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金融DeFi的多重風險

買賣虛擬貨幣
狂熱截至今天,鎖定在整個以太坊defi應用的資產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Defi專案為什麼能如此吸金?這當然離不開它在專案推廣中頻繁提及的高收益, 這導致了整個Defi市場的狂熱。DeFi 被coinbase稱讚為開放式金融的基礎,它主要基於以太坊平臺開發,專案種類多樣,目前較火的型別主要是借貸,融資平臺等,MakerDao,curve,compound都是很火爆的Defi專案。MakerDao比如整個Defi市場的頭部協議MakerDao,就在上一次的eth暴跌中出現了混亂。你認為這是黑天鵝事件,帶來的不可預估風險,但你可能想不到,makerdao的整個清算機制設計的有多麼簡單,設計的漏洞才是引發這場災難的源泉。MakerDAO 的清算拍賣系統在系統擁堵時,就會被惡意 Keeper 低價成交。系統擁堵,誠實的keeper無法即使調整gas上限,在輪迴的下跌中,makerdao清算了大約400萬美元的債務,最終導致無法運作。有使用者聲稱,自己由於系統故障,使用者用0 Dai的價格拍到了450萬美元的ETH。價格暴跌當天,在以太坊價格即將低於110刀時,社羣內竟然傳出有可能關停協議,這更加引發了市場的恐慌。Defi利潤過高  
如果輕輕鬆鬆就有足夠的利潤,那團隊就會搞砸一切,而Defi專案就是這樣,它是一種風險過高的商業模式。Defi專案在推廣的時候,都會暗示使用者自己的收益率有多高,8%,10%。所有從事金融行業的人都知道,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雖然Defi很火爆,但和主流交易所的使用者相比,明顯不再一個數量級。三大頭部交易所的使用者加起來也有百萬,活躍使用者也在數十萬,然而Defi系統的使用者總計也不到1w人。但整個系統中, Kyber 和 Uniswap都是能產生7位數美金收益的專案,Snythetix貨幣協議的費用收益在3200w左右,團隊從中間抽成。雖然無法與幣安,okex等交易所平臺幣的收益相比,但對於初具規模的defi已經是爆炸式增長了。但近期頻繁收到打擊的defi,我們改到了忽略收益,首先考慮風險的時候了。疊加的風險如果我們需要規避風險,我們就應該承認智慧合約的不足,不能等到出現了經濟事故,再用理想主義和目前協議不夠完善來敷衍。Defi是新興的,是快速迭代的。我們必須即使跟進,以防發生錯誤。就像螞蟻花唄的協議一樣,要使用產品,就得預設簽署協議。當出了問題,使用者發現自己"被簽署"了各種霸王條款,卻被支付寶質疑:是使用者自己同意的協議,是使用者願意承擔的風險。這是不對的,許多的defi產品也是這樣,比如當初的the Dao事件。你不能再宣傳產品時,對自己的風險和弊端決口不提,等使用者發現了,才說這是使用者應該主動了解的。
如果使用者在整個Defi系統中,虧了錢。那麼就不存在良好的使用者體驗了,即使你產品做的再好,也會得到差評。閃電貸,curve合約攻擊,MakerDao清算,我們還應該相信Defi嗎?即使現在市場情緒已經逐漸穩定下來,但defi使用者們經歷過的這一切,卻難以忘記。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