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em這場區塊鏈權力的遊戲,沒有人是贏家

買賣虛擬貨幣
Steem 分叉事件背後,區塊鏈治理爭議的主題隱隱顯現:當野蠻人來敲門,資本與社羣,誰是贏家?如何在無法避免的分歧發生之後,找到各自合適的去路?這個問題,並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讓社羣回到社羣,讓波場的歸波場。然而,江湖仍在,紛爭繼續,區塊鏈社羣不過是人類社會治理紛爭背後的縮影。一、Steemit易主產權界定不清,是 Steemit 權力鬥爭的導火索。折價收購 Steemit 後,孫宇晨沒有想到 Steem 社羣迎接他的不是鮮花和掌聲,不是 STEEM 或波場代幣的應聲而漲 。而是一堆棘手的麻煩,爭議,和曠日持久的權力鬥爭。
產權界定存在爭議,是此次 Steem 衝突事件持續加碼、Steem 社羣成員以硬分叉方式出走的本質原因。具體而言,此次 Steem 紛爭背後的核心問題是:原先 Steemit 公司所持有,透過預挖獲得的部分 Steem  代幣,是否與其他 Steem 代幣擁有相同的權利?簡單來說,Steem 是一條內容垂直公鏈,Steemit 這個產品是 Steem 公鏈上的一個DApp,也是 Steem 公鏈的入口網站、訪問入口之一。同時 Steemit 團隊也是 Steem 公鏈的創始團隊。Steem 公鏈上類似Steemit 這樣的訪問入口,還有 SteemPeak 等一眾區塊鏈網站。對 Steem  社羣而言,儘管 Steemit 團隊是 Steem 區塊鏈的創始團隊。但是 Steemit 手中這一筆總量為 6500 萬的 STEEM  代幣,是 Steemit 公司預挖所得,不可以享有同等的投票權,而應當鎖定。在孫宇晨敲開 Steem 社羣大門,宣佈波場收購 Steemit 之前,Steemit 公司跟 Steem 社羣達成約定,這部分代幣作為開發與營銷基金之用, 不參與 Steem 鏈上投票,也因此無法跟其他 STEEM 代幣視作一致。

然而Steemit 公司易主之後,原先的暫時平衡被打破。圍繞原先歸屬 Steemit,現在為波場所擁有的這部分代幣,社羣與孫宇晨之爭,就此浮現出來,一起來看下主要的幾個事件 :

· 2016 年 Steem 區塊鏈上線時,創始團隊預挖了大量的代幣(6500 萬枚,約為總量的 20%)。這部分代幣的地位,一直存在爭議。

· 2 月 14 日,孫宇晨所在的波場收購 Steemit 公司,預挖的 6500 萬枚爭議 STEEM 代幣為孫宇晨所有。這一天,也是 EOS 社羣釋出類似 Steemit 產品 -- Voice 的日子。

· 2 月 24 日,社羣部署軟分叉 22.2,旨在凍結孫宇晨所持有、原先歸屬於 Steemit 公司的  6500 萬枚 STEEM 代幣。

· 3 月 2 日, 孫宇晨透過三家交易所幣安、 火幣 和 Poloniex 實施反擊:交易所動用使用者存入的 Steem 代幣參與投票,撤換反對意見的節點,導致 Steem 區塊鏈上節點(見證人)大換血,前20名見證人均被替換。

· 此後,新任 Steem 見證人部署軟分叉 22.5,撤銷了社羣 2 月 24 日的修改,解鎖了孫宇晨被凍結的代幣。對此,孫宇晨稱之為: "我們希望保護私有財產的神聖性和所有人的利益不受惡意駭客的侵害。"

· 在此期間,社羣和孫宇晨之間口誅筆伐不斷。Steemit 公關宣傳主管 Andrew Levine 在內的數位高管離職,Steem 社羣多個 DApp 宣佈關閉服務。

· 輿論風口浪尖之上,交易所迫於壓力陸續退出權力爭鬥,降權贖回 STEEM ,孫宇晨所控制節點漸落下風。

· 3 月 17 日,Steem 見證人、blocktrade 交易所創始人 Dan Notestein 釋出宣告稱:將於 3 月 20 日發起 Steem 區塊鏈硬分叉,分叉之後的區塊鏈為 Hive。保留原先的所有賬號、內容,並對  Steem 賬號 1:1 空投 Hive 代幣。不過,交易所想要獲得空投,需要聯絡 Hive 團隊;Steemit 賬號,及孫宇晨所有的部分代幣,將無法獲得空投代幣。

