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跨境支付的Ripple真的需要發幣嗎?

買賣虛擬貨幣

瑞波XRP,市值排名第三,總市值¥3088.82億元。(截止日期2018.7.30)

致力於解決銀行間跨境支付的瑞波是2004年瑞安·富格(Ryan Fugger)創辦,當時名為RipplePay,由於侷限於熟人網路並沒有發展起來。2011年傑得·麥卡勒布(Jeb McCaleb)加入,隨後邀約克里斯·拉森(Chris Larsen)加入,瑞波開啟了Opencoin公司時代。隨便提一下,麥卡勒布是P2P網路eDonkey電驢的開發者,也是比特幣交易所Mt.Gox門頭溝的創始人,出售交易所之後加入瑞波。隨後2013年6月因為與拉森戰略觀點不合離開,創辦了Stellar恆星幣。而拉森是 E-Loan(電子貸款) 的前任董事長兼執行長, E-Loan 是他於 1996 年創立的公司, 1999年上市,2005 年賣給了 Banco Popular(西班牙人民銀行) 。其後,拉森創立了 Prosper Marketplace ,一個點對點貸款平臺,之後於 2012 年加入了瑞波。

首先,我們來看看,目前銀行間跨境支付系統的主流技術是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簡稱SWIFT),其覆蓋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萬多家銀行和證券機構會員,每天交易數萬億美元的資金。在SWIFT系統的跨境支付流程裡,交易雙方、支付機構以及合作銀行都要透過一箇中央系統來負責儲存、處理、輸出交易資訊以及資金的清算。在中心化的整個流程中,各方對於中央系統的依賴性決定了較高的成本,而長時間的耗費也主要在於資訊的處理和傳遞。而這些問題,Jeb和Chris似乎透過區塊鏈分散式賬本技術找到了答案。

瑞波Ripple是一個開放的支付網路,透過這個支付網路可以轉賬任意一種貨幣,包括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或者比特幣,簡便易行快捷,交易確認在幾秒以內完成,交易費用幾乎是零,沒有所謂的跨行異地以及跨國支付費用。網路中執行的無數閘道器負責建立起瑞波網路,而終端使用者需要透過瑞波閘道器來連線和使用整個網路。各閘道器透過共識機制來修改“總帳”,也就是處理交易。閘道器與閘道器之間達成共識實質上是網際網路通訊中的P2P通訊,這個過程非常高效。

瑞波運用跨賬本協議(Inter Ledger Protocol,簡稱ILP)、分散式賬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簡稱DLT)、特殊節點列表(Unique Node List,簡稱UNL)、共識機制RPCA(Ripple Consensus Algorithm)等技術,打造了x-Current、 x-Via、x-Rapid三個產品。

技術方案:跨賬本協議ILP

在ILP這個系統中,兩個不同的賬本系統可以透過第三方“聯結器”來互相自由地轉換貨幣。賬本系統無需去信任“聯結器”,因為該協議採用密碼演算法為這兩個賬本系統和聯結器建立資金託管,當所有參與方對資金達成共識時,便可相互交易。ILP移除了交易參與者所需的信任,聯結器不會丟失或竊取資金,這意味著,這種交易無需得到法律合同的保護和過多的稽覈,大大降低了門檻。

交易方式可以分兩種:準備金機制RSMC和雜湊時間鎖機制HTLC。瑞波的跨賬本協議用的就是HTLC,全稱Hashed Timelock Contracts,一種帶“條件”的交易來保證資產價值在各個“賬本”系統之間傳遞時的安全,傳送方發出的資產要麼被接收,要麼返回到原賬戶,不存在中間狀態。所謂“條件”有兩個:1)雜湊鎖Hashlock:給接收方一個雜湊值,當接收方給出它的原像時,就可以花這筆錢。2)時間鎖Timelock:在某個時間點之前,接收方不能花這筆錢,只有這個時間點之後才能花。

雜湊時間鎖的交易流程,可參見知乎專欄不拘於時《什麼是原子交換(Atomic Swap)?》

共識機制RPCA

瑞波網路(RippleNet )作為瑞波的核心,是一個共享的公開資料庫,資料庫中記錄著賬號和結餘的總賬,任何使用者都可以閱讀這些總賬,也可讀取瑞波網路中的所有交易活動記錄。瑞波網路中所有節點透過共識機制修改總賬,可在幾秒之內達到共識。瑞波使用者進行交易轉賬時有兩種模式可供選擇,閘道器模式與XRP模式。閘道器是法定貨幣進出瑞波網路的關口,任何可以訪問瑞波網路的商家都可以成為閘道器。使用者進行外匯交易時,無需透過中間人或貨幣兌換所,瑞波網路會找到最有效的途徑來撮合交易,也沒有最低數額的限制。

