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被「幣價」挾持的區塊鏈元年——BB財經

買賣虛擬貨幣

雖然很多人不欣賞位元耶穌,羅格・弗爾(Roger Ver)一直以來針對BCH的佈道和營銷手法,但他說對了一件事情:「關於比特幣,最無趣的一件事情就是價格」。

經常有人問區塊鏈都十年了怎麼還懸浮空中,當時的網際網路發展到這個時候也已經有應用落地了。事實上,區塊鏈真正受到全世界關注也不過是這三年的事情,2015年8月,區塊鏈的關注度相比於「今年初的最高峰」也不過只有3%的熱度。而世界的關注趨勢與比特幣的價格基本上呈現高度的正相關性。

香港早期的比特幣愛好者、比特幣和以太坊社群發起人,同時也是Kyber Capital的創辦人Jehan Chu市場在接受採訪時說道,「因為市場的投機,我們被區塊鏈魔法般的魅力所迷惑」。

市場的泡沫崩潰淘汰了投機者,或資金乾涸的中小型新創。而大企業也難以避免這場寒流的影響,年底我們也看到了世界最大區塊鏈軟體公司ConsenSys、最大交易所Coinbase的大幅裁員,位元大陸也面臨三、四季度的虧損,大幅縮減礦機業務。

然而投機行為也不是隻有新興市場才有,這個現象是一直都會在的,在傳統股市、衍生品市場也從沒缺過「水份」。守幣人Hodl已經喊到啞聲、近幾個月幾乎是噤聲的狀態。我們也會經常聽到認真做實事的開發者、擁有十年以上對科技稔熟的風險投資家在熊市總喜歡說熊市對生態來說是好事,他們開始自稱為BUIDLers。

2018年,是被「幣價」挾持的區塊鏈元年,是一個令加密貨幣、區塊鏈愛好者五味雜陳的一年。

究竟一年多來長達14個月的熊市我們在2018年獲得了什麼經驗?

一、擴容帶來的修正主義:多條鏈的以不同方式織出網路

曾經,以太坊市值接近超越比特幣,雖然目前還沒有發生過。而Ripple從以太坊一直在市值排行榜上爭奪第二的席次——每個網路試著成為最值錢的鏈。

以太坊的擴容困境給了Dfinity和Polkadot機會,引導我們發想出平行鏈、鏈中鏈、多鏈交織的網路。也讓去中心化不再是Buzzwords,現在的風向來到了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的妥協,正如STO的發展態勢,IPO與ICO的混合體。仍然創新,但大家也還在探究STO該如何去與現有的金融體系妥協出平衡共存的空間。

激進派的技術革命,來到了溫和的交接妥協帶,試圖以《修正主義》尋找中心、去中心權力分配的混合方案。

二、社群文化的遍地開花,偉大的航道不只一個

如果把找到區塊鏈的安身之處視為尋找寶藏的航程,那社群文化便是不同的航道,通往不同的未知領域。

廣義而言,在今年區塊鏈的熱度已經讓非常多元化領域集結。

今年我們看到峇里島的計程車司機也持有比特幣、連「分散式定居」的街友也開始索要比特幣。

區塊鏈也讓有些人開始思考如何將個人資料變現,有效地被把敏感的個資去識別後資產化、預測市場有人對賭著一個人死亡(Augur)、遊戲產業稀有商品被ERC721賦予不可替代性(謎戀貓),甚至看到建構於區塊鏈上的城市(杜拜)。此外,財閥治理在EOS公有鏈上的戰爭也是令人著迷的著名戰役。

雖然不同主題的船隻在這航向未知的航道中載浮載沉,但毫無疑問,技術實力仍是Crypto世界整艘大船的錨。

有些情況下,KOL對技術的發展風向,在這個行業的影響者擁有非凡的力量。狗狗幣(Dogecoin)的發明家傑克遜帕爾默(Jackson Palmer);比特幣現金狂熱者澳本聰Craig Wright;以太坊的Vitalik、Joe Lubin、Gandalf、Dr.Doom都是創意和引導對話的影響力人士。他們的名字儼然成為認證標章,誰的團隊掛上了這些人作為顧問似乎就確定了成功的第一步(至少在融資上)。

區塊鏈多元社群讓不同文化大放異彩,似乎任何領域的畫家都能在區塊鏈這張紙上勾勒出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