· 幣安、火幣等交易所相繼釋出公告,宣佈支援 Steem 硬分叉升級,按照1:1將 Hive 代幣發放給 STEEM 代幣持有者。

· 3月20日,Steem 的硬分叉 -- Hive 區塊鏈正式上線。

截至目前,仍未見到孫宇晨和波場對此的迴應。下一次爭戰是否仍在醞釀,我們不得而知。不過 Steem 社羣此次爭端事件,為區塊鏈思考者們提供了鮮活的案例,在區塊鏈治理的歷史中,也許會為 Steem 分叉事件記上一筆。

二、分叉無法挽救Steem

分叉可以解決分歧,但無法挽救 Steem。

分叉是區塊鏈世界之中的天然權利。區塊鏈專案原始碼開源,無論何人,對於任何區塊鏈專案,都可以進行分叉。

儘管“可以隨意進行”,但分叉仍有一定成本,往往在區塊鏈社羣內部產生重大分歧,無法在既有遊戲規則之內繼續共存時才會使用硬分叉方式。如同 ETC 之於 ETH,BCH 之於 BTC 。

此次 Steemit 公司新任掌門人孫宇晨,和 Steem 社羣存在重大分歧,爭議、爭鬥之下,分歧演變為軟分叉爭鬥,最終透過硬分叉上線 Hive 區塊鏈的方式,宣告決裂。

針對 Steem 分叉,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認為:看上去這會是區塊鏈治理歷史中一個潛在的分水嶺,有積極意義。如果 Hive (分叉鏈)超過 STEEM (原鏈),這將證明社羣才是統治者,沒有人能收購社羣。

分叉有可能解決分歧,當遊戲各方參與者存在分歧,透過協商對話已無法解決,硬分叉成為了解決分歧的最後手段:從此之後,一別兩寬,各自安好。

Steem 區塊鏈上預挖 STEEM 代幣部分未得到清晰界定:這部分代幣身份不明、名分未定,在 Steemit 收購之前,就已經在社羣引發持續爭議。孫宇晨和波場的到來,引爆了這一定時炸彈。

代幣是區塊鏈社羣不可缺少的部分,共識是區塊鏈社羣的靈魂。而當社羣就代幣所代表的價值產權界定出現分歧之時,所帶來的劃定產權邊界的爭鬥,將會以損傷區塊鏈社羣共識為代價。

對於新入局的投資者孫宇晨而言,我們無從得知在收購敲定之前,是否對 Steemit 進行盡職調查,知悉預挖代幣這一燙手山芋的存在。儘管透過種種方式試圖奪回資產控制權,不惜藉助交易所盟友的力量扭轉乾坤。但無論結果如何,都已然同社羣諸多原有參與者勢同水火。至於孫宇晨心裡苦不苦,只有此心自知了。

對於區塊鏈專案 Steem 原先的利益相關者--見證人而言,這一筆預挖代幣妾身未明,其約束力僅限於資產原先主人的“意圖”,而不具備任何實質的約束力。很難說 Steem 社羣的擔憂是杞人憂天,畢竟只要孫宇晨願意,隨時可以動用這筆資產進行投票,原先界定代幣用途的口頭約定,無法約束新來的 Steemit 掌門人。

作為軟分叉限制方案的提出和實施者,社羣見證人所給出的理由就是:擔憂孫宇晨及波場入場,會動用這一 20% 的代幣,造成對 Steem 區塊鏈空前的控制權,甚至將 Steem 併入波場之中。

對 Steemit 的出售者、前CEO Nate Scott 而言,此次 Steemit 出售,很可能將成為他最後一次參與專案併購的機會。Steemit 面臨嚴重資金困局,以出售方式退出,是一筆不錯的交易,但由於這一筆未定風險資產的存在,無論是否曾與孫宇晨言明,對此後聲譽,仍是一筆不小的打擊。

一系列爭議和問題,也由此而來:

· Steem 區塊鏈驗證節點、見證人是否有權利透過軟分叉方式變更原有協議,凍結孫宇晨所購買的這部分代幣資產?
· 使用者存入交易所的代幣,其所有權如何界定?交易所是否有權力動用使用者資產參與區塊鏈治理,改變區塊鏈專案走向?
· 孫宇晨是否有權、又是否應當打破原有格局,將存在爭議的這部分代幣參與投票,改變社羣慣性?
· 作為 Steem 持有者和 Steemit 網站的普通使用者,此次紛爭之後,又該何去何從?

