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遠鄰 | 解讀國際清算銀行對加密貨幣的曖昧態度

買賣虛擬貨幣

先給大家介紹一個組織,名叫國際清算銀行(BIS)。這個機構或許大家並不常聽說,但其實它是世界最早的國際金融組織。

01

國際清算銀行是什麼

國際清算銀行在1930年成立,當時是為了方便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履行凡爾賽條約而建立。在這個職能結束後,國際清算銀行承擔起了維護國際經融穩定的職責。

現在,這個機構由世界60個國家的央行組成,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這六十個成員國包括了中國,美國,日本韓國以及歐洲大部分國家,可以說是各個大國央行的央行。

每年國際清算銀行都會發布年度經濟報告,在社會各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年的年度報告中,有一整章用於講述加密貨幣。報告通篇使用英文撰寫,今天和你一起解讀這份報告。

02

很少有貨幣能履行其責任

首先,這份報告總結了人類貨幣的發展歷史。它對人類傳統貨幣的看法是,歷史上很少有任何貨幣是成功的,這裡對成功的定義是,長期妥善地履行貨幣的職責。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因為所有的貨幣都有一個內在的矛盾。

如果貨幣本身的價值很高,比如金幣和銀幣,那麼發行就很困難,只能有多少金子發行多少貨幣。而且流通也會有障礙,一枚金幣在使用當中慢慢就會磨損而降低實際價值。而如果貨幣很方便發行,比如紙幣,那麼很容易就會被超額髮行。

從歷史總結來看,各個時期都會有國家政府超發貨幣,因為有很多動機會促使貨幣發行機構來進行貨幣超發。從一個較長的時間維度來看,基本沒有什麼貨幣可以避免超發的命運。

03

貨幣的必要條件是穩定的價值

雖然有著超發的問題,這份報告卻又從貨幣的必要條件開始論證加密貨幣是否能夠充當起傳統貨幣的角色。其中提到,流通貨幣的必要條件是穩定的價值。

這個價值包括了流通當時的價值,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對貨幣價值的預期。在產生通貨緊縮的時候,需要超發貨幣來進行調控。從巨集觀經濟的角度來看,小幅的通貨膨脹總體對於經濟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的。

國際清算銀行作為央行組成的一個機構,在它釋出的這份報告中,對於央行在傳統貨幣調控中起到的作用是給予了極大的肯定的,同時也對加密貨幣缺乏這樣的調控機構表示擔憂。

04

央行無需自我感動

從央行的角度來說,對貨幣的中心化管控是他們的核心職責之一。所以理所當然的,由央行共同撰寫的報告中會不遺餘力地強調自己職責的重要性。

比如其中提到,央行會在需要的時候逆著市場潮流進行交易操作,即使這樣做會讓自己產生虧損,聽起來十分大義凜然。

筆者想說的是,這種聽起來無私奉獻為穩定貨幣價值做出的貢獻,的確對維持社會穩定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沒有必要為此歌功頌德,作為貨幣發行機構,對自己的貨幣政策負責是它的根本職能。

不是說央行的職責越重要,加密貨幣就越不靠譜。加密貨幣也許從來沒有想要取代法幣的目的,而是對其的一個互補。國際清算銀行以及各國央行其實完全不需要對此這麼敏感。

05

加密貨幣並不百分百安全?

報告中提到加密貨幣作為流通貨幣的一大問題是,在加密貨幣系統中,即使一筆交易被確認過很多次,也不能保證交易百分之百是最終確定的。

比如說在2013年的一次比特幣分叉事件。這次事件是由於一次錯誤的軟體更新,導致部分的礦工使用了不同版本的軟體,在數小時內,主網分叉成兩個分叉鏈,分別執行。

這個訊息很顯然是藏不住的,剛剛傳出來不久,市場立刻就做出了反應,比特幣價格直接下跌了30%。最後,經歷了礦工的商討,達成了共識。在兩個分叉當中,捨棄了一條鏈。

這樣一來的後果就是,在被捨棄的鏈上這段時間內的交易,全部都回滾了。這種情況在貨幣流通中就會造成很大的問題。因為接受比特幣付款的一方沒辦法確認這筆交易是不是不會在之後被回滾。在實際應用中,特別是牽扯到金額稍微大一些的場景,這種潛在問題都會成為巨大的障礙。

06

加密貨幣的風險是什麼?

分散式賬本這一技術,這篇報告還是比較看好的。其中提到了跨國境支付,比如公司給員工支付工資。由此我想到了我們之前在烽火區塊鏈中採訪的Hurospay,就是使用EOS開發的國際工資支付專案。

這個領域很吸引人,是因為在這一市場中每年牽扯到的金額在5400億美元左右,這個數字是目前全部數字貨幣市值總和的兩倍。如果說其中僅僅一小部分開始使用數字貨幣結算,也會使得數字貨幣的需求量大大上漲。 

在接近末尾的地方,報告中終於點出了各國央行對加密貨幣最謹慎的原因,也就是加密貨幣對經濟穩定帶來的系統性風險,當然這個具體的風險是什麼,以及加密貨幣會造成風險的理由是什麼,報告中隻字未提。

其實,在今年的G20峰會財長會議中,探討的議題之一,就是對加強加密貨幣體系反洗錢的監管,從這點來看,央行對加密貨幣謹慎的顯露無疑。不過,這份報告中模糊的表述也證明了在缺乏系統性調研的情況下,加密貨幣對經濟穩定造成的系統性風險,還處在推測階段。 

07

各國央行躍躍欲試開發加密貨幣

對於各國央行在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的探索,這篇報告也對第一手資料做出了總結。在開發類似專案的央行包括了加拿大央行,日本央行和新加坡央行等等。

目前來看,一些央行有所嘗試發行在小範圍內使用的數字貨幣,進行可控的試驗。比如用作銀行之間的結算,而沒有投放到社會中廣泛使用。央行發行的這種數字貨幣,本質上是一種代幣為基礎的傳統準備金帳戶和清算賬戶。

這些小範圍內使用的成果表明,數字貨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消減開支,但是收益有限,而風險卻還不確定。所得出的結論是,各國央行目前沒有很明顯的理由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

08

看好分散式賬本,質疑加密貨幣

國際清算銀行這篇報告,從金融的角度解讀了加密貨幣和分散式賬本,沒有深入探討區塊鏈技術。畢竟技術這方面不是他們的特長,沒有必要班門弄斧。

但是僅從加密貨幣的角度來看,這篇報告是十分客觀中肯的。總結來看,報告中體現的態度就是:看好分散式賬本,質疑加密貨幣。這個觀點其實在區塊鏈從業人員中也不罕見。很多人都是在深耕區塊鏈這個技術,而不看好比特幣作為傳統貨幣進行流通。

如果我們從本質上來看,加密貨幣其實就是分散式賬本的產物,而分散式賬本,只是區塊鏈的一個應用而已。

所以說,國際清算銀行的這份報告對於加密貨幣的質疑,不能看作是對區塊鏈技術不看好。他的探討物件,僅是區塊鏈的一個應用場景。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