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央行數字貨幣看「去美元化」

買賣虛擬貨幣

Overview 概述

10 月 27 日,首屆外灘金融峰會在上海召開。由於 10 月 24 日,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會上,剛剛把區塊鏈上升至國家戰略,區塊鏈在外灘峰會上也理所應當地成為了熱門話題。而在外灘峰會上,黃奇帆發表了題為「數字化重塑全球金融生態」的演講。其中針對央行數字貨幣(DCEP)重塑貿易清結算體系的作用,黃奇帆表示,現有的企業、國家間支付結算體系嚴重依賴於美國的 SWIFT 和 CHIPS 體系,但二者逐漸淪為美國的霸權工具,而且效率低下。在區塊鏈技術逐漸成熟的情況下,重建一個新的清結算網路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的共識。

Report 報告

數字貨幣的核心 —— 去美元化

目前,包括歐盟、日本、俄羅斯在內的 24 個國家政府和超過 90 個跨國企業已經在進行相關的研究。而數字貨幣建立的過程,也是「去美元化」不斷髮酵的過程。各個國家「去美元化」一直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各國也從未停止擺脫美元鉗制以及挑戰美元國際清算貨幣的地位,數字貨幣恰逢其會,成為了「去美元化」的又一個新戰場,本文將以歐盟和中國為例,回顧「去美元化」的歷史以及討論「去美元化」的出路。

為什麼要去美元化

當今「美元標準」的基本機制廣為人知,「石油美元」一詞對此進行了很好的描述。該系統基於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在 1970 年代中期達成的非正式協議。石油以及所有其他重要商品均以美元進行交易,並且僅以美元進行交易。

石油生產商將這些石油美元回收到美國國債中。美元的這種迴圈流動使美國能夠積累近 23 萬億美元的鉅額債務,而不必擔心自己的金融穩定性。

目前,沒有一個世界經濟可以完全放棄美元,原因很簡單,美元在國際結算中絕對占主導地位。而美元資產佔了很大份額的官方外匯儲備。目前,世界上所有的貿易交易的 70% 由美元結算,20% 由歐元結算。與其他貨幣相比,美元的價值非常高,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的消費者以極低的價格獲得進口商品的原因,它為美國帶來了可觀的金融利潤,同時使得國際社會對美元的需求很高,最終,美國政府能夠以以非常低的利率為其債務再融資。

美元在全球貨幣儲備中的份額約為 63%-65%。透過 CHIPS+SWIFT 清算,跨行支付和轉賬流動美元的比例估計在 40%-45%。由於不是所有的國際結算和支付都經過 SWIFT 系統,在國際結算的實際美元份額甚至更高,能夠達到 70%。

SWIFT 當前將全球 210 個國家或地區的 10,000 多家銀行和金融組織聯絡起來。每年透過 SWIFT 網路傳輸的交易達 40 億筆。每日總付款以萬億美元衡量。全球所有跨境支付的主要份額都透過 SWIFT 進行。

美國激進的外交政策,實施制裁,管制進口替代品的手段和減少進口量,導致世界上開始了美元貶值程序。顯然,國際社會不會就這樣屈服於美元的霸權中。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尋求擺脫對美元的依賴,並建立替代性金融,結算系統和儲備貨幣。這是各個國家金融獨立的必由之路,所以,「去美元化」勢在必行。

歐盟去美元化的行動

2000 年至 2008 年間,拉美、歐洲和亞洲的一些經濟體曾盛行去美元化。2008 年金融危機更是令美元的「劣跡」在全世介面前露底,「拋棄美元」的呼聲響亮,但接下來幾年該趨勢陷入停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逆轉。

美元優勢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它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後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積累了大量資本。拿歐元來說,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報告,歐元在國際交易中所佔份額已達 36%,接近美元(40%)的水平,但在世界各國外匯儲備中,美元佔 62%,歐元僅為 20%。(注 1)歐盟每年進口價值約 3000 億歐元的石油和天然氣。直到今天,歐洲只有 2% 的能源進口來自美國,但是能源進口數額的 80% 仍以美元計價。更有甚者,歐洲公司購買空客飛機時竟然也使用美元結算。