透過硬分叉方式,Steem 社羣與孫宇晨就未定產權的這部分預挖代幣作出了結:Hive 分叉鏈上,再無此筆代幣存在;而原有 Steem 區塊鏈上,孫宇晨可以自由使用這一筆 STEEM 代幣資產。

然而,娜拉出走之後,怎麼辦?

三、分叉背後,沒有人是贏家

一棟出現大裂縫的房子,無法住人。硬分叉後,即便是 Steem 區塊鏈原鏈,也不再是當初的樣子:當一條鏈上社羣的比例被削弱,而新掌門人與社羣之間以權斗方式開場,Steem 鏈上的博弈格局已然變更。

Steem 和 Hive 未來之爭,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本質上仍是對存量資源的爭奪。

1、大前提:漸入疲怠的 Steem

關鍵在於 Steem 已經不再年輕,經過了4年的發展,儘管Steemit 等網站位居一線區塊鏈內容社羣之列。但不得不面對的尷尬現實是,社羣疲態已現,在使用者拉新方面已然乏力。

僅以 Steem 的主要流量入口 Steemit 為例,過去一年來,排名持續下跌。建立於2016年,Steemit 的排名,目前為 17222 :

作為對比,我們可以看下 2 月 14 日 開啟內測的 EOS 版 Steemit -- Voice 的表現(相比 Steemit,Voice 設定的門檻更高,採取了邀請制,且採取 KYC 使用者認證,才可以使用),目前排名位居76530 :

除了Steem自身產品所處的生命週期的影響之外,受區塊鏈部落主義情緒主導, 分叉之後可以預見各自社羣的支持者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持續爭鬥,而非積極的社羣建設上。分叉之後的 Steem 或 Hive,或許以為可以透過爭鬥奪得勝利,然而沒有人是贏家。

無論是 Steem 還是 Hive,儘管此刻的戲劇性故事引發媒體和社羣高度關注,曝光度驟增,但 Steem 社羣共識塌陷會繼續。當抵抗者運動走過激情高昂的高光時刻, Steem/Hive 社羣不得不正視,在熱度退散之後,能夠決定專案命運的,仍離不開:見證人、開發者、使用者、資金。

無論是 Steem 還是 Hive,均前途未卜,難關重重。

2、Hive 面臨的困局

3月18日,Steem 硬分叉主導者之一、排名前列的見證人節點 BlockTrades 發文 :為何我們不會向孫宇晨妥協?

文中提到 :

區塊鏈行業,一直將 Steem 看作 Dan Larimer 失敗的專案,一直被大部分人所忽略。現在,我們有機會向大家展示,我們所擁有的社羣遠不止這些。藉助於新的代幣,我們能夠重新崛起,成為去中心化區塊鏈開發的主導者。

除此之外,為了展示給使用者信心,Hive 也列出了社羣資源正積極湧向 Hive :

目前有超過 30 名經驗豐富的開發者為新的生態系統做出貢獻,還有許多致力於 Hive多方面的社羣成員。這些個人將來可能會透過他們自己的賬戶宣佈他們的參與。這是一個真正的社羣努力,因此對所有人開放。

對於新鏈 Hive,儘管向後相容 Steem 所有的賬戶與內容記錄且得到許多見證人節點、使用者表態支援,儘管在分叉爭議期間,獲得了海量關注,儘管已有包括幣安、火幣在內的交易所宣佈支援將硬分叉後的 Hive 代幣分發給使用者。但作為一個新平臺,除了忠實的擁護者態度堅決的轉向 Hive 之外,還有許多麻煩:

· 作為 Steem 上第一大入口的 Steemit ,很顯然不會支援 Hive 區塊鏈。

· 使用者存在平臺粘性,在孫宇晨與 Steem 社羣爭鬥之中,仍然有大量普通使用者並不關注和深度參與,仍會習慣使用原先平臺。Hive 並未帶給這批使用者足夠的吸引力。對新使用者來說,Hive.blog 也並沒有超過 Steemit 的明顯吸引力。

· 見證人及社羣生態的分裂,短期或至少中期內,Hive 仍無法與 Steem 比肩。Hive 與任何新平臺一樣,仍然面臨專案冷啟動初期所需要解決的一系列問題:品牌打造、吸引使用者、開發生態塑造。