三、區塊鏈會在哪裡落地?第一個殺手級應用程式可能是遊戲

網際網路賦能遊戲產業地觸及度,卻也受限於網路技術上的限制無法解決玩家痛點,而在今年的話題趨勢下,許多人相信區塊鏈會是把遊戲生態帶往下一個風景的導航。

隨著CryptoKitties、Fomo3D的曇花一現,遊戲dApp在以太坊、EOS上百家爭鳴。連日本科技巨頭Sony也已經悄悄的認證了一款運用ERC721代幣的PlayStation 4遊戲「Plague Hunters」。

由於遊戲產業的不斷增長、受眾廣泛,加上主流參與者的消費者行為與產業的新興特性,讓許多人相信區塊鏈的第一個殺手級應用會在遊戲產業出現。

事實上,區塊鏈究竟會在哪裡落地,目前為止都只是一場實驗,直到它不再是實驗為止。

從以太坊的擴充套件性實驗到Tezos的修正治理和共識,區塊鏈正在以各種方式被測試著。Aeternity在中心化和可擴充套件性之間權衡,Iota、Dexon捨棄了區塊鏈中的區塊,Nuls試著讓區塊鏈有互操作性。物聯網、無人機、能源、房地產、衛星通訊、醫療保健保險等等玲琅滿目的都匯入區塊鏈,事情將變得非常令人興奮,但也讓人發現了區塊鏈也不是那麼具有「包容力」。

四、只有監管到位 才有好的發展

美國證委會(SEC)一直在關注Crypto的發展。在2018年,ICO的失控程度愈演愈烈,數百家新創公司都違反了證券法,在缺乏監管的情形下,有八成的ICO募資都被認定為詐騙。

至於交易所,在美國的監管魔掌他們也沒能「逃出生天」。更重要的是,在今年,SEC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監管路線圖。

至於亞洲,從我國的全面封鎖,到日本的高徵稅政策、韓國的ICO禁令….。而臺灣省金管會也承諾ICO監管最快會在19年六月出臺。

監管的到位對一般人(和機構投資者)來說實際上是一件好事。合法的企業希望有明確法律規範讓商業行為不在綁手綁腳,而新的企業則試圖從正確的方向開始著手。

監管的明確,除了讓企業能無牽掛的伸展手腳外,這對於律師來說是個好訊息,特別是在馬爾他(他們現在甚至政府自己都在研擬通証時代該怎麼走)。接下來區塊鏈產業會有大量的合規需求,尤其是在「STO、TAO時代」來臨時。

五、網路都去中心、分散到了中國

比特幣節點可能是足夠分散的,不過整個網路還是很大程度上「被分散在一個地方」:中國。在我國低廉的電價優勢下,礦池也控制著超過80%的算力,他們夠團結的話甚至可以隨時分叉比特幣。

不過,隨著熊勢的久而不逝,即使是全球最大礦業公司位元大陸Bitmain,也似乎遭受重創,許多人擔心這很可能對整個行業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儘管謠言四起,但熟知此事的業內人士告訴:「上次拜訪時,他們悠哉地打著乒乓,聊著將部門搬遷到新大樓的話題,『悠哉的很,到不必為他們多操心』。」

六、極權主義者正在蟄伏

微軟、IBM、Amazon的BaaS(Blockchian-as-a-Service)、J.P.Morgans的私有鏈、到臉書的穩定幣。金融機構、銀行的R3 Corda,在這個權力正在被科技挑戰的領域,我們雖然看到了位元大陸、Coinbase的崛起,但對於有數十、百年積累的大企業仍然是小巫見大巫。

臉書擁有20億活躍使用者,如果他是一個國家,他將會是全球最大的國家。要與這樣龐大的「非國家行為體」競爭,信任,將成關鍵。

我們有了Line的Link Token正在探索如何透過區塊鏈進入我們的生活,而當AmazonCoin、FaceCoin到來的同時,也許Ether會受衝擊。

新的一年,區塊鏈帶領我們通往未知

儘管區塊鏈有很多密碼學、網路等專家、極客(Geek),也不乏有金融、經濟專家。Gary Cohn在今年初還在白宮擔任川普的首席經濟顧問,幾個月前也進入了區塊鏈領域。

而這些專家,也不知道區塊鏈領域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成立於1933年的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在網際網路發展早期曾寫道,「事實是,沒有線上資料庫將取代您的報紙,沒有教學CD光碟可以取代一位稱職的教師,沒有計算機網路將改變政府的工作方式。」

探索會是一段過程,十年後或許會再次重現寓言故事《蒼蠅王》的場景。

文章來源:區塊鏈技術www.bbcaijing.cn,轉載請註明出處!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