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公開討論記錄,探索ICO和中央銀行代幣

買賣虛擬貨幣

翻譯:Ina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在繼續探索數字貨幣和分散式賬本技術(DLT)的潛力。

在本週釋出的題為《金融科技與金融服務:初步觀點》(Fintech and Financial Services: Initial Considerations)的員工討論記錄中,IMF強調了兩個影響領域:使用該技術進行跨境支付;可能成為中央銀行支援的數字貨幣的一部分。

這份記錄是IMF今年公開的第一份記錄,與去年1月份釋出的類似檔案基調一致。因此,該檔案涉及許多熟悉的主題,包括該技術將如何為金融服務帶來變化。

然而,雖然該檔案探討了一些熟悉的主題,包括該技術的許可和未許可版本的影響,但也首次提到了一些新概念。

特別是,IMF還提到了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如何透過初始代幣發行(ICO)來代表證券和所有權,不過它沒有對此發表任何正式宣告。

檔案中寫道:

“數字代幣的法律地位及其轉讓的法律效力尚不明確。例如,在賬本上轉讓資產支援的代幣(如代表證券)是否也意味著轉移證券的合法所有權?是否仍然需要賬本之外的註冊(如公司股份登記處)?”

IMF還推測,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會因國家和地區而異,但在未來幾年內決策者們可能會考慮應該如何監管這種技術的使用。

這份討論記錄由IMF的9名員工共同撰寫,其中包括IMF貨幣與資本市場局副局長何東。


中央銀行代幣

討論內容還包括其他2017年的主要趨勢,比如全球中央銀行部門在採取越來越多的行動。受DLT發展的鼓舞,包括俄羅斯銀行、印度銀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內的中央銀行正在研究和試驗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

因此,該檔案思考了兩個與之相關的問題:“中央銀行為什麼要發行數字貨幣?”以及“這種貨幣將以什麼形式實現並且如何分配?”

總的來說,檔案表明發行中央銀行支援的數字貨幣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中一個是數字貨幣可以改善這些機構的運營。

檔案中寫道:“引入CBDC(中央銀行支援的數字貨幣)可能允許中央銀行更好地確保支付基礎設施的有效性,包括貨幣發行和最後貸款人制度。”

此外,檔案還推測,這種創新可以更有力地利用中央銀行網路來防範其他數字貨幣:

“在某種意義上,私人虛擬貨幣的引入和潛在擴散可能會削弱人們對中央銀行貨幣的需求和貨幣政策的傳輸機制,而CBDC可能會阻止這些私人虛擬貨幣的出現,或使其處於支付系統的次要地位。”


改變時機成熟

另外,檔案指出,跨境支付領域的改變時機尤其成熟,可以從這些新技術中獲益。

檔案認為如今的跨境付款服務模式顯示出了很大的缺點,概述了利益相關方如何與消費者進行接觸。跨境支付與國內銀行和中央銀行處理的國內支付不同,通常需要在商業銀行之間進行特別安排。

因此,作者們認為,區塊鏈和DLT可能會像網際網路一樣為業務帶來劇變。

文中寫道:“網際網路時代,資訊傳送到國內還是國外沒有什麼區別,都是點選一下即可,資訊不受影響;付款以後能不能也像這樣呢?”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