· 資金問題將會成為 Hive 社羣需要正視的問題。隨著 Hive 代幣未來逐漸上線更多交易所,這一問題可能得到些許解決。社羣驅動之下的開發方面,Hive 宣佈建立了 DHF(Hive 開發基金),激勵使用者開發。然而DHF 的基金如何合理運用,是否能夠產生足夠激勵推進社羣持續發展,仍是難題待解決。

儘管 Hive 團隊雄心勃勃,致力於為 Steem 社羣成員打造新家園。但是羅馬建成非一日之功,運營打造區塊鏈內容平臺和新的垂直區塊鏈,並非易事。Hive 社羣面前,有重重險關要過。

3、Steem:將無可避免波場化

權力格局已變,Steem 姓孫已無可挽回。

分叉之後,波場控制了 Steem 20% 以上的代幣,社羣原先反對者出走,也讓波場系的控制權進一步得以放大。現有見證人多為孫宇晨盟友及嫡系節點,權力的天平進一步向波場系傾斜,也意味著,Steem 將無可避免地波場化。

對比 Steem 見證人列表,與 Hive 列表可見,見證人的分化情形一目瞭然:

社羣此前的擔憂,在權力集中化、失去制衡的格局下,更有可能成為現實。Steem 的波場化,將不是可能與否的問題,而是何時進行的問題,對此不妨檢視BitTorrent 的例子。

2019 年 1 月 28 日,波場收購 BitTorrent(“BT”下載發明者)後發行 BTT 代幣,在幣安的眾籌平臺開放眾籌。據 Odaily 星球日報報道:“波場收購 BitTorrent 後,孫宇晨曾對外宣稱,BT 與其超過十億的全球安裝使用者正式成為波場生態的一部分,波場生態正式成為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網際網路生態。”

而在波場對 BitTorrent 的收購完成後不久,包含 BitTorrent 發明人 Bram Cohen 在內的多名高管辭職出走,對波場投了不信任票。

分叉之後,隨著孫宇晨與波場的進一步操作導致 Steem 進一步波場化,社羣開發者大批出走,而擅長營銷、在技術方向上沒有太大亮點的波場團隊,是否會為 Steem 注入足夠的開發力量,將是 Steem 的不穩定因素。

4、普通使用者何去何從?

沉默使用者,從來是一個社羣之中的常態,尤其在面臨重大分歧、不得不用分叉這樣絕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關口。對於使用者來說,從來面對的都不是 Steem 或者 Hive 區塊鏈本身,而是透過類似 Steemit、SteemPeak 這類網站作為入口,發帖,評論,點贊,參與區塊鏈內容生態。

在分叉之後,兩條鏈上的新增內容互不相通,這些訪問入口,支援 Steem 還是 Hive 區塊鏈?同時作為社羣生態一部分的 DApp 應用,是選擇留守,還是選擇遷移至 Hive?作為普通使用者,在網站上使用,所獲得的是哪種代幣,Steem 還是Hive?

就廣義的 Steem 社羣而言,普通使用者將面臨諸多迷惑,“乾脆兩者都不用,過段時間再說”,有可能會成為驅動使用者出走的誘因。

同時隨著雙方陣營的繼續爭鬥,在各自區塊鏈內容平臺上,內容審查的出現,也將會繼續對使用者造成損害。以Steemit 為例,在數日之前已經就 Hive 的相關帖子進行隱藏操作,儘管鏈上內容仍然存在。隨著戰火持續,這類現象會出現更多。

Steem 分叉背後,沒有人是贏家。

四、小結

預挖代幣的產權界定不清,新掌門人孫宇晨與社羣難成共識,最終 Hive 與 Steem 透過分叉方式分道揚鑣。然而,一切也只是剛剛開始,未來我們會見到更多的故事上演。

無論結局如何,這次紛爭之後,已經顯露疲態的 Steem 品牌是加速衰敗,還是會迴光返照?而新分叉的 Hive,能否如其所願,快速發展?尚未可知。

可以預見的是在區塊鏈內容領域曾經風騷一時的內容平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難以獲得二次發育的機會。

對了,針對 Hive 硬分叉 Steem,截止到行文時,我們還沒有見到來自孫宇晨的進一步動作。

你猜,會是拿出孫家祖傳的一百萬麼?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