長久以來,歐元一直承受著與它經濟地位不符的流通和結算待遇,但顧及到歐盟與美國的大宗貿易以及政治關係,歐盟一直沒能做出有效的措施提高歐元的地位。但是在在伊朗的問題上,歐洲邁出了去美元化行動的試探性的一步。

受美國重啟對伊朗制裁刺激,去年 12 月 5 日,歐盟公佈一份旨在提高歐元地位的計劃草案,要求各成員國在能源、大宗商品、飛機制造等「戰略性行業」增加使用歐元,並鼓勵發展歐盟支付系統。12 月 10 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莫蓋里尼宣佈,歐盟將在幾周內建立一種新的支付渠道——「特殊目的工具」(SPV)機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INSTEX ,其設計宗旨是透過「以物易物」的貿易方式以非美元,非SWIFT交易保持與伊朗的貿易往來,同時遮蔽歐盟和伊朗公司受到美國製裁。

法國,德國,英國和歐盟已經非常謹慎,以將 SPV 限制為無論如何都不受美國製裁的商品 —— 食品,藥品和醫療裝置,即人道主義產品。

雖然 INSTEX 以及歐盟及其主要大國的支援性言論和外交舉動是支援 2015 年伊朗核協議,減輕伊朗人對美國新制裁和美國退出制裁的憤怒。同時做出有力的外交政策宣告,即歐洲人可以自己做大事,同時努力避免激怒美國到不必要的程度。這本質上是一種左右逢源的方式,雖然是一種嘗試,但是並不堅決。

中國去美元化的行動

相比歐盟的畏首畏尾,中國的去美元化行動就顯得非常堅決。在美國經濟制裁的刺激下,中國不僅僅打算以數字貨幣來對抗美元霸權,以將美元從國際貿易中排除。

近幾個月來,中國與加拿大和卡達簽署了本國貨幣兌換協議,從而成為了這一「去美元化」運動的積極成員,2000 億元人民幣的貨幣互換(約合 300 億美元)使加拿大成為了北美第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同時使兩國之間的貿易增加 1-3 倍。

中國與卡達兩國之間的直接貨幣互換協議額達到了 57 億美元。這一數額雖然不大,但是這還是人民幣第一次正大光明的「挖美元牆角」。中東地區的石油生產國由於通貨膨脹的原因對美元幾乎沒有信任,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因此其他歐佩克國家與中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更是指日可待。

2017 年 3 月,俄羅斯中央銀行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辦事處。俄羅斯將以人民幣發行政府債券。近年來,雙方加大了貨幣互換的努力,雙邊貿易不是以美元結算,而是以盧布和人民幣結算。2017年,中俄貿易額達到 660 億美元。

同時,中國正準備推出以人民幣計價並可轉換為黃金的原油期貨合約。由於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此舉可能會對美元的全球影響力造成重大打擊。

中國和伊朗的里亞爾元的雙邊貨幣協定可以在增加兩國之間的貿易量中發揮重要作用。2017 年,伊朗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與 2016 年相比增長了 22%,達到約 305 億美元。伊朗擁有世界第四大探明原油儲量,約佔世界儲量的 10%。伊朗對中國出口的原油較 2016 年增長 25.2%,達到 27 億美元。

其實 INSTEX 的「以物易物」模式並不是什麼開創性的模式,而是將 2012 年崑崙銀行與伊朗的「石油人民幣」貿易模式化公開化(關於崑崙銀行繞過 SWIFT 與伊朗進行貿易的細節見「百年孤獨-人民幣的魔幻現實主義」)。

而所有的貨幣互換結算都將逐步以 CIPS 作為主要支付系統,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規模。