特殊節點列表UNL

為了保證安全性,瑞波引進了驗證節點列表(Unique Node List,簡稱UNL),目前瑞波共識賬本的驗證節點有25個,繼續增加以及多樣化節點運營商會被優先考慮。這一做法最終是為了避免單一節點失敗帶來的風險,使節點在多個地區和軟體平臺實現多樣化。其次,瑞波將在網路中新增透過測試的驗證器,用於監控新增的驗證器,檢查它們的運作是否符合“共識協議、正常執行時間,並且進行身份驗證和公開認證”。最後,瑞波會把透過測試的驗證器新增到其驗證節點列表中(UNLs),驗證節點列表列出了所有受瑞波“信任”的交易驗證節點。該公司的計劃是逐步淘汰受其控制的節點,用經過測試的第三方驗證器取而代之,最終達到區塊鏈中沒有單一運營商能夠控制大部分受信節點的目的。

產品系列

瑞波有三種跨境交易模式分別為x-Current、x-Via、x-Rapid。x-Current是由中間銀行作為中轉完成交易,x-Via是由閘道器作為中轉完成交易,而x-Rapid是用XRP完成中間的交易。

x-Current
主要為銀行與銀行之間提供跨境交易。Ripple網路在銀行間設立了分散式的賬本,每當有銀行A向銀行B轉賬,可以靠中間銀行C進行清算。實質上透過分散式賬本,使A在C開設的銀行賬戶及B在C開設的銀行賬戶內的金額髮生了轉變。這種模式優點是速度較快、費用低,缺點是三家銀行都需要加入Ripple網路,使用同一套分散式賬本。

x-Via
引入了閘道器的概念。閘道器就是Ripple系統的一箇中介機構(類似銀行),支付方可以先將任意貨幣先轉給閘道器,再由閘道器將貨幣轉換成其它貨幣,支付給收款人即可。這種模式最為靈活,支付方和收款方都不需要加入Ripple網路,只需要信任閘道器即可。 

x-Rapid
方式是支付方先將支付金額換成瑞波幣XRP,傳送給收款方的銀行,銀行將收到的瑞波幣轉換成對應的貨幣,再支付給對應的收款方。這種模式相比x-Current更靈活,只需要收款方的銀行可以接受瑞波幣並換成對應法幣即可。當然將瑞波幣轉換為當地貨幣的步驟也可以由收款人自主完成。

商業應用

現在已有6多個國家100個機構認同Ripple,美國有13家銀行可以自由兌換瑞波幣,南美7個國家已把瑞波幣做為結算貨幣,歐洲全領域850家銀行和財務專家把XRP認定為金融貨幣。

相關大事蹟:

2014年8月德國FIDOR銀行是第一家啟用瑞波幣系統的銀行。
2014年6月南美7個國家(巴西,智力,哥倫比亞,墨西哥,秘魯,阿根廷,烏拉圭) 開始使用瑞波網路進行匯款服務。
2014年 7月世界性黃金流通企業GBI將加入瑞波,其公司所持有的黃金可向全世界任何人傳送。
2015年12月與加拿大CGI集團達成了合作協議,CGI集團整合瑞波的分散式金融技術,作為他們的支付解決方案之一。
2015年12月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試用瑞波。
2015年12月上海民營銀行——華瑞銀行加入瑞波協議。
2016年5月與日本SBI控股株式會社(SBI Holdings)達成合作協議。
2018年7月澳大利亞聯邦銀行成為使用瑞波網路的銀行機構。

代幣情況

瑞波幣總量1,000 億個,其中800億分配給公司, 200億分配給三位創始人。拉森獲得了95億XRP ,2014 年承諾將90億中的70億XRP投入慈善基金會。麥卡勒布獲得了 95億XRP,離開瑞波後,麥卡勒布保留了 60 億,麥卡勒布的孩子收到了 20 億(有鎖定協議),慈善機構和麥卡勒布的其他家庭成員共得到 15 億(不受鎖定協議的約束)。亞瑟·布里託( Arthur Britto )收到 10 億(有鎖定協議)。瑞波代幣XRP比較集中在三位創始人手上,是比較被市場所詬病,雖然後期三位創始人都有將部分代幣捐給慈善基金會。

不同於比特幣“挖礦”的發行機制,Ripple並沒有挖礦的發行機制,而是採用派送和購買。最初的建立者Opencoin公司(目前已改名為Ripple Labs)在Ripple網路建立伊始便宣稱Ripple網路中的代幣XRP總量為1000億枚,且根據Ripple網路協議,永不增發。但並不是這1000億枚代幣就直接在整個網路中流通,而是存在緩慢的發行過程。在Ripple網路中進行交易,每筆是需要消耗十萬分之一XRP起作為手續費,這部分的XRP就徹底銷燬了。由於有了每筆交易的交易費用,這個機制也可預防有人透過開源的Ripple網路釋出大量惡意的交易。

總述

瑞波,整體看下來,對銀行間的跨境支付提效的確有幫助,並獲得全球較多金融機構的支援,能和現有金融體系較好融合,算是不錯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但是,瑞波公司Ripple Labs其實是以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為主的軟體服務商,而本身的代幣只適合特定場景,或者說未來代幣是否會被認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業內爭議許久的鏈是否一定要有幣?幣鏈是否可分離?也許這些從瑞波中可看出端倪。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