為了解決網上金融交易實時清算的快速確認問題, 分析了典型的交易過程及安全特性, 並基於橢圓曲線簽名原理, 提出了一種基於雙線性對映的清算確認框架協議,使得對交易結果的確認可以遞進進行, 並在最終清算時一次完成, 有效地實現了不可否認性和證據留存, 避免了複雜的 PKI 體系和兩兩確認的繁瑣過程, 使真正的直通式處理和線上清算成為可能。”

雖然此文並沒有採用區塊鏈架構,但此時的姚前,和三年後的中本聰,已經在使用同樣的工具(分散式平行計算、加密演算法)去解決同樣的問題(交易不可否認性、證據留存、無需可信第三方)。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主腦

2010年,40歲的姚前調任央行,任徵信中心副主任。

正是在央行,他參與了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研發和開發。

雖然央行在2013年就禁止銀行和支付公司為加密貨幣交易所提供服務,但央行對數字貨幣的研究和開發,卻從未止步。

2014年, 央行就正式啟動了法定數字貨幣研究,姚前是這個研究團隊的主要成員之一。

2016年1月22日,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中國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了數字貨幣研討會,討論發行數字貨幣的總體框架和相關技術問題。

這是央行數字貨幣第一次正式向外界曝光。同年,姚前發表了《中國法定數字貨幣原型構想》、和《中國版數字貨幣設計考量》等論文,向外界介紹了央行數字貨幣的設計思路。

2017年, 數字貨幣研發工作進入新階段,經國務院批准,央行組織開展名為(DC/EP)的法定數字貨幣分散式研發工作。5月,財新報道稱,原任央行科技司副司長的姚前,已出任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7部委聯合發文,稱“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並要求“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

也正是同年,加密貨幣媒體 CoinDesk 將姚前評為“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年度人物”,並做出瞭如下評價——

“在一個東西方隔閡已然建立的行業,我們對姚前一無所知,也並不奇怪。但他似乎像一個從天而降的稀有品種,不只是被指派為中國央行的數字貨幣研究主管,更依靠對科技本身的深刻理解,擔起了這個位置。”

2018年10月15日,姚前離開央行,任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關注區塊鏈的胡適讀者

調離央行後,姚前仍繼續關注區塊鏈技術。他參與編寫了《數字貨幣初探》《數字貨幣研究前沿》《數字貨幣經濟分析》《中國區塊鏈發展報告(2018)》《中國區塊鏈發展報告(2019)》《讀懂Libra》等著作。

2019年12月,姚前離開中證登,調入新成立的證監會科技監管局,任局長。在證監會任上,姚前仍不斷公開提倡區塊鏈技術。曾有《姚前:區塊鏈和央行中央管控不衝突》等發言。

除了關注區塊鏈技術外,姚前似乎對民國史興趣濃厚。記者發現,《江蘇社會科學》曾發表《胡適的東亞國家現代化研究》署名為姚前。另有一篇題為“薪火已傳隔岸嘆——《南渡北歸》讀後”的文章,作者署名也為姚前,

文中寫到——

胡適和傅斯年低徊悵惘,共同吟誦著陶淵明的那首擬古詩: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採。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

姚前評價民國學者,“鑽入古器物、故紙堆的理論,再科學,也不可能引領老舊社會的大踏步前進”。

今天,央行數字貨幣穩步推進,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未來在冬奧場景進行測試。

“集合國人智力,採取世界科學,作自覺的改革”,在今天自立自強自信的中國,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