去美元化的出路——尋找硬通貨

歐盟的行動雖然頗具開創性,但從實際效果來講,可謂是「雷聲大,雨點小」。中國雖然多線開花,打「組合拳」——貨幣互換、石油人民幣、CIPS和即將出現的央行數字貨幣,但因為基礎薄弱,依然無法挑戰美元積攢下來的雄厚基礎以及在國際範圍內的接受度。透過貿易創造剛需環境僅僅是「術」,而真正支撐其幣值的,是「道」,也就是信用共識。

縱觀目前惟一的國際清算貨幣——美元的發展史,我們能夠看到的是美元所經歷的兩個歷史時期,即:

  • 黃金美元

  • 石油美元

黃金美元源自於二戰後建立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利用美元和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並固定匯率的模式,滿足了一個「信用共識」。因為黃金作為硬通貨以及一般等價物,在長久的歷史中獲得了世界範圍的共識,所以和黃金掛鉤的美元獲得了足夠強大的支撐,雖然美國的國力與貿易活動同樣起到了支撐美元幣值的作用,但黃金美元才是國際社會的信心基礎。

但是隨著三次美元危機,佈雷頓森林體系最終崩潰。各國突然發現,美國大量印鈔、政治干預手段以及嚴重的貿易逆差都會使得金本位體系崩潰,「信用共識」破產。金本位時代中,持有美元就可以兌換黃金。美元的信用建立在以黃金償還債務的基礎上。隨著黃金美元的破產,美元為自己尋找了一個新的錨定物——石油。

這個新的「信用共識」形成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石油作為工業的血液,是工業文明發展最必不可少的自然資源。這種剛性需求讓石油成為了世界經濟的「硬通貨」,而美國利用自己的武力,透過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同意向沙烏地阿拉伯提供軍火和保護,使得沙特所有的石油交易都要用美元結算。由於沙特是 OPEC 中最大的產油國和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其他國家也很快採用美元進行石油交易,石油美元體系從此確立。透過將自家貨幣與硬通貨掛鉤,美元又一次完成了「信用共識」的轉換。

石油美元體系確保了全球各國對美元及美國國債的強烈需求,因為進口石油的國家需要大量美元來購買石油,這些美元必須在市場上購買,這就造成了市場對美元的需求。如果不是為了進口石油,這些國家可能不會想要購買大量美元。因此,石油美元體系人為製造了市場對美元的額外需求。由於這些國家購買石油收到了大量美元,出售石油的公司將美元兌換成當地貨幣,美元就在 OPEC 等石油出口國不斷累積。這些國家再透過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將美元送回美國。而美國需要做什麼?增發美元罷了。

而隨著信用擴張,瘋狂印鈔的美國開始逐漸挾持了世界經濟,同時美元的信用正在悄無聲息地貶值。對於各國來說,美元所帶來的便利正在被日漸顯性的主權特質所削弱。而美元的獨佔統治地位向多極貨幣的轉變將開始發生,並且會開始產生重要後果。石油出口國不傾向於維持高油價來增加收入,而是維持並增加其市場份額。同時,石油生產國對將其收入變成「石油美元」不再感興趣,而是開始追求擺脫美國的控制,也就是「去美元化」。

綜上所述,如果想要挑戰美元的地位,甚至接替美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那麼找到新時代的「硬通貨」才是重中之重。

Conclusion 結語

其實,歸根結底,人民幣數字化的本身具有一定的「革命」屬性。中國限制資本流動的原因非常複雜,但是究其原因並無用處,提供解決方案才是最有利於人民幣的生存環境。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具有其源自於特殊歷史時期的不可複製性,這種世界性的大洗牌在現在的國際社會下不太可能出現。那麼「穩紮穩打」形成「信用共識」,是目前一個國家替代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最穩妥的方法。等到另一個能夠形成新的「信用共識」的硬通貨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時,使本國貨幣與其掛鉤,那麼成為世界儲備貨幣將不再是夢想。

注 1:環球時報「去美元化,一個國際性潮流」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Kh6r5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